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一段是講誠意。這一段是很長的,這是第一節經文。朱子的解釋,他說「誠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朱子也是這樣認為,誠意是行門的開始,「自修之首」,修就是行門。朱夫子他也認識到,格物是知的開始,誠意是行的開始。我們看《朱子語類》第十五卷里面有這句話,「格物者,知之始也」,這是解門;「誠意者,行之始也」,這是行門。朱子又說「知至而后意誠,須是真知了方能誠意。知茍未至,雖欲誠意,固不得其門而入矣。惟其胸中了然,知得路徑如此,知善之當好,惡之當惡,然后自然意不得不誠,心不得不正」。所以朱子這里也談到修行的功夫,「知至而后意誠」,這個知要真知,就是你真明白了,把道理真搞清楚,你才能夠誠意。只是朱子他這里認為,知至,知是包括知識,就是你天下萬物無所不知,你才能達到誠意,這一點是有欠妥而已。但是他講到「知至而后意誠」,是你真知了就能誠意。這個知,如果按照王陽明先生是講的良知,這個良知本有的,不是從外面求得的知識,是自己本有的,這樣來解釋就很容易通。我們的良知被物欲覆蓋了,所以把物欲放下,良知顯現,這是真知,你的意就誠了。

  如果說,這里講知未至,你想要誠意,也不得其門而入,就是你這個意念真誠不起來,為什么?因為你良知未顯。對道理,對于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還沒有真正的恢復,沒有建立正確的觀念,這個知就未至。真正到知至了,「胸中了然」,就明白了,走什么路都清楚,自然能做到好善好德。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善就好之,惡的就惡之,你喜歡行善,討厭作惡,就斷惡修善,這是靠你知的能力。這樣「自然意不得不誠」,你肯定誠意了;「心不得不正」,你肯定正心了。

  朱子還用一個蠟燭光來做比喻,蠟燭的光就好像知,就是我們能夠判斷是非善惡這樣的一種心,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你有這個良知,就好像蠟燭光照到旁邊一片都光明。如果有不好的東西、事物,拿到這個蠟燭光底下一照,你就知道那是不好,你馬上就把它去除掉,那些好的東西你就能保留。因為什么?你有蠟燭光,你能夠照得清清楚楚,你就知道哪個是好、哪個是不好,這就是致知,你方能夠誠意正心。假如蠟燭光照不到,那一片地方是黑暗,那你知不至。就好像光不至,到不了那個地方,那么你就看不見東西,有好的東西拿來你也不知道是好,不好的東西拿來你也不知道不好。所以你就沒有辦法做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你做不到,因為你不知哪是善惡,哪個是善,哪個是惡。因此意就不誠,心就不正。

  所以朱子,假如他這個知解釋成自性本有的良知,這個道理全解通,跟王陽明先生、跟蕅益大師、印光大師所解釋的就一樣。所以反而證明他這個知,不是從外面得到的知識,是他自己自性本有的良知,用這個良知判斷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而有取舍,然后才能做到誠意正心。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段剛起了個頭,明天我們繼續給大家做匯報。

  朱夫子對這節經文有比較詳細的批注。前面我們有講到,他說「誠其意者,自修之首也」,也就是說,要修行首先是在誠意上下功夫,這是行門里面的基礎。什么叫『誠其意』?《大學》里面這里說『毋自欺也』,就是你不要自欺。朱子說,「毋者,禁止之辭」。就是不可以自欺,有自欺就不能誠意,意就不真誠。什么叫自欺?朱夫子解釋說,「自欺云者,知為善以去惡,而心之所發有未實也」。自欺是講自己知道要為善去惡,就是斷惡修善。為什么他自己能知道要斷惡修善?因為人人本來就具有明德,具有良知。我們通俗點說,人都有良心,知道作惡是不好的,行善是好的應該做的。所以,他的良心會告訴他要斷惡修善,可是境界現前的時候,往往自己把持不住自己,所以「心之所發有未實也」。這個心就是良心,也就是佛家講的真心,王陽明先生講的良知。這個真心、良知剛一啟動,他就知道現前的這件事情是善的還是惡的,可是由于習氣嚴重,雖然明知是善,而不能夠去努力為善;或者明知是惡,而不能夠果斷的去惡。這就是「心之所發有未實也」,就是沒有實實在在的讓良心堅持下去。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昧著良心而去作惡,不肯為善,這種行為就叫做自欺也。欺騙自己,把自己本有的良心、明德蒙蔽住,這個意念就不能真誠,他是習氣做主,不是真心做主。

