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關鍵詞:論語,述而第七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我們昨天學習了李炳南老先生的批注,他老人家對這一章有獨到的見解,他說這個五、十不是指年歲,而是解釋那個「數年」的??鬃拥酵砟瓴砰_始學《易經》,而恨相逢已晚,他說如果能夠上天再給我加多一些壽命,給我加幾年,到底多少年?這里五、十是舉個比喻,給我加五年,或者加十年,來學《易經》,這就可以無大過。

  從這里我們也看到,夫子一生都在改過。我們就想象得到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沒有別的,就是不斷的改過自新而已。你看夫子到晚年還在努力的改過,而遇到了《易經》,他老人家無比的歡喜。因為《易經》是教人改過,認識自己的過失,然后能夠改。所有的圣賢典籍都是如此。我們讀圣賢書沒有別的,就是幫助認識自己的過失,然后把它改過來。能認識自己的過失這叫開悟,開悟之后能把過失改掉,這叫修行,所謂悟后起修。如果讀圣賢書而對自己的過失還不能夠認識,或者認識了,還不能夠努力的改掉,這圣賢書就等于沒讀。

  所以蕅益大師在批注里面講到,說「學易方無大過,易其可不學乎?」這個《易經》,圣人的教誨,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它教我們認識自己,也認識環境。學了之后,對自己最大的好處就是知道自己有過錯,然后努力去改。所以學易,什么叫真學?你要真干,有過失,真的把它改過來。改了,過失就沒了,天天學、天天改,那你就無大過了。所以「易其可不學」,圣賢書豈能不讀?不管是現在什么年齡,都要讀圣賢書,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夫子到晚年還是這樣好學不輟,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下面蕅益大師又說,「今有窮年讀易,而過終不寡者,其可稱學易乎?!刮易约鹤x到蕅益大師這段話,感覺到很羞愧,蕅益大師不是批評別人,是批評我自己。我們讀《論語》,讀這些批注,最重要的是反求諸己,好像是孔老夫子親自對我的教誨,這些批注《論語》的大德們親自對我們的教誨,這我們才能得受用。我讀到這一句,真的感覺到心里很羞愧,蕅益大師講的就是我?!父F年讀易」,這個易,我雖然沒有去讀《易經》,我讀的儒釋道的典籍,也讀了不少年,跟著老恩師學,也學了頭頭尾尾有十八年了,到現在,發現自己還是通身的毛病,「過終不寡者」。當然學總是有進步,現在跟十幾年前比起來,那確實是有很大的長進??墒?,現在我們跟這些祖師、大德們比起來,那真的是過失千般,滿身都是不是,那怎么辦?還要改,不能氣餒。因為知道自己習氣深重,這叫業障,業障很重,跟古德是沒辦法比,但是也不能自暴自棄。過失雖然還在天天犯,可是還是要天天懺悔、天天改過。

  確實有時候,我想也有不少的同學跟我有同感,學的經教愈深入,好像覺得自己愈不像個人,自己這些過失怎么竟然這么多,而且竟然都沒有怎么改。甚至有時候都灰心了:我這到底是不是業障太重,這一生沒有辦法成就?可是我們又讀到夫子的這一章,你看他老人家一直到七十歲還在勤學改過,他老人家還認識自己有大過,他說如果多幾年學《易經》就可以無大過。能無大過就不錯了,那小過就更多了。他老人家都給我們做個示現,這是什么?幫助我們初學,確實這人的習氣、毛病太深重,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來改。

  我們讀到《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你看看普賢菩薩是怎樣改過?他老人家是等覺菩薩,在經上講,他說從無始來到今天,自己所做的這些惡業,假如有形相的話,這個體積、形相再小,只要有,這些業積累起來,盡虛空都不能容受,太多了,虛空多大??墒请m然業這么重、這么多,普賢菩薩念念懺悔業障,無有疲厭。他老人家發誓,虛空有盡,我這懺悔業障無盡,天天懺,念念都在懺,沒有說灰心的時候,業再重都不氣餒,努力的去改。有時候好像自己改了,結果又遇到境界又犯了,犯了怎么辦?再改,再懺悔,還要發愿努力的來改。

