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笨鬃釉唬骸拔狳h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關鍵詞:論語,子路第十三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父親。”孔子說:“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你講的正直人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這是葉公跟孔子的一段對話。上一次在十六章里頭,我們也介紹了葉公,他是葉這個地方的領導者,原來是一個小國,后來歸屬于楚國,葉公是楚大夫沈諸梁。在這里他向孔子說,『語孔子曰』就是對孔子講,『吾黨有直躬者』,這個直是正直;躬,根據鄭康成的《批注》,他是一個人,人的名字,就是在葉公他那個地域,這個吾黨,黨是當鄉黨來講,就是說我們這個鄉有一位很正直的人,他的名字叫躬。鄭康成的《批注》里面,把那個躬作弓箭的弓字來講,這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正直在什么地方?他說,『其父攘羊』,這個攘有奪取的意思,羊牠自己跑來,結果躬他的父親就把這個羊奪走,這是屬于偷盜?!憾幼C之』,躬就是他的兒子,就去證明他的父親偷了羊。這是葉公認為這個兒子很正直,連他父親偷羊他都要去揭發,顯示所謂大義滅親。

  孔子聽到葉公這樣的話就說,『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孔子不以為然,他說我們這個鄉黨里頭正直的人,與你所說的那個正直的人不同。不同在哪?底下就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個隱就是隱瞞,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反而正直就在這父子之間互相隱瞞當中。這個話怎么理解?我們看李炳南《雪公講要》里面講,如果證明自己的父親偷了羊,去揭發,揭發別人這個事看起來好像很正直,但是揭發自己的父親,這已經跟天倫之理相悖,其中這種所謂的正直都是有虛妄、有詐,所以不可取。父子互相的相隱,這是什么?天倫之理,雖然事上看起來好像不正直,但是確實對理來講是正直的,所以孔子講「直在其中」。

  雪公又引《皇疏》,皇侃的《注疏》說,「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若不知相隱,則人倫之義絕矣」。父母跟兒女之間他天性就是互相的愛,這是一體的,這是自然至情,這個至情就是最純真的一種情感。父子有親,這是自然之理。如果父子之間因為這事而為了講求正直,不能夠相隱,這個人倫之義就被斷絕了。為小的正直,而斷大的正直,這個是什么?社會將會大亂。社會要穩定要和諧,建立在五倫十義的基礎上。而五倫最根本的一倫,就是父子一倫。如果父母和兒女之間都不講究情感,針鋒相對,比路人還要無情的話,這叫家不是家、國也不是國,這叫動亂。我們仔細看看一個國家的治亂,就從這個倫常關系上看。什么叫正直?正直就是符合五倫十義。如果違背倫常的這個所謂的正直,這就已經不正直了。倫常是大道,要符合大道的,這才叫直。所以孔子講的直,是以倫常為基礎,這叫常道。

  我們再看雪公又引「范寧曰」,范寧是東晉經學家,他說,「夫所謂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隱諱,則傷教破義,長不孝之風,焉以為直哉?今王法則許期親以上得相為隱,不問其罪,蓋合先王之典章」,這個話說得就好。范寧講的,什么叫直?以不失其道,這叫直。我們講道德,道德就是正直,道是自然的規律。五倫是自然的,天生就會有五倫關系,人一出生他就會有父子,會有兄弟,會有朋友、夫婦、君臣,都有。符合這個道,這叫德。講求德,才有直?!溉舾缸硬幌嚯[諱」,父母跟兒女之間小的錯誤不能夠包容,不能夠隱諱,諱就是不講出來,為什么不講?給他機會改過,你把它講出來,可能引起對方的逆反,他也就無從改過,這就傷教破義。教就是教化,倫理道德的教化;義就是正義,五倫十義。

