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比缜腥绱枵?,道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節經文是引用《詩經》里面的詩句,繼續來闡述「誠意必先致知」。這段主要是講一個真正做到致知誠意的人的風范,這是從果報上來講明的。我們先來看朱夫子的解釋。他說到「《詩.衛風.淇澳》之篇」,這是說明本節經文的出處,這節引用《詩經》的經文是出自于《詩經.衛風.淇澳》這一篇。淇是指水名,是條河流,這是古代的一條河流?!赴?,隈也」,隈就是講水流彎曲的地方,叫做澳,也叫隈。通常我們看到河流有彎道,彎曲的那個地段就叫做澳?!呵娭疋⑩ⅰ?,猗猗叫「美盛貌」,這是指翠綠的竹子非常賞心悅目的樣子。又說到斐,『有斐君子』的斐是「文貌」,孔子所說的「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是從文貌來講的,也就是他表面上的這種形相、這種威儀,令人看到之后肅然起敬,這是形容君子的那種形象。

  底下又說,「切以刀鋸,琢以椎鑿,皆裁物使成形質也」。這是講『如切如磋』。切是指用刀或者鋸子來切;琢是指用椎子或者是用鑿子來進行雕刻,把物質(這個物質可能是玉石、可能是骨角這類的),把它裁割成所需要的那種形狀?!捍琛皇侵甘裁?「磋以鑢钖,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澤也」。磋就是指用那種像磋刀、像專門磋磨骨角銅鐵這些物質的工具,這里說磋鑢钖,沙石是要磨。這是講到一個磋、一個磨,都是為了使物品的表面更光滑。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工人用各種刀具來雕琢器皿,或者是來鑿刻、打磨,使這個藝術品能夠更加的美觀。

  朱夫子下面又說,「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緒,而益致其精也」。對于雕刻骨角的這些藝術品來講,用切、用磋,切是切割,磋是進行磋磨,使它成為一個好看的藝術品。我們有時候去參觀文物博覽會,或者是看到些現在的藝術品,有用骨做的,有用象牙做的,有用牛角做的,各種工藝品,看到真的是雕刻得非常的美觀,藝術價值很高,這都是因為雕刻的工人細心的、一點點的去切磋。對玉石的工藝來講,用琢、用磨,如果美玉不經過琢和磨,它就不能成為美觀的藝術品,因此要去雕琢。那些粗糙的把它磨平、磨滑,慢慢的進行雕刻,而成為價值連城的藝術品,這都是因為精益求精的功夫?!钢沃芯w」,就是按照條理、按照規矩,逐步逐步的把它做成,而且要精益求精,功夫到了,它的藝術價值就能體現出來。用這些工藝品的制作,來比喻君子規范自己的行為、建立自己的德行也是精益求精。

  下面是說到『瑟兮僩兮』?!干?,嚴密之貌」,這是講到君子的儀容,他的舉止嚴肅而莊重,就用這個瑟字來代表?!竷g,武毅之貌」,武毅,就是威武剛毅的樣子。赫和喧,『赫兮喧兮』,是說「宣著盛大之貌」,就是所謂的喧赫而盛大的樣子?!航K不可諠兮』,底下這個諠,「忘也」,就是忘記的意思。不可諠兮就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什么?就是這位文質彬彬的君子,他的德行、他的威儀,使人永遠不能忘。這是講到《詩經》的經文,這段因為文字比較深,我們用白話把這段文字解釋一下?!浮对姟吩疲赫氨虽堪?,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這段的大意是講,看那淇水岸邊彎曲的地方,綠色的竹子多么美好而茂盛。有位文采斐然的君子,他的治學、修德,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樣精益求精;他的儀容、舉止嚴肅莊重而威武剛毅、喧赫而盛大,這樣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使人永遠不能忘懷。大概《詩經》的經文是這么一段意思。