  有的同修也遇到很多這樣的困擾,他說我天天都在佛菩薩面前懺悔,可是就這個毛病、習氣愈懺他愈改不了,今天懺完了,明天又犯,然后到晚上又懺悔,第二天還犯,他自己都沒有信心了,到底自己是不是在騙佛菩薩?我曾經就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向恩師請教,我說自己的習氣、毛病真是很重,明知道這不對,還是犯;犯完了之后,向佛菩薩面前懺悔,保證說以后再不犯了;過不久又犯,又懺又犯,懺到最后都不敢再懺了。我這不是簡直就是褻瀆佛菩薩了,天天不就打妄語了嗎?我向恩師請教,我這到底算不算真干?自己沒信心。

  我問這個問題,總是在五、六年前,那時我還在澳洲,在昆士蘭大學教書的時候,我常常去凈宗學院拜見老恩師。那是一天中午吃完飯,我跟老恩師同桌,吃完飯喝茶閑聊,我就拿出這個問題向恩師請教。恩師聽到我這種問題,他看到我也是很苦惱的樣子,真的都不知怎么辦了。恩師就安慰我,說你這樣就是真干。我聽到恩師這種安慰,這眼淚就掉下來了,真是感覺到圣賢、老師那種慈悲,知道我們的業障重,想改,又不是馬上能改的,所以他很耐心的、不斷的來教誨你,不舍棄你,這是慈悲。

  他們也是過來人,想必他們也經歷過這種改過的階段,這是一個過程。古諺語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那個深重的毛病習氣,不是這一生積累下來的,而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習氣?,F在終于覺悟了,知道這個習氣是錯誤的,不對,要把它改過來,哪里是那么容易改的?要發勇猛心,要發長遠心,要精進、要努力,而且遇到失敗絕不氣餒,摔倒了再爬起來再干,總有一個真誠心,希望有一天可以把這個過錯改掉。你發的心愈勇猛,你改過的功夫就愈得力。每個人習氣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重的過失,最重的那條過失,要花最大的功夫、最大的力氣來改。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了,這身上很多病,你先治哪一個?一定是先治那一個最重的,最重的會要你的命,你得先治那個,集中兵力去攻破它。

  真的是習氣深重的毛病,只要自己稍一不警覺、稍一失正念,那習氣就起現行了,那怎么辦?那就得練,真刀真槍的練,對自己的念頭要十分的警覺,時時刻刻都在觀察,自己的念頭有沒有起煩惱,有沒有起惡念,惡念是什么?貪瞋癡慢疑,這是惡念。當我們愈努力的時候,往往考驗會愈厲害,這是我自己的感受,這真正是古人講得有道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愈發勇猛心改這個過失,它偏偏會愈熾盛,煩惱愈熾盛,你要跟它,等于是要克制它、要降伏它,《無量壽經》里講的「降伏魔怨」。什么是魔怨?自己的惡念、自己的煩惱,這些惡習氣就是魔怨,魔是折磨你的,怨是冤家,它是你的冤家,讓你造業墮落,你要降伏它。

  可是降伏,我自己也感覺到,最好的方法你不能夠刻意。當然刻意也可以,這是初學用功,你刻意去克服這些念頭,但是要刻意時間久了就不行,這你是硬壓。硬壓這些念頭,它念頭暫時給你壓住了,等你一放松,它好像反彈得更厲害,那怎么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會它,把你的念頭導向純善純凈的一面。夫子用的方法是什么?他念仁,仁愛的仁?!墩撜Z》里面講,「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終食就是吃頓飯的工夫。君子吃一頓飯的時間之內,都沒有心離開了仁,都念著仁,成片了,功夫成片。佛法里面更具體,就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仁,有仁有覺,仁是慈悲,覺是覺悟,是清凈平等覺,念阿彌陀佛是念這個。果然你能做到無終食之間離開佛號,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時時刻刻佛號不令間斷,那個惡念、習氣它自然就不能起作用。有時候它會起一個苗頭,不要管它,把念頭集中在阿彌陀佛佛號上,隨那個念頭自生自滅,不予理會,那它就沒辦法影響你,這個比你刻意去降伏它更好。

