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關鍵詞:論語,子罕第九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

  罕是稀少的意思,言是直言?!墩f文解字》里面講,「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寡?、語兩個字,它的意思稍有差別,言是指很直率的直言,并沒有用其它的像比喻、像含蓄的說法,它不是這樣講,是直言。論難叫語,這是辯論,所以我們講「論語」,這個語有問答、有辯論這樣的一個意思。按照這樣的解釋,語和言就不同,有問有答叫語;無問而自己直說的,這就叫言。在《論語》當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孔子的教誨都是回答弟子們的提問,應該說是大部分都是回答弟子的提問,所以《論語》里頭以答問為主,也有孔子自己直接說,無問自說??墒俏覀兛吹健墩撜Z》當中所記載的,孔子所說的利、命、仁這三樣就很少了,所以叫做『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當然在弟子們提問的時候,孔子也會講到利、命、仁,只是他沒有直說,像在答問當中就很多,譬如說「顏淵問仁」的時候,在《論語》里面問仁的很多,孔子有不同的答復。

  這里講「罕言」,不是說不言,孔子還是會說到利、命、仁。譬如說在「里仁篇」里面講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是孔子自己說。這個「仁者安仁」,就是仁者他天賦仁厚,他無所希求,所謂心安理得,所以他的心安在仁上,他不想別的?!钢呃省?,智慧的人能夠行仁,而對自己也有利,所以行仁是利人也是利己,這叫知者利仁。智慧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很歡喜的去行仁。這里就講到仁,講到利。另外,《論語》里面也有「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是為了利益而去行的,就是功利的這種思想,就多致招怨。因為利是人之所必爭,大家都爭利,自然就會起怨恨。如果利讓給別人,自己不要,那就何來怨?這里也談到利的問題。

  在「堯曰篇」,孔子《論語》當中最后一篇,第二十篇,這篇里面講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講到命。君子樂天知命,這個命有天命的意思,天命到底是什么?是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叫知命。君子知命,所以他淡然無求,知道該來的就來,不該來的,想也沒用,這是知命。那另外一個意思,這個命是講使命,君子他的使命是什么?是為這個世間弘揚圣賢教育,令一切大眾都能夠得聞正法,而能夠離苦得樂,這是君子的使命,教化眾生。

  雖然孔子也有直言利、與命、與仁的,但是畢竟是不多,所以這一章是講到孔子罕言,可見孔子并不是輕易的來說利、命、仁。那我們問了,為什么孔子不輕易說?根據《朱子集注》當中,他引用程子的話,這是他的私淑老師程頤,程子說,「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钩填U先生講,如果講到利,我們計較利,利是人之所必爭,我們要是計較的話,必定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損害他人利益就害義了,這就不義。所以孔子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喻就是心里懷有的,君子心里懷有的是道義,而小人心中想的是利害、功利??鬃訛槭裁瓷傺岳?利已經大家都在想了,你還在講的話,那想得就更多了,所以就不講,目的是不要讓我們往利上去想、去計較。

  這一點,你看孟子做得很好,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一國之君,見到孟子來了,這是一位很有道德學問的人,立刻就問他,向他請教,說「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您老人家從千里之外來到此地,對我們國家有什么利益?你看,梁惠王開口就講利,孟子跟他講,「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你何必去講利?你真正講仁義,這就是最大的利。你爭那個利,仁義失去了,那就失去大利了,為什么?得仁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國家就能穩定,這不就是大利嗎?這是孔子之所以少言利的原因。

  談到命,說「命之理微」,微是微妙、精微,不是一般人可以能夠理解的,這道理太精微了,我們講高深莫測,這個命是講天命?!?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zhongyong/' target='_blank'>中庸》里面一開頭就說「天命之謂性」,天命之謂性講的是宇宙的本體、宇宙的起源,宇宙怎么來的,生命怎么來的?這個是宗教里頭一直在探討的問題,科學家也一直在探索,都沒有能夠達到一個答案。而佛法確實把這個答案講得非常清楚,儒家也講,但是講得并不詳盡,只是略略透點意思,所以這個理就顯得很微妙、很精微,一般人就確實不懂,這個要詳詳細細的說才能說明白?!柑烀^性」,天是什么?不生不滅的自性,就叫天。命是什么?命是在不生不滅的自性中忽然起念頭了,有了個動相,在佛法里稱為叫無明業相,業相是動相,動的。

