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關鍵詞:論語,為政第二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這段是孔老夫子教導他的弟子子路。這個『由』是子路的名,子路姓仲,名由,仲由,字子路。這個『誨』就是教誨。這個『女』,這個女字是通三點水一個女那個汝字,就是你的意思,就是教你?!褐?,第一個知是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個都是講知道,『是知也』,最后一個念智,就是講智慧??鬃釉谶@里呼著子路的名字來跟他講,就是著重的提醒他。呼著他的名字來講這個話,一定是非常重要,對他非常的契機的。我們學《論語》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當作是孔老夫子面對面對我教誨,這樣才能夠得到受用。

  所以我們來看,孔子教子路,他說「我教你,你能知道嗎」?『知之乎』,你能知道嗎?你知,就是你知道這個事就說知道,你要是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是智者。所以孔子在這里,不只是教子路知識,是教他怎么樣得到真知,得到智慧。這個智慧,自性中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學來的,這叫做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大學》講明德。必須要用真誠的心,不能夠自欺欺人,用真誠才能夠打開自性的寶藏,才能夠讓自性智慧流露的出來??鬃咏套勇肥墙陶嬷腔?。所以,圣人重在啟發弟子的智能,對知識都是在其次。

  朱子的解釋說,「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則以為知,所不知者則以為不知。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況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朱子的分析也非常的有道理,因為圣人教學必定是因材施教。子路的個性是好勇,他很勇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以在危險中不畏犧牲。他有義氣,很果決,這是他的優點。但同時也會有一個毛病,他很沖動,很好強,過于自信。這就是有的時候強不知以為知,他不能夠服輸的,所以孔子教導他,是戒除強不知以為知的毛病。告訴他說,「我教你知之之道」,我們如何來求學?如何做君子、做圣人?如何求知?方法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所知道的,你能承認這是我知道的,所不知道的也坦然的承認,這也是我不知道的,不要不好意思,不要爭強好勝。爭強好勝的心,本身是障礙我們的性德的。所以圣人教誡弟子,戒除這種心態,做一個誠實的人。同時也要能夠謙虛,能夠放下虛榮心。這個虛榮是學業很大的障礙。

  人如果有虛榮,肯定就會強不知以為知。一知半解就冒充自己全知了,那個是什么?自欺欺人。自己德行學問就不能長進了,因為你已經把自己封閉在那個境界上,你再不能提升。那么這樣去欺騙人,只能欺騙比自己差的人,比自己愚蠢的人,比自己境界低的人,這個可以。比自己水平高的,德行學問好的,你怎么能夠欺騙他?他一眼就把你看穿了。你這么好面子、好虛榮,強不知以為知,他只是淡然一笑,也不會揭穿你,為什么?給你留面子,你好面子,沒必要把你面子給撕破。但是他會不會再教你?不會,因為你沒有真正好學的心,誠敬的心沒有。古德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沒有誠敬的心,你把所學的,只是來為自己裝飾裝飾。甚至自己不足之處,你還去掩飾,你說這哪能進步?而且你所知的都虛浮,那就不是實學。所以孔子這里教誡子路,教誡得非常的中肯。因為不僅子路會可能有這種毛病,很多人都會有。我們讀《論語》這一條,要反省一下自己,自己有沒有?

  果然能夠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誠敬好學,絕不容虛浮之氣生起來,掐死這虛榮之心。這里講「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你雖然不能夠盡知,你不是全知全能,你有所知,當然必定有所不知,這個很正常,沒有什么覺得不好意思的,這是我們不斷的要學習,要求知。連孔子本人,他都不承認自己是圣人,他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我不敢擔當圣人和仁人的名號。圣人才做到盡知,無所不知,那我們有所不知,又有什么覺得不好意思?我們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才會更加努力勤奮的學習,那我們進步才能快,我們絕不自欺。不自欺就沒有障蔽,這個蔽是一種障礙,蔽就是把自性覆蓋住,讓自性的性德透不出來。我們能不自欺,自然就不會欺人,我們所知的,就是踏實。然后我們在所知的基礎上,繼續求新知,這個對自己的學問只有益處,沒有害處。所以由已知的基礎上,去繼續探尋新知,那么這才是會得到真知。所以朱子在這里提醒我們,要誠意而不自欺。

  蕅益大師在這里的分析,又是向上一著,所以他的《論語點睛》真的是處處指歸自性。那完全是讓人回歸自性,得到真知,真知是真智慧。大師這一段話說到,「子路向能知所知上用心,意謂無所不知,方名為知,不是強不知以為知也,此則向外馳求,全昧知體。故今直向本體點示,只要認得自己真知之體,更無二知。此與『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之旨參看,方見圣人道脈之妙。若舍此而別求知,不異丙丁童子求火,亦似騎牛覓牛矣」。

