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溫故而知新(1),可以為師矣。”

關鍵詞:論語,為政第二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這章是講如何來學習。這個溫,就是溫習。故,是所學的學問,已經學過的。這個新,就是所學而新有所得的這些學問。譬如說我們讀書,已經讀過的書,我們再加讀誦思惟,古人講溫書,就是溫故。尚未讀過的書,現在正在研讀,以求了解書中所載的道理,這就是知新。所以溫故知新是隨時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學。新學的,必定是在已經學過的學問基礎上再提升。那么不斷的『溫故而知新』,這是好學。如此好學,就可以為人師。

  朱子的《集注》里面講,「溫,尋繹也」。這個尋繹就是回顧和研究的意思?!腹收?,舊所聞」,就是過去所聞的,所學的?!感抡?,今所得」,現在所得的。朱子講「溫故而知新」,說法有他新穎之處,他怎么說?「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學記譏其『不足以為人師』,正與此意互相發也」。他這里是由溫故來發明新的意思。

  他說「學能時習舊聞」,學了道理,能常常來溫習。這個習,粗淺的來講是溫習,再深一步講,這個習有練習、實踐的意思,落實的意思。就是把所學的,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都能運用你所學的,這叫「學能時習舊聞」。正如「學而篇第一章」講的,「學而時習之」,這是講到溫故,不是說只是記在口上,口里能講。這里是你真正入了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行為當中,那么你就每有新得了。圣賢學問果然能夠落實,能夠運用到你的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你才有新得。這個新得就是你有悟處,你真正能夠實證圣賢的道理。這個圣賢的道理,不是只是圣賢人的境界,你把它轉成自己的境界了。

  學問是包括信、解、行、證四個階段。首先我們能相信,圣賢人所說的話是真理,然后你去理解。如果只停留在信和解上,這不能叫真實學問,這就是后面講到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真正真實的學問是什么?你要去行,你要真干。譬如說圣賢教我們,「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真正落實到自己的心行上。你真干,行有所得,就是朱夫子這里講到的每有新得。這個得是你真正證得了,信解行證,證是什么?證明了,證明圣賢所說的是真的,你自己真有體驗。

  「則所學在我」,這個學才是實學,變成我自己真正的學問了,不是圣賢的學問,是我的學問。換句話說,你不知不覺入圣賢之域。運用這些圣賢道理,其應無窮,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你都能運用,你都能發明圣賢之道,這種人才可以稱為人師,你可以真正做人的老師。所以朱子這個見地很難得,不是說我在讀圣賢的典籍,不斷的溫習,不斷的背誦,這叫溫故;又不斷的新學一些知識,這叫知新,這個講得淺。朱子他悟到溫故知新是你真正要落實圣賢學問,然后你有新得,這個新得的體驗就是知新。知新從哪來的?從溫故得來的,也就是你真正學了之后,去實習、去真干,這才有新得,你才有知新。

  那么朱子在底下,又反面來更加加強這個論點。他說「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于心」,什么叫「記問之學」?我們讀《論語》,字都會念,念得很熟,都能背誦,意思聽講之后也能懂,甚至能講給別人聽,但是自己都沒做到?!笇W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個不亦悅乎,沒有這種體驗,那只能叫記問之學,這是你記來的。你博聞強記,你記性好,你記得多。不懂的你就問來,你就聽來,但是它沒有真正變成你的存心、你的行為,所以只停留在表面,叫記問之學,無得于心,心里沒有真正的體驗。

  我們的恩師對記問之學,送一個很好聽的名稱,叫儒學。你是學儒學的,學得也不錯,《論語》可能從頭到尾倒背如流,講得也能頭頭是道。甚至講得傾倒一片,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煩煩惱惱?!妇犹故幨?,小人長戚戚」,他還是長戚戚,心里很多憂慮煩惱?!?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daxue/' target='_blank'>大學》里講的心里充滿了好樂、忿懥、恐懼、憂患,心不得其正,身不得其修,家也不能齊。怎么家不能齊?你看看,《論語》學的很多了,可是夫妻間還常鬧矛盾,跟父母、兄弟、兒女關系都處不好,這家沒齊。人家學圣賢之道學得不亦悅乎,我們學得不亦煩惱乎,這怎么能說有得于心?那統統叫記問之學,搞儒學,不是學儒。儒學和學儒這兩個字一調換,意義完全不一樣。學儒是什么?真正向孔老夫子學,向圣賢學,入他們的境界,你就真正得到不亦悅乎。所以記問之學,所知有限,你所學的只能叫知識。知識很豐富,讀得多記得多,但是那不是你的,是孔老夫子的,是圣賢人的。而且你所知的也有限,你有所知,也有所不知。圣賢之學,它是圓融的學問,一通一切通。

