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關鍵詞:論語,述而第七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每當我念起這一章《論語》,心里就好像光明充滿,整個正氣就提起來。夫子在這里講的話雖然是言語簡單,但是那種志向、那種堅定的學圣學賢的意愿溢于言表。我們來看《雪公講要》,他引「焦氏竑《筆乘》云」,這位是明朝嘉靖年間生人,他是焦竑,他是明朝的大儒,文學家。他有一部著作叫《焦氏筆乘》,是一本筆記,這里就談到《論語》這一章,「此孔氏頓門也」,這是講孔門的教學當中,這是屬于頓法。這個頓法是對漸法而言,頓法是沒有次第,一步登天,當下成就,這叫頓法。漸法是有次第的,循序漸進,就好像人爬樓梯,我們此地是十一樓,你可以從一樓一級一級的往上爬,爬到十一樓來,這是漸法。頓法是不用爬樓梯,你直接坐電梯上來,電梯門關上了,沒多久,一開,你已經在十一樓,這叫頓法,超越階級。但是一般普通人根性不夠,很難受持。上根利智的人他修的是頓法,普通人、中下根人用漸法比較的有保障。頓法修成功了很好,修不成功,往往比那個漸法要更麻煩。它屬于一步登天,登上去了,你成就了;登不上去,你摔下來那是粉身碎骨。這一章孔子講的,是講頓法。

  焦竑他解釋,「欲即是仁,非欲外更有仁。欲即是至,非欲外更有至。當體而空,觸事成覺,非頓門而何」,他是解釋為什么這一章叫做孔氏頓門。從這里很顯然我們看出,焦竑也學過佛法,因為佛法里面講頓漸,這是佛教里面不同的兩種教學方式。禪宗屬于頓法,這是讓你當下開悟,開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念頭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了,那你就成佛,頓法,像六祖惠能大師,那真正是頓。教下是漸法,教下是爬樓梯的,慢慢來,有階級、有次第,一步一步的往上學,從基礎學起,從扎根教育學起,慢慢的提升,這個適合于廣大一般人的根性。

  焦竑這里的批注,『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它這個「欲」,他說「欲即是仁」,欲是講我們要立志,佛法里叫發心,立志發心要成為一個仁者、一個圣賢。這剛發心,這個心就是仁,欲即是仁。我們想想看,確實,他發這個心,這個心本身就是仁的心,仁心。在佛教里面講,發心叫始覺,開始覺悟。那么得仁,這個「斯仁至矣」,就是已經得仁了,得仁就成本覺了。本覺是講仁之體,本體,那是本覺本善,所以這里這個「欲仁」,就是發心了,欲仁則得仁。為什么?始覺合本覺,始覺和本覺不相離開,合在一起,這就是當下成就。我們做為凡夫,我們的念頭當中就是不能夠念念始覺合本覺,念念跟仁相應,我們做不了這個。如果真正念念不間斷不違仁,不離開仁,我們也就成為圣人了?!度A嚴經》里面有一句經文講,「初發心即成正覺」,這跟「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個道理是相通的、一致的。我欲仁是初發心,剛剛開始發心,我想要成正覺,我要成圣人,立了這個志,這個志是真的,沒有虛妄,完全是真誠,當下這一念,你就即成正覺,你就成佛了。為什么?你那個念是真誠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你的心已經是佛心了,那你當下就成佛了,所以初發心即成正覺。那問題來了,我們這些凡夫有沒有初發心過?有,肯定都初發心過,不僅是這生有,前生都有過。且不論前生了,就說這一生,你說沒有立過志嗎?希望能夠成佛、成圣賢,我相信真想學習的人也都有立過志,但是這個志向不能保持,就是不能有恒,保持不了。今天學了圣賢之道,非常感動、非常激動,發了大愿,要做圣賢。今天你發大愿成圣賢,你今天就是圣賢了,問題是明天又退了,這個心退一半,后天只剩下十分之一了,一天天下去也就化為烏有了。