  現在量子力學的學派,這是物理學里頭最前沿的理論講到,宇宙任何物質分析到最微細,就是振動,就不是物質了,就是一種動相。像現在太空物理里面提出來的「弦理論」,說物質由基本粒子組成,而基本粒子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就像琴弦一樣的振動。這個琴弦是比喻,不是說真有根琴弦在那里,真有根琴弦那還是物質。物質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基本粒子是由振動產生的,振動它沒有實質、沒有形體。那到底是什么動?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普朗克,德國的科學家,他說得好,這個動是意識心的波動,念頭的波動,這跟大乘佛法講的就一致了。所以在不生不滅、本不動搖的自性當中忽然起了波動,這就叫無明,這叫業相,進而就產生能見相和所見相。所見相是境界,能見相是自己。

  所以生命怎么來的?宇宙怎么來的?生命是能見相發展出來的,宇宙是所見相發展出來的。能見、所見本來是不二,是一,是動相產生的。這一動,產生了能、所,這就是佛法里稱為阿賴耶識出現了。所以宇宙怎么來的?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沒有動就不會有阿賴耶,沒有阿賴耶就不會有宇宙,不會有現象,那是本自清凈、本不動搖、本不生滅,這叫天命之謂性。天是不動的自性,命是起了,動相產生了,兩個加在一起,和合成阿賴耶。阿賴耶是依自性而起,因動而生,所以叫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就是阿賴耶識,做整個宇宙的本源,宇宙是這么來的。

  真正如果是心不動了,起心動念都統統放下了,宇宙就消失了。像禪宗永嘉大師說,「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整個宇宙怎么來的?你在夢里夢出來的,因為你作夢的心在那動,念念在那里作夢,一念接一念,這就產生了幻相。當你醒了之后,念頭不再動了,空空無大千。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那還有什么執著的?對現前的任何人事物,任何的境界,不必起心動念,知道它真的是假的、空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放下了,放下你就得大自在,你就回歸本性,你就作圣人了,這個真的叫知命?!覆恢?,無以為君子」,真正知命,不僅是君子,你就成圣人了。所以這個道理極其精微,孔子講得少。為什么孔子講得少?不是孔子不知道,孔子是圣人,他知道。但為什么要說得少?因為學生接受的能力不行,真正能接受這個精微道理的,眾弟子中只有顏回一人,顏回能得孔子的心法,真正是孔子的傳人,其它人沒入境界,沒入境界,說了也不懂,所以就罕言,就少說點。你看子貢也講,「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不可得而聞,不是孔子沒有講,因為講了也不明白,所以是你沒有聞,并不是孔子沒講,你聽不懂,就叫不聞。

  「仁之道大」,剛才講利和命,現在講仁。仁這個道,這個「道」有道理的意思,有真諦的意思,這個道理,這種真諦,還有行仁的這種方法,都用大字做代表?!复蟆共皇谴笮Υ拇?,有大有小那個大還并不是很大,相對的。真正的大,是絕對的大,沒有相對的,那才叫真大,「大」是贊嘆。夫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的境界,而自己仍然覺得自己沒有達到境界,他老人家講,「若圣與仁,則吾豈敢」,他不敢去擔當,他只是在不斷的力行仁道,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學仁、求仁的圣賢弟子而已,只居學位,不敢居師位,不敢做老師。你看他,「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只是做為一個學生一樣,這是表演那種謙敬、好學。

  仁的境界確實太高遠了,凡夫達不到,為什么達不到?我們要知道,因為凡夫有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把這個本來是大的、圓滿的境界進行分割,縮小了。分別執著是這樣的一個功效,把本來無量無邊的境界劃分成自己這個小小的區域,是自己分別執著才能夠領會到的區域。就好像坐井觀天一樣,一個青蛙坐在井里,看到上面這井口這么大的天,牠以為天就這么大。外面有只小鳥飛到井邊告訴牠,天是無限大的。青蛙說,你別騙我了,我明明看到那個天就是這么大。他不曉得仁之道大,就好比天一樣,我們所能想象出來的,就好比是一個井口那么大的天,這是我們自己有分別執著。假如你跳出分別執著,從井里跳出來,然后你就承認,真的,圣人跟我們講得沒錯,天果然是無限大的。那一定要自己放下分別執著,才能夠入這個境界。但是凡夫,確實一般人沒有這個根性,你說誰能放下分別執著?難。所以夫子罕言,說這個道理就說得少,而是著重在讓我們在現前生活環境里面好好的修道德,做君子,就不錯了。