  你譬如說《論語》四百九十二章,你從這一章入手學到底,你就通到自性了。通到自性,《大學》說的能明明德。你明德一明,統統都明了,那叫開悟。所以任何圣賢的道理,你拿來馬上你就懂得它的意思,你就能跟人講,講得一點也沒錯。甚至拿世間任何一個學科的書籍你來看,你都能看得懂,一接觸就明了,為什么?智慧現前,這是明德的作用。你能明明德,這個作用大用無方,這時候就是無所不知,那真正通達心性的學問。沒通到自性,那所知還是有限。有所知,有所不知,而且所不知的比所知的要多得太多?!?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liji/' target='_blank'>禮記·學記》里面有一句譏諷的話,「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你不配做別人的老師,為什么?你都沒通。什么人有資格稱為老師?通了自性,他開悟了,他明明德了,他已經完成大學之道,這個人是圣人,他才能夠堪稱人師。沒達到這一點,那都是叫學生,圣賢的弟子。

  所以學,貴在落實,貴在力行。力行,我們下手處不要好高騖遠,就用《弟子規》,這就是最好的起步。你看《論語·學而篇第六章》講,「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兜茏右帯肪陀谩笇W而篇第六章」的這一章,來做為總綱領開解。從七科來開顯,第一個是孝,第二是悌,第三是謹,第四個是信,第五是愛眾,第六是親仁,第七是學文,這統統都是教我們去落實的。你真正這樣去落實,你才是真正圣賢弟子,孔門弟子。

  你去學習圣賢的典籍,邊學邊做,學有新得,跟人分享,這還能勉強稱為人師。因為你溫故而知新,你真有所得了。你講出來的不是記問之學,是你真正在力行當中的體驗,分享你的體驗,分享你的新得,但是這個人師不圓滿,還是在學習的階段當中。如果沒有去力行,就不能叫人師,那有一句好聽的話,叫經師。你能夠講圣賢經典,講解的也沒錯,這叫經師。這個經典你可以寫論文、寫書,你能被評上教授,經師,那古人也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們要學習圣賢之道,從事圣賢教育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經師的這個層面,要做人師,就是我們老師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你的學問能堪稱人師,那是你要力行才行,你的行為可以做為世間人的榜樣、模范。所以「學記」里面的「不足以為人師」這個意思,跟「溫故而知新」,它又互相發明,讓我們正反兩方面去理解,什么才是師,這個師是最低的標準,溫故而知新。你把所學的道理,真正去力行,才有新的體會,這叫知新??梢詾槿藥?,這個可以兩個字,我們就能夠體會到,這是夫子講的最低標準,勉強可以稱為老師,人師。如果你沒有去力行,那就不可以為人師。即使是我們是學富五車了,知識很廣博了,一切經都能夠背得滾瓜爛熟,都能夠講解得天花亂墜,那都不能稱為師。為什么?就是沒有所得,沒有新得。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批注里說,「觀心為溫故,由觀心故,圓解開發,得陀羅尼,為知新。蓋天下莫故于心,亦莫新于心也」,這個話講的道理很深刻。蕅益大師講「觀心為溫故」,你看,一開始就把孔夫子的意思拉到心性上來講,真是處處指歸心性。觀心,這個心可以叫真心,也可以稱妄心。真心是宇宙的本體,一切宇宙萬物唯心所現,這個心是真心。真心無相,是空寂的,老子稱為道,他說「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講,道是宇宙的本體,可是大道無形,沒有相的,我們的六根沒辦法去接觸到。也就是眼,眼根你看不到;耳根聽不到;鼻這個根,嗅不到;舌頭這個根,嘗不到;身體,身的這一根觸摸不到;意根,就是意念想象不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沒辦法緣到心性,所以我們稱為心性是無相的,是空寂,你想都想不到,你一想已經落到妄心里面,妄心是動的,這念頭剛起就動了。妄心是沒辦法體會、了解真心。