  特別對學佛的人有一句俏皮話,說,「學佛一年,佛在心間」,天天心里有佛;「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已經很遙遠了,這里說「仁遠乎哉」,真的很遙遠了;「學佛三年,佛化云煙」,沒了,這道心不能保持?,F在更有甚者,不是一年、二年、三年,學佛一天,佛在心間;學佛兩天,佛在天邊;學佛三天,他就佛化云煙了,三天都堅持不了,這是露水道心,所以他不能夠成就。真能保持,那一定成就。所以這個「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念念欲仁,那就念念仁至。所以「非欲外更有仁」,這是起這個真誠的念頭,要成仁、要成圣,當下你就成仁成圣,不是說你當下這個念以外還要別求什么仁、別求什么圣,就在你這一念真誠心當中。而難就難在不能保持,前面我們學那章《論語》說,「難乎有恒矣」,難就難在他不能有恒,第一念是圣人,第二念又墮回凡夫。

  下面說「欲即是至」,你看,這里講得很明顯,「我欲仁,斯仁至矣」,你剛起心要為仁,你就是仁人,這就是初發心即成正覺?!阜怯飧兄痢?,全在你這當下一念心中。學了佛法我們就能夠了解,整個宇宙一切萬有,不離當念,就是你當下這一念,永遠就是這當下一念。在《菩薩處胎經》里面,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說舉手彈指之間,有幾念、幾相、幾識?這彈指之間有多少念頭?每個念頭里面都有相,相是我們說的境界相,都現出境界來,整個宇宙是你這一念現出來的,這個相我們講物質現象,還有識,識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都在你這當下一念當中現出來,那有多少個念?彌勒菩薩講,這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彌勒菩薩他是唯識專家,我們現在講是心理學家,對于宇宙現象、本體、真相很清楚,他是等覺菩薩。他說彈指,這一彈指大概一秒鐘能彈四下,很快,就在這么短暫的時間當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也就是三百二十萬億,我們把萬億當作兆,就是三百二十兆這么多個念頭,這一彈指當中。而每一個念都現出宇宙當中所有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所以念念都有相、都有識。那這個念太微細、太快速了,所以不可執持,你根本不能夠去捕捉,不能去把握。剛要想,我這念頭想要把它保持,就已經換了多少念頭了,不可執持。

  我們這宇宙的現象,就是這念念不停在生滅而相續,所以顯現出我們這個宇宙在相續,實際上每一念所現的宇宙萬象都不一樣,都是個個不同,但是它們相似,所以串連起來,你看到好像一個相續的樣子。就好像人看電影,電影的底片,你要是看它這個底片一格格的。這里我們恩師有個道具,他這有底片,過去的電影就是放這個影片,每一張就是這么一格格,一個小格,在這個投影機面前快速的通過,你看到銀幕上放影出來的就好像很有情節了,實際上你看到底片,一格是一個,每一格不一樣,互不關聯。我們這個念頭就好像底片一樣,現出來的相就是宇宙中的一切境界相,那是一格底片現出一個相,一個念頭現一個宇宙,前格跟后格完全不一樣,兩個個個獨立,就是前念和后念那兩個個個獨立。所以前一念所現的宇宙相,和后一念所現的宇宙相,也是個各個獨立,它們有相似,但不是一個。那么相似相續起來了,連續起來了,就好像我們看電影這是連續的一個面,實際上你看到真相,那就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不一樣,所以永遠就是當下這一格,它只能是一次放一格,它不會一次同時放兩格出來的,那兩格影片就重迭起來了,電影就不好看了。念頭也是,永遠是當下這一念,只是當下這一念所現的宇宙。

  所以你當下這一念是仁,那就是夫子告訴顏回的「天下歸仁」,你這一念是仁,整個宇宙都仁了,整個宇宙就是你這一念現出來的。夫子把這個道理講出來了,我們真的很難去理解,學了大乘佛法之后,把這個為什么是這樣,搞清楚了。所以大乘佛法它講究科學,這就是科學,把道理給你解釋清楚?,F在的量子力學里頭也證實,宇宙就是由念頭產生的波動所顯現出來的,量子力學家他們已經從科學的角度、從數學研究,證實了大乘佛法里講的,所以真的是一切法由心想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所以你當下這個念頭是欲仁,那欲外就沒有仁了,為什么?欲就是你的念頭,當下這念頭外面沒有境界了,整個全部宇宙境界都是你這當念產生的,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欲外沒有仁。欲外也沒有至,至是你已經成功了、成就了,仁至了。仁至也是當下這一念,就是天下歸仁,自己歸仁,天下歸仁。實際上自己跟天下是一體的,全是你這念頭變現出來的,當然是一體。既然宇宙萬事萬物,包括自己,都是當下我這一念變現出來的,所以「當體而空」,這個體就是念頭,念頭是空的,剛才講到的,一彈指就三百二十兆個念頭,你說它能是真的嗎?你以為它有,你剛以為它有,它已經沒有了,它快速得很,空了。

