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關鍵詞:論語,子罕第九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簺]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這一章的經文完全是講道,夫子他道的境界。這個『子絕四』,在一般先儒的批注里頭,說這個「絕四」就是絕底下講的「意、必、固、我」這四樣東西。從漢到宋,先儒都是這么個說法,這種說法當然也是正確的。但是在宋朝有一位鄭汝諧先生,這位也是大儒,他有一個《論語意原》這本書,也是他對《論語》的心得,這個解釋就與眾不同,他說,「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他這個意思又說得更深一層。在我們的師公李炳南老先生他的《論語講要》當中,他引「程樹德氏論語集釋」,程樹德老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有一部《論語集釋》,這是很完整的《論語》批注的會集,程樹德老先生「以為此解最勝」,也就是說鄭汝諧先生講得非常的好,勝過先儒的講法,「恰合圣人地位」。鄭汝諧他講「子絕四」,不僅是杜絕「意必固我」這四樣,而且連那個「毋」字也絕了。第一層先絕「意必固我」,第二層把「毋」字也絕了,就變成絕四,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了。程樹德先生說,「因為僅絕意必固我」這四樣,底下我們會解釋什么叫「意必固我」,只絕這四樣,「賢者亦能之,只有圣人乃能并絕其『毋』」,光是絕意必固我,賢者,沒有到圣人,賢人也能夠做到。但是把那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毋字也絕了,這個就只有圣人才能做到,這個道理就講得更深了。

  我們先看看什么叫「意必固我」,這是我們修學當中的障礙,要把它杜絕,要放下。第一個是「意」,意就是心里頭的念頭。人心里總有念頭,一有念頭這就是意了,起心動念,我們說有意念了。這個意念一起來,就好像云彩障礙了太陽一樣,把我們的自性給障住了。假如我們能夠不起念頭,這就是太陽當空,萬里無云,光明遍照。我們的自性好比是懸空的太陽,太陽當空,光明遍照。但是因為有這些意念,而且意念很濃,就好像濃濃的烏云密布,把太陽光給擋住了。雖然擋住了太陽,太陽還在,太陽并沒有因為云彩而消失掉,還在,本來就在,這是我們的本性,是沒有動搖的??墒谴_實我們因為有這些烏云,也就沒辦法得到太陽的遍照,就是自性的受用得不到。所以要恢復自性,沒有別的,就是把這些障礙給去除掉,第一個是意,所以叫「毋意」。毋意就是去除我們的念頭,把這些烏云去掉,讓自性光明顯現出來。

  人的自性本善本覺。在《中庸》里面講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講我們的自性的樣子,這是我們真心本性,可是動了念頭就產生了宇宙。真心本性里本來無一物,為什么現在有物了,有宇宙了,有這些林林總總宇宙萬象?是因為我們的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念頭一產生,宇宙就現起來了?!嘎市灾^道」,就是讓我們回歸自性,學著把心空掉,把意念放下,不要去打妄想,不打妄想就能率性。率性是自然,你一起念頭,一有個意念,這就不自然了,把自然給破壞掉了。意念里面更有分別執著,有喜怒哀樂,有貪瞋癡慢,種種的煩惱情緒,這一些意念是更重的障礙。所以夫子教人「志于道」,我們的志向是回歸自性,成為圣人,從哪做起?轉變意念,從這開始,放下我們心中的妄想,學著隨順自然的生活,這叫「毋意」。

  第二個「必」,「毋必」,必,就是我必定是這樣看法,我必須是這樣做法,這個必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偏見,我們的執著,這個也不符合中庸之道。中庸它也是隨順自然的作用,用是講用中,不偏左,也不偏右,用中,這就是「毋必」了。就是自己沒有一個自己的意思,我對于一個事情不需要用自己的看法,隨順著眾生,又能堅持性德,性德是本性中本有的,你不起念頭的時候,性德就自然流露,你就懂得用中,這就是「毋必」。

  第三個「毋固」,固是固執,它也是執著,這種固執是對一些事理的固執,不能變通。人一固執起來就沒有智慧了,當然就不懂得用中了??鬃铀敛还虉?,能不固執,他就懂得用中。我們上一次講《論語》里面,講到第三章,說「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這第三章里面就看出他變通,這個麻冕就是,按《周禮》來講,冕是帽子,帽子是用麻織成的,這是符合禮的。但是現在人都用純來做帽子,純就是絲織品,因為絲織品做起來比較容易,儉就是簡易,用絲織品做帽子簡易??墒俏覀円蓝Y戴這個帽子,材料雖然不同,但是禮沒有缺,所以孔子就隨順著眾人,也用絲織品來做帽子,這簡單又不違禮。你看,這就是用中,他不固執。固執的人他非要用麻來做,用絲織品做就不行,這是固執,固執就不合時宜,就會生煩惱。

