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3)。”

關鍵詞:論語,八佾第三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對于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這也是孔夫子的感慨。八佾這篇都是在講禮的、禮樂。夫子當時是看到天下禮崩樂壞的情形,感慨。這個『禘』,剛才講到是天子祭祀宗廟的大祭、祭祀。魯國始祖是周公,周公姓姬名旦。因為周公輔佐成王功勛很大,所以周成王特別賜周公這種祭祀,祭周公用天子的禮樂。所以魯國里面的周公廟都用天子的祭禮,這個禮就是禘禮。這是在《禮記》許多篇文里面都有講到的。禘這個禮,祭天子的這種祭禮,在魯國是專門祭周公。

  說『自既灌而往者』,這個灌,孔安國(漢儒)他批注說,「灌者,酌郁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這是講到用那種叫郁鬯的酒。鬯就是祭祀用的酒。它用什么?用郁金草合著黑黍釀成的,有濃郁的香味。用這種酒來求神,把這種酒灌,就是灌在地上,灑在地上,來求神,是在太祖廟里面去求神??鬃诱f魯國的禘禮,自灌以后,灌禮之后,我就『不欲觀之』,我不想去看。必定是孔子有他不想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先儒解釋有不同的說法,大體來講有三種說法,我們都可以參考。

  第一種是孔安國的批注,說「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魯逆祀,躋僖公,亂昭穆。故不欲觀之矣?!拐涯?,就是指在祭祀的時候這些祖先排列的次序,當然是要有先后的順序。太祖、始祖擺在中間,左為昭右為穆。昭穆這是講次序不能排錯,依次排列。排錯了,就使尊卑、長幼、上下這個序位搞錯了,這就亂了禮。在禘禮當中,用酒灌地來降神之后,要「列尊卑,序昭穆」,次序這時候排得非常的如理如法??墒囚攪v逆祀,這個順序排錯。這里講到「躋僖公,亂昭穆」。這個僖公就是魯僖公,他跟魯閔公都是魯莊公的兒子。

  我們前面講到,魯莊公是魯桓公的兒子,是長子。魯桓公有四子,魯莊公是長子,后面的三個兒子分別就是魯國三家,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排下來的。莊公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僖公,一個是閔公。僖公他是庶子,就不是嫡生的,不是正室所生,是庶子,他比較年長。閔公他是嫡子,比較年幼。當時莊公立閔公為君,立嫡子為君。等到閔公死了以后,僖公才被立為君。所以僖公雖然年長,但是排在閔公之后。所以在列神主牌位的時候應該先列閔公,因為他是先君,僖公是后君。但是后來魯國人,有一些臣子為了討好僖公的兒子魯文公,就把僖公神主位升到閔公之上,這叫「逆祀」,把順序搞逆過來了。所以這叫「亂昭穆」,這就不合禮了。因此孔子說「吾不欲觀之矣」,我不想去看,這已經亂了禮。這是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是朱子的《集注》,他引唐朝的大儒趙伯循說,「魯之君臣,當此之時,誠意未散,猶有可觀。自此以后,則浸以懈怠而無足觀矣。蓋魯祭非禮,孔子本不欲觀,至此而失禮之中又失禮焉,故發此嘆也?!怪熳拥慕忉屢灿械览?。他說魯國的君臣在行禘禮的時候,就是去祭祀宗廟,祭祀周公,在行祭禮的時候還有誠意,「誠意未散」。祭關鍵是誠,誠是根本,誠敬。有誠敬心,雖然有一些不符合禮,像前面孔安國所說的亂昭穆,逆祀,這還可以看一看,就是還有些誠意。自灌之后,當行用酒灌地求神這個禮的時候,這已經懈怠了。這個禮還沒完,已經懈怠了。就是誠意沒有了。沒有了,那真的無足觀也,就沒什么可看的了。

  所以這是講到,魯國雖然他祭祀里頭有些不符合禮,只要有誠意,還可以看得過去。本來孔子就已經不想去看,因為他里面是沒有按照真正的禮來做,有誠意還可以看一看。但是又沒有誠意的時候,這是失禮之中又失禮,所以孔子說我「不欲觀」,有這種感嘆。

  第三種說法,為什么孔子不想看這個禮?是根據清儒,清朝的大儒劉寶楠《論語正義》當中講的,他引《禮經》和參考諸儒的批注。他說魯國特別受周天子之賜,可以在周公廟里舉行祭祀只有天子才能用的禘禮,這是為了感念周公。但后來,其它國君的宗廟里面都用這種禘禮,這就不符合禮了。這種禮只有在周公廟里才能舉行,因為周公是得到周成王特別恩賜的,才能享受這種禮。其它的國君,他們的宗廟里面不能用這種禮,所以孔子不想去看,因為這是違越禮的。違禮的事情,孔子不想去參加。