  所以六祖大師講這個心,他叫自性,講的是同一樁事。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本來是清凈,何期這個意思就是想不到,真沒想到,自性本自清凈,就是無形無相,六根都緣不到?!负纹谧孕?,本自具足」,我們每個人統統具足自性?!负纹谧孕?,本不生滅」,它不生也不滅?!负纹谧孕?,本無動搖」,它從來沒有動過,沒有來,沒有去?!负纹谧孕?,能生萬法」,萬法是宇宙萬物一切現象,都是心性所變現出來的。怎么變現的?一動就變現。這一動就是妄心起來了,妄心它就現出相。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華嚴經》上講。所現,是講它的能力,它的功能。真心本性它有能現的這個功能,但是它要有一個緣,這緣是什么?妄心。妄心一動,它就能夠變,變現出境界了。變這個功能,還是源自這個真心。所以所變現的宇宙萬物,你說它是真心變的也行,妄心變的也行。因為本來分不出真妄,真和妄是一不是二。從變現的能力上講,是心性的能力,是真心,這是因。緣?是妄心在動,一動就現相,因緣和合,可是又分不出真和妄。因為離了真就沒有妄,就是離了能現的心性的這個功能,妄心也就沒有了,沒有作用了。離了妄,真也找不到,本自空寂,所以真妄和合,真妄不二。這一切宇宙現象,都是真妄一起變現,所以《華嚴》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妄心,它所變的。

  你能真正觀這個心、識,了解宇宙萬物原來就是心識所變現,這叫溫故。直截觀宇宙的理體,原來是本自空寂的心性當中,忽然出現念頭,這是妄心,念念相續,而產生宇宙萬有的相續相。你這樣觀心,「由觀心故,圓解開發,得陀羅尼」,你就能圓解了,圓解什么?宇宙萬有的道理。宇宙怎么來的?生命怎么來的?它往哪里去?這些統統都明了了,這就是朱子講的窮理了。窮理是一切理都明白,也就是圓解。開發,開是開悟;發是什么?發明。一切宇宙萬有的真相,你無一不曉,無所不知。

  「得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語,是個佛教用語,它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能持,又可以翻成能遮。江謙先生的《補注》講,「持善令不失,遮惡令不生也」,這就是陀羅尼。就是我們的心念念都善,執持著善念,不令它失掉,這就是夫子講的擇善固執。念念都是善念相續,晝夜常念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就是持善令不失。那么陀羅尼又有能遮的意思,遮是遮止,遮惡令不生,對于惡法,惡念能夠止住,不生惡,不去作惡,這是講的陀羅尼。

  我們知道心性起作用是性德,性德的流露是純善,所以真正能夠證入心性,也就是這里講的圓解心性的道理,開發自性的性德。那么一切惡都永斷,一切善無窮盡的相續,蕅益大師說,這叫知新。又說「蓋天下莫故于心,亦莫新于心」,這個故是已知的,已知的不離心性,未知的是心。未知的今已知了,那未知的還是不離心性,一切法不離自性,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講溫故,講知新,都是不離心性。

  江謙《補注》里面講「溫故者,明其不變之體。知新者,妙其隨緣之用。溫故是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這個《補注》補得好,他講的溫故就是明心,不變之體就是心性。它本不動搖,本不生滅,這是講到不變。心體不變,所以溫故就是明心見性。知新,證悟心性之體,這樣便能有無窮妙用,他能夠隨緣,隨什么緣?隨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的緣,而現無窮盡的境界,所以它能生萬法,怎么生?隨著緣來生,隨著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妄心,隨著妄心生,真心不變,不變而能隨緣。這個隨緣是從它的用上講,不變是從它的體上講,所生的萬法是它的相,體、相、用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他能夠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而能變應萬物,這就是隨緣妙用。