  尤其在「子路篇」里面,《論語·子路》這篇就講到,「子曰:言必信,行必果」,夫子講求忠信,這是原則,做人要有忠信的原則,講話必定要守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果不守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行必果,就是我們做事要果決,不做則已,一做需要堅持到底,這都是屬于忠信的原則。但是孔子說,「硁硁然,小人哉」?!秆员匦?,行必果」,還屬于小人,這個小人不是罵人的話,是講心量比較狹小,不懂得變通的這種人,就叫小人。他也是一位難得的人,他也堅持忠信的原則,言必信,行必果。但夫子講「硁硁然」,硁就是石頭很堅硬的樣子,我們講死呆板,腦子很木實,不懂得變通,這種人就是「硁硁然,小人哉」。這小人是對大人而言,什么人是大人?心量大的,他是君子,是圣人。

  大人是什么樣子的?《孟子·離婁篇》里頭就講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這是大人。你看,這講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豈不是跟忠信的原則相違逆了嗎?言要信,行要果。孟子也講,言有時候可以不需要堅持信,行也不必一定要做出個結果來,「唯義所在」,只要符合義就行了?!墩撜Z》講信近于義,人能守信,當然他比較能夠有義,但是義比信要高,信近于義,還不是義,只是近于義。一般人要守信才能夠有義、道義,但是真正有義了,言也不必信。

  最簡單一個例子,夫子曾經到衛國,發現有一個臣子想要謀反,于是他就離開,要回衛國國都,想要報告衛國的君上。這臣子謀反,趕快就得去解決這個問題。結果那臣子知道了,立刻派兵把孔子圍住,孔子一行人,不讓孔子回國都,怕他泄露機密。這個臣子逼孔子發誓,說只要你發誓,你不回國都,我就可以放你走??鬃赢攬鰧λl誓,對天發誓,不回國都。那臣子知道,孔子是圣賢君子,言必信,他說話守信用的,而且圣人愛惜名節,不會做出無信的行為,所以相信孔子,就讓他走了。兵撤了以后,孔子跟弟子們講,現在我們就到衛國國都。子路一聽:不行,你剛才已經對天發誓了,這豈不是不守信用了?夫子講,被逼的時候發誓,那是可以不用堅守,而且這是什么,這里講的言不必信,惟義所在。義就是該不該做,現在該做,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天下人的利益,不是為自己,信也可以不要。這個是大人,不固執,開緣。

  佛法里面講戒律,殺盜淫妄酒這五戒,信是講不妄語,你看夫子在這里是開戒、開緣,他沒有破戒,為什么?他不是為自己。如果是說這些謊話騙人為自己的,那就是破戒,那就違禮了??墒撬敛皇菫樽约?,完全是為眾生、為別人,自己連名節都可以放下,一點自私自利都沒有。想到自己名節,這還是有個私心,連這一點私心都放下了,這是大人。這一點我們要學,得學他的義,不能只學,孔子也可以不守信,那我們也可以不守信了,那你搞錯了。人家真正是為了義,連身命都可以不要,你行嗎?你要是行,那你也可以。起心動念為著眾生,所以那個標準就是以義做為標準,這就是不固執。所以毋固,夫子在這里做到了。當然一般來講,言必信,行必果,這是我們應該提倡的,雖然夫子講是「硁硁然,小人哉」,也是不錯了。在春秋時代,夫子那個時代,你看很多弒君、弒父這些亂象發生,那一些人連小人都不夠資格,小人還算是一個正派人。

