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朱夫子這里解釋,他主要給我們破字釋詞,這個意思是接著上面下來的。這個「本」,朱夫子也說了,「謂身也」,他也說出來,這是身。這里講到所厚,『其所厚者薄』,這個所厚的是什么?家也,也就是說,朱夫子也認識到修身是本。如果身不修,那治國平天下之事也不可能做到。治國平天下,這是末,本亂了,末要治,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否矣』,否就是不可能。所以,所厚的應該是我們的身、家,所薄的應該是國、天下。這個意思就是說,「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如果把跟我們切近的身、家看得不重要,而高談所謂的治國、平天下,沒有這個道理。

  過去,我們師父上人帶著我參加不少的聯合國和平會議,會見了不少的國家領導人、和平的人士、宗教的領袖,我們在會上聽取他們的報告,他們也講得頭頭是道。這些都是專家學者,世界一流人物,他們也大談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確實都讓我們嘖嘖稱嘆,現在我們講要和諧世界,他們道理都懂??墒菫槭裁次覀兛吹竭@和平會議,你看聯合國建立這么多年,它是一九四五年建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一九七0年代建立的,到現在都是幾十年了,這個世界有沒有和平?好像這個會愈開,世界愈亂,什么原因?《大學》里面這句話就給我們把原因點出來,「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假如我們倡導和平的人士自己身沒有修好的話,要談治國、平天下,那是空談。自己還放不下名利,放不下欲望,就不能格物,就不能致知、誠意、正心,你身怎么能修得好?身不能修好,家也不能齊。如果看到這個家里都不和,甚至夫婦還鬧矛盾、鬧離婚,父子、兄弟、夫妻關系處理得很不和諧,身不修、家不齊,何以能夠和諧世界?所以這是未之有也,沒有這個道理?,F在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大學》。剛才講到「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剛才我們提到,現在大家都在關注如何真正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大學》里面就告訴我們,要以修身為本。如果這個身,這個本沒有修好,我們想要齊家、想要治國、想要平天下,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學貴立志,立志什么?治國平天下、成圣成賢,先從修持自己下手,自己的品德要提升,自己的欲望要克制,深入學習圣賢教誨。不僅要學,而且應該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先表演出來,然后再說。表演什么?就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為大家表演出來,做個好榜樣,然后你能齊家,這齊家是講你周圍的人。

  在古代,家是個很大的團體,甚至有五代、六代同堂,明朝鄭濂的家是七代同堂,有一千多口人。這一個家上下都能和睦,這是齊家。而齊家是什么?家里每個人都有這分責任。古人所說的,「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親、君、師,這是三種角色,三種角色是一,一個人來表現,什么人來表現?當然首先是家長,一家之長。他要表現出親,親是什么?他是做父母,像關懷自己的子女一樣關懷每一個人,愛每一個人。愛人就不會討厭人,就不會埋怨人,不會看這個人的錯誤而揪住不放,就能夠寬容人,就能夠用愛心幫助別人改過自新,去感化人,這是「作之親」,關懷照顧身邊的人?!缸髦?,君是領導,你要做這家里的領導,帶頭,帶頭是什么?要帶好頭。要知道,自己一舉一動都有個示范的作用,都要想到我把這個家是往哪個方向去帶。有這分責任心,自然就能夠處處謹慎,這也是你愛心的體現?!缸髦畮煛?,師是老師,你要教導家里的人。如果看到有人不對了,不是去埋怨,不是一味的批評,而是應該啟發他、幫助他改過。這是一種愛心,不是那種人我是非的心,自己要做個好樣子,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身教、言教。家里是不是只有家長才是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此,都有這個使命,去關懷照顧每一個人,這是作之親;給大家帶個好頭,這是作之君;用身教用言教帶起好家風、好學風,這就是作之師。

  家如是,國亦如是。所以這里講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庶人他是不是要作之君?也是。是不是也要作之師?也是,總是從自己格物致知下手。所以我們學了圣賢之道,立志成圣成賢,就要先從修持好自己下手。譬如說,我們自己待人接物處事都有條不紊,你就能夠有能力治理一個公司、治理一個地方,甚至治理國家,這是所謂修身而后齊家、而后治國。如果你自己都搞得亂七八糟,看到你的房間一片混亂,你的辦公室一片混亂,東西都沒有擺正地方,自己都沒管理好自己,怎么去管理大眾,怎么可能去齊家、去治國、去平天下?