  十義是在五倫上面講的,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君仁臣忠,長惠幼順,這是十義,道義、恩義、情義,這個不能破。如果這個破了,講求所謂的正義,已經是假的了。你看父子之間如果互相揭發,互相寫材料,劃清界線,去批斗自己的父親,「長不孝之風」,這哪是正義?這種時代,那就是動亂的時代,就叫浩劫,國家的劫難。為什么?因為最根本的孝道被破掉,父母跟兒女之間那個親情給破掉,那就人都不像人,就連動物都不如了。你看虎狼再兇狠,也不會咬自己的兒女。人之間互相的揭發,互相的批斗,這是父母兒女之間互相的批斗,你看這社會當然就是動亂的,也不會長久,因為這不符合道。所以社會和諧必須是建立在父慈子孝的基礎上,要提倡孝道,提倡孝的風氣,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說老實話,如果真有孝道,人民他就自然有道德,自然守規矩,也就不會出現偷羊事件了?!?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xiaojing/' target='_blank'>孝經》上講得很好,「教民親愛,莫善于孝」,你要使社會和諧,人民相親相愛,你一定得教孝道,提倡孝的風氣。國家領導人要提倡,中央到地方領導人要提倡,還有媒體也要提倡。我們看到最近,「人民網」上有一個報導,十月十六號的「人民網」新聞。我們知道前幾天是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敬老愛老的一個節日。在報導里面講,長沙市,湖南長沙,有一場「百名孝子重陽節背父母登高」的這么一個活動,這就是孝道。這些兒子、孝子們總共一百名,背著他們各自的父母登山,重陽節登高,背著父母登高。他們什么理念?自己小的時候父母背著自己登高,現在父母老了,自己要背父母,這叫反哺。烏鴉都懂得反哺,人豈能不懂得反哺?新聞把這個報導出來,很難得!這些父母都是(這新聞上講的)臉上笑開了花。

  上了山頂,那是岳麓山,有一位教授特別通過孝心大講堂講孝道,這就是提倡孝道,教民親愛,和諧社會之本就在這兒。你看這樣提倡孝道,那人民還會互相偷盜搶劫嗎?互相都能夠相親相愛,那攘羊的事件也就被杜絕掉了,這是直在其中矣!所以「長不孝之風,焉以為直哉」,這怎么能夠叫直?這孔子抓住了根本。所以范寧特別提到說,那個時候王法,那是東晉時候,古時候都是這樣,法律允許親子之間、父母之間互相的隱瞞罪惡,這可以不問罪。這是什么?「蓋合先王之典章」,古圣先王都是有這個制度,這是維護孝道的制度,所以背棄倫常,還講究所謂的正直,這就是一種詭詐,不可信,也不能長久。

  有人問,那這種情況父親偷人家的羊,難道是對的嗎?為什么要這樣,兒子要包庇他?這個事情該怎么解決?曾經我也把這個問題向不少人提出來,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說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鄰居的羊,你會怎么辦?第一個,你會不會去告官揭發你父親?那應該不會,因為孔子在這兒已經說了。第二個你就包庇父親,一起把這羊給私吞,是不是這樣?這好像也不太好,這畢竟是偷盜。那你說,那我把這個羊拿回去給那個鄰居,告訴他,我父親偷了你的羊,我現在還給你,對不起。這也沒有給他父親隱瞞,這也不叫「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也是等于是去告了一樣,只是不是去告官,告訴鄰居了,消息傳出來,讓他父親以后也沒臉做人。怎么辦?你這事總得解決。

  后來我聽到一個,有一次我參加國際儒聯的一個會議,這個問題也提出來,有一個外國教授,他也是專門研究《論語》的,他提出一個看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很好!他說假如我是那個兒子,應該怎么樣?我會自己到那個鄰居家,把那個羊拿回去,然后對那個鄰居講,這是我偷的羊,不講他父親,「是我偷的,現在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把這羊還給你,向您懺悔,請您不要見怪」,向鄰居道歉。鄰居得到羊,當然也就不會怪罪他,況且這羊還是自己跑出來的,跑到別人家里,那鄰居也就不怪他。他父親知道這個事情,心里也會生慚愧,自己偷羊,兒子去認罪,這讓他父親也會懺悔,給他父親改過的機會。你看兩全其美,這個才是孝子。孝子是讓父母不陷于不義,讓父母能夠提升道德,而不是一味的去縱容、盲從,這也不是孝。所以這位外國教授的提法,我很贊嘆,很難得!一個外國人能提出這樣的一個看法,證明他對孝道也很有體會。