  底下《大學》的經文是把剛才《詩經》一段文字當中一些關鍵詞給我們做個解釋?!喝缜腥绱枵?,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傅缹W也」的道,朱子解釋為「言也」,就是說的意思。所以「如切如磋」這句話是講什么?是講「學」。學是什么意思?「謂講習討論之事」。所謂學,就是講習古圣先賢的教誨,討論如何落實古圣先賢的教誨,這些就是學?!缸孕拚?,省察克治之功」。自修是說「如琢如磨」。琢,就是要把一些多余的部分給琢掉、去除掉。磨是什么?把粗糙的表面給它磨光滑。這是比喻去除習氣,那些不好的、多余的,我們要把它去除掉,讓自己從粗糙變得光亮。就好像我們自性的寶珠,現在深深的陷在泥潭里面,污染很重,現在要去打磨,把那些表面的灰塵污染全部給磨掉,這是講自修。自修包括兩方面,一個是省察,一個是克治。省察叫覺悟,覺悟什么?知道自己有什么過失,這個非常寶貴,在佛法里面稱為叫開悟。什么叫開悟?知道自己的過失就叫開悟,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叫迷惑顛倒。所以有兩種人他眼里自己沒有過失,一種人是成佛了,圓滿的佛,所有煩惱、習氣都斷盡了,他真的沒有過失;另外一種人,就是業障深重的凡夫,他自己滿身的過失自己看不到,還以為自己不錯,很了不起,??磩e人的過失,看不起別人,自己妄自尊大,甚至連老師、連圣人都不放在眼里。這種人在佛法里稱為叫一闡提,也就是斷了善根的人。這種人是沒救的,為什么?迷惑極深,他不能夠回頭,完全沒有省察的智慧。那是因為他被煩惱、習氣深深的障覆住,所以智慧透不出來,他不能夠反省、檢點自己。所以修行,什么才能夠說得上修行?當我們能夠發現自己是滿身過失的時候,你這修行的功夫算是得力了。如果自己每天還覺得自己好像沒什么過失,要知道這是在退步,不是在進步。人沒有真正成為圣人之前,怎么能說沒有過失?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說得好,「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這一天如果我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過失,這一天就沒有進步,所以進步就是改過。

  底下講的克治,克是克服煩惱習氣,治是什么?對治自己的毛病,那就是改過。想要改過,首先得知過,知過才能改,你要是不知過怎么改?所以省察非常重要。世間人每天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過失,那叫什么?「心粗而眼翳」。心粗,自己粗心大意;眼翳,翳就是眼里的障礙,像白內障那樣,把自己眼睛給障住,看不到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正如袁了凡先生嘆息說,「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天天都在退步,退到什么?變成個衣冠禽獸自己還不知道,那真的是可悲可憐。所以自修最重要的是能夠天天反省改過。春秋時代的蘧伯玉,從二十歲開始就每天反省檢查自己的過失,天天改過。到二十一歲反省二十歲,還有很多過失沒有改;二十二歲的時候又回頭想二十一歲,還是滿身的過失。年復一年,一直到他五十歲,還反省自己過去四十九年里面的過失,還是有很多。天天改,天天做省察、克治的功夫,古人是下這種功夫的,真的是如琢如磨,一直把自己雕琢得跟圣賢一樣而后止。

  所以修行下手最方便的,我們師父上人教導我們用儒釋道三個根。儒之根是《弟子規》;道之根是《太上感應篇》,可以再附加《文昌帝君陰騭文》;佛家的根,《十善業道》。天天用這三個根來檢點自己,這是最好的功過格。古人反省改過,天天都做個功過記錄,如果今天犯了哪一條,就在那條格子里叉?!兜茏右帯?、《感應篇》、《十善業道》,我們都可以做成一個功過格。我們在廬江就有批同學一起用《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把它做成表格,可以打叉,天天數有幾個叉。剛開始做的時候,發現打叉的很多,譬如說《弟子規》總共是講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可能犯了都五、六十樁,然后才發現原來自己真是過如猬集。猬就是刺猬,刺猬身上的刺,你說有多少?我們用自己頭上的頭發來比喻也可以,頭上的頭發有多少?沒得數,過失就這么多。經過一番努力會發現,剛開始做可能五、六十樁事情都犯了,慢慢三個月之后,發現大概只有一、二十個錯誤,慢慢提升,這就是如琢如磨。能把《弟子規》完全做到,可以說你在世間稱得上是君子。所以我們學《大學》,下自修的功夫,還是要從《弟子規》來學起,然后提升用《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用《弟子規》修身,用《太上感應篇》來正心,然后我們《大學》才能入得進去?!洞髮W》要建立在小學基礎上,小學就是學規矩、學做人,《大學》是幫助我們提升到圣賢的境界。