  所以是《楞嚴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為這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念頭所變現的宇宙,這生滅太快,根本是不可執持,你想都想不過來。所以佛告訴我們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不是說真的相是沒有生滅,它是生滅太快,你無法想象,不可執持,因此講不生不滅,當體而空。你找那個念頭,再也找不到,過去了永遠過去,再現的那個念頭已經不是原來的念頭,已經是有變化了。所以過去的那個念頭,它所現的過去的那個宇宙永遠不能再回來了,當下你這念頭現的就是當下這個宇宙,你就活在你當下這個宇宙當中。所以佛法里總教我們活在當下,這是事實,你只能活在當下,就活在你當下這一念當中。

  所以明了這個道理,過去我即使造作不仁的事情,我甚至十惡不赦,為非作歹,造了很多惡業,也是當體而空,它不是真的,你只要不去執著、不去想它,它永遠不再回來。所以什么叫懺悔罪業?真正的懺悔,你把它全給放下,念頭都不起,不僅說我現在不再造,連念頭都不想,當下清凈,當下你欲仁得仁,你就是圣人。所以「觸事成覺」,你就是覺悟了,你明白了就是覺悟,不明白,永遠活在那種陰影當中,那個陰影是什么?你留下來的那個印象,過去造很多的惡業、很多過失,一直這個念頭不斷,所以當下你還是生活在這個罪業的陰影當中,要把它放下。當下放下了,過去的那一念都已經沒有了,過去的我已經死了,什么時候死的?隨著我剛才那個念頭滅了,它已經死了,真的死了,那個宇宙都滅了,新生的我,新生的宇宙已經是全新的,是我全新的這一個念頭所變現的。所以你欲仁當下得仁,你自己歸仁,天下也歸仁?!阜穷D門而何」,這難道不是頓門嗎?頓到極處了。只要你肯放下,放下過去那個分別執著,過去那個妄想、印象,放下它,現在我們講重新做人,做一個仁人,要做圣人,能不能做到?一定能,因為我們本來跟圣人無二無別,只要你能「欲仁,斯仁至矣」,這一個道理講得深刻。

  假如真的不學大乘佛法,我們對夫子這句話是丈二金剛摸不到頭腦。夫子他自己都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他自己說自己沒得到仁、沒得到圣,這是他的謙虛。但是這里又不謙虛,他說「我欲仁,斯仁至矣」,這是前后矛盾,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什么?你道理沒有明白?,F在大乘佛法真的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我們明白原來事實真相是這樣的。再結合現代物理學、量子力學講的,這個證實了,科學證實了佛法里面講的道理。然后回頭體會孔子這句話,那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孔子會這樣說,這是頓法。

  頓法只能跟像顏回這樣根性的人講,顏回以下的人,恐怕能接受的就很少了,他們,我們講悟性不夠。悟性不夠,包括我們自己,那我們更差,但是后天通過學習能夠彌補。學什么?大乘佛法,你學了大乘佛法之后,真正增長悟性。我自己真正就得利益,我以前從小資質是很差,我母親很耐心教導我,教我念一首唐詩游子吟」,就六句話,我足足念了一個月,才把它能夠背下來。一般人念個幾十分鐘就全都能背下來,要是根性好的,看過幾遍,他就能成誦,你看我這個根性很差。所以我姥姥見到我媽媽這樣耐心教我,都搖頭,這孩子這么笨,怎么教都教不會。資質是很差。但是長大以后跟著母親學佛,聽我們恩師的經教,我是十九歲開始接觸恩師的經教,到現在真的感覺到悟性提升了很多,就是圣賢的道理能明白了,這些祖師大德他們的解釋,我們自己也能夠基本通了。雖然不能說完全明了,總是能夠明了一小部分,過去是一點不明了,這是得力于十多年來大乘佛法的熏習。所以清朝大儒他說,「吾學佛,然后知儒」,我真正學了大乘佛法之后,我才能夠真正了解儒講的是什么。這是真的,你看孔子這句話,你要是不學大乘,聽不懂孔子講什么意思。