  在《論語》當中還有一段也講得很有意思,從這里我們就看到了,夫子的不固執?!溉~公語孔子曰」,這是《論語》的另外一段,這一個人叫葉公,他跟孔子講,「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吾黨是他們那一類的人,可能是他們同鄉的、同族的這種人,「有直躬者」,直躬就是很正直的人,心地很正直無私,這叫直躬者。這個人他父親偷了人家的羊,「其父攘羊」,把人家的羊給偷走了,這個兒子去告發他父親,「而子證之」,就是告發他父親。葉公說,這個兒子是直躬者,是正直無私的,你看,大義滅親??鬃釉趺凑f?「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說我們所謂正直無私的人,跟你們那個人不同,我們是什么樣的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所以從這里我們可以細細體會夫子的這種存心,夫子堅持仁義的那種標準,自己父親做了壞事,做為兒子該怎么辦?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向人家請問過,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你有幾個選擇,第一個是告官,官府把你父親拉起來審判。第二個,你把這個羊拉回去給那個被盜的人,可能是個鄰居,跟鄰居講,對不起,我父親偷了你家的羊,現在把羊還給你,會不會你是這么做?其實這兩種答案都有人說。還有一種說的,我覺得是最高明的,他會怎么做?這兒子跟那個鄰居(被盜的那個主人)去承認錯誤,說是我偷了您的羊,我知道自己做錯了,向您懺悔,把羊還給您。明明是他父親偷的羊,這兒子代他父親去認罪,說我偷了,沒有說我父親偷了,這叫什么?子為父隱,隱惡,對于父母他的惡,我們幫他隱,父債子還,父罪,父的罪,子也去認,人家罵就罵我,不罵我的父親,你看這種存心,更為厚道。而他父親知道這種情形了,一定也會生慚愧心,你看自己的兒子代自己去認罪,給自己機會,讓自己懺悔,父親也能回頭,父子之間之情并不因此而破裂,反而更加厚。這是夫子講的「直在其中矣」,這個直才是真的直,沒有固執,而里頭蘊含著孝道。

  父子之天性是至真至純,能夠盡孝,這就是仁,仁還高于義,道、德、仁、義,一個比一個高,道是最高的,你有道了,必定有德、有仁、有義。道沒有了,你能守著德,你修德也可以,修德你就具有仁、有義。德沒有了,你能講仁,仁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仁。義是什么?該不該做,不該做的就不做,該做的才做,這叫義,義就是宜也。仁比義還高,「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之本是孝,所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鬃拥倪@種道德觀念、價值觀念,我們就能看到他真的一點不固執。不固執,不是說沒有原則,還是講原則,但是他能夠順著理、順著情,合情合理。

  最后一個是「毋我」,我就是自我,以為真有個我,這個概念是錯誤的,這叫我執。夫子他也是沒有我執,他不會認為這個身體是我,你把身體當作我,這就是錯誤的,那叫身見,錯誤的一個知見,把身誤為我了。你看夫子在《周易·系辭傳》里面說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氣就是講的父精母卵,受精卵,成為這一個生命的物質載體,這是生命的起源,物質上的起源是受精卵??墒撬遣皇峭暾纳?不是,還有一部分叫游魂,「游魂為變」,游魂就是講靈魂,但是夫子講游魂,比靈魂講得更好,為什么?這個魂,佛法里稱為神識,它并不靈,它胡里胡涂的,它亂投胎。如果是很靈,那它肯定會選擇好的地方去,它不會亂投胎,誰不愿意投到好的地方去,投到人天善道,為什么有人投到三惡道?它不靈,魂昏昧,所以夫子稱為游魂更加確切。它游是什么?飄動不定,這個神識在太空當中飄來飄去,速度很快,遇到有緣的父母就入胎了,這游魂為變。這變是什么?原來是人身,現在變成一個豬身,這就變了。為什么變成豬?造了惡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了豬的那個業,就變成豬身;造了鬼的業,就變成鬼身;造了地獄的業,就變成地獄身。

  那什么業才會到三惡道去?簡單來講,貪瞋癡這三個業。如果我們愚癡,不明事理,對于圣賢教育也不肯學習,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剛愎自用,這是愚癡的表現。特別是什么?不信因果,以為生命是斷滅相,人死如燈滅,死了什么都沒有了,這種說法是愚癡,將來投胎就變成畜生道,畜生愚癡。如果貪心重,我貪這些世間的五欲六塵的享受,財色名食睡,貪愛不舍,這是貪,貪這些東西,將來到餓鬼道去,鬼就是貪心。你看我們平時講,這個人心懷鬼胎,心懷鬼胎是什么?心里有貪心,他就起那種見不得人的念頭,這個念頭都是因為貪婪造成的,這是鬼胎?,F在就心懷鬼胎,將來當然就變成鬼了。瞋恚心重的人,老是發脾氣,老是罵人,老是看人不順眼,動不動就火冒三丈,這人將來墮地獄。還有一種就是嫉妒,嫉妒心強,這也是瞋恚的一種,也會墮地獄。