  底下朱夫子解釋經文里面『瑟兮僩兮者,恂栗也』,他講這個恂栗,「戰懼也」,這是講到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的樣子?!对娊洝防锩嬗脗€比喻說如履薄冰,像一個人在冬天,或者是冬去春來的時候,冰開始融化,他站在覆蓋著薄冰的冰河上。薄冰很容易就破裂,人就會掉到冰河里頭,那很危險,所以人站在薄冰上自然舉足抬手都是謹謹慎慎。又用個比喻說如臨深淵,像我們站在萬丈深淵的邊崖上,往下看下去,這是很深的一個深淵,這心馬上提到喉嚨上來,不敢動作太大,生怕一失足就掉下去,這是比喻戒慎恐懼。那是什么?對自己的過失細密的檢點、省察,不敢有絲毫的疏忽,這是講恂栗的樣子,也就是《詩經》說的「瑟兮僩兮」?!汉召庑庹?,威儀也』,朱夫子解釋威和儀分開來講,他說,「威,可畏也。儀,可象也」。威是威風,這個威風讓人看了產生畏敬的心理;儀是他的儀表,「可象也」,這個象是效法,讓人看了之后都想要效法他,學習他的德行,模仿他的舉止。這是講到威儀,《詩經》里用「赫兮喧兮」來形容。這一段,如切如磋是說他研求學問的功夫,如琢如磨是說他省察克治的功夫。一個人修身有了功夫,自然他的外表、形象就產生變化,他對自己的過失總是那樣的謹慎,戒慎恐懼的樣子;他的儀容舉止令人敬畏而要效仿他。所以這位有德君子到哪里都給人很深的印象,人們永遠也不能夠忘記他那種盛德至善。

  朱夫子下面說,「引《詩》而釋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學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儀,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實而嘆美之也」。朱夫子在這里做個小結,說這節《大學》的經文是引《詩》文(《詩經》的這段文)來詮釋,詮釋什么?明明德止于至善。人能夠不斷的做修省克治的功夫,最后必有一日可以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明明德止于至善,這是果。因是什么?講的學和自修。學是他求學,人大部分都要學而知之。圣賢的教誨固然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但是因為我們迷失自性太久,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性德,因此要學習,要學習圣賢,這是求學。學的目的是修自己,把自己雕琢成一個圣賢,像雕琢玉石一樣讓自己不斷的完美。而這個完美是本來的面目,也就是回歸到自己本來面目。所以學和自修這是得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方法?!傅弥伞?,由就是途徑、方法。這個方法也就是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個就是自修。恂栗、威儀,這都是形容「德容表里之盛」。德是里,容是表,一個人心里面有崇高的德行,他的外表、儀容必定是莊嚴的。盛,是講盛大高廣。因此,真正的君子他能做到文質彬彬。文是表,是他的容;質是里,是他的德,表里一如。表里一如不一定是指君子,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表里一如。為什么這么說?誠于中而形于外,我們心里頭是什么樣的境界,外面的儀容舉止也就有相應的表現。譬如說我們心如果是浮躁的,他的動作一定是輕率、草率,很容易打爛東西,很容易犯過失;如果一個人心里是安詳的,他說話也會少,舉止也會安詳。這都是表里一如,有其心就有其相,瞞不過人。下面說「卒乃指其實而嘆美之也」,朱夫子講,這段《詩經》的經文是講君子因為有內心的美德,所以便有外面那種盛大喧赫的儀表,使人看到了贊嘆、尊敬、效法。這是朱夫子對這段的解釋。

  我們再來看蕅益大師的批注,他的批注跟朱子批注稍有不同。大師說,「切磋琢磨,致知也」。這是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講什么?是講致知。致知,蕅益大師解釋是轉識成智,而且致知著重是在第六識的轉,意識的轉,轉自己的意念,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要放下分別執著不容易,分別執著是無始以來養成的習氣,非常深重,現在想把它去除掉,那就得要割舍,就要咬牙、就要忍痛。切磋琢磨是個痛苦的歷程,為什么?原來養成習慣了,現在要放下不容易。像一個人吸毒已經上癮,而且吸毒吸了很久,現在要幫他戒毒,他是身心都很痛苦的,但是不戒也不行,咬著牙戒毒。放下自己分別執著的習氣就是要這樣咬牙的,要下真功夫、大力氣去修的,然后你才能夠致知。真正把分別執著放下,那么你真正有智慧了,這個智慧不是學來的,自性里面本有的,往外透出來的。原來透不出來,就是因為外面有很多障礙,這是分別執著在障礙?,F在經過切磋琢磨的功夫,障礙被去除掉,現在自性的智慧可以透出來。蕅益大師下面解釋,「恂栗,誠于中也。威儀,形于外也」?!对娊洝防锩嬷v瑟兮僩兮是恂栗的意思。恂栗是對內而言,戰兢惕栗的樣子、戒慎恐懼的樣子,這是什么?講到自己有誠意了,內心有誠意,外面威儀就有相應的表現。所以說到赫兮喧兮,是指威儀,這是形于外,表里是一如的。