  這就是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訓》里面講到的改過三種功夫,一個是事上改,一個是理上改,一個是心上改。事上是下乘功夫,心上改的是上乘功夫。當然改過,三種功夫都要得用,事上要克制,那是要刻意去的。譬如說生氣要罵人了,強壓住怒火,離開現場,不要再跟他對罵下去,這是事上去改,但是心里的煩惱沒有轉,又見到他的時候又會生氣。第二個在理上改,理上是能夠轉自己的念,知道為什么要跟他生氣?事情如果是他錯了,那我不應該用他的過錯來責罰自己,生氣就是用別人的過錯責罰自己。如果是我錯了,我更沒有生氣的理由,我趕快得賠禮、道歉、改過,這才對。這件事情如果我沒錯而是他錯,那我也要反求諸己,要想到是自己的德行不夠,不能夠感通,所謂德之未修,感未至也,你能怨誰?你怨自己。你回去好好修德行,德行夠了,自然事情就順利,人家見到你就歡喜恭敬,他不會來障礙你。這理上一想,心就開明了,怒火就化解了,這個比事上改功夫要高。但是有的時候,在境界面前這煩惱起得太猛了,事上也克制不住了,理上也轉不過來了,這個時候還是會爆發,那要改,心上改為最。心上,還是平時要用功夫,念念都不違仁,念念是一句佛號不間斷,果然能功夫成片,煩惱自然不起。無論什么境界來了,你都不予理會,只理會一句阿彌陀佛,只理會仁上,善的上,而不去理會不善的境界,這是心上改,功夫為最。

  那我們這三種功夫都得下,平時用功就是念念不違仁,然后在事上,境界上來考驗、磨練。果然境界上的考驗我能過關了,過去起煩惱,現在不起了,你自然就有歡喜,這就是法喜,這就是前面講的「樂亦在其中」,不亦悅乎,法喜充滿。這時候你自己做得了主,那是實學了,你的學問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學問。

  蕅益大師這里批評的就是只搞虛假學問,讀《論語》,搞儒學、搞學術研究,不是真正用經典的教訓來改變自己。讀書重在變化氣質,而志在圣賢,如果這些我們沒有,那只是讀讀文字,所以那就是蕅益大師這里批評的。這些人窮年讀圣賢書,而過終不寡,寡就是少,沒見他改過,那個煩惱習氣還是一樣那么重,沒有進步,「其可稱學易乎」?這種人哪里能夠叫做學易,哪里能夠說是讀圣賢書的?他沒學,為什么沒學?他沒改,沒改就證明他沒學。那他一天到晚讀的是什么?語言文字而已,著了文字相。而且不讀還好,讀了之后還很傲慢,那眼睛長到頭頂上了,誰都看不起,因為別人沒有他讀得多。他讀得多,四書五經都通了,然后還看不起別人,這是真正讓圣賢恥笑。所以我們搞的,要搞學儒,學儒是真學,你真能改過自新,《大學》里講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做新人,那才是真學儒。

  下面江謙補注里面講的,「說文引秘書說曰」,《說文解字》里面引「秘書」這篇文講到,「日月為易,象陰陽也」,這是《說文解字》里面講的易這個意思,易是什么?日和月合在一起,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個月,這就是《易經》的易。它的象,你講它的形象,它是有陰陽,日為陽,月就是陰?!溉赵鹿饷鞅檎?,喻性量之豎窮橫遍。陰陽即性體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易學之圓滿究竟,無過于佛?!菇t的批注是把儒家的學問提升了,這是用佛法來豐富《論語》里頭所說的內涵,所以儒釋道三家互補。

  中國自古的學問是儒家和道家,佛家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海外來的學問,但是正如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所說,中國人心量很大,他能夠包容,他能夠汲取他家的長處,充實自己家的學問。所以佛法傳過來,中國人很喜歡,很認真的來學習。佛法傳過來,也是漢朝的皇帝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派使節特別迎請印度的高僧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帶著經典把佛法接到我們東土來。因為皇上的推動,所以佛法的弘傳就非常的快速,一下就到了千家萬戶。而又跟儒、道兩家的學派互補互融,互相吸收長處,都提升。佛法充實了中國固有的儒、道的學問,而佛法里頭也吸收了儒和道的學問?,F在我們看到的儒釋道,沒有是純粹的哪一家,不含其它兩家的,沒有。那佛里面一定含有儒、含有道;儒里頭必定也含有道、含有佛;道里面也必定有儒、有佛。三家是分不開的,三家是一體,一源。

  所以古代的讀書人,三家的經典都學。儒生他也看《道德經》,讀道家的典籍,《太上感應篇》他們都看?!短细袘愤@是講因果的,古人稱為是「元宰必讀書」,狀元、宰相必讀的,那是最好的一部修身的經典。那儒生也讀佛經,《十善業道經》、《金剛經》、《阿彌陀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這些都是讀書人必讀的。一個出家人,他也是讀儒典,讀道家的經典。像蕅益大師最明顯的,出家的法師,你看他來批注《論語》,批注四書,他還批注《易經》,這是儒家的學問他通了。他的老師憨山大師批注過《道德經》,也是把佛法貫徹到《道德經》里面,也是對《道德經》的提升,批注也是精彩絕倫。以后我們有機緣,可以在一起學習一次《道德經》的憨山注。