  雪公在《講要》當中又說到,「頓乃對漸而言」,這是頓教和漸教,這是一對?!溉鍖W亦有頓漸之說」,跟佛法是一樣的,其實儒釋道都是教育,都有頓法和漸法的教學方式?!浮?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zhongyong/' target='_blank'>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一能之者頓也,己百之者漸也」,這是舉例說明,儒家真的有頓漸。一能之,這就是頓,學一次他就通達了、就明了了,不用再學第二次了,這個人悟性很高,這屬于頓法,立刻就成就了。那「己百之」,就是講別人能夠一次學成功,我們通過一百次不斷的熏習,也能成功,這是自己比別人根性差,沒關系。人家一次能學成功,我們學一百次,也能成功,這屬于漸法??墒浅晒κ且粯拥?,成功了,你的智慧、你的覺悟性,跟那個頓法成功的人一模一樣,無二無別,而且在你不斷的循序漸進當中,你的悟性能夠提升。

  我自己本人就是個漸法的根性,我不是頓法根性,我得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學,你看到現在,我是跟從恩師的方法,老人家教我三年扎根,十年專修,一門深入。我這三年扎根,這個根還沒有扎好,感覺上還得要繼續扎,我估計得要扎上五年,五年是打基礎。打什么基礎?儒釋道三個根的基礎,大乘佛法的基礎。儒釋道三個根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以及相關的這些教材,我們一般講倫理、道德、因果,這是做人,要做一個善人,必須要有這個根,這是德行。除了德行以外,你還要拓開心量,還要增長悟性,這個也是扎根,扎大乘佛法的根。大乘講究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要有悟性,悟入。我們現在讀《論語》是幫助我們拓開心量,學習圣人他的心量,他愛人,那種博愛的心;另外,提升自己的悟性。

  所以古人他學大乘之前,都在儒和道上建立很好的基礎。你看過去修行人,祖師大德成就的,他們在入大乘之前,全都是學儒學道的。像蕅益大師本人,在沒學佛之前就是大儒,十七歲就已經悟明孔顏心法,寫了不少著作,后來遇到佛法,入大乘了,二十四歲就開悟了,成為凈土宗第九祖,祖師。所以我們現在學《論語》、學四書,還是扎根,但是這個根比那個《弟子規》的根要高一點?!兜茏右帯肥歉母?,那是基礎的基礎,更需要穩固,就像一棵樹,它是埋在土壤底下的根?!墩撜Z》、四書這是土上的主干。以后再入大乘,學《華嚴經》,學凈土法門,那是枝葉花果,很漂亮,圓滿的成就,那是循序漸進,漸法來修學。那么用五年能夠把它認認真真的扎好這個根,將來入大乘那就快速了。

  「顏淵聞夫子之言,不違如愚,即是頓」,雪公在這里講得好,說顏回聽到夫子的教誨,做到「不違如愚」,《論語》里面講到的,「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就是孔子跟顏回一天到晚給他教誨,顏回不說話,靜靜的領受,一點不會違反,完全依教奉行,表面上像個愚人一樣,好像沒什么反應似的,到底他聽懂了,聽不懂?孔子講,「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匾膊挥蕖?,你回頭看一看,顏回他能夠發明孔子的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他就落實了圣賢的道理。換句話說,他已經入境界了,已經把夫子的心法得到了,這就是足以發,所以回也不愚。他那不是愚,他是真正智慧,這叫「聞即信受」。信了還能夠受、受持,就是做到,這個叫頓法,顏回有這個根性,上根人。

  上根人他的樣子是什么?就是這「不違如愚」四個字,用我們恩師的話來講,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干」,這就是不違如愚。我們如果能夠老實、聽話、真干,你跟顏回是一類人,那你也是能夠頓悟。所以這是我們應該學習,他沒有意見、沒有想法。那個有意見、有想法的,就好像子貢,你看問題很多,一部《論語》,我算了算,將近二十個問題是子貢問的,顏回只問了兩個問題,子貢問的問題十倍于顏回,說明他平時腦子里想的東西多,妄想多,所以問題多。他不能夠不違如愚,像顏回一樣,顏回能夠做到,所以顏回是頓法,那子貢修的是漸法。子貢代表什么人?知識分子,跟我這種人一樣,他也好學,也學得很多、聽得很多、見聞很多,但是妄想也很多,問題也很多。那怎么辦?漸法就得慢慢學,按部就班的學,也能最后成就,那沒法子。像顏回那個根性,學也學不來,所謂愚不可及。學愚,過去李炳老跟我們恩師講,讓我們恩師學愚,他說他自己學了幾十年還學不像。這個學愚就是學老實,老實人沒妄想,你教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打折扣,那個人是上根人。不在于他的文化有多高,或拿什么文憑,不在于那個,在于他真正是不是老實、真干。