  這是游魂為變,這身體是可以變來變去,可是那個魂沒有變,在六道輪回當中,舍身受身,沒有休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把這個身執著為自己,所以在六道里面會受苦。你看,貪瞋癡怎么來的?都是為了身體,你貪五欲還不是為了身體的享受?享受得不到就生瞋恚,貪瞋癡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執。夫子教我們,把我執放下,這個身你別當作是自己,那你就不會造那些業。身體不是自己,那是什么?身體是我的,不是我,就好像我的衣服,我的衣服不是我。我穿在身上的衣服,你看今天穿的這個衣服比較好看,下了臺,可以換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沒那么好看。這衣服就像身體一樣,換一個好的身你也不要覺得很快樂,繼續好好的修善業;換來那個身不是很好,你也不要太悲傷,要發憤圖強,要修善,反正那個身是暫短的,不是真正的我自己,在輪回當中可以換來換去。衣服穿久了也得換,身體也是,年頭久了也得換。換什么身,跟我們造的業有關。

  只要你有身的見解這個見,你就一定有受身,因為你對身還執著,所以你就肯定有身。假如我們把身見放下了,那你就出離六道輪回,你就不再舍身受身了,為什么?你已經不把身當作自己,你無身了,你可以化現一切身,我們講化身,像圣人可以化身,佛菩薩化身。為什么?他不執著一個身,那他就有很多身。夫子他是無我了,這功夫很高,真的是圣人。在佛法里講,阿羅漢就無我了。阿羅漢是在佛法里面,三個學位里面第一個學位,放下我執,執著沒有了,他就證得阿羅漢,再往上是菩薩,最高的是佛,三大學位。夫子應該還沒有成佛,但是菩薩應該有了,所以他已經無我了。

  「意必固我」這四樣,都與道相背離,所以我們修道,就在這四樣障礙上去除,天天檢點反省,慢慢淡化這四樣東西,逐步逐步的學著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放下我執,最初下手處就是放下自私自利,有我執就有自私自利,先從放下自私自利開始,念念先想別人。仁,仁愛的人是先想別人,這是仁。你先想別人,慢慢把自己忘了,我就忘了,雖沒有真正到無我,你能忘我,也不錯。最后把我執放下了,進而再突破分別,對一切事、一切物不要去分別它,分別它的好丑,分別是非善惡,不要分別這個。學著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天天都好。

  弘一大師在晚年,人家請他吃飯,菜做得咸了,他說咸有咸的味道;菜要是做得淡了,他說淡有淡的味道,咸淡都不分別了,你看他就是「毋必」、「毋固」,他內心沒有我了,沒有「我一定要怎么樣」。最后再提升境界,把起心動念都放下,「毋意」,突破了這四樣,就如夫子七十歲時候的境界,「從心所欲不踰矩」了,那真正是無往而不率性。在這個境界上再往上提升,連把這個「意必固我」放下的這個念頭也放下,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個「毋」字也沒有了。我們一般要學,先學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但你還有個「毋」字這個念頭在,我要去放下,還有點刻意,刻意也要放下,真正是率性,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這個時候完全是大圣人的境界。所以宋儒鄭汝諧先生講到,「子絕四」,不僅是「意必固我」要絕掉,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絕了,這個看法更深刻。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批注,「由誠意,故毋意。毋意,故毋必。毋必,故毋固。毋固,故毋我。細滅,故粗必隨滅也。由達無我,方能誠意,不于妄境生妄惑。意,是惑。必、固,是業。我,是苦」。蕅益大師這個解釋完全是用佛法,用佛法這一對照,意思就很明了。先看第一句,「由誠意,故毋意」,誠意是《大學》里面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什么叫誠意?曾國藩先生對誠字下了個定義,說「一念不生是謂誠」,我們心里頭一個念頭都沒有,那叫誠。你還有一個念頭,心還不夠誠,誠里頭是一念不生,心中是空空如也,這叫誠。至誠就能感通,感通是什么?跟宇宙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為什么?他自己沒有念頭,眾生有感他就能有應。