  下面他說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惡臭就是難聞的氣味,這個古音臭字念嗅字,是氣味的意思。誠意是認識到何以是善、何以是惡,因而努力的為善去惡。去惡就好像厭惡惡臭的味道一樣,生怕去之不及。好善如好好色,好色是美色,讓我們賞心悅目的這些事物,我們很喜歡,行善、樂善就好像喜歡這些美色一樣。這個才叫做自謙。這個謙不讀千,謙字在這里朱夫子解釋,「謙,快也,足也」,也就是高興、滿足的意思。當一個人能夠憑著良心去處事待人,事事都不違背自己的良知,而能夠逐步顯明自己的明德,這個叫做自謙,就是會獲得真正的喜悅、滿足??桌戏蜃又v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很喜悅,為什么喜悅?因為他一天一天的將自己的明德顯明出來,一天一天向著止于至善的境界進步。所以,『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往往人在大庭廣眾之下都會謹慎小心、守規矩,不會放肆,因為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的良心驅使著他要斷惡修善,要做個好樣子出來。否則別人也有良心,他看到我們如果作惡,他也會討厭我們,如惡惡臭。每個人對于惡事都會厭惡,即使是個大惡之人,當他看到別人行惡,他也會氣憤,特別是這個惡事是對自己的,他會更氣憤。為什么?良心使然,人人皆有良心,哪怕是個大惡之人,他也有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人人都討厭惡事、喜歡善人,所以我們在大庭廣眾下就能夠檢點自己,不敢任意妄為。但是在獨處的時候,沒人知曉你,沒人看到你,你還能不能夠保持斷惡修善?這里講的「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人人都有獨處的時候,這里的獨,朱夫子著重是在自己獨知的地方,別人不知道那個地方。即使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你內心里面有不可告人之事,那也算你自己獨知而人所不知之地,對這些念頭都要謹慎,更何況身體的造作,還有口中的語言。

  在《后漢書》記載著有位叫楊震的官員,他在漢朝時代做過東萊太守,他曾經舉薦過一位書生叫王密。王密后來當上了縣令,有天晚上就帶著十斤黃金來送給楊震??墒菞钫鹗莻€很清廉的官員,見到王密來送禮,就很不高興的說,你不知道老朋友的心。意思是說我是很清廉的,你怎么能夠來壞我的名節?這時候王密就說,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就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里說有人不知道的?結果王密聽了這番話很慚愧,就把黃金帶回去了。這就是歷史上聞名的「楊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楊震先生這種廉潔的德行一直為后世所傳頌。所以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依然能夠這樣謹慎,而不愿去作惡,不愿去蒙蔽自己的良心,這個人就是君子,這個人就能做到誠意,能誠意必能正心,必能修身,也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夫子在這一段繼續解釋說,「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茍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于此,以審其幾焉」。這一段是朱子把這節經文的大意為我們解析出來了。這一段是說,要自修者,一個人希望能夠自明其明德,從誠意上下功夫的人,他必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知道善與惡其實是一個人本有的良知,而非從外來。朱子說到,致知是推極吾之知識,推極吾之知識是為了能夠誠意,因為這個知識里面最重要的是包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而「知為善以去其惡」??墒侵熳铀`以為這個必須要通過學習才能得到。王陽明先生給我們揭示出來,這個事情不是從外學來的,而是天性中本有的,這就是本有的明德。能知為善以去惡,這就是致知的效果。然后他「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那就要下功夫修行。這個力用在哪?用在克服自己的習氣,為善和去惡這兩方面。而且功夫著重在慎獨,不能自欺。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在希望做件好事的時候,可是有了困難,有人障礙,這個心很快就退了,這是不能夠實用其力以為善,可能會矜惜自己的名節,或者是不愿意落人的口舌是非,因而為善就行之不勇。這是什么?力度不夠,朱子這里講也算是自欺,為什么說自欺?欺騙了自己的良知,該做的善事應當勇猛而為之,不要顧惜自己的名節,也不必怕人毀謗,只要有這種緣分,應該實用其力,努力為之。