  但是佛法傳入中國以后,中國人對于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學問領會得就加深很多,擴展很多,所以佛法的教學充實了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佛法,真的難以體會夫子的心法。因為夫子罕言,說得少,不像釋迦牟尼佛他說得多,你看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天天都在講??鬃拥脑挷欢?,搜集在一起也就是那幾本經典??墒轻屽饶材岱鸬慕浀?,三藏十二部?!洞蟛亟洝?,精裝本印出來的,我們這里協會有一套,精裝本這么厚一冊,一百二十一冊,說得詳細。說得詳細,我們才能夠理解夫子之道,要不然真的沒指望能夠理解了。所以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互補的,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互提升。所以光學一家不夠,要學,三家一起學,這才能夠真正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下面我們看蕅益大師,這是佛門高僧,他批注《論語》,他怎么說?「卓吾云」,這是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話,「罕言利,可及也。罕言利與命與仁,不可及也」。李卓吾先生講「罕言利,可及也」,可及就是可以領會,我們能懂。因為凡夫心里總是把利擺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一跟你講利害,你就懂了。夫子罕言利,就是前面講,為了不讓我們太多的想利。至于「罕言利與命與仁,不可及也」,這個「不可及」,就是不好領會。你看,利要是跟命跟仁合在一起講,就不容易理解了。我們要淺顯一點,大概理解怎么理解?講到命,這是講自性的道理,這是實相,講到宇宙生命的本源。講到利,利就是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因果。我們想要得利,必須修善;想要避免惡報,那就得斷惡。這是跟你講利,所以你能夠領會??墒悄阋酪蚬牡览?,就是自性的道理,因果跟自性這是不二的。過去凈土宗十二祖徹悟禪師,這是大徹大悟的人,最后導歸凈土,念佛往生。他說過一句名言,「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也就是說,真正明心見性的人,善談心性這個道理,他對宇宙人生真相全部通達明了,知道宇宙人生怎么來的,他一定是講因果。因果好懂,自性的作用就是因果,你先明白因果,最后你必定能夠明心見性。所以圣人教誨,因果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能夠離棄。一般人講到因果,因果背后是命,就是自性,這個不可領會,但是對因果能領會,就在因果下手,真正斷惡修善,心地純凈純善,他很容易就悟入自性,這個修學過程就是仁,行仁。

  所以說利、命、仁,是一體的三方面,我們用體相用來講,命是體,自性是體;相,相是因果,一有相它就有因果。因果怎么來的?因為你起心動念,有阿賴耶識,它就有因果,因果相續不空、循環不空、轉變不空,這是相。只要有念頭,相就有了,因果馬上就產生,隨著宇宙和生命同時產生,這是相。用?是仁,從體起用,就是性德流露,這就是行仁。所以利、命、仁,是一體三方面。那對一般人來講,最好是講利、講因果。懂得因果,他不敢作惡,最后慢慢他也能夠回歸到仁上來,最后也能夠明心見性,知道命了。

  下面蕅益大師又引方外史先生,他說「言命言仁,其害與言利同,所以罕言。今人將命與仁掛在齒頰,有損無益」。這個又點出另外一層意思,也很深刻。方外史講,夫子為什么少言利、命、仁?講利,像程子講的「計利則害義」,這是有害處的,太多講利就變成很功利,很功利,就失掉了道義,這個害處我們能夠明白??墒侵v命和仁,不應該有什么害處,害處在哪?這里講,如果講得多了,就有害處,所以要講少一點,「罕言」,罕言不是不言,是講得少,點一下。老師看到你將悟未悟之時,給你一點你就通了,就證了自性,這可以講。你沒到那個境界就講,這叫泄露天機,這也有害處。方外史講,「今人將命與仁掛在齒頰」,就是掛在口上,這就有損無益了,只有害處無益處。

  像佛法里面參禪的,參禪的沒開悟,老是講那個開悟的境界,口頭禪,口頭禪有損無益。清涼大師是唐朝華嚴宗的第四祖,他注了一部《華嚴經疏鈔》,是偉大的一部著作,批注《華嚴經》的。這個《疏鈔》里面就講到,「有解無行,增長邪見」。如果我們對于這些自性的道理好像明白了,有解,好像明了了,聽老師講了之后,好像若有所悟,不是真悟,不是真解,那只是文字上的解,他沒有付諸于行動,他沒有行仁,口頭上說要仁,行為上不仁,這個會什么?增長邪見,變得邪知邪見,我們所解的那些全都變成邪見了,而且人會愈來愈虛狂,這就是《弟子規》上面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鼓钦娴氖怯袚p無益。所以大道理確實我們也應該學,學了重要的是要付諸于行動,落實到我們自己生活行為上面來,在自己生活行為上去參、去悟、去用,那才能得到真實益處。