  確實社會對這樣的一種現象,子代父認罪,這是應該表示認同和贊嘆,提倡孝道。過去在南北朝時代,在南朝梁那個朝代,梁武帝的時候,曾經有一個人犯了罪。這個犯罪,其實也是遭奸吏誣陷而被打入死牢的。他的兒子只有十五歲,叫吉翂,為了營救他父親,就義無反顧的乞求代父而死。當時主理這個案子的那個官員覺得很驚訝,這么一個小小年紀的人,他這樣來做,這是超乎常人的。他懷疑這個孩子肯定是受人指使,要來擾亂法制的正常運行,所以嚴厲的斥責他,并且逼著他要交出共犯,是誰指使你干的。吉翂這個孩子,義正嚴辭的表達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解釋為什么自己要為父親代死。他說,「自己父親是在家里唯一的成人,父親如果死了,家里還有很多其它的兄弟,他們都沒有依賴了,這個家也就毀了。所以做兒子的就決定舍棄自己,保全父親,替父親來受死,讓父親能夠繼續照顧家庭?!?/p>

  當時這個事情傳到梁武帝那里,梁武帝知道這個事也非常感動。我們知道梁武帝篤信佛教,佛教也是非常提倡孝道,跟中國文化儒和道兩家都是一樣的,重視孝道,所以被打動了,最后赦免了他父親,還特別給吉翂這個孩子冠上一個「純孝」的美名。這是什么?皇帝非常懂得教化,哪怕是他父親真犯了罪,不是被冤枉的,真犯罪,他兒子能夠這樣的為他父親受死,赦免了他,這是怎么樣?倡導孝道,這就是直在其中矣!你說我一定要嚴持法律,把他父親殺了,他兒子怎么求,都要殺掉,這就等于什么?扼殺孩子的孝心,反而長養了他對國家的那種怨恨。

  人民百姓看到了,只會對這個孩子生同情心,對這個國家政府也就不那么贊同,為什么?孝是每個人的天性,看到這孩子這么好、這么純孝,他連死都愿意代自己父親去受,梁武帝要是無動于衷的話,那人民會怎么想?這就跟孔子這里提的一樣,這是什么?子為父隱,子為父親來受罪,背這個罪,這里頭就是直在其中。梁武帝做得正確,赦免了他父親的罪,鼓勵孝道。自古以來都講究父債子還,父親欠的債兒子還,天經地義。所以兒子能夠勇于承擔,這就是孝,這就是正直,這都是可以給資政者參考。

  現在,我們很歡喜看到國家重視傳統文化,重視孝道。你看像剛才我講到的,長沙岳麓山百名孝子背父母登山的這件事,過去沒聽說過,現在出現了。這說明什么?這是國家的光明前途的寫照,國家有這么多的孝子,而且媒體特別重視報導這些孝行,那和諧社會還會難做嗎?不難做了。再把這個孝心再往上一提升,一推廣,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你好像管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中一樣,叫易如反掌,這是孔子著眼點在這兒。

  我們再看蕅益大師的《批注》,「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此即菩薩不說四眾過戒也」。蕅益大師把孔子說的話再往上提升,把這個意思跟佛法聯系在一起。佛法講求第一念,不能用第二念,第一念是真心,真心是沒有妄念。什么是妄念?妄想、分別、執著,就叫妄念。譬如說當我們看見一樣東西,看見了清清楚楚,沒有念頭,這是第一念,這叫照見。但是我們凡夫不能保持第一念,往往一看見,立刻就起念頭。你譬如說這是個手表,我一看到,這看得很清楚就知道了。但是凡夫他馬上就會起念頭,我看到這個東西,動了念頭。動一個念頭,是我看到了這個東西,這叫妄想。緊接著,這是個手表,什么東西?是手表,這叫分別,分別是手表,不是別的東西,這是第三念。分別之后再看,這手表很好,我很喜歡它,這叫執著。