  在去惡這方面講,我們的體驗可能更多。當我們發現自己身上有個惡習氣、壞毛病的時候,當我們一知道,這是什么作用?良知在作用,這是我們的明德起作用,你這一點上就叫致知??墒沁@個壞習氣毛病不肯改,結果姑息自己、縱容自己,一天天因循茍且度日,十幾年、幾十年都沒把這個惡習氣、壞毛病改過來,這也叫自欺。所以能夠做到不自欺,這個人必定是勇猛的改過行善。真正勇猛斷自己的惡,這個才是勇士,這才是英雄。能戰勝萬軍那種勇,還不如能戰勝自己的惡習氣、壞毛病的勇更大。所以朱夫子講,「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厭惡自己的惡就好像厭惡臭味一樣。假如我們經過一個開放式的露天的簡陋廁所,那里面的味道散發出來很難聞,可能我們就捏著鼻子急急的走過,很討厭這樣的臭味??墒悄阋?,我們身上的壞毛病、惡習氣,也同樣散發著這種臭味,我們能不能夠像厭惡惡臭一樣厭惡自己的壞毛病,而努力的去除掉?

  「好善則如好好色」,見到美好的事物,我們都希望多看幾眼,甚至流連忘返??墒强吹絼e人的善行,看到圣賢教誨里面的圣賢的風范,我們能不能夠同樣生起仰慕、渴求、效法的心?就好像我們喜好美好的事物一樣,心心念念都想要得到它。如果能夠得到善行就像得到美好的事物一樣,有那種心,這個人很快就能成圣賢了??桌戏蜃淤潎@自己的學生顏回,就是能夠「不貳過」,對待自己的過失,只要知道了,立即改正過來,絕對沒有犯第二次,這是「如惡惡臭」;見到有好的德行,立即心心念念不忘,而努力的達到它,這是「如好好色」。所以后來被稱為「復圣」,也是圣人。

  「皆務決去」,務是務必要,決是堅決的,對惡要去除掉,對善要努力「求必得之」。能夠心心念念渴求善,成就自己的德行,「以自快足于己」,讓自己真正能夠實現自我的喜悅和滿足。這種喜悅和滿足,不是外面境界那種欲望的滿足,不是貪求外界,而是內心里面明德的開顯。這種喜悅叫法喜,如同泉水從里而外汩汩流出來。即使是外界環境再多的困擾,就像顏回居住在陋巷,每天吃簞食、喝瓢飲,但是他不改其樂,這是他真正做到了自謙,「自快足于己」。這是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可徒茍且以殉外而為人也」?!钙埱乙匝惩舛鵀槿恕?,意思就是說,茍且應付外界,做給別人看。這個殉就是對別人顯示,顯示什么?顯示自己是善,而把自己的惡包藏起來,那個叫自欺。

  朱子說,「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者。故必謹之于此以審其幾焉」。這里講的實,是你斷惡修善是不是實實在在,絕不能夠縱容自己,包庇自己的惡。自己的惡別人未必知道,別人知道的惡,其實還容易改,為什么?因為自己不好意思,受到外界輿論的壓力,他會改得很認真。但是別人如果不知道的,自己藏在內心深處的那些惡行、惡念,那要自己真肯改、真肯放下,這個人才有誠意。大凡一個人能成為真正的英雄豪杰、圣賢君子,都是從自己內心隱微處斷惡修善。所以朱子說「故必謹之」,謹是謹慎,很細心的去反省檢點,落實克已的功夫?!敢詫徠鋷住?,這個幾是講微小的行為和念頭。有時候自己一個念頭起來,自己明知不對,但是不肯放下,這就叫自欺。念頭,人沒有辦法觀察出來,當然是一般人沒有辦法觀察出來,有智慧、有學問的人也能觀察出來,為什么?后面講的,「誠于中,形于外」,一個人他的相貌、表情、舉止,都是他內心的反應,有智慧的人通過看他的表相就能知道他的內心,其實是騙不了人的。正是后面所說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哪里能夠瞞得過人?瞞只是瞞那些愚癡的人,那些沒有智慧的人,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一眼就把我們看穿了,所以我們不能夠不誠意。

