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h1>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關鍵詞: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這段孔老夫子教誨我們,仁比生命更重要?!褐臼咳嗜恕?,這個「志」在古時候跟智慧的智是通用,這里可以解釋為有智慧的人,仁人一定是有智慧的。君子三達德是智、仁、勇,有智慧,有仁慈,有勇敢的,勇氣。這三者,它是一而三,三而一,有了仁自然就會有智,就會能勇。這里后頭是講「志士」和「仁人」能夠勇,勇而無懼,他沒有什么懼怕的,為了仁連生命都可以舍去,因此是『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害仁」的仁字,在唐朝石經那里頭的《論語》版本,它是作人字,就是人民的人,就是害人。作人民的人字講,以及仁愛的仁字講,兩者都通。仁者怎么會害人?不會害別人,也不會損害仁,所以不會因為要求生而損害仁?!赣袣⑸硪猿扇省?,是只會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對于一個人來講,生命是最可貴的;但是對于一個志士仁人而言,有比生命更可貴的,那就是仁。在歷代我們真的也看到有不少仁人志士為了成全仁,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像三國時代諸葛亮,他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了成全仁德,沒日沒夜的來工作,最后五十四歲死于軍中。像這樣的殺身成仁的例子有很多。這個「殺身以成仁」,是身體的身,不是那個生命的生。

  蕅益大師在批注里面講,「如此,方名志士仁人。今之志士仁人,宜以此自勘」。志士仁人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就是用這條,看我們是把生命看得更重要,還是仁看得更重要?能夠為了仁而不惜生命,如此方名志士仁人。如果珍愛自己的身命,在大節要抉擇的時候,選擇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惜損害仁的,這就不是志士仁人,這只能是小人。所以蕅益大師提醒我們,今之志士仁人,以此自勘,勘就是勘驗自己。境界來臨的時候,是想到自己的生命重要還是想到仁重要。那什么是仁?仁者愛人,愛別人比愛自己要更甚,這就是仁者。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報導,好像是在去年美國發生了這么一樁事情,新聞報導。有一對情侶到風景區去旅游,這位女士是現在在哈佛大學正在讀博士,成績很優秀,那個男士在工作,他們新婚度蜜月。到了風景區里面,因為這個男的很愛照相,所以到處照,在這個山崖上一不小心,失足就墜下去了。結果這女的看到他墜下去之后很驚慌,就叫他,聽到他有回聲,探頭一看,原來他掛在一個懸崖的小樹上,沒摔下去,底下是萬丈深淵,就掛在那。他已經摔得骨折了,很疼痛,在那里樹上掛著。這女的立即打電話去呼救,救援的人員大概至少要二十分鐘才能趕到。當時下著雨,很滑,這位女士看到自己新婚的丈夫那么疼痛、那么痛苦,幾乎是休克,于是就決定自己先下去試試看,要救他。

  她原來是登山的運動員,所以她自己就把那些樹藤砍下來扎成一條繩子掛在樹上,然后自己就拉著這個繩慢慢慢慢的下去。那個男的在底下說,「妳不要下來」,但是這位女士為了趕快救到他,所以就下去了。結果剛下去踩到這個小樹上,沒想到那個風很大,把那個樹藤子給一下刮松了,就斷開了,結果他們倆都一起就掛在這樹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去,這倆沒辦法,只好等救援部隊。那小樹因為承載兩個人的重量也支持不住,就聽到那個開始裂開的聲音,他倆就很驚慌了,這不得了,原來承載一個人的重量還行,現在兩個人,不行了,要一下松開,兩個人都沒辦法活命。就在這個緊急關頭,這個女士對這男士講,說我們倆只能有一個人存活,我們這一生成為夫妻,來生我們再來做夫妻,說完之后就縱身躍下萬丈深淵。那個男士還沒有回過神來,就看見自己的妻子墜到了深淵里頭。后來這位男士得救了,他寫了一篇文章紀念他的妻子。

  這位哈佛大學的女博士生,為了對方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雖然她只是為救自己丈夫,但是那一時一刻完全是仁愛的心來驅動,把對方看得比自己生命更可貴,所以她能夠殺身以成仁,這個愛才是真愛。那我們自己想想,設身處地,我們在那個時候,如果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這兩個人當中只能一個存活,那你是要犧牲對方還是犧牲自己?再擴大,如果你能夠以生命來換取許多人的生命,這個時候你能不能夠殺身以成仁?所以,志士仁人就在這些境界上自己反省。