  你看剛看到的時候是真心,緊接著妄想分別執著一個接一個都來了。這些念頭瞬間之間就完成了,非??焖?,念頭非???,我們自己都未必能覺察。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里面就講,說我們的念頭動得快到什么程度?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這么多個念頭在一彈指之間完成,你一看到,那時候動的那個念頭都不知道多少萬億了,你自己都不覺察,這全是用妄心。妄心一起,真心就被覆蓋住,它就不起作用,真心是能照,妄心是去想,你去想,那就是妄心。你不想,就能照,照就是真心。真心是直的,妄心是不直,所以這里講,「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

  我們來看看,葉公他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他有沒有動念頭?當然動念頭了。第一個,他知道有講這個事,「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這是什么?動妄念了。然后分別執著也起來,他認為這個事情是正直的,這是分別。再加上還執著,執著什么?這個兒子一定要去揭發他父親,這叫執著。這個執著還是不孝的執著,為什么?這兒子內心里面,當然說這個話的人,內心里面也是如此,他父親是個惡人,他父親是個罪人,這就是很不好的執著。古德有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兒子看到父親的過錯,這已經是過,這就不對了。還要去證明,還要去揭發,這是大錯,這哪是直?

  就好像「二十四孝」里面排第一位的舜,舜的父親有沒有過錯?我們一般人都看他父親不僅有過錯,而且是大惡,要殺他的兒子,跟舜的繼母一起要謀害舜,謀害了好幾次,都沒得逞,幸虧舜很有智慧,逃脫出來??墒撬从袥]有看他父母過錯?有沒有去揭發他父母?「你這父母要殺害我,我要去告」,舜沒有這樣做。不僅沒有這樣做,連內心里面絕沒有一絲一毫怨恨他父母的念頭。你看他父母對他這樣子,那是大惡、兇狠,他是根本不覺得父母對我不好,反而覺得自己對父母孝順心不夠,不能夠感化父母。所以自己努力去行孝,最后真的感化他父母。感化他父母,當然也感化了鄉人,感化了國人,感化了當時的堯王,堯王把女兒嫁給他,后來把王位也傳給他,這叫禪讓。傳說里面,舜他這個孝心也感動了天地,連大象都出來為他耕田,小鳥都為他播種,這是記載里面記述的,感動天地萬物,這才是真正的直。

  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舜的父母是家庭暴力,虐待兒女,那兒女完全有權做自我保護,這是人權,可以到法庭去告他,打官司,把他父母關起來,甚至可以槍斃。但是舜沒有這樣做,這是他的大德。所以孔子贊嘆舜的大德,說他是「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他的德行堪稱圣人。那么圣德必有其位,所以他被人推為天子,堯王讓他來做天子。做了天子,當然富有四海,而且后人都紀念他,「宗廟饗之」,就祭祀他,祭祀是懷念他、紀念他,要效法他。他的子孫綿長,現在很多姓氏的子孫,都是舜的后代。這說明大德必有其位,必有其福,他有這個福報,天地為之作證明,把福加給他。

  佛法是師道,師道就是教育,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所以佛法也非常重視孝道。你想成佛,首先你得做個孝子。你要發大愿度眾生,眾生無邊誓愿度,這個度就是幫助的意思,也是讓孝心擴展出來。度眾生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建立在孝心的基礎上。有了孝心,那個菩提心才真實。否則那菩提心是假的,是虛偽的,不是真的,就是這里講的不是正直的。就像他兒子告發他的父親,他已經不孝,他所做的事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正直。所以孝是根,大根大本。成佛道就是對一切眾生,就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用對待父母那種至孝,對待一切眾生,這就是佛菩薩。

  我們讀佛門的《地藏菩薩本愿經》就了解,地藏菩薩現在是等覺菩薩,其實他早已經是佛果了,他只是示現做等覺菩薩,他不成佛。你看他的學生里面成佛的都不計其數,他老人家哪里說不是佛?那他自己過去怎么修行?孝道?!兜夭亟洝防锩嬗涊d他兩個故事,過去無量劫前,有一生他做婆羅門女,另外一生做光目女,都是為了救她的母親脫離惡道,而發愿修行念佛,最后把她母親救出來。而后她就發出真實的大愿,要度盡一切眾生。為什么?她對她母親是真誠的心,至孝的心,這個心就能夠把她母親度出來,那對任何人你只要用這個心,也能把任何人度了,度盡所有眾生都是用這個心。所以地藏菩薩給我們示現的就是孝親,孝道。所以《地藏經》稱為佛門的孝經,要學佛最好先從地藏菩薩學起。