  所以點點滴滴我們都要謹慎,特別是慎獨。自己能夠一個人的時候都沒有違犯圣賢的教誨,那你的意念就真誠,也就是說,你真有這個志向將來治國平天下。如果是在別人面前的時候表現出好樣子來,裝模作樣,別人不在,自己就肆無忌憚,那你說他真有誠意要治國平天下嗎?不可能,他沒有立志。為什么?他不肯格物,不能格物就不能致知、不能誠意、不能正心。所以有一次,我記得參加一次聯合國的會議,跟一位同仁一起住一個房間,這位同仁也是熱心于和平的事業。我們在房間里,他就很喜歡看電視,我不看電視。他就讓我想到,看電視,電視里面的節目就有很多庸俗、不健康的內容,會亂人的心智,就是會破壞我們的誠意正心,所以我們不要受這個污染。有這些節目,他看了,為什么?他喜歡看。那你說心正了嗎?《大學》里面講「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這個好樂是貪。貪眼所接觸的色,眼根對色塵起貪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貪心、起好樂,不得其正。既然不得其正,身就沒修,我們所談的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會是真實的學問嗎?

  我自己也常常反省自己,有沒有在獨處的時候能夠保持自己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譬如說我們查閱數據難免要上網,上網,現在常常會有些花邊新聞從計算機里面彈出來,讓你不看也得看。這一彈出來之后,你能不能夠馬上警覺,把它關掉不看?亂人心目,這些內容會造成我們意不誠、心不正。所以顏子,顏回一生遵循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我自己在這方面也沒做到,所以反省自己,為什么沒有辦法做得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做得不夠。要從這里下手,見到有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發生,我們不要去埋怨別人。為什么?去埋怨別人是舍本逐末,本是什么?身是本,先自修其身,自然能感化。所以湯王說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四方的老百姓如果有罪了,犯罪了,犯錯誤,誰的錯誤?罪在朕躬,朕是天子自稱,我的過失,我的罪。為什么?因為我的德行不夠,不能感化他們,我的教育無方,不能教化他們。所以回過頭來,自己更加努力的進德修業,這是「此謂知本」,所以貴在知本。

  因此,我們來看下面一句經文,『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這是承上做個小結,這句話放在這里非常的妥當。不過,朱夫子把這兩句話移到后面去了,移到了后面「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之后。朱夫子的意思是說,上面「謂知有也」,這一節末后已經總結上文了。他說這以上的經文叫經,是一章經文。朱夫子認為這是孔子的言論,孔子親口所說的,曾子把它記錄下來,所以這上面總共二百零五個字是屬于經。后面朱子把它分為十章,他認為是曾子的意思,由曾子的門人記錄下來。而且他說這個次序有錯亂,他說舊本,就是《禮記》里面的第四十二章「大學」,它有錯解,漏掉了一段,次序也打亂了。底下一大段經文,就是十章的傳,總共有一千五百四十六個字。朱子做了個重新的編排,《大學》整篇是一千七百五十一個字,朱子又補了一段進去,這樣就造成現在通常我們見到的《大學》。但是如果你去查《禮記》里面的「大學」,那是舊本。

  朱子的《大學章句》里面是這樣解釋的,他說「此謂知本」,因為調到后面了,調到后面就等于出現兩個「此謂知本」。所以他引程子的意思,程子是講二程,程顥和程頤,他們說這是衍文,衍文就是多余的文字。他說「此謂知之至也」這句上面有闕文,這是因為在歷史上可能有人抄漏了,所以這個此謂知之至也,應該是屬于漏掉的這一段的最后一句結束語。所以朱子他說到,「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此章舊本通下章,誤在經文之下。閑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他是說前面,就是到那個「子曰:聽訟,吾猶人也」那節經文,已經出現有五章,然后才出現「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這一節放在那里。他說這一段應該是在詮釋格物致知的意思,這一段漏掉了。

  舊本,就是《禮記》里面的古本,它現在被打亂了次序,這兩句話「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就被誤放在第一章經的文字之下。所以朱子重新做一個編排,他說自己按照程子的意思補上了這一段。這一段大概是講格物致知的義理,那是朱子的發揮。因為很多《大學》的版本里面有用到這一段,所以我們也把這一段通讀一遍。但實際上,王陽明先生反對,他不認為朱子這一段是正確的。這一段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之前已經說到,現在把他這一段念一念,就念過去了。

