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關鍵詞: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說錯話。”

  孔老夫子在這里講到我們說話待人的學問??组T四科里面,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所以言語排在德行之后,非常重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學問,除了德行以外,就看他會不會說話。會說話不是說你講的言辭有多么的美妙,不是。最重要的看你知不知道什么時候說,說話得不得體,是不是恰到好處,沒有過之也無不及。那這里就教我們,『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當我們對人講話,跟他談論。當然孔老夫子跟人談論的事,不是德行就是學問,可是你要跟人談德行學問,還要看適不適合。這里講該跟他講而沒有講,「可與之言」,你可以跟他談論學問道德的,不跟他談論,這就「失人」了,就錯過了一個提升別人的機會。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緣分,這緣分不是常有的,所以圣賢人他有仁慈的心、愛心,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會教導人,所謂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會錯失良機。

  反過來說,『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這種人是什么?很熱心的人,但是智慧不夠。想跟人談論學問道德,要教導別人,但是別人未必能接受,「不可與言」,不能跟他講這么高的道德學問,你跟他講了,這就「失言」了。浪費言語,說了就是白說,不契機,人家也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不要緊,可能他還會生毀謗,不屑一顧,生輕慢心,這就反而不好。所以『知者』,就是智慧的人,『不失人,亦不失言』。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進退有度,這是智慧,智者有知人之明。

  那你要能知人,當然最重要的你先自知。一個人不能自知,不可能知人,所以還是要在自己修身上下手。自知就是知道自己有什么過失,知道自己有什么問題,把它改正過來。譬如說自己是不是愛心不夠,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能夠勇于伸出援手,這慈悲心不足。我知道了這個,要改,增長自己的愛心,樂意去幫助別人,你自然就能夠不失人了,可與言,就能與之言了,不會不與之言了。反過來,如果說我知道了自己有過度熱情的毛病,有的人心是很好,很想幫助別人,但是很急,什么樣的好事好像一下就要把它做好,看見有個人,他就要去度他、要去教導他,好像一夜之間非把他扭轉過來,要不然就不行。說得很多,反而讓人煩厭,效果適得其反,這是失言了。這也是自己的毛病,那就改自己急躁的毛病,不能心浮氣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長。

  特別有一些同學也寫個問題給我來問我,說我家里老公最難度,急著要把他度過來,結果搞得很矛盾,家里氣氛都很緊張。這是什么問題?不是對方問題,自己有問題。剛才不是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得修己以敬,從自己修身上下手,要做到無為而治,不能急于求成,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你把自己修好了,做個好樣子,自然能感動對方。你一急,一有控制別人的心,完了,這是形成對立,反而更難,所以這個確確實實需要有智慧。

  蕅益大師下了三個字的點評,叫「四悉檀」。這是跟佛法里聯系在一起了,佛法講四悉檀就是做不失人而不失言這樣的功夫。什么叫四悉檀?我們看看江謙先生的補注,這是民國江謙先生他對蕅益大師的一個補充。他說,「不失人亦不失言,則四悉檀具矣」。具是圓滿了,圓滿具備了四悉檀。四悉檀是菩薩對眾生的教化的手段,那菩薩很有智慧,所以能做到不失人亦不失言?!赶?,遍也。檀,施也」。這個悉是遍的意思,悉檀兩個字是華梵合字,有華文,有梵文。悉是華文,就是普遍的意思;檀是梵文,是布施的意思。四悉檀就是四種普遍的布施,布施是對一切眾生。四就是歸納為四個方面。

  「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第一個叫世界悉檀,「是興趣義,所以起信」。世界悉檀的意思,就是用世界之法來教化眾生。眾生一般都是凡夫,他們很習慣于世法,一天到晚吃喝拉撒的,財色名食睡,飲食男女,我們日常的生活所見所聞,我們能夠理解的、能夠想象的、能夠明白的這些事事物物,菩薩用這些來教導我們,隨順我們的境界給我們說法。我們聽了當然就很歡喜、很感興趣,這興趣義。譬如說,當時我勸我父親學習佛法,一開始也是策略錯誤,一天到晚叫他求往生、戒殺、吃素、戒律,那都是很緊張,我這一看這個做法不對,馬上改變策略。我以前還在美國讀書,每一年我都回來看望他,很孝敬他。你看別的留學生一年回來一次看望父母的不多,而且我的獎學金還省下來,每個月還給父母寄錢,他覺得這人學佛真變孝順了。這是他能理解的,孝順他能理解,往生他不能理解。我就帶他去旅游,回來就帶他上名山大川旅游。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很多,我就帶他到寺院走走,見到佛像別人都拜,他也得拜拜,種善根。在那功德箱里我放點錢,他看了他也放點錢,結法緣。慢慢、慢慢對佛法產生好感,興趣義,興趣興起來了。不能急,要一步步來,世界悉檀,讓他生歡喜心,所以起信。信心生起來了,這很重要,他對于正法沒有信心他怎么能學?信心,他不可能從經典里得到,他不會去研究經典,不像我們現在研究經典的信心愈來愈足,很堅定。但是一般人,他是看人,你信這個,看你怎么做,你做好樣子我們才感興趣、才會來做。所以首先得我們自身做個好榜樣,讓眾生歡喜,世界悉檀,讓他對于正法生起信心。你學這個都能變好,都能變孝順了,這一定不錯,就來了。