  就好像叩鐘似的。鐘,我們看到寺院里的鐘,或者是看到磬,大磬,里頭都是空的,它要是不空就敲不響了,一定得空它才能響。那它響也不是自己響,是別人叩它一下它才響,所謂「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那個鐘它在響,有它自己的意思嗎?沒有自己的意思,它也不是自己想響,誰的意思?那個叩鐘人的意思,那個叩鐘的人想叩,這是感,鐘的響聲是應。響的大小也不是它的意思,不是鐘的意思,完全是叩鐘人的意思。他想這個鐘響大聲點,他就叩大力一點;想這鐘小聲一點,就叩小聲一點,你看鐘沒有意思,這是真正的誠。我們的心學得像這樣,就誠意了,所以就毋意,心里頭沒有念頭、沒有意念,這就是毋意。

  你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念頭,不是一天到晚傻傻的,什么都不會,那怎么生活?那不是,沒有意念了,這時候心中生智慧。事情沒來之前,你心里頭真的一個念頭不生;事情一來,你立刻知道該怎么做,這叫觀照,智慧起用。你對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理起來妥妥當當,一點不會有瑕疵,非常的完滿,這是智慧起用。日常生活中你就是隨喜功德,恒順眾生,你沒有自己的意思,別人的意思怎么做,你隨著別人的意思做,在隨順眾生的時候就覺悟眾生。所以圣人跟眾生和光同塵,不受眾生的染污,為什么?他不動念頭,就不受染污,動了念頭就被染污了。不動念頭,他不被染污,他就能夠教化眾生,就能覺悟眾生。把這個念頭放下,心中清凈了,一念不生,清凈無染,這毋意做到了,「故毋必」,你念頭都沒有了,當然你也不會有什么偏見。偏見是你的念頭,你必定是這樣看法,這叫偏見?!肝惚?,故毋固」,你也就不會固執,你會隨順眾生,在一切時一切處,你能夠讓眾生生歡喜心、生覺悟心。你幫助眾生,你也沒有一個念頭說我在幫助眾生,我要如何如何來使他覺悟,你沒有這個念頭。你有這個念頭就落到意上來了,有意那就必定有必、有固、有我。

  「我要去度眾生」,這是很多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一開始學,就落到這個「意必固我」當中,「我要度我的家人,我那老爸天天吃肉,我看不順眼,我要度他」。你看,這個意念起來了。有意就有必,我必須讓他不吃肉,第二個必就起來了。第三,固也起來了,固是什么?老爸愛吃啥不給他買,天天教訓他,「殺生吃肉,業障深重,將來你要墮地獄,你會償命,今天吃牠半斤,來世償還牠八兩」,搞到一家人人心惶惶。這是固執,這是我,我非得要這樣這樣,這搞得家里就雞犬不寧了。要知道,人家吃不吃肉,吃不吃素,那是人家自己發心,不能強迫,強迫那給人壓力感,反而他會反彈,他會變本加厲,不可以。要懂得恒順眾生,即使讓人做好事,讓人覺悟,都不可以強迫,都不可以固執。在隨順眾生的時候,你表演個好樣子,我自己做好,做給你看,你看久了,你看明白了,你也就跟著我做了,這是最好的。而這當中都不要起一個「我一定要轉化你」的念頭,這都刻意了。所以毋意就不會有必。

  我這過去也是有這個毛病,自己學了佛,學了這些傳統文化,覺得特別好,趕快介紹給家人,而且自己給自己訂好一個計劃,三個月之內讓家人怎么樣,半年之內必須把家人轉變成怎么樣,自己訂計劃,這是必。所以搞到,一開始,像我父親精神反彈,很多的煩惱就產生了。后來把這個放下了,放下他進步才快,你不刻意,往往收效更佳。我們講,不知不覺不經意當中,竟然他們都轉變了,你看多好。所以毋必就毋固,就不固執了,毋固就毋我。所以放下我執,從哪下手?放下固執開始,事事都能夠隨順著別人,不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這就是毋我,從毋固下手。