  「頓指悟道而言,漸指修道而言」,在悟門之上,我們有頓,可以頓悟,道理可以突然明白。我們讀《論語》,如果讀著讀著忽然領悟了,那叫頓悟,那是小悟。不過這個小悟很可貴,積小悟成大悟,積大悟成徹悟,這個理是可以頓悟,說頓悟也是平時積累。在事上來講,要漸修,修可是要有一個次第,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一步步走。這里講「頓悟之后,必須漸修」,就是道理明白了,你就要開始修,悟后起修,修什么?修正自己的毛病、習氣,斷除自己的煩惱,這樣修。悟了之后,如果不修也沒用。這里比喻,「頓悟如眼,張眼即見遠處」,就像眼睛似的,現在你頓悟了,就是眼睛打開了。原來眼睛是閉著的,像個盲人一樣,什么都看不見?,F在頓悟了,眼睛睜開了,一下遠近都看到。所以你看到,「仁遠乎哉」,遠的也看到??墒?,「漸修如足,須一步一步而行」,你看到遠方,現在要去往那個方向走,要一步步走,不能夠一步跳到那,這叫漸修,跟自己的腳,漸修像腳一樣,一步一步的走。但是要走,如果不肯走,你光看到遠方,你還是始終到不了那個目的地,一定要走。就是斷習氣的過程,那是要努力、要用功、要真干。每個人習氣不一樣,自己斷習氣,要選自己最重的習氣先斷,像人治病似的,哪個病最重,要命的,你給他先治那個病。斷習氣過程,那是要下苦功,要咬緊牙關,要戒除,就像人戒毒一樣,已經上了毒癮,要戒毒。戒毒的過程是痛苦的,可是不戒不行,一定得戒,戒除了就好了。這是講漸修。

  這里雪公又講,「欲學圣人,必須去盡貪欲情欲」,圣人跟凡人區別在哪?圣人只存天理,他沒有人欲。凡人,天理被人欲給蓋覆住,是欲做了主,不是天理做主,就在這里,這個區別。所以《大學》教我們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把物欲格去了,你這個天理就現前,你就稱圣人。所以學圣人就是去自己的情欲、貪欲。貪瞋癡,三毒煩惱,貪是根本。人為什么會有輪回?就是因為貪,所以貪是無始以來深重的習氣。各人貪的對象不外乎五種,財色名食睡,貪這五樣,五欲,這是地獄五條根,我們生生世世被這五欲給害慘了。那要斷,挑最重的先斷,那得下真功夫,真刀真槍,那不是開玩笑的。如果自己不真誠,不肯干,難斷!那習氣,真的是好像你把它滅了,它又復燃了,很容易復燃,習氣深重。所以在它未復燃之前,你要警覺,剛剛有點火星,立刻把它滅掉,不能讓這個火成了星星之火燎原了,要滅除于未萌之前,這是念念為仁。

  「然而,欲如利器,用在乎人」,這里夫子教我們一個好方法,要斷欲不容易,你刻意去斷,往往更難斷。那個念頭你愈想斷,它愈加勢頭厲害,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魔就是我們的欲念,我們想斷,那個念頭更厲害?,F在夫子教我們,你那個念頭換過來,你的欲可以不斷,換個對象,這欲像個利器一樣,像一把刀,你怎么用在你?!赣嗜手?,欲色色至」,你這欲換成欲仁,這就好了。你想干什么?我想成仁,成圣賢君子,這也是欲,這也是凡人有欲望,你的欲望現在是要做圣做賢,欲仁則仁至。欲色,這講的用色欲來代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當中,色欲是最難斷的,它叫生死根本。色欲起來了,色至了,你整個人活在了魔的境界當中。