  根據這三種說法,我們小結一下,孔安國講的是逆祀。僖公的牌位放在閔公牌位之上,這叫逆祀。根據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的說法,僭禘,僭越禘禮的做法,違禮了。這兩種說法,先儒都有說到,也有取其一,或者是兼有。至于朱子用趙氏的這種所謂懈怠的說法,因為懈怠,沒有誠意了,所以不去看,雖然有道理,但是講法沒有依據,所以后儒大多不取這種說法。這三種的說法給我們做參考。其實概括起來也就是說,因為在禘禮當中到行以酒灌地的這個禮的時候,已經完全非禮了,不管什么原因,因為非禮,所以孔子「不欲觀」。這是說明,圣人他一定是依禮而行。一切的行為都要如理如法,如果不如理不如法,圣人是不屑一顧。

  蕅益大師的《點睛批注》里頭,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語進行延伸??鬃赢敃r是評論魯國的禮,這是違禮的,根本沒有禮,所以不屑一顧。這不屑一顧帶有痛心疾首,也帶有對于那種違禮之人的看不起。雖然當時像孔子這樣的人很少,真正魯國懂禮的人,依禮而行的人非常少見,認同孔子觀點的不多。但是正如孔子自己說的,蘭花在幽谷當中,不因為別人不知道就不吐芳香。圣人一切依禮而行,絕沒有媚世之心。自己要做出如理如法的樣子,這才是真正光復圣道。

  蕅益大師聯想到佛門里面的事情,也發出像孔老夫子的那種慨嘆。他說,「方外史曰」,方外史是明朝的一位學者,「禪自白椎而往者,吾不欲聞之矣。教自擊鼓而往者,吾不欲聽之矣。律自發心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嗚呼,古今同一痛心事,世出世法,同一流弊,奈之何哉?!惯@段話比較難懂,因為要有一點的佛學的常識。當然,蕅益大師這些話簡短精練,又禪意很濃,所以我還沒有到蕅益大師的這個境界,對蕅益大師的說法也可能會理解得不是非常的正確。那這里我是談談我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不妥之處就請大家多批評指正。

  蕅益大師對于禪、對于教、對于律,都是深有研究,而且深有修證,可以說是通宗通教。這佛門里講宗、講教,宗是專門講禪的,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叫你見性開悟。開悟,就是成佛。教下就是研究經典,中國佛法大乘八大宗,像賢首宗專門以《華嚴經》為主要的教材,天臺宗專門以《法華經》為主要教材,都是研教的。通過研究教理,能大開圓解,也能夠達到禪宗見性成佛的境界。律就是戒律,律宗。律宗也屬于大乘,它是通過嚴持戒律斷自己無始劫來的習氣,直接熏習阿賴耶識種子,以戒律來熏習。戒律是佛的行持,以佛的行持為自己的行持,也是一種轉凡成圣的方法。所以,最后的目標都是成佛,大乘的目標都是成佛。

  蕅益大師他自小十二歲開始習儒,十七歲他就開始習禪,就是學佛了。蕅益大師他有《四書解》,他有一篇自序。他自己講,十二歲談理學而不知理,二十歲習玄門而不知玄。這個玄門是道,二十歲學道,不知道。二十三歲參禪而不知禪,二十七歲習律而不知律,三十六歲演教而不知教。這是他自己非常的謙虛。他說這些都學通了沒有?沒學通。最后大病一場之后,萬念俱灰,一心無寄,也就是把所有的妄念都斷除掉,然后知儒也、玄也、佛也、禪也、律也、教也,他這真正通達了。儒也好,禪也好,教也好,律也好,無非都是圣人教學善巧方便,幫助我們恢復本有的自性,《大學》里講的明其明德。這個境界就是開悟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

  但是佛法到南宋之后,逐步逐步也就開始走向滑坡,這佛已經預言了,進入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當中,就是修行人真正成就的人愈來愈少,修學往往只在表面上做功夫,只有個形式,實質愈來愈少。正如孔子看到這個禘禮,這是祭天子的祭禮,周公這種祭祀,往往都是流于形式,而且里頭有很多也是違禮的,因此夫子痛心疾首。蕅益大師當時看到這種情形,也是痛心疾首。他引方外史的話講,其實也是他自己的感受。