  朱子補出來的這一段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所以他把這個「此謂知之至也」這一句,做為他這一段的總結。他的意思是說,因為格物致知是屬于八目前面兩條,沒有講到,底下是直接說到「所謂誠其意者」。那「所謂格物」、「所謂致知」這兩條沒講到,直接從誠意來講,那是不是漏掉?而且這里說「此謂知之至也」,好像是總結前面格物致知,才有他這一段補充的文字。我們把這一段簡單的翻譯一下,知道朱子的意思就好。他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這個意思說,「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是說要想推廣窮極我的知識,在于就每一個事物而窮究其性理,每一樁事物都要窮理。因為「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就是人的心都是靈明覺知的,所以沒有一個不具有他的識見,知識和見解。那么天下的事物莫不有理,沒有一個事物不具有它的性理。所以只要對于事物的性理研究,看看有沒有窮盡而已。如果沒有徹底窮盡,那么就不能夠達到無所不盡的地步。這是要我們窮理。

  又講到「大學始教」,大學開始教人,這是大學的課程里面的第一個教材?!副厥箤W者」,一定要使得學者,求學的人?!讣捶蔡煜轮?,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對于天下一切的事理,先用他已經知道的道理來做個基礎,然后進一步的去鉆研、窮究?!敢郧笾梁跗錁O」,就是窮究到極點?!钢劣谟昧χ谩?,就是等到你下這個研究的功夫時間久了,自然就「豁然貫通」,就有一天你突然心竅頓開,把所有道理都貫通。于是一切事物的「表里精粗」,就是各種現象、里里外外、大大小小,都無不知曉。這個時候,「吾心之全體大用」,我這個能夠理解一切事物的心,這種作用叫大用,就完全明白了。他說這叫做格物,物格了,你的理就徹底透徹明了了?!复酥^知之至也」,這就是致知到了極點,你的知識到達極點了。他的物是講物之理,知是講知識。這一段是他的補充。

  當然,朱子他自己也說,自己擅自增改原文,其實是不妥當的,他在「大學章句序文」里面也是這么說。他自己說,「閑亦竊附己意,補其闕略,以俟后之君子。極知僭踰,無所逃罪,然于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己治人之方,則未必無小補云」。所以他自己也承認,這個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補出這一段。其實他是叫拋磚引玉,希望后來的君子、后來的大賢,能夠給他提出修正。這也是朱子很謙虛,畢竟他是在四書里面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所謂學養功深,他的補充確實也是有一定道理。雖然有很多人的批評,他自己也能夠認識到這是屬于僭踰,僭踰是什么?超越本分了,就是用自己的意思來冒充作圣賢的意思,這是屬于僭踰。僭踰,這是無所逃罪,這個罪過是不可免的。但是他的發心、愿望是好的,他說希望「于國家化民成俗」。畢竟《大學》是圣賢之道,把這個意思解釋得周詳一些,能夠幫助百姓,教化眾生,移風易俗,幫助求學的人在修己、治人這方面有點補益,這是他的愿望。

  愿望固然是好,但是這么做確實不妥當。因為什么?即使是你做對了,你開了這個先例,給后人也是個不好的榜樣。因為如果后人要是看不明白圣賢的經典的話,他就按自己的意思重新編排,甚至加一段減一段,搞到最后,經典就面目全非。所以如果是發現經典里有可能遺缺,不能改動原文,而應該在旁邊作個小注,把自己的見解寫在小注上,這就行了。況且朱夫子這里講,改動也是不妥當。前面我們有講到了,他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不妥的,即使是對經文本身的結構,他的理解也是不甚妥當。

  在清朝有位周安士先生,他就指出來,他指出這點,說朱夫子改這個原文,補了這一段,他前面所用的一句是「所謂致知在格物者」,這個放在「誠意章」之前,這一段按照文法來說也是不妥當。如果大家細細的去看《大學》,你看后面的幾章都會說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這后面的四章都是用這種聯的文筆。修身蟬聯著正心,齊家連著修身,治國連著齊家,平天下連著治國,這是蟬聯的語氣。而這里第一章「誠意章」,「所謂誠其意者」就沒有蟬聯。他沒有說「所謂誠意在致知者」,沒有這么說,說明這一段應該是開頭。但是朱子在這一段之前又放上了「所謂致知在格物者」,把這個文法就搞錯亂了,第二段才是「所謂誠意者」,又不是「所謂誠意在致知」,這文法也有錯亂。這點是周安士先生給指出來了。