  這里講「細滅,故粗必隨滅也」,這個細是細相,內心里面微細的念頭,細相滅了,粗相肯定也跟著滅了,為什么?粗相是細相產生的。在佛法里面講到的有三細相,有六粗相,這里略為介紹一下,這是出自于《大乘起信論》里面,馬鳴菩薩作的。有一首偈子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講三細六粗相,什么意思?三細相是講最初無明現起的那個相狀,這叫根本無明?,F在科學家都在探討宇宙怎么來的,生命怎么來的,佛法講得就最徹底、最究竟,答案講得特別的明白,怎么來的?是因為我們最初根本無明,這個根本無明是什么?就是念頭的微動,就叫根本無明。三細相分別是無明業相;無明轉相,轉相也叫能見相;還有一個無明的境界相,境界相也叫所見相。業相,第一個,最初妄動,這是起惑。本來真心是本不動搖的,真心本性從來沒有動搖過,從來沒有這些妄動,現在忽然起了動,有了一個微細的念頭,這叫無明。這個動是妄動,因為本來沒有,現在忽然起來了,這叫妄動,這是業相。

  現在量子科學家,他們也探索到這個深度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普朗克博士,是德國的著名量子物理學家,他就講他幾十年的量子科學的研究,終于證實,整個宇宙根本沒有物質存在。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物質是什么?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我們都知道物質由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里頭有原子核,外面電子在圍繞。原子核里頭有中子、有質子。中子和質子又是由夸克組成。所以夸克和電子,現在我們說最小的物質單位,叫基本粒子,它是物質??淇撕碗娮佑质怯墒裁唇M成的?量子科學家們發現,它是由動組成的,就是動相,波動。波動不是物質,就是個動。普朗克他說,這個動就是我們意識心的動,是念頭在動。

  有念頭,你看,這叫業相。有業相,就有見相,見相是能見相。有能見就有所見,所見是什么?境界相,這見相和境界相兩個是一起產生的,它是一對,有能有所,能見、所見,它倆其實本來是一,都是由業相產生的,業相是它們的本來。能見相是生命的起源,我怎么來的?最初是那個能見,后來變成了我能見,那個是生命的起源。境界相是宇宙的起源,你看,宇宙和生命是這么來的,從動產生的。所以統統是虛妄的,因為什么?第一,它本來沒有,本來是沒有動的,真心本不動搖,所以本來沒有宇宙也沒有生命,這個境界叫大光明藏。忽然動了一念心,無明產生了,就有見相、有境界相,三細相就出生了。三細相又輾轉加劇,變成了六粗相。

  六粗相我們也簡單介紹一下,這是比那細相要粗了。第一個是智相。智相是從三細相當中的第三個相,就是境界相,依這個境界相,我們看到境界了,這個時候不覺,無明不覺。你覺悟了知道它是假的,你就不要起念頭。不覺,迷惑相續,就妄起分別。對于眼前的境界,你會分別它染和凈,這是清凈的相還是污染的相,是善還是惡,有分別了。對善,起了愛著,貪愛;對于不善的境界,就不愛了,就起了厭惡的心。這都是智相,你看這是分別執著。第二個粗相叫相續相。起了分別執著,如果立刻覺悟把它放下,就斷掉了,以后再不起來了??墒乔澳罘謩e,起執著了,結果第二念還是分別執著,念念在相續,它不斷,這叫相續相。第三叫執取相。執取相是前面那個相現了,本來現很短,《菩薩處胎經》里面,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乘上百、千,就是總共三百二十萬億,一彈指當中這么多的念頭,念念相續。我們凡夫問題在于,在這個念念相續的起的境界相,我們的執著愈來愈深,對于這個境界我們執著它有苦樂的感受,所以起愛憎,這是執著,叫執取相。

  第四是計名字相。我們不僅是執著境界,境界有凈染、有善惡、有好丑這些分別,我們起這個執著,我們還給它起一個假名,立一個言說,這叫名字相。譬如說我們隨便拿起一個東西,這是手表,見到這個手表,我們起了個念頭,這個念頭是什么?看見這個東西,最初這一念,還沒有來得及分別執著,完了馬上就,這是手表,第二念就說這是手表,你看分別起來了,這是手表,就不是其它的,這個是智相,六粗相開始。然后念念相續,一彈指三百二十萬億這么多念頭,都是執著這是手表。然后執取相,這個手表不錯,我喜歡它,執取相,我要,這是愛取。然后還計一個假名,給它起一個名叫手表,本來這個沒有名字,我們給它起了名字叫手表,然后執著它就是手表。那手表是假名,真名沒有。你看《道德經老子也會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出來的,就是可講出來的,可名的,你可以給它起一個名字的,那都不是常道、不是常名,而是假名,言說戲論而已。

