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痹唬骸拔崂弦?,不能用也?!笨鬃有?。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關鍵詞:論語,微子第十八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禮節時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對待他。”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離開了齊國。

  這章《論語》記載了齊景公兩段話,孔子沒講話,孔子只有一個動作,他離開了。這樁史實在《史記.孔子世家》里面記載得很詳細,大意就是說當時孔子三十五歲,魯昭公逃離了魯國。因為季氏還有孟孫氏、叔孫氏這三家當時專權,魯昭公企圖收回自己的政權,但是失敗了,逃離,后來就死在國外。當時魯昭公逃到了齊國不久,孔子也追隨到了齊國,住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期間當中,齊景公很欣賞孔子,常常問政于孔子,向孔子請教政事,如何治理國家。在《論語》里面我們看到兩次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一次,怎么樣治理好國家?你把倫常關系擺正了就行,君得像君,做國君的得像個國君,要有仁,仁心,對待臣子、百姓要仁愛;臣臣,當臣子的要效忠于君主,當君主做錯了事情臣子要勸諫。父父、子子,做父母的要慈愛,關心兒女;子子,做兒女的要孝順父母。這些君臣父子的關系都擺正了,那你這個國家自然就和諧,就太平。

  孔子又有一次在答復齊景公問政的時候,又講到「政在節財」,節約使用,不能夠奢侈浪費。所以這一些孔子的諫言讓齊景公都覺得非常歡喜,當時齊景公因為很歡喜,想封一塊地給孔子,結果被當時的宰相晏嬰阻止。后來齊景公就說出待孔子之道,就是這一章所說的?!糊R景公待孔子曰』。這個「待」字,根據《史記.孔子世家》所說,當止字講,停止的止,安止的止。就是齊景公想要讓孔子安止下來、安定下來,留在齊國。他說,『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季氏是魯國三卿大夫之一,季孫氏就是上卿,最有實權,其它兩個就是孟孫和叔孫。這三家原來是兄弟,代代延續下來,他們跟魯君原來都是一家人,四兄弟。長子繼位就是君王,就是國君,其它三個次子就是大夫。發展下來結果三家專權,國君沒有權力。當時齊國也有類似的情形,齊國當時田氏專權。所以景公對孔子說:我是很愿意善待你,但是要對待你以上卿之位,就像季氏這樣,魯國的季氏,「則吾不能」,我就做不到。因為已經有田氏專權了,他是上卿大夫。但是又不可以讓你比魯國的孟氏要更卑微。孟氏,三家之一。換句話說,齊景公對孔子非常賞識,所以他說「以季孟之間待之」,用介乎季氏和孟氏之間,給你這樣的待遇來留你。這是顯示出齊景公對孔老夫子的那種高度的禮遇。季氏和孟氏之間應該就是叔孫氏,三家,孟氏等于是三家最弱,季氏是最強,不能最上也不能最下,那就中間,但是這是已經相當了不起了,這個待遇很好了。

  可是晏嬰就反對了,晏嬰是當時齊國的相。這段話是在一個時期中說的,底下這段話就是另外一個時期說的?!涸唬何崂弦?,不能用也』。大概孔子在齊國住了一段時間之后,齊景公他被臣下挾制,他自己做不了主。雖然他很喜歡孔子之道,但是他覺得沒有辦法用孔子,所以只好托辭說,我老了,圣道難成,我不能用你了。結果『孔子行』,孔子便離開了齊國,后來就回到了魯國。從孔子的這種行動我們看到,他老人家在齊國并不是要謀求什么官位,他是志在行道。道不能行了,他就離去了,根本沒有跟齊景公講我在你這給了你這么多建議,你應該有什么條件,給我什么報酬。根本沒談這些,一聽到齊景公這話立刻就走,什么都不要,無求!從這就看到孔子是真正放下名利心。放下名利心才能做圣賢的事業,你自己還有名利,還放不下,那怎么可能把圣賢事業做得好?