  所以溫故是正念真如,證得真如的理體,念念不離自性,叫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想到隨緣,跟一切眾生接觸往來,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現什么身而為說法,無窮的方便,這叫知新。我們從這里看到蕅益大師把夫子的溫故知新,提到心性高度,達到這種境界,才可以為人師,這個師是天人師。天上地上都尊他為老師,三界至尊的,在佛教里面有一個尊號就叫佛,佛陀,所以佛陀叫大師。為什么?他證悟了心性。他有無窮的隨緣妙用。

  所以學圣學賢的境界,我們要知道,它有一個至極圓滿的那個境界,這是我們的目標。而具體下手處,那還是要按部就班,按照次第,而不能夠一步登天。一步登天,好高騖遠,那就是什么?口中步步空,行來步步有。嘴上能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能證心性,可是日常生活中連《弟子規》都沒做到,充滿了妄想分別執著。這種人充其量叫搞佛學,不是叫做學佛。學佛就是放下,明心見性,其實不外乎就是從放下功夫得來。

  你看看這個心性本有,現在我們這個心性不起作用,得不到隨緣妙用。但是雖然它不起作用,它還在,它沒有一刻會消失,它是本不動搖,本不生滅。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華嚴經》里講到,「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他嘆奇,奇妙。一切眾生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如來智慧是圓滿,德能圓滿,相好是圓滿。這講到福報,福報和智慧都圓滿的,但是現在為什么顯現不出來?這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雖然這里沒講出分別,但是分別含在其中。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現在要把它放下,能不能放下?決定能,它本來沒有。本來有的,你說不能放下,那還說得過去;本來沒有的,就一定能放下。

  釋迦牟尼佛一下子就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他的心性就圓滿證得,也就是他溫故一下子就做到,知新立刻就圓滿,心性全體顯現,大用無方,隨緣妙用,善行方便,統統圓滿。那我們根性比他差,這不能一下子全部放下。佛告訴我們一步步來,先從斷執著開始,執著就是非得怎么樣,很強的個性,要控制、要占有、要支配,這些念頭是執著。執著里面分善分惡,我們先要放下惡,斷惡修善,從這里開始,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統統改過來。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癡慢,這斷惡,斷惡就是修善。把惡斷除掉了,就執著到善上,擇善固執。

  接下來把善也要放下,如果你要執著善了,你就不能提升。那充其量你可以稱為世間的君子,可是真正圣賢的標準沒達到。那么把善這個念頭也放下,就不執著了。怎么樣才能放下善的執著?為善而沒有執著善的念頭。為善是應該的,本來就應該做的,不會覺得我在作善,誰在得我的好處,我在布施什么東西給別人,這些念頭統統放下,這就是不執著善而去行善。

  接下來把分別要斷掉。執著淡了,要把善的分別放下,是非、善惡、好丑都放下,這善惡皆善,好丑皆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沒有好壞,都是好,順境、逆境皆是善,心里面沒有那種分別執著的念頭了。進而再提升,把起心動念都放下,境界現前的時候,能夠保持我們念頭不動,這個功夫就很高,我們凡人達不到。凡人見到境界現前,你說怎么能不動念頭?

  譬如說,把書拿給你看,你見到了,你肯定動念頭,這一動念頭就是妄想。然后起個念頭,這是《論語》,這是本《論語》書,這是分別。然后《論語》是好書,那分別又強烈了,就有好丑了,有善惡了。那有好的肯定有壞的,有善的一定是有惡的,這念頭里就有了分別。再往下,這是好書,我要好好的去看,我去認真的去學,我很喜愛這本好書,這就是執著。但是這個執著是善的,能夠這樣做,世間善人,是君子??偙饶菆讨鴲旱暮?,總比喜歡惡的書,那要好。但是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到,妄想分別執著是這么來的。

  這里江謙先生講到,「溫故者,明其不變之體」,是念頭都不動。見到書來了,就像鏡子一樣,用心如鏡,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它里頭沒有念頭。這個書拿走了,又保持原來的清凈。照的時候,有沒有起妄想分別執著,說這是書?沒有。書拿走了之后,鏡子里沒有任何印象,所以才有隨緣妙用。溫故而知新,到了這樣的一個層次,可謂圓滿。這個學問到這里就叫圓滿,上頭沒有了,最圓滿、最至極的學問,那么你就成大圣人。

  【評析】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1)溫故而知新:故,已經過去的。新,剛剛學到的知識。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