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關鍵詞:論語,子路第十三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這章孔子給我們講君子跟小人的一個區別,君子與人相處,能夠和平忍讓,但是他的見解卻是卓越的,跟常人不同,這是一種講法。反之小人所見很平庸,跟眾人相同,但是爭利的心很強,所謂「小人喻于利」,因此跟人家在一起相處就不能和諧,這就是『同而不和』,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和而不同』,是講和諧共處,不一定要大家相同。譬如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有多種的宗教,多種的文化,多種的信仰,地球現在已經成了地球村,大家在一起如何能夠和諧相處?那「和而不同」就非常的重要,我們要求同存異,互相要尊重,尊重各自的文化傳統,不一定要大家相同,所以多元的宗教可以并存。在并存之中我們互相學習,宗教之間和睦,這就能夠影響世界和平。

  過去我們老恩師跟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見面,他們就談到這個問題。馬哈蒂爾長老他就問,這個世界能夠有和平嗎?我們老恩師跟他講,可以,但是必須要處理好四種關系:第一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要做到和平共處,平等對待,互助合作;第二個,是種族與種族之間;第三個,是政黨與政黨之間;第四個,是宗教與宗教之間。這四種關系都處理好了,這個世界一定和平。馬哈蒂爾前首相聽了之后皺眉頭,這太難了。我們恩師講確實不容易,但是四種關系從宗教和諧下手是最容易的。宗教和諧了,必定能影響其它三種關系,所以和諧世界,宗教和諧是一個很好的契入點。因此我們恩師在國際上不遺余力的呼吁,宗教之間要團結。

  可是宗教要團結,不容易,大家信的神都不一樣,怎么個團結法?不同,那就要互相的學習。如果真正深入學習宗教的經典,我們會發現其實宗教之間有很多是共同的。你譬如說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方面很多共同點。所以我們師父在前兩年專門涉獵十大宗教的經典,從經典里頭摘取出很多經句,把它匯集起來成為一本書,他題名是《世界宗教是一家》。各宗教經典里面抽出來的經句,講的內容都是倫理道德因果。然后我們發現這些教誨非常相似,所不同的,真的只是語言上不同,所講的義理都是一樣的。

  有一次我們恩師在印度尼西亞接受一家伊斯蘭教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請我們恩師講一個演講,恩師主要就是談宗教團結的問題。結果演講之后,大學里有一個同學是伊斯蘭教的,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宗教根本都不一樣,怎么能夠團結?」我們師父就伸出五個手指,他做個比喻,他說:「印度尼西亞有著五個宗教,好比是五個手指。譬如說這個是伊斯蘭教,這個是天主教,這是基督教,這是佛教,還有一個是印度教。這五個宗教,你在手指上看,表面上看它是不一樣的,但是你就在自己的那門宗教里頭深入,深入自己的經典。譬如說你是基督教的,你就深入你自己的《圣經》,一直深入到手掌心這里,你發現其實所有的宗教同出于一源,從一個根源出來的。如果你還沒有深入,你只停留在表面上,你會覺得不同,沒辦法團結,沒辦法和諧,可是你深入到下面根部這里,這就相同?!顾@個比喻給我們很深的啟示,不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外面的表象,根本是完全相同。

  實際上佛法里面講到的就特別的究竟,他說整個宇宙都是自性所變現的。這個根本是什么?根本是自性。你真正悟入自性,你看到這萬法全是一個自性出生,在相上講是不同,性上講這是一,不僅是同,是一,一體。既然是一體,那還能不和睦嗎?還可以不和諧嗎?一定和諧。所以君子他能夠識得這個根本,當然他就能夠跟一切萬事萬物接觸的時候,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接觸,和而不同,他不要求大家同,在相上怎么能同?可是他知道,不同的相都同出于一個性,所以他很歡喜的接受這些不同,但是他又能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對所有的宗教我們都要有這樣的認識,所有的宗教都是自性所流露出來的教誨?;浇汤锩嬷v是上帝,是真神;伊斯蘭教講的是安拉;佛教講的是真如本性;道家講的是道。不管你用什么名詞來描述這個自性,這個根源,我們知道它就是那一個。