  所以「色至則無道,仁至則有道」,全看你當下那一念,你這一念欲仁,全部境界都是仁境界。如果當下是欲望、情欲,這個凡俗的欲望,整個境界也就變成魔境界了,它誘惑你,讓你一步步墮落。最關鍵是我們這個念頭,正念能不能提得起來,可貴的是能提起正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凡俗的欲念一起來,要能立刻提起覺照,立刻轉念,要想到,我要立志做圣人,我不可以有那個念頭,你這一轉,前念已經煙消云散了,真的是念頭本空,當體而空,你不去想它就沒了。念頭就是這樣,你愈理會它,它愈加的深重,不去理會,由它去,我當下就念仁,念仁則得仁。

  那佛家教我們念佛,念佛就是念仁,佛是慈悲,是無量的慈悲、無量的覺悟,這不就是仁嗎?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仁,念念不離阿彌陀佛,「我欲念佛,則佛至」,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講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至了,現前是當下,你念佛時就能見佛,將來是未來,就是你念念再相續下去,那佛也會現前?!度A嚴經》講得就更徹底,念佛時是成佛時,念佛成佛,那真正是「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要成佛就能當下成佛,頓法。所以念佛是頓法中的圓融微妙、不可思議、方便稀有的法門,頓法有的是難的,有的是容易,像禪宗很難,讓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放不下,很難,這個頓是頓,但是不方便。念佛它頓又方便,你看一句阿彌陀佛,誰都會念,男女老少,誰都能念,又簡單,一句佛號,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也行,念四字「阿彌陀佛」也行,只要念念不間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假方便」,「斯為第一」,你不用藉其它的方法,這就是第一法門。怎么念?就是都攝六根,就是把我們的精神注意力集中起來,專注在這一句佛號上,這佛號怎么念?口念出來,這是聲音,耳朵聽進去,聽到心里去,用心聽佛號,佛號以外什么念頭都放下,這樣念佛好。這是都攝自己的耳根,就能夠攝住六根。這個是雪公的《講要》,我們做了一個引申,具體方法我們還要懂,怎么樣欲仁得仁?念佛就行,最快速。

  蕅益大師解釋說,「欲仁即仁,仁體即是本來至極之體,猶所云念佛心即是佛也」。蕅益大師是凈宗九祖,所以肯定是不離本行,你看他這里也導歸到念佛法門。欲仁即是仁,為什么?因為仁體,仁的本體即是本來至極之體,這個就是講自性,仁體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佛性。欲仁,就是起心、發心要回歸自性。那起這個心當下你就回歸了,所以欲仁即仁,同時的,因果同時,欲仁的欲是因,你發心是這個因,得仁這就是果,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且因果同時。佛常常用蓮花來代表因果同時,你看蓮花開花的時候,它里面已經結蓮子了。蓮子是果,花果同時,花代表因,那個果實是果,所以蓮花,佛教里常用這個來表法。尤其是凈土法門,你看阿彌陀佛都用蓮花來接引眾生,這是表法,表什么?念佛法門是因果同時。這里講「猶所云念佛心即是佛」,當下你念一句佛號,這個念佛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那個心是我們的真心,就是佛性,是心是佛,現在你又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怎么能不成佛?這是《觀無量壽佛經》里面告訴我們念佛的原理,當下你能念佛,就是作佛,作佛時心就是佛,這就是「欲仁即仁」的意思。這是念佛法門殊勝之處,把儒釋道所講的道理、所講的境界,融會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當中,你念這句佛號,孔子講的所有的道理,你全部都能夠貫通,你真正得到孔子所說的圣與仁的境界了。

  江謙補注當中,他也講得很好,這是補充蕅益大師的批注,蕅益大師講得簡單,江謙先生做一個發明。江謙也是了不起的大德,在三十多歲,在學問上面很有成就,在政界也很有成就,是民國年間的人,后來退出政界辦教育,也辦得很好,辦了南京師范學校,這是當時南方第一學府,跟北京大學齊名。弘一大師沒出家之前,李叔同,就是在他那里教書的,江謙先生是校長,李叔同先生是老師。后來江謙辭掉了公職回鄉,一心就鉆入到佛法里面,特別修念佛法門,最后也往生凈土,了不起的大德!他也是可以說效法蕅益大師,通儒通佛。

