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關鍵詞:論語,泰伯第八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那職位上的事。”

  這句話一般人引用的也很多,大家也比較熟悉。這是講,如果人,不要說人了,說我,我不在這個地位上,就不要管這個地位上的事情?!翰恢\其政』,就是不要去管那個事。管了這個事,可能就會侵犯別人的職權,讓別人生煩惱,也讓自己生煩惱。你看,這個心是清凈的,不攀緣的,隨緣。如果有人來問我們,向我們請教,我們倒是可以給他提出一些理論上的意見,供他參考。意見也不用講得非常詳實,具體該怎么做、怎么做,一步步的太具體了,也不必。

  孔子就是這樣做的,《論語》里前面第二篇我們有學過,「哀公問政」,這是魯哀公向孔子請教,「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就是怎么樣做才能讓人民服,心服口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惯@個話就是說,「舉直錯諸枉」,直是正直的人,枉是那種邪曲的人,錯是放置的意思,跟那個提手旁的那個「措」是一個字,通假字。就是把那個正直的人放到邪曲人之上,這叫「舉直錯諸枉」,就是要正直的人來管那個邪曲的人,這樣民心就服了。正直人當家,他們主事,大家服。反過來,「舉枉錯諸直」,如果是把那個邪曲的人放在正直人之上,邪曲人主事,「則民不服」,孔子就這樣回答。你看,魯哀公問政,孔子只是給他作一個理論上的建議,沒有說得很具體。

  孔子說這句話的背景是什么?因為魯國當時是三家專權,季氏、孟孫氏、叔孫氏,這三家專權。三家大夫把持朝政,魯國國君沒有地位,沒有實質的權力,那就是搞錯了,所以民心不服。你看,在上位的人都不依禮行事,都僭禮而行,所以人民當然也就不服了??鬃又v這個,他其實是含有一個意思,說應該把三家的權力收回來。權力一國國君所有,這就正常,不能夠把持在大夫手中??墒沁@個話他不能說,因為什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要講得太具體了,說你要怎么樣把那三家的權力收回來,那完了,這就是謀其政,這就會什么?引來社會的不安。所以孔子只是講一個理論,你自己去悟去。但是孔子在之前,他曾經做過魯國的大司寇,那是大夫,是一國的宰相,那時候他就謀其政,他在其位就謀其政,所以你看看,他建議國君進行墮都,就是把那個三家他們各自的城墻都墮下來,消弱三家的勢力,逐漸把權力收歸國君所有,這是謀其政。他做大司寇的時候他這樣干,不做的時候他就不干,也不給你具體建議,只是告訴你一個理論,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是懂得進退。

  在《集解》里頭,這是《論語集解》,三國時代何晏所注的,他引用孔安國的話,孔安國是西漢的經學家,說「欲各專一于其職也」??鬃又v這個話,他說這個意思是希望每一個在位的人,都各自專一其職,把自己分內工作做好,不要管其它的閑事。你不是那個位置上,你也就不要多去打這些妄想,給人家謀劃,你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好了,每個人把分內工作做好,這個國家不就是治理得井井有條了嗎?所以這是孔子的意思之所在,說話他的意思在這里。這樣講也非常的可取。確實,我們現在,不要說國家了,任何一個團體,企業也好,學校也好,機關也好,我們這協會也好,任何一個團體,只要在團體里頭每一個上下的職員都能夠各行其道,把分內工作做好了,這個團體一定就會健康發展。麻煩的是,如果各自他不想自己本分,他老是想到別人那塊去了,那就會造成很多是是非非。假如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想到別人的事情,看到別人做得好、做得不好,加以評議。人家做得好,贊嘆,這可以。人家做得不好,就在后面評論是非,說這個人做的工作這么不好,影響一大片,這不是你該做的事情,你何必要這樣評論?你這一評論,就是你不在其位而謀其政,管到人家那一塊去了,是非就這樣起來了。這一起了是非,和就被破壞了,家和萬事興,因為和沒有了,這個團體就一定會衰落,所以和為貴。

  和為貴,我們要求自己和,不能要求別人跟我和,我要要求我跟別人和。怎么做到和?我自己把自己分內工作做好,看到人家有短處、人家有缺失,不該我去評論的,我不要去評論,甚至心里都不要去想?!溉粽嫘薜廊?,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的人,自己改正自己毛病、過失都來不及,哪有閑工夫去看別人有什么過失?這多管閑事了。所以只是在自己位上,謀自己政事,這就對了。我如何把我工作做到最好,配合整個團體,把工作處理得最好,個個都如是想,團體就和諧了。一國里頭人人如是想,天下太平。所以本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下事往往都是好事的人做出來的,他以為自己是好心,我要去管這些事,沒想到愈管愈糟。所謂好人好事,變成好人好(音浩)事了,這事情愈要管愈出麻煩,把自己管好了,天下就無事了。所以該管的是什么?在其位的人來管,我們不在其位,就不要去管。譬如說我們的這個城市里面,各有各的部門,看到哪個問題出現了,我們可以把問題報告給那個當事的、主事的部門,讓他們去管,我們可以報告,但是我們不需要自己出面來管。這是講到夫子處事之道。