  這段話充滿著向上機關,禪意極濃?!缸勇废蚰苤嫌眯摹?,一向以來,他的求學問之道,都是在能知、所知上用心。這有能知、有所知,這有能有所,這是個相對的概念。能知者誰?我,子路。所知者何?外面一切的人事物,圣賢道德學問,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天文、地理、歷史等等,等等。全在這個能知、所知上用心,也就是他沒有離開心意識。

  所以他向外求知這個過程,是用他的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物、意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色聲香味觸法,這有能有所。我眼睛能見,見到外面的境界是所見,能見的跟所見的一接觸,這一接觸之后,第一念看得清清楚楚,接著馬上就起了妄想分別執著。第一念動了起來,這是妄想。譬如說這本書在此,我第一眼見到,動了念頭??吹竭@個東西,立刻第二念起來,分別,「這是本《論語》」,這是分別。再動一個念頭,執著,「《論語》是好書,我很愛它」,有執著的心又生起來。你看剎那際,妄想分別執著就一個接一個都起來,這個速度相當之快。有時候我們自己不細心,根本都沒辦法去覺察,瞬間就完成了妄想分別執著。這樣的妄想分別執著,就落下個印象,這印象就留在我們的識里頭,第八識。

  佛法里講的人有八識,前面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再加上第七識,叫末那識,它的功能是執著。第八識叫阿賴耶識,它的功能是落印象。這個印象就變成種子,儲存起來,在他的識田里就儲存起來,以后有因緣,這個種子會現行。這一現行,又產生境界,這個境界又變成所知,你就能知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第七識末那識,又去把所知的境界收入進來,又往八識田里落印象。這就是我們人,其實不止人,一切眾生、動物也是如此,佛法講六道眾生,他的知的這個過程。

  所以子路當然也不例外,他也是這樣,在能所當中起妄想分別執著。他以為這就是求知了,所以他不斷的向外去求知,以為知道得很多,最后就能達到無所不知。那子路這么想,我想很多人也這么想。包括宋朝的程朱,二程(程顥、程頤)和朱熹,他們也是這樣講。他們認為「窮理盡性」,窮理是什么?真正知道一切萬物萬事之理,所以他們求無所不知。這樣求知的方法,能不能得到無所不知?不能。為什么?因為用錯了心。因為你要知道,那些境界從哪來的?都是從你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剛才講到,你眼見色,見到外面的這些境界,第一念能見,見到很清楚。那個時候還沒有動念頭,就叫一念未萌以前。這個時間太短暫了,我們凡夫根本沒辦法覺照,立刻馬上就起念頭,第一念叫妄想。緊接著念頭加重,分別;再加重,執著,這妄想分別執著就叫造業。造業就落造業的印象,就產生八識種子,又落在你的識田里頭,變成第八意識的種子,阿賴耶識的種子。種子遇緣又現相,又現相你又見到這個相,你又起妄想分別執著,又落印象。你看就是這樣,一念接一念,一念接一念,停不住。

  那么自性的智慧就被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給障蔽住了,透不出來。本來是無所不知的,這是真智慧。所以蕅益大師講的無所不知,方名為知,那是本來我們的能力,現在全透不出來,為什么?就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已經習慣了妄想分別執著,麻木于其中,所以用妄想分別執著,所吸納進來的這些印象,就以為是知了,這叫強不知以為知。那不是真知,那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根本沒有認識到外面真正的世界,真正的世界叫做一真法界,你見不到。你所見到的,是你妄想分別執著當中所變出來的十法界、六道,和現前我們的生活境界。

  也就是說,我們的所知全被妄想分別執著給籠罩住,捆綁住,突破不了。所以蕅益大師講,這叫「向外馳求,全昧知體」。向外的,外面沒有東西,你以為有東西。你所見的,你所攀求,所求得到的,那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所變現的這些境界。不知道往內心里求,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豁然大悟,你才能夠豁然認識宇宙全體?,F在你放不下,放不下還一昧的去在心外求法,這是全昧知體,昧是蒙昧了,模糊了。全然不了解知的體是什么?知的體就是自性。

  六祖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生的?自性生的。你要了解萬法,只需回歸自性就行。如果你不回歸自性,向外去馳求,在萬法上求知,那叫做向外馳求,叫做南轅北轍。你絕對不可能達到無所不知,因為你知的體給蒙蔽了,這叫做迷惑顛倒。