  我們從這個結構上來分析,原文的,就是舊本的《大學》,它的結構沒有錯亂?!杆^誠其意者」,應該是首章。格物致知,就像蕅益大師所講的,已經在前面說了。前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這一節,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到這里,就屬于講到格物。格物,蕅益大師這里判,「的示格物,須從本格」,已經講了格物。底下是把誠意這里連著致知而講,「所謂誠其意者」這里下去,是「詳示誠意,必先致知」。所以這里面我們細細的看,蕅益大師把這結構分析得更有道理。

  我們繼續來看這個原本「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這句經文。蕅益大師怎么解釋這一句?蕅益大師連著上面一起解釋?!钙浔緛y,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他這整節經文來做個解釋,他主要是把關鍵詞給我們解出來,他的解釋也是非常精練。他指出所厚是什么意思,他的解釋是在朱夫子的基礎上,如果朱夫子解的是正確的,蕅益大師就不再重復了。譬如說這里講到本、講到末,朱夫子已經理解正確,本是講身,末是家國天下。所以如果身沒有修好,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不可能。這里解釋所厚是什么?朱子解釋所厚說是家,這個蕅益大師就不同意,他說所厚是什么意思?「所厚,謂責躬宜厚;所薄,謂待人宜寬。若以厚為家,薄為國與天下,便是私情了」。你看,他是針對朱子的這個見解提出來不同的意見。對照一下,你看看哪個有道理?

  蕅益大師講所厚是「責躬宜厚」?!?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lunyu/' target='_blank'>論語》里面有一句話說,「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這是講什么?責備自己要重責,對別人要輕責,這種人就可以遠離別人的怨恨。君子總是能夠厚責己、薄責人,甚至他不會責怪別人,正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事事物物遇到挫折了、遇到不順了,都反求于自己,絕對不會批評別人。所以這里所厚是講你的修行,對責備自己這方面要厚重一點,所薄是指待人,待人要寬恕一點。不是說所厚的是家,所薄的是國和天下,不是這個意思。蕅益大師講「若以厚為家,薄為國與天下,便是私情了」。你對家里要厚,對國家、對天下要薄,這不是私情嗎?就為你自己身家著想,對國家、對人民、對天下人不負責任,那怎么行?那叫自私自利,應該要大公無私。所以朱子解釋欠妥。

  所以「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應該怎么解釋?就是如果該責備自己的卻輕責,應該重責的變成輕責;對別人本來應該輕責的變成重責。那你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未之有也,不可能。所以古德教我們,「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對人要寬厚,不能夠吹毛求疵,樣樣求全責備,這樣如何能夠明明德于天下?像湯王那樣,「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才能夠明明德于天下。所以蕅益大師說,「會萬物而為自己故,謂之知本。自己之外,別無一物當情故,可謂知之至也」。會萬物,會是你體會得,萬物是指宇宙一切的現象,就是自己,整個天下就是一個自己,整個宇宙就是一個自己,自己以外沒有天下,沒有宇宙。你能夠體會得這一點,這叫知本。你知道這一點之后,你還會去責備別人嗎?不會了,別人就是自己。所以只會反求諸己,只會責備自己,絕不責備別人。自己以外,「別無一物當情故」,因為整個天下宇宙都是自己,自己以外,真的無一物可得。這種境界是什么?萬物與自己是一不是二,物我同體。你知道了這個根本,這便是「知之至也」,這個至是極點,你應當知道的就是這一點,這是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這是知之至。所以致知到這個地步就算是圓滿。那么你的格物,物之本是身,物之末是家國天下,而身與家國天下又是一體,這是格物。格物致知在這里就做到圓滿。

  這是講你的解門,就是你懂了,你真正解悟了。悟了以后做什么?得修行,悟后起修。悟了之后不修,那個沒用,你不能入境界,還是不能明明德,還是不能夠止于至善。但是悟了以后很重要,它指導你修行,指導你從本起修,從根本修。那我們現在悟了沒有?假如我們學到這里,你真聽懂了,你也就悟了,知道身、家、國、天下皆是自心所現物,心外無有一物可得。所以修行全是克己的功夫,反求諸己而已。然后再下面就是修行,從誠意正心開始,這是行門,前面格物致知是解門。解行要并重,解得一分,你就行得一分;行得一分,又幫助你解得更深一分。這是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