  清朝有這些大儒講,「我學佛然后知儒」。如果不學佛法,他就這樣看儒家的經典,未必能看明白,他有限制。你看孔子的學生里頭,也只有顏回一人真正是夫子認可的,得到了夫子的心傳。但是自從佛法傳到中國以后,中國的讀書人確確實實很多他們的成就超過夫子的學生,也能夠像顏回一樣成為孔子真正的傳人,那真正的是要靠佛法的修養使他們提升???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643.html' target='_blank'>子罕言性與天道,這個方面說得少,讓學生真正透徹的悟入心性,那就不容易,他講得少,讓他開悟不容易??墒欠鸱▊鱽碇?,這講心性的學問講得非常的周詳,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應,都是跟自性相應,所以讀大乘經典,也確實對于夫子的教誨能夠更深入的體會。

  我們來看江謙先生他這段批注,他是用大乘佛法,而且把夫子這一章的教誨提升到性與天道的高度,提到了心性上來講。他解釋易是日月,「日月光明遍照」,那日月是用來比喻,比喻什么?「喻性量之豎窮橫遍」。性是自性,量是講它的涵蓋的幅度、范圍。這個性是宇宙的本體,整個宇宙都是自性變現的,所以自性的范圍就叫豎窮橫遍。豎窮是講時間上說,豎窮三際,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橫遍是就空間上講,橫遍十方。這是講盡虛空、遍法界,無不是自性所現所生,所以自性的光明能遍照虛空法界。日月這是講的光明遍照,比喻自性光明遍照。自性光明比日月光明那范圍要大得太多了,日月只是個太陽系而已,自性光明是盡法界虛空界,整個宇宙,還有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包含,這是「易」它的意思。你看看,把這《易經》解釋的那就提升,這易原來是講自性光明遍照。

  它的象是陰陽。自性是本體的,本體無相,沒有形相,可是它能現相?,F相,它就有作用。講陰陽,是講它的現相,講它的作用。所謂體、相、用,這三個方面分不開的,三而一,一而三?!戈庩柤葱泽w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本性的本體,現虛空法界的相,最初那是只有陰陽,這個跟道家講的是一致的。道家是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什么?一是太極,這時候還沒有陰陽,它是一真的相。那佛法里頭講得就更加的具體,道生一,道是什么?本自清凈、本不生滅的自性。在自性當中本來無一物,空空如也??墒乾F在一動,就生現相,相是因為動而來的。什么動?念頭在動?,F在的太空物理學家他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你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普朗克,在過去就曾經講過,說他幾十年的量子力學的研究,證明宇宙萬物根本沒有,它是怎么來的?波動來的。波動產生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結合成物質,然后才有宇宙萬物。所以宇宙萬物的本質就是個動相,除了動,什么都沒有,所以這是他的結論。那什么動?他也體會出來了,是我們的意識心在動。

  實際上佛法分析得更為透徹,這個動是什么?叫無明,無明就是動相。這個一動,那就會生現象,道生一,一是一真,我們講一真法界。像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這里頭有實報莊嚴的凈土,那里頭還沒有二,只有一,無比的莊嚴。如果我們在動的時候,第二個動生了分別,第一念只是動,那叫妄想,第二就是分別,分別就生出二,二就是陰陽。道家里講的,太極生兩儀,兩儀是陰陽,是天地,這是有二法出來了,這叫分別。分別就產生了四圣法界,阿羅漢、緣覺、菩薩、佛,這叫四圣法界,也是很莊嚴,但是比起一真法界那就不能比了,因為他們有分別,一真法界里面它只有細微的動相而沒有分別。如果這個念頭再粗重一點,分別里又加上執著,這就是又變現出六道輪回,變現出我們眼前的境界。所以這個動的幅度是愈來愈大、愈來愈劇烈,使我們現在的境界愈來愈粗、愈來愈惡劣。道家講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我們眼前看到的宇宙萬物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其它宗教里面也講到宇宙的來源,實際上我們用佛法一解釋也都可以解釋得通。譬如說基督教里面講,上帝他動了個念頭,想要創造宇宙,這最初的念頭是妄動、妄想,妄想就生出宇宙來了。這個宇宙是伊甸園,很美,就像佛家講的極樂世界一樣,一真法界。然后又想到造個人,亞當,這是個男人,還要造個女人,男女就是陰陽,就分別。從亞當的肋骨里抽出來一根,給它做了一個女人,有男人、有女人就分別了。然后分別之后,這亞當和夏娃就起了執著,那是受到撒旦惡魔的誘惑,撒旦變成一條蛇,誘騙他們吃了樹上的禁果。吃了以后,他們就生起執著了,表現在他們害羞了。他們本來不穿衣服的,現在因為有執著了,有男女相的執著,他們就自己要穿上衣服。然后神知道他們違抗了旨令,就很憤怒,把他們趕出伊甸園,他們就生死輪回去了,一代傳一代了。你看,有妄想它是伊甸園;有分別,伊甸園里頭有男女;有執著,這情執生了,就產生六道輪回。他們就不能再住伊甸園了,他們住的是輪回,是六道,所以生生世世受苦惱。所以基督教講這叫原罪,確實沒錯。原罪是什么?妄想、分別、執著是原罪。只是什么?《圣經》它把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用很形像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這是藝術的教學,所以你用佛法來詮釋其它宗教的典籍,其實全都通。