  現在孔子對子路,那是什么?給他點示,直向本體點示,直指著自性,讓他去回歸,不要再向外馳求,讓他把狂心歇下來??裥囊恍聛?,一回光返照,本體就現出來了,那才能得到真知。所以孔子這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里頭充滿著禪意。讓子路什么?認得自己真知之體,你得回頭,回光返照自性。你認得自己真知之體,就認得自性了,這叫見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見性之后,才發現更無二知,這二知怎么講法?有二肯定前面有一,無二知是說明,只有一知就無二知。什么是一知?眼前見到就是,這叫一知。你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沒有二知。你起心動念,就落到第二。所以圣人秘訣在哪?保持第一念,不用第二念。永遠保持在第一知,沒有第二知。就像我們剛才舉了例子,這書我一舉起來,你就看見了??匆姷漠斚?,第一知。你也看得清清楚楚,你也明明白白,那個時候心里還沒動念,這個剎那在第一知。很可惜你不能維持住,馬上第二知就起來了,「這是本書,這是《論語》,這是好書,我喜歡它」,好了,妄想分別執著止不住了。

  所以《楞嚴經》,這是佛門里面一部很重要的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古人稱開慧的《楞嚴》,讀《楞嚴經》開智慧。這經里面就有這么一句話,蕅益大師在這里引用,「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什么叫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其實這個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我們只要把這個名相稍微解釋一下,大家就應該明了。什么叫無明?無明就是迷惑。本來自性是遍照,是覺照,沒有絲毫迷惑顛倒?,F在我們迷惑了,就是無明。這一無明,就會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會造業,造業就一定要受報,受報就有苦。所以凡夫的苦,根本原因就在無明。這無明一破,你就大徹大悟,那你的苦都沒有了,你也不造業。

  無明的根本在哪?釋迦牟尼佛在這里給我們點出來,「知見立知」。知見,這是講我們的自性本有的能力,自性本有見聞覺知的功能,這是本來就有的能力?,F在我們有這個能力,這能力我們去運用,可是一用就用歪了,怎么歪了?知見就好了,我們非得在知見上還立個知,這就用歪了。就像剛才我講的這本書,你一看到,你就見到,你就知道了。那個時候自性的作用現前,這叫第一念。如果我們停留在知見的上面,不要立知,這就是圣人。凡人是什么?見到這個東西,馬上想到「這是《論語》,是好書」,你看立知。這一立知,立刻就墮入妄想分別執著,在妄心里頭,真心就迷失掉,這叫無明。

  「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我看到了就看到了,不要再立個什么知見。有知見都是邪知邪見,那個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它,就保留你的知見就好,這就是涅盤。涅盤是什么?這是梵語,古印度語,翻譯成中文叫做滅度。滅是滅煩惱,度是度脫苦海到圣人的彼岸。怎么得到涅盤?不是說死了以后才涅盤,當下你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對一切境界你能知、能見,但是不再立什么知見,也就是你不動念頭,你就證得涅盤了。

  所以轉凡成圣,不就在這一念之間嗎?凡圣之分就在于這個。圣人只有知見,沒有立知,凡夫知見再加個立知,這個叫頭上安頭,多余。本來你的頭已經在你脖子上,你還去找頭,再安個頭在上面,那不就多余嗎?所以《楞嚴經》的這幾句話、要旨,我們跟孔子點子路這個點示配合起來看,意味無窮。若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這樣的開示,我們讀《論語》,隨口滑過,只停留在很低的一個理解的層次上,怎么知道原來圣人啟發弟子,手段之高明,語言之微妙。我們這一看才知道圣人道脈之妙,妙不可言。所以我們得到真知,從哪得?就從你所知上得,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么就在你能知與所知相會的時候,不要再立一個什么知,這就是不強不知以為知。如果知見上再立個知,就是強不知以為知,你已經不知了,還以為知。第一念就是知了,舍掉第一念再去別求什么知,那叫做多余。

  蕅益大師這里舉了兩個禪宗的例子,這個叫公案。第一個是什么?「丙丁童子求火」,第二個是「騎牛覓?!?。這兩個公案都很有意思,我們有必要說一說,讓我們去體會。我們聽這個例子的時候,要學著不要知見立知,我們聽,認認真真的聽,不要打妄想,聽懂了就懂,聽不懂也不要去想它。你去想它,就是知見立知。想出的還是你自己的東西,不是真知,那叫強不知以為知。

  第一個公案叫「丙丁童子求火」,這講的是中國五代時期,在南唐的一位禪師,法眼文益禪師,他是法眼宗的祖師。有一天,法眼禪師就問寺院里的當家師,當家就是監院,這個監院的名字叫則。所以他說,「則監院為何不入室參請」?你進來參一參。這個監院和尚,監院法師就說,「和尚你不知道,我在青林處有個悟境」。青林是另外一個禪師,在那里學得一個妙悟,悟了點什么東西。法眼說,「好,那你說說看,你悟了什么」?這監院就好比在道場里面的總務,當家師,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職務。道場就像學校,學校里也有教務、總務。教務叫首座,總務叫監院,和尚就是住持,住持和尚就是這個道場的校長,那么法眼是和尚。法眼問他說「你悟了什么」?監院就說,「我向青林禪師請教,如何是佛」?什么是佛?青林回答一句「丙丁童子來求火」。這話都是富有禪機,你聽懂沒有?懂了就懂,沒懂不要不懂裝懂,強不知以為知。那不懂怎么樣?可以存疑,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這個存的疑叫疑情,先存著,總有一天你會突然突破疑情,撥云見日,大徹大悟。