  這四相就是起惑,底下造業了,第五是「起業相」,依著這些分別執著,依著這些假名起執著,造種種業。譬如說這手表我看到了,我起了貪愛心,這手表這么漂亮,我要它,想偷了,那就不得了,那造惡業了。即使你沒想去偷,你想去把它獲得,以正當的手法獲得,還是造業,只是這個業不算是惡業,但是只要你有造作就是業,言語行為乃至起心動念都是造業。造業就有果報,有因就有果,第六就是果,「業系苦」,這第六相。生死當中的苦難,這十二因緣里面講到的生老病死苦。十二因緣最初就是無明,無明起了,就行,開始起惑造業,最后受果報,在六道當中酬償業報,不得自在,這是六粗相。我們要出輪回,要斷根本的業因,輪回的根本業因是什么?無明。所以十二因緣里面你看,你斷了無明,后面行、識、名色、六入、愛、取、有等等,生、老、病、死,這都沒有了,無明是根本。無明是細相,「細滅,故粗必隨滅也」,是講這個道理。蕅益大師講細相滅了,根本滅了,當然枝末就沒有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要斷這根本無明可不容易。你說你真能不起念頭嗎?境界現前了,能心不動嗎?這個不容易,太難了!所以我們怎么做?佛法有個特別法門,就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讓我們的心系在一句佛號上,不管什么境界相現前,不管它,我是起念頭了,但是我念念都是起阿彌陀佛的念頭。這凈念相繼,最后念著念著,所有境界相都沒有了,只剩一句佛號,平平妥妥念下去,也不知道誰在念佛了,也不知道念的是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也沒有了,能念的和所念的都沒有了,最后能所放掉了,這就入圣人的境界了。這個方法叫巧入無生,暗合道妙,不知不覺當中把這細相都滅掉了,粗相那更加沒有了,細滅,則粗必隨滅也,念著,所有塵勞煩惱,這個「意必固我」統統脫落,不知不覺當中脫落,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個脫落的相也都脫落了,這個絕四,「子絕四」,就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最妙。一般人即使能夠破意、必、固、我,但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又是一層關口,那個破不了,還是有能有所。為什么?我要破掉那個意,我要破掉那個必、那個固、那個我,這不還是有能破和所破嗎?能、所還是二,沒有一,這個關口不容易突破。一句佛號念下去,最后不知不覺就突破了,這個方法妙!

  下面蕅益大師又說,「由達無我,方能誠意」,這無我是沒有我執了,阿羅漢所證得的境界。證得阿羅漢,你真正叫誠意,沒證阿羅漢之前,那意還不能夠說十分的誠?!覆挥谕成蟆?,境界都是虛妄的,為什么?剛才講的,你念頭所生的,這宇宙怎么來的?念頭來的。太空物理學里面弦理論講,宇宙萬物都是振動,振動產生的,妄境,只有動,啥都沒有,根本沒有實體,妄境。對著妄境我們生妄惑,以為它真有,這就是迷惑,這個迷惑也是虛妄的,為什么?本來沒有,真心里面沒有這個虛妄的迷惑。把惑和境界相都放下了,無明你看,三細相里頭,能見相和境界相都放下了,業相自然就容易破掉。

  所以這里講,「意是惑」,毋意的意是惑,無明起惑?!副?、固,是業」,我必須怎么樣,我固執,這是造業,分別執著是造業?!肝沂强唷??;髽I苦,這是六道輪回里面的根本原因,蕅益大師把夫子所絕之四樣,用惑業苦來說明,很明了。我是苦,為什么?受這個身,受身就是輪回,在輪回里面酬償業報,受苦。你沒有身就不受苦,有身就得受苦,惑業苦??嗔擞指悠鸹?,又更加造業,又更大的苦,所以在六道里面輪回不休,太悲慘了!所以佛勸我們要出六道,這就斬絕了苦難,從根本上斬絕。當然這四樣,「意必固我」,蕅益大師這里講到的是最高的那個境界,是我們的目標,那我們下手處,還要一點一點來,每天檢點反省,就是淡化自己的固執,淡化自己的私心,淡化分別執著,讓自己心里頭的念頭愈少愈好,心愈清凈愈好。這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在「意必固我」上面下功夫。修學功夫的淺深,就在于你這四樣「意必固我」,是不是淡了。

  【評析】

  “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意:同臆,猜想、猜疑。

  必:必定。

  固:固執己見。

  我:這里指自私之心。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