  下面我們再看《雪公講要》里頭引用了劉寶楠的批注,《劉氏寶楠正義》,就是劉寶楠他的《論語正義》。里面是這樣解釋說,「景公雖欲待孔子,而終不果行。后又托于吾老,而不能用,孔子所以去齊而反魯也。待孔子與吾老之言,非在一時,故《論語》用兩曰字別之」。這是給我們說清楚了,齊景公他是很喜歡孔子。欲待孔子,就是欲厚待孔子,要留他,要用他,但是他是力不從心,有心而無力。終不果行,最后沒有能夠成功??桌戏蜃舆@個道沒辦法施展,那肯定什么?觸動了當時那個國里頭的利益集團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反對。你要行道那不容易,你肯定要有這個沖突起來。人家不行道,你行道,那當然就有對立沖突,就要看那個君主了,他能不能夠擔當,能不能夠鍥而不舍推行道。他如果沒這個決心、沒這個意志,就難了。雖然孔子有心幫助齊景公,齊景公意志不堅決,那也做不到。后來托辭說我已經老了,不能用你了,所以孔子就離開齊國返回魯國。說兩段話的時期,待孔子與吾老之言,這兩個時期不是在一個時期,非在一時,所以這章《論語》用兩個「曰」字來分開。前面說「待孔子曰」,下面又說「曰:吾老矣」。這說明是兩個不同的話,不同時期說的話。

  在這確實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教育,有心來弘揚圣賢教育的人,讀到這章要覺悟。學道、弘道,你就得像孔子那樣做一個鐵漢,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經過這三種考驗。遇到富貴,孔子在齊國是富貴,受到齊景公的賞識,那會不會生起驕淫之心。有一點名利心就往往會生出驕淫來,驕奢淫逸、傲慢、自以為是都會起來,貪著于名利了。這個事情確實不容易,在佛門里面很多大德尚且未能過這個關。

  你看唐朝的悟達國師,他是高僧,皇帝封他為國師,給他賜了一個沉香寶座,那是最高禮遇。沉香很名貴,放在水里它沉下去的,論兩來計,很貴的,何況做一個寶座,做個太師椅送給悟達國師。悟達國師受到這樣的賞賜和這樣的封號,覺得自己真不錯了,只是一念傲慢心起來了,結果冤親債主找上門來。他十世之前曾經在漢朝,悟達國師在唐朝,他在漢朝的時候做過官,曾經向國王,就是向皇帝諫言,勸皇帝殺晁錯,晁錯是當時的大臣??礆v史我們知道晁錯當時建議漢景帝削藩,就是藩王,少數民族這些藩王權力愈來愈大,要把他們的權力收回來歸皇帝所有。這個建議結果反而激起藩王造反,搞到漢朝岌岌可危。結果皇帝聽了這個大臣的建議,悟達國師就是當時的一個大臣,于是就把晁錯給殺了。晁錯恨這個大臣,認為他是下讒言害死自己,所以一直跟蹤他,陰魂不散。沒想到這個大臣很有善根,后來十世都做高僧,那有護法神保護,所以這個冤親債主上不了身,沒辦法報復。一直到唐朝他成為悟達國師,結果他受到皇上的恩賜起了傲慢心,覺得自己是國師,了不起了,一念名利心起來,護法神離開了,冤親債主得其便,鉆到他身體里,在他膝蓋那里長出一個人面瘡。

  這歷史上真有其事,有記載的。人面瘡長的就是一個人頭的形狀,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還要吃東西,能講話,但是很痛,把悟達國師折磨得死去活來。就像我們現在說的大腫瘤一樣,把全身營養都吸到它那里,它還自己要吃飯。幸好悟達國師之前曾經幫助過迦諾迦尊者,這位尊者其實是大權示現,留給他一句話,說將來你有難你來某地方找我。悟達國師這回有難了,想起他來了,去找這位尊者,找到了。這尊者給他調解,用三昧水給他去擦這個瘡。然后這個人面瘡說話了,說出來了,說我過去就是跟悟達國師有冤仇,他在漢朝時候害了我,我一直追著他到現在,總算找到機會,不過承蒙尊者的超度,我現在可以把這個怨氣化解了,不再跟悟達國師計較,把這個恨意放下了。然后離開了,悟達國師才好。所以后來悟達國師寫了「三昧水懺」,這是佛門里面一部懺儀,很多人現在還作這個懺儀,就是懺悔自己的殺業、罪業,跟這些冤親債主結的怨化解,「三昧水懺」這么來的。

  所以你看看悟達國師當年這么高的修行,尚且還生起這一念名利心,人家看不到,他這一念誰看到了?但是這一念起來了,招的果報就非常慘烈,所以怎么能夠心地不清凈?如果心地不清凈,你從事這個圣賢事業,佛陀教育事業是圣賢事業,那你就肯定會有障礙。障礙是自己感召的,就是自己見未真,所以守未定。念頭不清凈就感召障礙。所以自己要懺悔,把這些不清凈的念頭懺除干凈,這叫業障消除。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痹唬骸拔崂弦?,不能用也?!笨鬃有?。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