  經文中說,『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這個道是說的意思。說什么?這《詩經》的經文是說盛德至善,這是講君子的境界。盛德是什么?蕅益大師解釋,「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則意誠,意誠則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別名;致、誠、正,皆明明德之別名。致到極處,誠到極處,正到極處,即名至善」。所以君子盛德至善,這位君子就不是普通的君子,他是已經成為大圣的君子。他有盛德,盛德是講什么?他已經明其明德,自性的光明德能完全顯露出來。他用的功夫沒有別的,就在于致知、誠意、正心。致知,前面講的切磋琢磨就是致知,也就是說他不斷的在修省克治,改正自己的毛病習氣,斷除自己的煩惱妄想,這是致知。下這番功夫結果是意誠。意念里面還帶有分別執著,這不誠,要把這些分別執著統統舍棄掉,剩下的就是誠意。所以意念當中還有一物,不誠;本來無一物的境界,這是意誠,意誠之后就心正了。這個心正是什么?真心現前,他不再用妄心,用的是真心。他轉識成智,他不用識而用智慧。

  所以心正,這是講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大圓鏡智這是比喻用心如鏡。鏡子照外面的物,照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但是它不落印象,物去則空,鏡子里面找不到有物留下來的印象。實際上照的時候鏡子還是空的,它里頭還是本來無一物。我們用心如果像鏡子那樣,這個心就正,沒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致知的知、誠意的意、正心的心,這都是明德的別名,所以這些統統都是講明德。所以蕅益大師一開端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這句話通貫全篇,把大學之道講圓滿了。剩下的經文都是在詳細的說明「在明明德」的意思,親民也好,止于至善也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統統都是在詮釋明德的意思,所以知、意、心跟明德是一不是二。致、誠、正,這是講到致知、誠意、正心,都是明明德之別名,這是講修德。明德是性德,本性自有的,可是現在我們不明了,為什么不明?因為沒有修德,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要致知、誠意、正心,這都是講明其明德的意思,恢復我們的性德。修到圓滿,也就是致到了極處,致知到極處就是圓滿,誠意的誠到極處,正心的正也到了極處,致知、誠意、正心都達到了圓滿,你的明德也就圓滿的顯明,這叫止于至善。所以《大學》,朱子所謂的三綱八目,其實是一,它不是分開來講的,是圓融一體。

  底下說『民之不能忘也』,蕅益大師解釋,「民不能忘,即是親民??梢娪H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當我們自己省察克治的功夫到達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能夠感化眾生。民不能忘,就是你能感化眾生,這叫親民。讓眾生見到你的果報很殊勝、很莊嚴,他也生起向你學習的心。為什么他愿意向你學習?因為他自己也有明德,當他看到別人明其明德的時候,他也愿意明其明德。如果他內心里面沒有明德了,他看見你他沒有生起想要效法的心,他不會產生共鳴的。正因為他有明德,他才會產生共鳴。反過來說,假如我們還不能夠感化他們,說明我們自己省察克治的功夫不足,德未能夠修,所以感不能夠通。因此圣賢之道講究的是正己化人,自己正了,才能夠感化別人。所以親民不是說自明明德之外還有親民,不是。不是明德外事,都是自己明明德的事情。止于至善,當然也是自明其明德的事情。心性以外,無有一物可得。所以這里講的民,民眾,我們說眾生,哪里是自性以外的眾生?只要你肯修復性德,自性的眾生都得度了。所以等什么時候才真正到達度眾生圓滿(親民圓滿)?等我們自己真正成大圣、成佛,然后你再一看,其實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跟他們同成佛道。正是《華嚴經》里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夫子教導顏回所說的「天下歸仁」。因為自性以外沒有天下,自己回歸自性之后放眼四望,四處一望,全是歸仁的境界,親民、止于至善同時圓滿。所以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同一樁事,不是三個事情。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比缜腥绱枵?,道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