  佛法里講四大菩薩,這四大名山,九華山地藏菩薩,這教你孝道。孝道落實了,然后你就到普陀山學觀世音菩薩,學慈悲,慈悲是孝道的擴展。你對父母盡孝,你對一切眾生都盡孝,那就是觀世音菩薩,這心量廣大。五臺山文殊菩薩教你智慧,你要盡孝,你要度眾生,沒有智慧不行。智慧怎么來?斷煩惱來,煩惱輕,智慧長。然后普賢菩薩,就是峨嵋山的,教你落實、實踐,你把你所學的這些道理用到你的生活上,用到你的待人處事接物上,這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門。所以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四大菩薩就是代表整個佛法的修學,全是從孝道開始的。

  那么蕅益大師在這里《批注》說,「此即菩薩不說四眾過戒」,這是菩薩戒里面的一個根本大戒。無論是《優婆塞戒經》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輕戒律,菩薩戒,還是說《梵網經》里面講的十重四十八輕戒,兩個都是菩薩戒,都把「說四眾過」,定為大戒、重戒。這個四眾就是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女二眾,四眾,佛門弟子。菩薩不能說四眾的過失。明明看到他有過失,也不能說,為什么?六祖大師在《壇經》里面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人,他眼里不會看別人的過失,為什么?看別人過失,是自己分別執著造成的。你想想你自己沒有分別執著,你哪會看別人過失?別人有對有錯,這不就是分別嗎?是誰分別?你自己分別。外面其實他是不是真有過失?外面根本沒有過失。外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根本都不存在,你說他哪有真的過失?

  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丑,好丑在于心」,是你自己的分別心使然。境緣,就是外面的物質環境和人事環境,哪里有好壞?哪里有善惡?都沒有,你自己不要分別執著就行了。所以我們的六根接觸外面六塵,要懂得不用分別、不用執著,要用真心。才起第二念,就變不直,就不是真心了。那是什么?那些外面虛幻的境界,如夢幻泡影的這些境界,勾起你阿賴耶識里頭的那些妄想分別執著,讓你造業。所以真正修菩薩行的人,要學著見外面境界不分別、不執著,再進而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正的菩薩。所以菩薩不見世間過,那當然更不會說四眾過。見都不見就是不擺在心上,當然更不會說。因為見了才會說,不見,你怎么會說?

  這個「不見」,不是說我真的看不到,那個境界什么都看不到,它是好是壞一點都不曉得,不是這樣,那就成了木頭,沒有智慧,那怎么能稱為菩薩?菩薩見,可是見如未見,不放在心上。就好像你走在路上,香港很多人在街上走,有的人闖紅燈,這是個過失,你看到了,你知道他是闖紅燈,那是不對的??墒悄銜粫旁谛纳?,耿耿于懷,「今天我見到這個人,那個人真討厭,真壞,他怎么會闖紅燈」,你一天到晚在嘀咕著這個事,你也不會見了就忘了??赡苣阋粋€月之前,見到有人闖紅燈,現在你都想不起來,你沒把他放在心上??墒钱敃r你是清清楚楚的,不是說不清楚,你很清楚,這個事不對,你不能做,但是你不放在心上,就這個意思,這叫不見世間過。

  這個心也是出自于孝心,什么心?兒女心中無不是的父母,父母有沒有造不對的事情?有,他也有不對的時候,可是兒女心中他不能夠老想著父母不對;看到了,只想著我怎么樣幫助父母提升。知道父母有犯錯,也要幫助父母改過自新,而不是在批評父母,在指責父母,甚至去告發父母,這哪是正直?這心就不正直,也就不孝了。所以真正的孝子,當聽到別人在講自己父母過失的時候,都趕緊離開,不愿意再聽下去。即使別人是說對的,父母是有這個過錯,孝子都不愿意聽。為什么?他心里面始終把父母看作自己一個大恩人,是一個光輝的形象,他不想破壞這樣的形象。所以舜王叫「五十而慕」,對父母到他自己五十歲了,還是這樣的愛慕,「大孝終身慕父母」,這個境界我們自己要好好體會。