  法眼禪師說,「那好!這話講得好,就怕你領會錯了,你來談談你怎么理解的」?監院說,「丙丁童子來求火,丙丁是屬火」。我們知道天干里頭,按五排列,丙丁里頭是屬火的?!副⊥右呀浻谢?,他還來求火,以火求火,說的是我已經是佛了,現在還要去求佛,要去成佛。我本來是佛,現在要去成佛」,就這個意思。我們一般人聽到,這悟得不錯,馬鳴菩薩不是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我們本來是佛,本來覺悟,現在更要去求佛,要成佛。本有的本覺當然能恢復;不覺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把它消掉。本無的是什么?妄想分別執著,你放下就行。所以我去求佛,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能成佛,說了這話。結果法眼和尚聽了之后嘆氣,說「你果然理解錯了」。這個監院聽了很不服氣,「道理講得這么清楚,怎么會解錯」?他很生氣,氣呼呼的渡江走了。法眼和尚說,「如果這人回頭還有救,他不回頭就沒救了」。走到中途,這個監院心里想,法眼是一代宗師,大徹大悟的真善知識,他怎么會騙我?他說這話一定有道理,大概是我錯了,我還是回去再參,又回到法眼和尚座下去請教。法眼說,「你再來問我,我給你解答」。監院就說,「如何是佛」?他問同一句話,上次問青林禪師,現在又來問法眼禪師,如何是佛?法眼說「丙丁童子來求火」,回答是一樣的。結果這位監院法師,言下大悟,開悟了,明心見性。

  所以在法眼座下開悟的也不少人。在那個時代,禪林有五百宗師,佛法大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多,成就的人多,這個法就大興。這個公案我們聽起來有點好像覺得聽得一頭霧水,聽不明白,到底他悟了什么?本來講禪門公案有一個忌諱,就是不能把那里頭的境界跟你分析出來,要是分析出來了,就把你的悟門給堵上,你就悟不出來了,這些話你得自己去悟。悟通了就是你的境界,悟不通,存疑,有朝一日你會再悟。

  不過,要知道那個是五代時期。古時候人的根性好,他的心清凈,容易悟。所以佛法講的有三個時代,一個是正法時代,一個是像法時代,一個是末法時代。正法時代以戒律成就,人持戒他就能得定開慧;像法時代以禪定成就,他參悟,他也能大徹大悟;那我們現在屬于末法時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時代有一萬年。佛滅度已經是二千五百年之后,按中國人算法三千多年,所以怎么算我們現在都是末法。修禪你想開悟不容易,這個悟門,可以說早被已經堵得很難再通了。所以佛教我們凈土成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凈土。到了極樂世界,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那開悟。在這個世界,不要妄求開悟,難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把這境界還是說出來。我自己的體會,大概也是知見立知,不一定正確,供大家參考而已。

  你看這個監院問如何是佛?什么是佛?青林答一句,「丙丁童子來求火」。結果監院就想,這是以火求火,我現在是佛,更去求佛,他馬上生出這些念頭來。本來聽到一句話,假如不起念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想想他會說這話嗎?他會說,「我是佛,現在更去求佛」,這都是多余的話,當下就是佛。這叫什么?知見立知。聽到了就聽到了,聽到之后還去想,把這個道理講出來,知見立知,這是無明本,這就不是佛了,所以法眼說「你理解錯了」。等到第二次則監院再來問,「如何是佛」?法眼回答一樣,「丙丁童子來求火」。這個時候,他沒有再立知,知見上不立知見,「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他就證得涅盤了,言下大徹大悟。這是第一個公案。

  第二個公案講「騎牛覓?!?,也很有意思,我們簡單的說一說。這講到唐朝的長慶大安禪師,他在拜會百丈禪師的時候問,「欲求識佛,何者即是」?就是我們怎么樣去識佛,認識佛?百丈就回答說「好像騎牛覓?!?。大安禪師又問,「那認識佛陀后如何」?百丈禪師回答「如人騎?;丶摇?。結果他聽了之后,大概有悟,就問,「那不知道如何保任」?我怎么保持這個境界?百丈禪師說,「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其犯人苗稼」。于是大安禪師聽懂了,回頭修止,心不往外馳求。那么他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禪師?!蛤T牛覓?!惯@個公案,類似前面講的「丙丁童子來求火」。大安禪師問的話,也跟前面那個監院法師問得差不多,說我怎么樣求得識佛,認識佛?百丈禪師講的,這就像騎牛覓牛。那么這個公案我就不講解了,大家回去參。

  【評析】

  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