  江謙先生在補注當中,他補充來解釋,說「孔子所言,皆利也、命也、仁也」。這是真正明白了孔子的教誨,他這樣說,孔子所說的其實就是講利、講命、講仁,歸納起來就是這三樣,我們歸納的是體、相、用,真的涵蓋一切了。什么是利、命、仁?「仁即心性,利命即因果」,他是這樣講法,也可以,因為仁是心性,這是從仁之體上來講,仁的體就是心性。相上就是因果,因果是利和命,這個命就不是《中庸》里面講到的「天命之謂性」那個命,這里講的命,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那種命,命運,那是因果。心性和因果就是一體的兩方面?!赋齾s心性因果,復何言乎?」整個宇宙就是本體和現象,一切現象不離本體,一切現象都是本體所生所現,所以心性是本體,因果是現象,除了這兩樣,沒別的說?!敢詫W者機感之殊,則見有常言,有罕言。子貢所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不聞也,非不言也」。這是為什么在此章里面,我們看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這個話是學生寫的,說他的老師很少講到利、命、仁,那是什么?這個學生對于老師心法還沒有證得,沒有得老師真傳。

  像江謙先生講的就正確了,老師所講的,「皆利命仁也」,除了利命仁,沒別的說的了。為什么學生還說,子罕言利命仁?這里就說出來了,那是因為學者,就是學生,這些弟子們根機不同,所以他們所感召的境界不一樣,對老師教誨領受的程度不一樣,他們比較容易領受的是夫子之文章,文章是表面上的,我們能看得見的,像夫子的言語、夫子的行為、夫子的作品,這都是文章之類,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家以為夫子常言這方面,常常講這些方面,而講到心性的道理,就講得少了。像子貢,剛才我們也舉了這個例子,子貢講「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沒有真正得到夫子的心傳,所以他對于性與天道,聞如未聞。夫子不是說沒有講性與天道,性與天道是講到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宇宙起源的問題,生命的由來,這是大道,真正把這個道給通了,你就成圣人了。但是子貢說不可得而聞,這說明什么?不是夫子沒講,這里講,「是不聞也,非不言也」,夫子天天其實都在講,我們沒聽出來,我們還以為夫子沒講,其實是自己沒聽明白。

  真正會聽的,就入境界了。像我常常舉出顏回的例子,顏回,你看他在《論語》里面只問過兩個問題,一個問仁,一個是問為邦,就是怎么樣治理國家,一個是問怎么樣修道,為仁就是修道。當顏回問仁的時候,孔子怎么答復他?「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回聽了,他就入境界了。一般人聽到這個話沒懂,沒入境界,以為只是夫子在講,我們的行為要處處想到禮,克己復禮,要按照古圣先賢教誨去認真的落實。這也沒錯,這屬于什么?禮是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禮是看得見的、是可操作的,這個好理解。但是在這樣可操作的修學當中,有的人就入境界,有的人就沒入境界。

  克己復禮,我相信也不是老師專對顏回講,肯定對所有弟子都這么要求,你看六藝當中,第一個就是講禮。為什么顏回入境界?你怎么知道顏回入境界了?夫子后面那句話就帶有玄機了,他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就是玄機,禪機在里頭,誰悟了?夫子講「一日克己復禮」,是哪一日?不是昨日,不是明日,正是今日。今日是幾點鐘?不是上一小時,也不是下一小時,正是這一小時。這一小時幾分幾秒?不是過去那一刻,也不是下面那一刻,就是當下這一刻,這叫今日今時今刻,你克己復禮,就在當下,天下歸仁。你明白了嗎?這叫頓法,當下歸仁,念頭一轉,宇宙跟著轉了,為什么?這是講到命,就是講宇宙的起源,宇宙怎么來的?念頭所生的,沒有念頭就沒有宇宙的現象;只要有念頭,就有宇宙的現象,同時產生。

  所以當下念頭一轉,你能念頭上克己復禮,就是當前這一念,沒有過去念,也沒有未來那念,就是當下的念。什么時候只有當下這一念?這一念克己復禮,這一念所現的宇宙,天下歸仁,這不就是性與天道含在其中了嗎?一般人確實沒聽出個道道來,沒入境界,他就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他就說出這個話來?!甘遣宦勔?,非不言也」,江謙先生是揭秘了,不是孔子沒說,是我們聽不懂,聞如未聞,見如未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在焉,你的心沒安住在當下,粗心大意,就跑掉了。只有顏回真正好學,就在這里,抓住當下,時時刻刻領會圣人教誨,所以他入境界。

  【評析】

  “子罕言利”,說明孔子對“利”的輕視。在《論語》書中,我們也多處見到他談“利”的問題,但基本上主張“先義后利”、“重義輕利”,可以說孔子很少談“利”。此外,本章說孔子贊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對此是十分重視的??鬃又v“命”,常將“命”與“天”相連,即“天命”,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鬃舆€講“仁”,這里其思想的核心。對此,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也已評論,請參閱。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罕:稀少,很少。

  與:贊同、肯定。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