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作者:佚名 全集:弟子規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關鍵詞:弟子規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勿”就是不可以,“踐”就是踐踏,“閾”就是門檻。過去我們的房子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里頭,每一間房間一入門都有門檻,因為要關木門,所以都有高高的門檻。我們現在房子的建筑結構大不同于前,所以門檻已經很少見到了??墒窃谝恍┧聫R或者比較傳統的建筑,它還是有門檻。

  以前的人,他會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門檻的地方,絕對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后再下來,一定是要跨過去才有禮貌。我們現在沒有,如果要進房門之前,如果我們去拜訪別人,當他們家里外頭有一個踏墊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的鞋子有沒有臟掉。我們要在這個地方,這個踏墊上踏一踏再走進去,就不會讓人感覺你帶來了一些灰塵、臟的東西進來。所以同樣,不一樣的時代,但是我們同樣都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禮節。也有很多人說禮節是吃人的,這完全是不正確的觀念。我們與人相處都希望對方有禮貌,同理,對方也希望我們也遵守禮節,禮尚往來。所以,有節度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是相當重要的。

  “勿踐閾”,我們現在即使沒有門檻,但是如果有機會到寺廟里頭,我們也要告誡子女,在這個時候千萬不可以爬上去踐踏,然后再跳下來,這個都是很不禮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還可以讀成“必”,就是兩只腳不同時的站立,就是站一只腳,一只腳斜放著。我們這樣兩只腳不能同時著地,肯定身體會歪一邊。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視,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體態,自己的姿勢。姿勢不好看,不良的習慣,必須從小糾正。所以這里講的“勿跛倚”,就是身體不能經常的歪斜,或者靠在墻壁上。你靠在墻壁與人講話,多么沒有禮貌!

  所以,我們讀到這樣的字眼,我們想想,我們這一生當中,這個跛倚的情形可以說經常的發生。有時候會覺得先站一只腳,一只腳休息,或者靠在墻壁舒服一些。殊不知,給人感覺是相當失禮的。

  “勿箕踞,勿搖髀”。為人父母的更是經常犯。過去曾經有一個小朋友,他很小,大概五歲多,末學就教他《弟子規》。他讀到“勿箕踞,勿搖髀”的時候,他就問我,什么叫“勿搖髀”?我就跟他講,搖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兩只腳蹺起來,然后大腿一直抖動。他說原來是如此。五歲的小朋友,當他會背《弟子規》的時候,他讀到這里,問我這個是什么意思?他懂了之后,有一次他回到家里,看到父親坐在沙發上面,蹺起腿來,然后就在那里抖抖抖。小朋友一進門,他看到父親這樣,他就跟他講:楊老師說“勿搖髀”,就是說坐的時候,大腿不能這樣一直搖,這樣是不好看的。結果爸爸笑得很開心,馬上把兩條腿擺好。由此可見,小孩子在還沒有受到外界環境污染的時候,我們教他什么,他完全的吸收什么。他看到父親這種舉動,他就想到《弟子規》里頭教我們“勿搖髀”。

  什么叫“勿箕踞”?箕踞,就是這兩條腿坐的時候是張開的,像過去的畚箕一樣。畚箕,因為它的弧度是這樣出去的。所以,兩條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樣,開開的,很難看。尤其是女生,從小做母親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的坐姿不良,我們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糾正。不然等他習慣養成,這個姿態將來會經常出糗的。自己不曉得這種毛病習氣,對于將來會有很大負面的影響。為什么?人家不喜歡你,人家看你一副輕浮的樣子,誰會喜歡你?對自己來講,也會影響自己的聲譽。無論是在聲譽方面,在禮儀方面,都得不到別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搖髀”,可以說為人父母的,他不經意當中可能就會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會認為《弟子規》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這種心態的話,那就完全錯誤了。因為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學生會向我反映,他說:我爸爸,《弟子規》里頭他完全沒有做到。老師在這里講給他聽,他覺得很好?;氐郊依?,看到父母他們是這樣的態度,他們就會懷疑到底爸爸的對,還是老師的對?所以,做父母的,當我們有這些習氣毛病的時候,自己應該要及時的改正,不要讓子女覺得父母都做不到,為什么我要這樣做?這樣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規》,不但子女我們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應該落實,這樣才能以身作則好好的教育他們。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