  父母永遠沒有錯,錯都是自己錯。為什么?我沒有把父母勸諫好。他有過失,我沒能幫助他改過,這是我自己不夠盡孝。我沒有用我的真誠的孝心感動我的父母,讓他也斷惡修善。你看舜王他的父母,就能被舜感動。還有閔子騫,這也是孔子的弟子。他母親也是虐待他,冬天讓他穿蘆衣,蘆絮做的衣服,那哪能保暖?冬天下雪凍得直發抖,他父親還以為他偷懶,不干活,打他。一鞭子抽下去,把他衣服打破,蘆花飄出來了,這才知道原來他受虐待。然后,他的父親要休他的母親(繼母),閔子騫跪在地上,求他的父親不要休自己的繼母,他說了一句名言,叫「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母親在,就我一個人孤苦伶仃,這沒什么。因為繼母她自己還有兩個親生的兒子,閔子騫不是她親生的,所以虐待他。但是繼母要是走了,那自己跟兩個弟弟都要受寒冷了,挽留他繼母,希望他的父親寬恕他母親。

  后來他父親感動了,繼母更感動。你看,自己對別人這樣子,別人(這個孩子)能夠這樣的包容、這樣的有愛心,所以人心是肯定能感動,就看你是不是用至誠?誠之所至,金石為開。你想想那個金石都能夠被感動,更何況肉長的人心,豈能說不感動之理?說不感動,那是因為自己不夠誠。所以當看到父母過,絕對不說,不說就是給他機會改,甚至自己連念頭都不動,不想這個方面,始終往好的方面想。父母有一點點好的優點,立刻贊嘆父母,讓這個優點擴大,父母的缺點不說。但是可以私下里勸諫,勸諫不聽,不聽,我們做好樣子來感動他。對父母這個心,再對四眾,再對一切眾生,這就是菩薩。菩薩不說四眾過,也不見世間過,這個心都是相通的。

  我們再來看江謙先生的補注,「梵網經菩薩十重戒第六說四眾過戒。四眾者,出家比丘、比丘尼」,比丘是男眾,比丘尼是女眾,「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是在家的男居士,優婆夷是女居士,「所謂同法四眾也」,大家同樣學習佛法的,是師兄弟,以佛為師,這是四眾同修?!干彸卮髱熢疲杭仍仆?,若遇有過,應當三諫殷勤,密令悔改,內全僧體,外護俗聞」,這是蓮池大師講這個話。蓮池大師是明朝凈土宗第八祖,他講過同法四眾,既然說同法就是法兄弟,應該跟父母兄弟那個處理方式都是一樣,見到他們有過錯的時候,「應當三諫殷勤」,諫是勸諫他們,這就是《弟子規》上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見到父母有過錯應該勸諫,不勸諫等于陷父母于不義。但是勸諫要講求形式,講求藝術,讓父母能夠接受。這個殷勤,就是《弟子規》具體講的「怡吾色,柔吾聲」,你得要用柔和的方式,和顏悅色,他才能夠容易聽得進去。

  「密令改過」,密就是秘密的、私下里跟他勸諫,不能夠好像開批斗大會一樣,父母有過了,讓別人都知道,他也就不能悔改。所以葉公這里舉的例子說,「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這有沒有密令他悔改?沒有。那父親也不會悔改,只會對這個兒子懷恨在心,你看父子之情也就中斷了。兒子是不孝,父親也不義,讓父親淪為不義,自己也就成大不孝。所以,這處理方式不對。蓮池大師在這里講的就對,這里是對四眾同修而言,當然對父母更要這樣。

  「內全僧體,外護俗聞」,這個僧是指學佛團體,不僅包括出家,也包括在家。所有的大眾,只要能夠在一起修六和敬,四個人以上這樣的團體,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為僧團。所以蓮池大師這里講同法,包括四眾,都能夠叫僧團。不說四眾過,是保全僧的體面,這個團體的體面,保護佛教的形象,這是以大局為重?,F在協會這里提倡學習六和敬,倡導建六和僧團。建六和僧團,大家和睦團結成為一體,這才能夠光大圣賢教育,所謂法賴僧傳,正法要靠僧團來弘傳。如果這個團體不和睦,就不叫僧團,那正法也就不能夠興盛,所以和為貴。