  他講,「仁之量,豎窮橫遍,可謂遠矣」,這個量是講它的范圍,范圍是無限的廣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豎是時間上講,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橫是空間上講,遍十方,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是仁的量,它的范圍,換句話說,這就是法界全體。仁的體,我們就知道是自性,因為法界全體都是自性所變現的,那仁的本體,仁體就是自性。仁的量就是講仁的相,就是法界一切萬有,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可謂遠矣,真的夠遠的了,包含整個宇宙?!溉徊怀鑫椰F前介爾一念之心」,這個介爾是講極其微細,微細的一個念頭,就是剛才我們舉出來的《菩薩處胎經》里彌勒菩薩說的,一彈指三百二十兆這么多念頭,那每一念就是介爾一念之心,極其微細。這每一念都現整個法界、整個宇宙,所以「不出」,「然」就是轉折,雖然說仁之量是豎窮橫遍,但是沒有出我這現前一念,沒離開我這現前一念,現前就是當下,當下這個念頭,變現出宇宙萬有。

  「則遠近一如也」,所以就不能說遠近了。說遠,那你說的是整個宇宙,現在科學家用儀器所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大概是兩百億光年,這是很大一個范圍。但實際上不大,宇宙那是無量的,兩百億光年算得了什么?你說這個遠,夠遠的了,實際上近就近在你這當下一念,所以哪有什么遠近?遠、近是就空間上來講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就時間上來講的,而時空本來就是虛幻的假相,是你那一念執著產生的。你看愛因斯坦用相對論都證實了,他說時間和空間是人類的錯覺。錯覺就是什么意思?是你的妄想。你看,錯對妄,覺對想,錯覺就是妄想,這個愛因斯坦都知道。所以這個無量的時空,實際上就是什么?全在你當下一念,就是你那個妄想、那個念頭產生的。而念的本體就是自性,念是依自性之體而出現。所以妄想,佛法叫識,識跟性是一不是二,所以整個宇宙叫「唯心所現」,心就是性,唯心所現,又是「唯識所變」,性和識是一不是二。

  「幽溪大師凈土生無生論偈曰」,幽溪大師是蕅益大師同時代人,明朝末年,他是蕅益大師的師叔,他的剃度師的師兄弟,也是凈土宗里面的一位大德。他作了一篇《阿彌陀經圓中鈔》,這是跟蓮池大師,就是凈土宗第八祖《阿彌陀經疏鈔》,和蕅益大師所作的《阿彌陀經要解》,三部合稱《阿彌陀經》三大注,就是《圓中鈔》,那都是開悟見性的、念佛一心不亂的這種大德。那么他也作了一部《凈土生無生論》,里面有一首偈子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惯@個偈子講法界圓融體,法界圓融體是什么?就是自性,體是本體,法界從哪來的?自性所變現的,所以這個法界圓融體就是自性。為什么叫圓融?因為它沒有障礙?!度A嚴經》里面講四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叫圓融。為什么沒有障礙?因為一切境界都是假相、空相,它不是實有的,都是念頭所變現的,所以當然互相之間能夠圓融無礙。如果實有,那就有礙。實際上只要我們有執著,那就產生障礙;沒有執著,一切無礙。這個自性,「作我一念心」,以自性為體,現在作一念心,這個心是念頭,這一念是從自性所生的,它不離自性。作一念心的時候,要知道它就現境界,剛才講的,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每一念都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都現法界,但是這一念都是依自性而起的,體就是自性。

  那現在作這一念心,作什么心?如果你是一念貪心,那所現的是餓鬼法界;一念心是瞋恚,所現的是地獄法界;一念心是愚癡、顛倒、迷惑,那就現的是畜生法界;一念心是五戒十善、是倫常道德,現的是人法界;一念心要是十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就是現天法界。我們講的十法界,都不離開你這一念心,看你是什么念,就現什么法界。你念仁,那就是仁法界現前,就是斯仁至矣。念仁最殊勝的就是念佛。四圣法界都可以說是仁的法界,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圣法界都是仁,但是最高的就是佛。所以「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我現在這個念就念阿彌陀佛,我念佛,而且念這個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阿彌陀佛,殊勝當中最殊勝的。我這一念念佛,這一念所現的法界全體都是佛法界,就是極樂世界,所謂心凈則佛土凈,你一念佛,阿彌陀佛所現的極樂世界。所以知道這個道理,怎么能夠停下來不念佛?念念不能間斷,這就是「斯仁至矣」。