  在這樣的一種考驗當中,能夠毅然做出決定,在平時起心動念都要能夠把自私自利放下,養成習慣了,在境界關頭你才能夠提得起正念。如果平時自私自利習慣了,到境界來臨的時候,那肯定還是自私自利做主。像這種要一下犧牲生命的機會不多,這種考驗在平常生活當中是少的,而更多的是什么?在利益抉擇的時候,不管利益是大是小,我們在選擇利益的時候,首先你是選擇利益自己,還是利益別人,是自利還是利他,在這上面勘驗自己。如果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那成圣成賢是沒分的,仁人志士你做不了。仁人志士是能夠渾然忘我,把身見能放下,這是智慧。什么叫志士?有智慧的人,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它就像自己的一件衣服似的。什么是我?靈性是我,不要迷失了,把這身體誤做為自己了,這個身體是可以換的、可以放下,為了仁、為了道,把這件衣服脫下來不算什么。你有這種覺悟,這就放下身見了,這是入圣第一個關口。你過了這個關口,你就算入圣流了。佛法里面講你能夠放下見惑,見惑頭一個是身見,你放下見惑,你是須陀洹,小乘初果的圣人,那是真的圣人了。

  你看孔老夫子在這教導我們斷見惑,放下身見。放下身見,不光是要道理明白,還要在這個境界上真正去煉。你譬如說像我現在每天都講課,一個禮拜四天講四個小時,其它三天講兩個小時,很多人就說你上課很辛苦,真要注意身體,大家也挺關心我的,都勸我要好好保重身體。上一次胡小林老師來這講課,就提到這么件事情,因為他坐在我旁邊聽師父老人家講經,我有時不自覺的就動動我的脖子,大概脖子有點酸,結果胡小林老師就覺察到了,很有愛心,還給我按摩,結果他在上課的時候講出來了,現場直播,全世界的人都聽到了。結果就真的有一位老者,七十歲的老人家給我寫了一篇長信,我看了很感動。他勸我怎么樣保養我的頸椎,送了幾副膏藥,讓我注意看書的時候,不要老一個姿勢,身體要坐直;看計算機的時候,脖子不要往前伸,這樣會拉傷頸的肌肉等等,我是很感激。還有人勸我不要看這么多書,看這么多書將來要真的得了頸椎盤突出,那是很痛的。我們聽到這些愛語,心里要有主宰,我們既然發心走弘揚圣賢教育的道路,那古人講的,能為法忘身,為了弘揚正法不惜身命,我們這點苦累算什么!你看《華嚴經.普賢行愿品》里面講,菩薩求法,「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經百千劫都不疲不厭,這是給我們做示現,為了正法忘身,這就是殺身以成仁。

  殺身,不是說我們現在去自殺,不要這個身體,不是!是把這身體做為一個工具,為正法、為眾生來服務,把弘法利生看得比自己身命更重要,不疲不厭,這叫殺身以成仁?!稛o量壽經》上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不退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面臨著考驗的時候不退心,不是說我經文會念念就是了,發了愿不能兌現。平常在考驗的時候,就看出自己的愿心是不是真的,而仁人志士跟凡夫小人的區別,就在這考驗上看出來。

  你看我們的老恩師,今年八十四高齡,還是天天講經不斷,你說這個不累嗎?身體不累不苦嗎?不可能的,你沒講你不知道,我知道。你要備課,你要讀經,你要做準備,你講課也是耗氣,平常還有應酬,這些都是損耗老人家的身命,只是他老人家不提不說而已。我們在旁邊看到了心里也是很痛心,現在這么高齡,還是這樣勇猛精進為正法、為眾生,這就是殺身以成仁。老人家都給我們做這樣的榜樣,我們后生晚輩還豈能夠去訴苦、去喊累?所以「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些就在平常點點滴滴自己起心動念處去反省、去覺察,慢慢將那不仁的念頭、自私的念頭,換成仁慈博愛的心,那逐漸不知不覺你就轉成一個仁人志士。

  【評析】

  “殺身成仁”被近現代以來某些人加以解釋和利用后,似乎已經成了貶義詞。其實,我們認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說的這段話,主要談了他的生死觀是以“仁”為最高原則的。生命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十分寶貴的,但還有比生命更可寶貴的,那就是“仁”。“殺身成仁”,就是要人們在生死關頭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來,它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為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痹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