  「禪自白椎而往者」,白椎是在禪堂里面用來止靜,白椎敲一下止靜,讓大家萬念放下,這才有證悟的機會。進入禪堂,一開始進入禪堂的時候,還很有誠意。就像朱子解釋《論語》這章,剛開始行祭禮的時候還有點誠意,還能看得過去。到后來都懈怠,沒有誠意了。修禪的人也是,剛發心修禪,一進禪堂還有個勇猛精進的心,白椎一敲下去,那就開始懈怠。所以說「自白椎而往者,吾不欲聞之矣」,那下面我就不想再聽他們有些什么見地。說明什么?他沒有真正成就,懈怠、誠敬心不足,真正用功少。

  學教的人也是這樣。教下講經說法,準備要升座講經了,之前要擊鼓,擊鼓是招眾,把大眾招到講堂里,準備聽法。一擊鼓,大家都有一個新鮮勁,來這里學法??墒菗艄闹?,底下沒有了,「吾不欲聽之矣」。這個意思是說,剛學教的時候還有一股勇猛的勁,后來就懈怠了。這是露水道心,道心不長久,那么他講經說法也就不足聽了。

  學律的人也是,剛發心要持戒也是勇猛精進。出家人受三壇大戒的時候,那也剛去發心很勇猛,上臺的時候那真是菩薩。下了臺沒多久,第二天立刻習氣又現行,戒律又失掉。戒律不好持。你看比丘戒二百五十條,能持得好嗎?如果不是真正一如既往、鍥而不舍的發心,難持。統統都是一種始勤終惰,開始是勤奮努力,后面就退惰。所以我「不欲觀之矣」,就不用再看他后面的那種威儀了,沒有。在家人也是,譬如說去持五戒,去受菩薩戒,一發心的時候很勇猛。后來都是開緣了、開緣了,方便了、方便了,全都沒了,戒律不復存在了,戒體蕩然無存。

  所以蕅益大師慨嘆,「嗚呼 ,古今同一痛心事」。古,是講孔子那時候;今,蕅益大師當時那時候。那到現在?更令人痛心。學儒都不講禮了,學儒而沒有禮,那儒是空的。學佛的不講戒,不持戒了,佛也是空的。所以要恢復儒教、佛教,必須大力提倡禮,大力提倡戒。強調守禮,強調持戒,這才有儒佛振興的機會。儒是世間法,佛是出世法,這是「同一流弊,奈之何哉」,這是蕅益大師慨嘆。所以為什么蕅益大師自從出家學佛之后,一輩子都在鉆研戒律。因為他知道,唯有嚴持戒律,那才能夠興教。

  蕅益大師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建立五比丘僧團。這五比丘是真正嚴持戒律的、戒律清凈的五個比丘僧,在一起和合而住。有這樣五比丘僧團,佛法必定興旺。但是很可惜,蕅益大師畢生都沒找到跟他一樣志同道合的人,五個比丘都找不到。蕅益大師慨嘆說,南宋以后沒有真正比丘,沒有比丘戒了,只有形式,而真正實質沒有了。

  我們的恩師希望是什么?在家人嚴持五戒,出家人嚴持沙彌律儀。能有五個嚴持五戒的居士,五個嚴持沙彌律儀的出家人,必定能把佛法興旺起來?!溉四芎氲?,非道弘人?!谷褰桃彩沁@樣,能有五個真正依禮而行的人,他們共同提倡儒教,必定能振興儒教。那要知道,禮的根本在于《弟子規》,佛教的根本、戒律的根本,在《十善業道》。我們要把這根給扎牢,那才可能將來有禮、有戒。

  蕅益大師他自己也看到當時的時弊,這已是明末清初,他自己稱為自己是「八不道人」?!赴瞬弧故悄陌瞬?他說是,「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就這里講到的。儒,這是世間法。禪、律、教,都是指佛法?!傅廊思弱砣徊桓摇?,道人是蕅益大師自稱,我不敢跟他們攀比,不如他們了?!附褚嘤腥?、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咕褪墙袢?,現在人,談儒、談禪、談律、談教,不屑一顧。所以蕅益大師自己稱為「八不道人」,四個不敢,四個不屑,總共是八不。從這里也可以看到,蕅益大師也是跟孔子一樣的痛心疾首。

  江謙補注里講,「當與三家者以雍徹章合看」。前面我們看到,魯國三家違禮,孔子譏諷、嘲笑他們,這里也是如此。我們合起來看,就知道圣人對于禮崩樂壞多么的悲痛。希望我們真正學儒,要把我們圣教根本復興起來,真正做一個如禮的好人。

  【評析】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著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后也不能改變。生時是貴者、尊者,死后其亡靈也是尊者、貴者。這里,他對行禘禮的議論,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狀況,也表示了他對現狀的不滿。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舉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禮。

  (2)灌:禘禮中第一次獻酒。

  (3)吾不欲觀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