  要做到和,一定要修六和敬,其中有一條就是口和無諍。六和敬包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說四眾過,這就是口不和,這屬于兩舌。兩舌是最破壞團體的和睦,所以造業也特別深,這叫破和合僧。在《戒經》里面講,這是墮阿鼻地獄,叫五逆重罪,其中一條。不管在哪里,在一個家庭里面,四個人在一起住,像父親、母親,還有兩個兒女,這四個人如果能修六和敬,這也叫僧團。假如破壞這個家庭的和睦,這也是破和合僧,那個罪就很大。更何況說,兒子講父親的過失,那還了得!家庭肯定就不和。社會是家庭構成的,家庭家家都不和,社會就大亂。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兒子會有告父親的現象,為了什么?為了爭奪財產?;蛘呤歉改父鎯号?,父母告兒女還行,這個是在過去有一種叫親權處分。如果父親、母親到法庭上告兒女,說這兒女不孝,請官給他裁決,那這個官是不需要再問,立刻就處分這個兒女。為什么?愛兒女的莫過于父母,父母都不愛你了,你說你在社會上還能立足嗎?這是親權處分,這也是維護孝道。那兒女告父母的,過去聞所未聞,現在確實不少。還有兄弟之間,上法庭訴訟的就更多,這都是亂象。過去要遇到這種情形,這是兩個都不對。像叢林里面的老和尚,帶領僧團修行,僧團里面如果有兩個人在那里吵架,互相打斗,告到老和尚那兒去,老和尚問都不問,兩個人一起遷單,趕出山門。為什么?一個巴掌打不響,你一來、我一往,就打得起來,這兩人都有錯,不用問,全趕出去,破壞和合僧團。

  所以真正你有孝心的,那就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真正你有愛護這個團體和睦的心,你也會互相的包容。別人即使犯了錯,有人追究起來了,我們不僅包容,而且愿意代他承認這個罪,這才是真正的愛心,有擔當,這是「內全僧體,外護俗聞」。對外,這團體以外,俗人就是一般的社會上的大眾,看到這團體這么和睦,「這佛法真好,你看,出來這些團體都是那么和睦的,那么團結的」,這是聞,聞就是名聞,好名聲,這給佛法爭光。不僅是佛教的團體,儒教的、道教的都是這樣,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需要樹立好的形象。怎么樣樹立?就靠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人與人之間交往,最重要講一個和字。這樣來護持正法的形象,大家都歡喜來學習。所以和睦的團體你看,我們念三皈依里面講,「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團體,團體中最尊貴的。為什么最尊貴?因為他和睦,他能修六和敬,互相之間絕不講過失。

  那么蓮池大師后面還有話講到:「而乃恣口發揚,貽羞佛化,豈大士之心耶?同法尚爾,況父子乎?」如果「恣口發揚」,恣口就是隨便說話,發揚是把人家的過失揭露出來,把四眾的過失到處去講,這「貽羞佛化」,使到佛教的團體在人民百姓心目中就一落千丈,這給佛臉上蒙羞。所以說四眾過,這等于破壞佛教形象,所以菩薩為什么把這條戒做為重戒,它不是輕戒,它是重戒。說四眾過,「豈大士之心耶」,大士就是指菩薩?!竿ㄉ袪枴?,這是講一起學法的四眾同修尚且如此,「況父子乎」,父子就當然更需要互相之間不說其過,能夠有過密諫,「密令悔改」,這就是保全父母的體面,保全家庭的和睦。

  【評析】

  孔子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磥?,他把正直的道德納入“孝”與“慈”的范疇之中了,一切都要服從“禮”的規定。這在今天當然應予揚棄。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黨:鄉黨,古代以五百戶為一黨。

  直躬者:正直的人。

  攘羊:偷羊。

  證:告發。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笨鬃釉唬骸拔狳h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