  所以我們恩師在跟宗教來往的時候,提出所有的宗教其實信奉的是同一個真神,這個真神就是自性。為什么有不同的宗教?這是因為歷史傳統不同,種族文化不同,地域有差別,語言有差異,這些不同都是表象上,實質大家是同一體。這個理念提出來,沒想到所有宗教都能接受,沒有人反對。為什么?就是大家都是君子,和而不同,知道如果一定要求同就肯定不和。你譬如說我只能夠堅持伊斯蘭教,其它人要信其它的教,不準許,非得信我這個教,那就會產生什么?沖突,甚至升級會有宗教戰爭。所以同,一定求同肯定就不和;只有存異,才可以得到和諧。

  我們這世界,文化、信仰應該允許差異,在差異中自然就有繁榮。就像一個百花園里頭,幾百種的花各自吐艷,五彩繽紛,多美的大花園,萬紫千紅,何必說一定要求同,只要有一個花種,其它花種都不能要,結果就是純一色,多單調,多乏味!所以君子絕對不會干這個傻事情,君子心量大,知道萬事萬物都不離自性,何必在這里頭分別執著?所以這一句話「和而不同」,可以說是和諧世界一個根本原理。

  蕅益大師在《批注》當中說到,「無諍故和,知差別法門,故不同。情執,是同,舉一廢百,故不和」,這個意思就講得很明了。我們這里只舉出一個宗教和諧的問題來談,實際上在任何關系的處理上,這個原理都是相通的。怎么才能夠得到和?無諍就和。這個諍是互相之間一定要辯論,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就叫諍,一諍就肯定不和。佛門里面講的六和敬,第一個是見和同解,見解互相之間要和。如果不同見解怎么和?確實很難和,各執己見就和不了。那怎么才能和?很簡單,各自都把自己的知見放下,不要執著自己的知見,這就和了。所以見和同解,大家都沒意見,這就和了。你說沒意見那怎么辦事?總得聽一個人的意見??梢?,聽誰的意見?聽圣賢人的意見。誰是圣賢?孔子是圣賢,老子是圣賢,釋迦牟尼佛是圣賢,我們聽這些圣人的意見,這就和了。要辦事,我們想想圣人是怎樣教導我們?我們要按照圣人的教誨來辦事,待人、處事、接物都要符合圣賢教誨,這不就和了嗎?你也不堅持你的意見,我也不堅持我的意見,我們統統把自己的意見放下,用圣人的意見做我們的意見,這是見和同解,這也就無諍。見和這是最基礎、最根本的,見和得到了,后面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都不難,這個是很重要。

  清朝的皇帝,開國的幾位,就是前朝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些人都了不起!要知道清朝,滿清它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國以后要統治一個多數的民族,那是不容易的。大家不服你,在當時認為你是外國人,你侵略我們國家,大家怎么能服氣?這些滿清的皇帝,他們很有智慧,他當時率領文武百官一起來學習儒釋道三家的教育?;实蹘ь^學,然后教老百姓一起學。老百姓本來對自己的文化就會熱愛,皇帝提倡,當然自己就更要學?;实鄱嗦斆?,他不要老百姓說你聽我的,這老百姓肯定不服?;实壅f你也不要聽我的,我們一起聽老祖宗的,孔子怎么說的,老子怎么說的,佛怎么說的,這是他們圣人說的,我們要聽,不僅你也要聽,我也要聽,這大家就服了。你看這就建立見和同解,所以滿清能夠統治幾百年,這不容易!中國人沒有把滿清當作是外國人統治,接受了滿清,認為滿清也是咱們中國的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見和同解一定是大家都來學習圣賢教育,這就和了。

  圣賢都教導我們,萬物一體。你看老子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道家講的。佛也是這么講,「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既然是心現識變的,同出一個心性,它本來就是一體的。所以知道有自性、一體,你就能夠接受一切差別法門。差別法門是講相上,相有差異,性無差異,所以「故不同」,「知差別法門,故不同」。這是君子,君子見地高,高就高在這兒。小人情執,這就不同了,情執心量小,不能容納不同的事物。這情執就一定要求同,求同就「舉一廢百」,這一定是以我所認定的為尊,其它的都不行,都不能要,這怎么能和?所以要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這個理念很重要,大家都來做君子,這社會怎么不和諧?

  【評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這是在處事為人方面。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和:不同的東西和諧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間彼此不同。

  同:相同的東西相加或與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間完全相同。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