  所以我們恩師講,現在這個世界成了地球村,要跟其它宗教接觸,不能夠排斥其它的宗教文化,但是可以互相的學習、互相的補充、互相的提升,正如佛法當年傳到中國來,把儒、道提升了一樣?,F在我們的使命,要把其它的宗教也來融會貫通,大家共同提升,這宗教與宗教之間就不會有沖突了。你看儒釋道在中國沒有沖突,三家一體,那世界所有宗教,大家都是一體、都是一家。我自己對《圣經》研究是很淺的,剛才講的「創世紀」這一章,用佛法發現也能詮釋得通。這是給方家(真正的專家)他們一個參考,這可以做為一個方向,學派之間互融互補。

  江謙先生在這里是用佛法來詮釋《論語》,他講這個《易經》的易就是指性德光明遍照。它的相有陰陽,陰陽是自性的相的作用?!讣哦U铡?,寂是講性體寂滅不動這個特性,但同時它又是常照,常照就是光明遍照。用六祖惠能大師的說法,寂就是本不生滅、本自清凈、本不動搖;常照就是能生萬法,整個宇宙萬物全是它生出來的。這個性實際上是什么?宗教里面所講的真神,它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本體。一定是要我們把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了,我們才能見到自性的性體,也就是見到真神。自性雖然常照,又是常寂,照而寂、寂而照。打個比方來講,像一面鏡子,鏡子能照,可是它里頭是寂,寂靜的,它里頭沒有像。你照的時候它把這個像就現出來了,那個物體離開了,它里頭像就沒有了。但是雖然沒有,它能照的功能沒有失去,只是因為有這個緣在,它就現,起這個作用,這就是自性作用,叫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故易學之圓滿究竟,無過于佛」,所以講到易學,《易經》的學問,講得最圓滿、最究竟的就是佛法。而佛所證的境界,就是《易經》所描述的最圓滿的境界,他證得自性了。下面一段說,「儒有學易而不免于謗佛之大過者,非真知易者也。學易可以無大過,學佛可以成無上道」。這是給我們說明,儒和佛它不會抵觸,本來是同出于一源。清朝雍正皇帝,那是個大學問家,通儒、通佛,也通道。你看他有作過一篇「上諭」,就說明,說儒釋道三家,是「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他們講的道理都同出于一個源頭,這個源頭是什么?就是自性,都是自性里面流露出來的學問。三家的圣人都是證得自性,所以他們講的道、講的修學的方法,可以并行而不相違背。

  所以中國的學者那真正三家兼學,兼收并蓄。我們恩師是側重于宣揚佛法,但是他要求我們必須要打好儒和道的基礎。自古學佛有成就的人,那都是在儒道上有深厚根基的。你看蕅益大師就是好榜樣,李炳南老先生也是如此,江謙先生也是如此,我們的恩師也是如此。它是大乘的基礎,儒和道是大乘的基礎,不能夠不學。所以我們現在在這里是打根基,將來是要學大乘,可是現在先得打地基。地基里頭有地基的地基,那是什么?三個根,那是地基的地基。儒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是《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是最底下的地基,要很穩固。