  下來我們來看蕅益大師對這一段的批注。大師說,「直心正念真如,名為誠意。妄計實我實法,名為自欺」。蕅益大師說的這個道理就更深,講的境界就更高了。所以朱子所說的是世間法,蕅益大師把四書提升到出世間法。能按照《大學》朱子的解釋去修學,你能成為世間圣賢;但要達到出世間圣賢,我們還必須提升,用蕅益大師所提到的境界來要求自己。什么叫誠意?「直心正念真如」,這叫誠意。直心,這個直是正直,心里沒有邪曲,也就是首先心里沒有自私的念頭,沒有欲望,這是直心的最低的個標準。這個誠意前面的基礎叫格物致知,心里還有物欲的念頭,物沒有格,所以意也就不誠。首先要把欲望、把私念給放下,但是能不能稱為直心?還不能。為什么?因為欲望、私心,這是執著里面最粗的一部分,斷掉這些之后,不代表他沒了執著,更不能說他放下妄想分別了。所以要進一步提升,把執著放下,把分別放下,妄想也要放下,這才叫做直心。直心里面只有正念,沒有妄念,沒有邪念。什么叫妄念、什么叫邪念?有念皆妄,有念皆邪,心里只要有念頭,這個念就不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清凈心,沒有妄念,這個時候才叫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里面本來無一物,所以心里也要無一物才行,有一物,意就不誠,心也就不直,念也就不正。所以清朝的曾國藩先生解釋「誠」字,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他讀古書也是讀得很通,他講的這個境界也是很高,只要心里有一念,那就不能稱為誠意。所以直心就是清凈心,正念真如就是心中無有一物、無有一念,這叫做誠意。

  「妄計實我實法,名為自欺」,自欺是跟誠意相對的。如果是把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了,就會出現這個現象,「妄計實我實法」。實我就是以為真有個我,這叫妄計實我。妄是虛妄、不真實,計是認為,錯誤的認為真有個我,這叫妄計實我。妄計實法是錯誤的認為真有法,法是代表宇宙一切的萬事萬物,以為真有,不知道那些都是虛幻的幻相?!督饎偨洝防镏v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能作如是觀,你的意才誠,稍一迷失正念,這叫自欺。所以這個「自」是什么意思?自性。欺騙了自性,就是迷失自性,墮到無明里面,所以剎那之間明德也不明,物也未格,知也未致,意也不誠,心也不正了。因此,凡夫和圣人區別在哪?一個是在迷,一個是在悟,只有迷悟的區別,沒有實實在在的什么區別,迷了自性就成為凡夫,悟了就是圣人。悟了以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部實現,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也全部實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一樁沒實現,條條都沒實現。所以朱夫子講三綱八目,不能夠把它分開獨立的來解釋,這三綱八目是一,它不是分開的十一條。

  下面蕅益大師說,「蓋稍習聞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執之為惡,未有不知二空妙觀之為善者。但其惡我法二執,不能如惡惡臭,好二空妙觀,不能如好好色。所以名為自欺,不自謙耳」。我們凡夫在迷位,必須要學習圣教,聆聽圣人的教誨,破迷開悟。本來我們都有如來的智慧,也就是都有本來的覺悟,但是現在確實是迷了,不知道,那就要學習圣教,學習圣教也是屬于致知的內容。稍稍聽聞了圣賢教育之后,這里講的圣教,尤其是指佛法,佛法講到的宇宙人生真相最為圓滿。明白以后,都知道我執、法執這兩種執著是惡,為什么是惡?因為它蒙蔽我們的自性、障礙我們的性德。學習圣教以后,也能夠懂得二空妙觀為善。二空妙觀是斷我、法二執,我執斷了,就證入人我空;法執斷了就證入法我空,這叫二空。這個時候就能夠轉煩惱成菩提,把原來的八識轉成四智,這叫妙觀。用智慧來認識宇宙人生真相,不會迷惑,所以二空妙觀是善。這里講的善是究竟圓滿的善,幫助我們恢復明德、止于至善的這個善。

  蕅益大師這里講,不僅說自己有我法二執是惡,如果不能夠厭惡我法二執好像厭惡惡臭味一樣,這也叫自欺。我們想想,凡夫不都是這個樣子嗎?不要看別人,問問自己,我現在有我執、有法執,我想不想斷?如果還不想斷,認為自己現在還可以,比其它人好很多,那些不學佛的遠不如我。雖然知道我法二執是不好,但是還沒有努力要斷的這個心,不能像厭惡臭味一樣厭惡這個二執的煩惱,這也叫自欺,把自己的自性忍心扔入一個污染的泥潭當中,不能讓性德光輝顯發。