  蕅益大師在批注里面講,「約事,即是素位而行,不愿乎外。約觀,即是隨境煉心,不發不觀」。這里從事上和觀念上兩個方面來講。從事上來講,「素位而行,不愿乎外」,這是《中庸》里面的話,所謂「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這是《禮記·中庸篇》里的原話。什么意思?君子安守著自己的本位,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不往外攀求,這是一般的講法。蕅益大師的講法就更深刻,歸到心地法門了。素其位,這個位,有富貴的位、貧賤的位,一切富貴和貧賤的位,全是自心所現境界。確實一切境界由心想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叫做其位。君子素其位而行,這個其就代表我們的心性,心性變現的位,位是境界,叫其位。你想想,這個味道濃。素其位,就是隨順自心所變現的一切境界,隨緣而修,這叫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為什么不愿乎其外?因為心外無法,在心性之外覓一法了不可得,沒有,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在外面找不到,全在內心中求,這叫不愿乎外。其外,就是心性之外,這個其字是代表我們自性心性。這從事上講,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完全是反求諸己。所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在其位才謀其政,這是君子反求諸己之道,自己從內心上去求,把自己本分做好。他知道一切境界由自心中所現,境界好與不好,不在外面,都在自心,所以他只是反求諸己。

  「約觀,即是隨境煉心,不發不觀」,這個觀是講觀念,天臺家講的一心三觀,這個是圓融的修法。三觀是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不出一心,叫一心三觀??沼^是觀這個境界本體是空,它是因緣假合,自性所變現的,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就像作夢一樣,夢境它的本體是空的,不是實有的,作夢當然是假的,哪里是真的?空的,空觀。假觀是講看假相,假相是有,我們確實看到了夢境,夢境是有,但是它是空的??蘸陀惺遣欢?,同時的,能夠空有不二,真假雙照,這叫中觀,行中道,不會被假相所迷惑,知道它本體是空,你不執著。但是不執著又不會偏空,什么事都不干,這又偏空了。不偏空,也不偏假,這叫中道,中觀。所以空假中三觀,三而一,一而三,這是我們的用心,怎么用?隨境煉心,就在境界當中,早上一起來,你就遇到境界,一天到晚這些境界都是煉心的。煉什么心?煉這個一心三觀,既不執有,又不偏空,從容中道,我不會在境界中迷惑顛倒,起貪瞋癡那些煩惱,生這些分別執著,不會。同時在境界上還是隨緣,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這不偏空,這是從容中道,就煉這個心。在境界上不動妄想分別執著的心,煉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這個事情確實不容易,不起心不動念,我們現在很難做到,先從不分別不執著做起。起心動念那是沒辦法,一定是會的,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墒瞧鹦膭幽罾锩?,我們不要帶上分別執著,這就用的是真心。這個真心還不是真正的真如本心那個真心,只是用得正了,我們的念頭正了,不分別不執著就正。我們有分別執著的時候,就好比戴上一個有色眼鏡,看到外面境界都變了色,被什么東西變了?被我這個眼鏡變了。外面有沒有真的變色?沒有。你譬如說戴了一個綠色的墨鏡,你看到外面境界都是綠色的,可你千萬不要以為說外面真的變綠了,不是,是你鏡子這個綠色把外面境界真相給打折了,變成綠色了。你所看到的那個綠色不是真的,是經過了你的墨鏡處理,那個墨鏡是分別執著。所以我們用分別執著看外面境界,都不是真的了。外面境界確實是真的,但是我們沒看到真的。外面叫一真法界,我們看不到,看到的,把這一真法界扭曲了,看成是十法界,看成是六道,被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給扭曲了。所以我們現在學著不分別不執著,遇到什么事情,好也好,不好也好,不執著。

  像弘一大師,他年輕的時候是很執著的一個人,記載中講,他跟人約八點鐘見面,那個人要是七點五十九分來,他不開門;他八點零一分來,他就說:「你遲到了,你回去吧」,不跟他見面。你看,執著到這個程度,他是非常準時,執著的準時。到了晚年,這些執著的習氣全部放下了。他到過新加坡弘法,那里道場招待他吃飯,第一天做的飯菜放鹽放多了,說:「法師,這個太咸了,不好意思?!购胍淮?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shici/70915.html' target='_blank'>師說:「沒關系,咸有咸的味道?!沟诙?,鹽放少了,太淡了,「淡有淡的味道?!鼓憧?,不分別不執著了,咸、淡一如。我們學這個,煉在境界上不分別不執著,這叫隨境煉心。一定是境界起來了,才能夠觀照到我們這個心,到底還有沒有分別執著?如果有,趕快要去煉,要把它修正,第一念分別執著,第二念就把它放下,練習處處隨緣。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天天天下無事,煉這個心,那你天天法喜充滿。

  「不發不觀」,這是講境界沒有現行。境界是我們阿賴耶識種子發現才會產生,沒有現行的時候,不觀,就是講一念不生。這個境界難不難做到?不難,只要真肯做,三年能夠做到,何以見得?明朝時代的俞凈意先生,他給我們做了樣子。他在沒有遇到灶神爺之前,你看他這個「遇灶神記」里講,他年年都拜灶神,很虔誠,但是內心有很多惡念,自己不知道,就是沒察覺。結果遇到灶神爺點化,后來認真改過,改造命運,他做起來不到三年,命運全改了。你看他「遇灶神記」這篇文章里面就講到他的境界,說斷惡修善做到什么?「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他沒事的時候,靜的時候,沒有境界現前,他就一念不生,不要打妄想,心里空空如也。到境界起來了,有事來了,這時候萬善相隨,起心動念都是利益他人,大公無私,萬善相隨。所以無事的時候,心地純凈;有事的時候,心地純善,純凈純善,就煉這個心。

  【評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謂的“名分”問題。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則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這在春秋末年為維護社會穩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亂”起到過重要作用,但對后世則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民眾不關心政治,安分守禮的心態起到誘導作用。應當說,這是消極的。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