  下面江謙先生又說,「自私自利者,皆自暴自棄者也」。自私自利是凡人,凡人他不明白事實真相,不知道整個法界都是我這一念心所變現,哪里是有自他的分別?如果在這一念現的境界當中,你分自、分他,你搞自私自利,這是愚癡顛倒。你要損人利己,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給自己,你貪,你要真明白這整個宇宙都是你的,你貪個什么?全是你的,你不要也是你的,那何必要貪?何必要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叫自暴自棄,那自己自甘墮落。真正明白的人,絕不會自私自利了,知道利人就是利己,因為自己跟別人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自己就是天下,自己就是宇宙,真正的自己是法身,整個宇宙就是自己的身??上覀兎踩瞬幻靼走@個道理,所以產生那些自私自利的惡念來,冤枉。造作了這些惡業,產生這些惡念,它也現境界,就現出了苦境界來,冤枉受苦。

  「是故如來于明星出時,初成正覺,嘆曰: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但以顛倒妄想,不自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道種智,自得現前。明星日也。眾生佛性,蔽于妄想,如日在云,云開而日光遍照矣?!拐驗橐磺斜娚曰箢嵉?,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么?整個宇宙就是我一念心所變現的,這個相、這個真相他不了解,所以冤枉造業受報。佛為什么來這世間?就是為了把真相告訴我們,這就是大事因緣,佛出現于世,示現成佛,他在明星出時,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他發誓一定要成正覺才能起座。結果一天晚上,夜睹明星就大徹大悟。為什么大徹大悟?他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大徹大悟,就成正覺了。成正覺以后,就是成佛了。成佛之后,他感嘆,說奇哉!太奇妙了!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性,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自證。

  其實每一個眾生跟如來一模一樣,如來有這個智慧,他也有;如來的德能,他也有。但我們現在確實沒有,為什么沒有?因為自己有顛倒妄想,就不自證得,證是證明,不能證明自己有。我們不能證明自己有,它還是有,我們還是有如來的智慧德性,只是自己看不到,得不到受用,就是如來智慧德性被埋沒住了。這一段話是出自于《華嚴經》的第三十七品「如來出現品」,告訴我們,如來為什么要出世,教導我們什么。只要眾生遠離妄想,這個妄想包括妄想、分別、執著,離開妄想了,分別執著當然也離開了,分別執著就是更重的妄想。

  「則無師智、道種智,自得現前」,無師智和道種智都是我們自性當中本有的智慧,如來智慧。無師智是你不用去學的,不像我們現在在學校里跟老師學,學來的不是智能,是知識。為什么?智慧本有的,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些障礙,這個智慧就現前,不是誰教你的,不是學來的,自性中本具的。道種智也是,在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當中自然就生起智慧,知道如何應對,這就是道種智。無師智是根本智,道種智是后得智。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些智慧統統自得現前。所以那一天就是明星日,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他悟道了,那一天他成佛了,那一天他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就成佛了,那一天就叫明星日。到哪一天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那一天也成佛了,那一天也是明星日。所以明星是表法,表示我們開悟了。

  所以「眾生佛性,蔽于妄想」,我們自己本有的佛性被妄想給障蔽住了?!溉缛赵谠啤?,就像太陽在云里頭,我們現在看不到太陽,不是說太陽沒有,太陽還有,只是被云彩擋住了,那個云彩很厚,把陽光全部遮擋。太陽代表自性,陽光代表性德,這些云彩擋住了,云彩代表妄想分別執著,把這些性德全部障住,性德不能現前,不起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很可憐,本來有如來智慧,現在變得愚癡迷惑;本來有如來的德能,現在變得一無所能;本來有如來的相好,現在變得可憐兮兮,照到鏡子,自己都不愿意看,這是可憐憫者。所以如來為什么出現于世,就是為了啟發覺悟我們,讓我們明了這個事實真相,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回歸自性,這就是「云開而日光遍照矣」。那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云彩就打開,日光就遍照了。

  這是為我們說明「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深刻義理,真的,學大乘佛法才能明了得透徹。而能夠念佛,才能真正實現這個境界。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就是你念阿彌陀佛專心念,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被一句佛號取代了,這個方法妙!成就快速而殊勝,所以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贊這個法門。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把這個道理講得最清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研讀這一篇《要解》。我自己也很喜歡《要解》,我也講過《阿彌陀經》,是在講《中峰三時系念》的時候,我就是用蕅益大師《要解》,也是復講我們恩師的,那個味道非常濃,真的叫無上醍醐。

  【評析】

  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里,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