  然后你這個根穩了,你要提升,在儒上,你要抓住四書就夠了,這個經典可以說是整個儒家的精華。這是我們要感謝朱熹朱夫子他的苦心,他編的四書真的是儒家的精華,沒有時間去讀五經、十三經的,四書夠用了。道家的精華在《道德經》,以后我們要有機會應該學習。佛家的精華,那精華就多了,大乘八大宗派,每一派都有精華。那我們跟恩師學,我們師從恩師,教宗華嚴,導歸凈土?!度A嚴經》是賢首宗的,但是它又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法輪,古德稱為經中之王,是最精華的。那學《華嚴經》學到最后必定是導歸極樂,學到最后是普賢十大愿王導歸極樂。那凈土我們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做為我們的主修,一生能學通這幾部經,足矣。

  儒家過去也有毀佛的,包括朱熹本人,他也是有批判佛教,這是什么?他沒學通。他要是通了,就不會有這個行為。這就是江謙先生這里講的,「有學易而不免于謗佛之大過者」,朱熹也學《易經》,他也批注過《易經》,但是他也不免有謗佛這個大過,這就不是「真知易者也」,就是他的學問還沒透,沒通到自性。那我們現在看世界這么多的宗教,實際上也是「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如果你說我學這個宗教,我信基督的,我就毀謗佛法,這是什么?非真知基督者也,你沒通、沒透。

  我們恩師有一次到印度尼西亞接受一個回教著名大學的榮譽博士的學位,這是很難得,一位佛教的法師能接受回教大學的榮譽學位、榮譽博士,這是他們來講破天荒第一次。這個事件本身就很有意義,標志著宗教之間的和諧。結果我們恩師在接受學位的典禮上,也發表一個主題演講,在座很多師生在聽。聽完老人家的演講之后,有人就提問,說我們印度尼西亞有五大宗教,他們講的、信的都不一樣,怎么能夠和諧?我們恩師給他舉了一個比喻,他豎起一只手,你看這五個手指,這代表印度尼西亞的五大宗教,譬如說這是基督教,這是天主教,這是伊斯蘭教,這是佛教,他們還有個孔教,把儒家當作一個教。實際上佛教和孔教都不是宗教,是教育,他們當成宗教了,就隨他們。這五個宗教,如果你就在這手指上選,你發現這五個手指是不一樣的。但是你在自己這一個宗教上往下學,學得愈深愈好,一直學到這,你就看到,原來這五個宗教是一體的,這叫「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他就明白了。

  所以我們恩師提出「世界宗教是一家」的理念,這個理念提出是什么?他真學通了、學透了,透到自性了,哪里會有沖突,哪里會有矛盾?這個理念提出來,真正對于世界和平有大幫助。首先解決宗教沖突,宗教和諧了,一定能影響世界的關系。因為世界上信宗教的人數,超過世界人口一半,這一批人全都團結了,這個世界就容易帶來和平。團結之后最重要的,宗教要從事宗教教育,要教導信徒把這些道理講清楚,教導倫理、道德、因果,這是把人教好。還要教什么?教哲學、教科學。實際上哲學和科學可以歸一,這就是夫子所言性與天道,那是什么?幫助你了解本源的問題。你學到這,你就知道真的全部的宗教都是一體的,都是什么?對于同一個真神、同一個自性的不同的表達形式,讓我們能夠更全面的來認識真神、認識自性。

  江謙講,「學易可以無大過」,學易學通了,他就不會有任何沖突。沒有沖突,才叫無大過,對世間任何的學派、任何的宗教,他都能夠融會貫通,而沒有對立、沒有矛盾,這叫無大過,這就和諧了。和諧是什么?內心里沒有對立的念頭,沒有矛盾、沒有沖突,這就和諧了。那「學佛可以成無上道」,這讓你的學問究竟圓滿。佛就是中國人講的大圣人,至高無上、圓滿的大圣人,他對宇宙人生真相完全徹底的明了?!洞髮W》里面所說的,自覺覺他,就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他全部做到圓滿了,這個人稱為佛。所以佛是個學位的名稱,他不是神。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你能夠真正對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了,就成佛。

  這里下面又講,「五十者」,這是江謙先生提出對于五和十的一個新解,也很有道理?!浮逗訄D洛書》之中數。而五為陽,十為陰,一陰一陽之謂道。易所以教中道也,空假雙照,精一并觀,故無大過?!埂逗訄D洛書》是一部上古時代的古書。中國有一個所謂的河洛文化,源頭就是這部《河圖洛書》。這里面有最早的一些圖案,可以說是陰陽五行術數的起源,就在這個《河圖洛書》里頭。在《尚書》里有記載,在《易傳》里面也有記載。后來發展起來的太極、八卦、周易、六甲、風水,那都是從這里起源的。在《河圖洛書》里頭,五和十分別做為陽和陰的數目字,五為陽,十為陰,它是代表陰陽,一般單數為陽。