  怎么斷?修二空妙觀。怎么修?就是我們要常常存著這種觀念,認清楚我這個身不是真實的,它是因緣和合的假合體,這叫五蘊之身。由色,這是物質;受、想、形、識,這是精神,這兩方面組合而成。它沒有自性,根本不是真的我。能夠真正存有這個觀念,還會不會自私?不會了。自私的人就是因為有「我」這個觀念,事事都要想我的利益,甚至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來,這個根本的煩惱就是我執。你要是真正認識到這個我是個假我,不是真實的,你為它謀取這些利益有什么用?那真的是徒增自己的罪業而已,何苦來!一旦能夠覺悟到,你就能夠喜歡斷我執。你喜歡斷我執,必定是能夠舍己為人、犧牲奉獻,毫不為己、專門利人,你不會再有自己的念頭了,有自己的念頭這是惡。所以你喜歡聽聞圣教、學習佛法,漸漸把我執的念頭淡化,最后放下。這是如好好色,就好像喜歡美好的事物一樣,這是作比喻,你這叫真正的自愛,愛自己的自性,不愿意自己的自性被我執法執的煩惱給污染。

  法執,用法我妙空這個空觀來斷除,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你有起心動念,才會現出萬事萬物,所以萬事萬物都不是真的,因為念頭自己本身都了不可得,它所變現的事物哪里有實有?空的,幻相而已。佛告訴我們作夢觀。夢是最好的個比喻,現前的一切現象都是在夢境當中,你執著什么?把一切法的執著都放下,然后你能真正圓滿的開顯自性,你就是法身大士,那你才真正叫自謙。自謙是自我滿足,這個滿足是滿足自性,讓自性得以圓滿而沒有一絲毫欠缺,這叫自謙。稍稍在自性上加上污染,也就是加上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起了我執法執,這就是自欺。所以二空妙觀常常提起,不令間斷,其實成圣成賢不難。就在你這一念之間,你真正認識了宇宙人生真相,念頭一轉,你把我放下,把法的執著也放下,恭喜你,你就真正成大圣,大學之道你統統圓滿。

  蕅益大師下面說,「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惡,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執之惡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豈可謂致知乎?」知最重要。圣賢之道是知難行易,難是難在你能知,知道了之后,行起來很容易。譬如說你真正知道了這個我是假我,不是真的,叫你放下自私自利有什么難的?你不肯放下自私自利,就是你還不知道這個我是假我?,F在在理論上跟你講,好像你能承認,或許你也能接受,但是沒往心里去,境界一現前,還是原來的老習氣,還是自私自利,還是深陷于惡臭當中而不肯自拔。所以能夠知道有臭味,「臭必知臭」,知道自己有這些惡習氣,「色必知色」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一定要努力的去實現。這里著重是講二空觀,就是轉變觀念,這叫「良知」?!钢舯貝骸?,這個難聞的臭味,我們一定是厭惡它、去除它;「知色必好」,見到好的事物、美色,必定是喜歡它。這是比喻什么?你知惡必定斷惡,知善必定行善,這才叫做致知。這個致知是什么?開顯我們自性本有的良知。如果我們現在知道二執之惡,知道我執、法執是不對的,而不去努力的破除;知道二空妙觀之善,而不努力的去修學,那怎么能叫做致知?這是蕅益大師勸導我們要認識宇宙真相,從而改變觀念,放下惡習氣,放下人我二執。

  下面說,「心外本無實我實法,名之為獨。斷意中我法二執,斷無不盡。修良知二空妙觀,修無不圓,名之為慎也」。這里講「慎獨」的解釋,是說我們真心以外沒有一物,沒有我也沒有法,我和法是什么?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一種幻相,心外無有一物可得,所以這叫獨。這個獨是什么?自性。只有自性,沒有任何其它的實物,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你能知這一點,這叫致知。知道以后,就要把那些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也就是這里講的「斷意中我法二執」。我們意念這個意是妄心,妄心里才有我法二執,你要把它倆去掉,而且去得干干凈凈,「斷無不盡」?!感蘖贾彰钣^」,這二空妙觀是本性中本有的智慧,現在我們迷失了,圣賢教我們來修,這叫全修在性,修在這個性上,自性本有的良知,把它修出來?!感逕o不圓」,一定要把它圓滿的實現,這叫「慎」。所以慎獨也就是努力的斷除妄想分別執著,而證入心性本有的智慧,正所謂明心見性,這叫慎獨。

  所以我們從朱子和蕅益大師兩位大德的解釋當中看到,他們都注重修持,誠意就是講修持的??墒沁@修持的境界不一樣,一個是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蕅益大師講得究竟圓滿。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