  第二,「為人悉檀,是訓導義,所以開解導行」。第二個才是為人悉檀。為人悉檀就是跟他講,他對佛法感興趣了,你跟他講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吃飯、喝茶都聊聊天,講一講人生到底怎么一回事。宇宙除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還有極樂世界,都是唯心所現的。我們要是有貪瞋癡,就感得三惡道的果報;要是能夠修十善、四無量心,就能夠生天;要是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你看一點點道理跟他講,訓導義,跟他講道理,開解導行,讓他心開意解,明白道理了,他才能去行。這個不能夠硬來,不能規定,讓他自己先明白了,他才肯去做。

  第三是「對治悉檀,是警策義,所以止惡生善」。等他再進一步,開始修行了,然后你才來對治。對治什么?告訴他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那我們自己有什么惡因,對照對照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果有犯了,趕緊得改,對治。如果譬如說我還殺生,將來得償命,今天吃牠半斤,來世還牠八兩。把這道理講明白,警策義,不能夠再造殺生的業了,自然就吃素了。所以你看我父親學佛沒多久就皈依了,然后自己通過學習之后吃素,念《無量壽經》,現在念了《無量壽經》念過三千部,比我還精進,我都不如他。他自己明白道理,他就止惡生善,他就樂意去修行。引導他對治自己的煩惱。

  最后第四個,「第一義悉檀,是解脫義,所以顯性證真」。這四悉檀最后一個是最高的,慢慢引導回歸第一義,第一義悉檀,這就是回歸到真心本性,就是證道。所以我們幫助眾生,最圓滿的幫助就是幫助他們證道,回歸到真如本性上,這叫解脫,究竟解脫。這個解脫是沒有煩惱、沒有迷惑的??桌戏蜃又v的,「仁者不憂」,他沒有憂惱;「知者不惑」,沒有迷惑;「勇者不懼」,沒有恐懼,圓滿的解脫。不憂、不懼、不惑做到圓滿,這叫解脫,這是圣人??桌戏蜃悠鋵嵔虒?,你仔細讀《論語》,都是念念幫助自己的弟子提升。弟子他可能問的水平很低,但是他的回答會把你拔高,最后引領你入第一義悉檀。顯性證真,顯明自性,證得真如,真心。當然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孔老夫子三千弟子里頭,真正說合格的,能夠顯性證真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顏回,其它人就沒聽孔老夫子講過說已經達到標準了。所以孔老夫子在顏回死了以后很心痛,自己真正的傳人沒有了,英年早逝,非常的心痛。所以別人問他哪個弟子好學,孔老夫子講「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現在沒有了。你看這么多的弟子里面,孔老夫子只稱顏回好學,他入境界了。

  入境界是什么樣子的?在《論語》里面孔老夫子教導顏回,顏回問仁章,「顏淵問仁」,顏淵就是顏回,他問什么是仁,仁愛的仁,仁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因為仁,你看人字旁一個二字,兩個人是一,一體的,這就是仁,沒有二。所以孔老夫子教顏回,「克己復禮為仁」??思壕褪菍χ?,對治自己的毛病習氣。復禮就是回歸性德,禮是自性中本具的性德,回歸性德?!敢蝗湛思簭投Y,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這一天做到克己復禮,你修己以敬,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不看別人的過失,只看自己的過失,只改自己,不管別人,你克己復禮做到了,天下都歸仁,百姓就安了。你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心凈國土凈。因為外面天下全是你一心變現的??桌戏蜃痈嬖V他這個大道理,只在自己修心,心外無法,所以只修心就好了。為仁由己,你修仁只是自己的事情,而由人乎哉?哪是人的事情。說老實話,自己以外沒有別人,整個宇宙一切的眾生就是自己一個法身,都是自己這心變現出來的,所以只是修己而已。

  顏回聽懂了,當下他就大悟,就入境界了,顯性證真,證的就是這個一體的境界,知道天下原來皆出于自己一心。所以顏回底下沒有廢話,直接問我該怎么修。問孔老夫子,「請問其目」,給我一個修行的綱領??桌戏蜃痈嬖V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把自己的言行當中非禮的全部都剔除干凈,你的真心本性就現前了。顏回聽了之后,二話不說,「請事斯語矣」,請事斯語就是依教奉行,回去就老實、聽話、真干,悟后起修。所以孔老夫子最贊嘆的是顏回,真正是得孔子心法的傳人。所以這是孔老夫子,還是跟佛一樣,讓一切眾生導歸到第一義?!阜鹫f一切法,不離四悉檀」??桌戏蜃诱f一切法也不離四悉檀,所以能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