  「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道是什么?一陰一陽,這是有二邊。二邊我們都不執著,我們要走的是中道,《中庸》里面講的,不偏不倚?!敢姿越讨械酪病?,《易經》原來是教什么?教你中道,教中庸。中庸、中道都是圣人的智慧,它不落二邊。具體而言,「空假雙照」,空和假,假是講有,所有一切相都是假象。剛才我們引用物理學家普朗克的話來講,所有的物質實際上都是波動而已,它不是真正的物質,所以物質是假象,沒有真正的物質。那既然它只有波動,說明物質是空的,當體即空??墒撬钟邢?,相是假象,假象和真空它是一不是二。相是有,叫妙有,真空妙有。

  那圣人用智慧觀照現前的宇宙萬事萬物,知道相有性空,這叫空假雙照。他知道它是空,他就不執著了,沒有控制占有的欲念,也不會有得失之心,眼前的這些境界都是假象。佛常常用夢來比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你在作夢的時候夢到自己發了大財,身家億萬,那你是真有還是假有?你要是知道自己在作夢,你也不會很歡喜,那是假的,夢一醒了什么都沒有,空空如也。所以有的時候他知道它是空,他不執著;萬一失去,失去了他也不會悲傷,反正是夢。他不會控制占有,但是它可以受用,在夢里,既然有錢,你就拿去做做好事、布施、救度苦難眾生,積功累德。那你會很努力的去做,但是你沒有得失心,對于是非成敗,你也不那么執著,你知道它是夢、它是空。所以你做得很努力,可是又不執著;不執著,你又很努力,這就叫空假雙照,你不落二邊。落二邊是什么?凡人執著假象,忘記它是空的,所以他就控制、占有、執著,里面生出貪婪、得失之心,造業,造業就痛苦。那小乘阿羅漢知道是空了,什么都不做了,他不去度眾生,住于空里頭,這也不行。所以大乘菩薩空假雙照,既不偏空又不住有,得大自在。

  這個「精一并觀」,精和一,那是儒家《尚書》里面講的,這意思跟空假雙照是一樣的意思,說法不一樣??占匐p照是佛法里講的,天臺宗講這個;精一并觀,精和一是《尚書》,它原話是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第一個危是危險那個危,人心惟危;第二個微是微妙那個微,道心惟微?!肝┚┮?,允執厥中」,這個惟精的惟就是思惟,思惟要精誠懇切,這是什么?他不落空,他很認真的、精誠懇切的做事情。惟一,這是用心專一。一是他住在一體的理性上,這佛法里講的,他不離自性,自性是一。道家講的「抱元守一」,守住自性,不偏移,不離開自性,不為現前假象所迷惑,這是不住假。惟精,是不住空;惟一,是不住假,空假雙照,就是精一并觀的意思。

  你看,儒家的道理講得跟佛家一樣。過去我們不讀佛家的書,認識的程度沒有那么深,體會沒有那么透徹。剛才講的《尚書·大禹謨》里頭的這十六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所謂儒家心傳十六字。惟精惟一,就是空假雙照。允執厥中,這個執就是拿住,允執厥中,就是守住中道,就這個意思,就是行中道。天臺宗講的空、假、中三觀,你看儒家也講,這是《易經》所教導的。你能夠用空假中三觀,就沒有大過了。

  「《史記》引孔子之言,『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惯@是《史記》上說孔子有這句話,這是跟《論語》這一章是一樣的?!讣傥覕的辍?,說天如果借給我多幾年的壽命讓我學《易》,我能夠彬彬。什么叫彬彬?「彬彬者,文質無偏」,這是《論語》上講的,「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所以彬彬的意思是形容有文又有質。文是表現出來,你的言語、你的形態、你的舉止、你的禮儀,這是能夠看得到的,叫文。質是內心質地、本質。文和質要平衡,不能夠文多于質,也不能質多于文。如果文太多了,質不夠,這人就顯得虛偽。這個人很會講話、很有禮儀,什么都給你做到很周全,但是他內心當中并不是樸實的,并不是真誠的,那就是變成虛偽了。這孔子講的「巧言令色,鮮矣仁」,這種人很會講話,令色就是他容貌看起來很謙卑、很恭敬,這個樣子挺好的,實際上他心地就不仁了?!铬r矣仁」,鮮就是少,心中少仁。所以文過于質則史,史就是講過多的修飾于文彩。那質多于文也不行,這就屬于野了,看起來他很樸實,但是教養不夠,看起來很粗野,他待人、講話不懂得禮儀,也不懂得進退,雖然內心還是很樸實,像鄉下人一樣,他實際上還沒有經過雕琢。所以孔子講要「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你又要有好的質地,內心能夠孝悌忠信,有德行,但是還要學文、學禮,你要學圣賢之道,這樣你就真正成為一個君子。你看孔子這里講得很謙虛,他說如果天多給我幾年壽命,我能夠學《易經》,我就能夠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了。實際上他老人家早就超過君子的地位了,但是他很謙虛。

  這里解釋,「質即惟一,即空觀」。這里講的質,江謙講得就更加的深,他講的質是本體、本質,就是自性。這是講惟一的那個一,那就是空觀。為什么說自性是空?因為自性里本來無一物,本自清凈,它沒有形相,我們六根沒辦法接觸,你眼見不到、耳聽不到、身觸不到,連你的意識也想不到,所以叫它空。但是這個空不是真的什么都沒有,它真有,只是沒有形相,可是能生萬法。

  「文即惟精」,跟質對應的是文,文是講惟精,惟精是講假觀。對于眼前的境界,我們精細的來思惟、了解,看到相,而能用這些假象來度眾生。知道它是假,就不會迷,這是空假雙照。照是觀照,他不用想,他用照,就是他離開了心意識。不是說我們想著它有一個自性,它本體是空的,現在有這個相,有個體、有個相、有個用,你想出來的,那不是真的。教你把想放下,叫照。這里講的觀,觀是正在用功的時候;照,功夫已經成就。像《心經》里頭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世音菩薩,這里講的觀自在菩薩,觀是他的修法,他怎么修的?他修觀,就是空、假、中三觀。修的功夫得力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智慧現前了,就照見五蘊皆空,他照見了。照見,這就是成佛了、就成圣人了。

  所以真正學《易》也好,學這些圣賢典籍也好,我們要學會用觀,就是離心意識你來學。你說離開心意識我怎么學?想也不能想,那我怎么能學?那我教給大家一個方法,譬如說你聽課,你就這么聽,聽懂了,就懂;聽不懂了,也不要去想它。聽不懂有疑問,存疑可以,不要老尋思它。尋思你是用心意識,你不是用觀,觀是當下明了??墒悄悴幻髁?,放在那,放一段時間之后,你不斷的努力,就是這里講的惟精惟一。一是守住一門,我們淺一點解釋,一,不當它自性講,守住這一門學問;精是專精,你精進去努力,然后不知道哪一刻你忽然明白了,你的問題忽然你就解答了,這個時候你叫悟了,這個時候就照了。觀是你不起心不動念,照是突然明白。不斷的觀、不斷的照,最后你大徹大悟,積小悟成大悟,積大悟成徹悟,你那個悟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徹悟就照見五蘊皆空,那真正得到空假中三觀。這種學法好,聽不懂你重復的聽,一遍又一遍的聽?,F在方便,你可以把光盤拿回去,或者在網上,你就重復的聽,不懂不要去想,就是這么聽,這么重復,有一天就突然明白。

  這里說,「孔子老而嗜易,韋編三絕,故知五十非年也」。這是根據記載,說孔子到老了,學《易經》,他用「嗜易」,嗜就是嗜好,這個字表達出孔子學《易》那種熱忱,真正是廢寢忘餐的學。我們相信孔子學《易》,也是三月不知肉味,整個身心專注在這里頭,這叫精進,他只學一門。學一門叫精進,學兩門就雜了,那就很難有悟處。那我們現在學《論語》,就專學這一門,其它我們暫時放下,這門學通了,我們再換第二門,這樣學才真正有悟處。這個悟,從你專注心得來的,不專,很難有悟處。你看他「韋編三絕」,你就看到他多么努力的學,多么專精,那個書翻爛了三回。過去都是竹簡子,兩頭打個洞,用繩穿起來,翻多了,繩子就斷了,斷了三次。那從這里我們也看到孔子的好學,真正是不知老之將至,他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樂以忘憂,發憤忘食,這個我們要學習。從這里看到,「五十」不是講年,不是說五十歲才學,這五和十不是講歲數,江謙先生這里講五和十是講陽數和陰數,這樣來開解,當然也是可以存此一說。

  【評析】

  孔子自己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系在一起。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妒酚?middot;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曾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這表明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鉆研精神,值得后人學習。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加:這里通“假”字,給予的意思。

  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書。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