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里是一節的經文,這個小段有兩節經文,我們先看這一節。朱夫子在《大學集注》里面對這一段解釋說,「程子曰:身有之身當作心」。這個身有,就是『身有所忿懥』這個身,他說應該當作心講,為什么?他也有道理,他說忿懥是屬于心里面的情感,七情五欲,這里七情之一,所以這里應該是心有所忿懥,所以他說這個身是當作心來講。有沒有道理?有他的道理??墒侨绻阕x了蕅益大師的批注之后,你會覺得這段原文用身還是更好,這個道理我們后來講蕅益大師批注的時候再說。

  朱子對這段有破字釋詞,確實朱子對于原文的訓詁,也就是破字釋詞,解釋詞句的意思這方面最為精辟。我們在講的時候,順便把這些個別詞句的意思帶入進去講就好。朱子說,「蓋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無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則欲動情勝,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朱子說的四者,就是經文里講到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個忿懥就是憤怒、生氣。他說這四種情感都是心之用,我們心里頭的一種作用,每個人不能沒有的,既然是身為人,自然會帶著七情五欲,這是對于普通人而言。朱子說,如果一有這四種情感,而不能夠覺察、不能夠克制,就會欲動情勝。欲動就是生起欲望,也就是執著,情勝也是執著,他用的是七情五欲。因此心之用,心的作用就失去了正,就變成偏邪。換句話來講,人心里如果有憤怒、有恐懼、有好樂,好樂就是你喜愛的、你所貪愛的,還有憂患,你憂慮,這樣心的作用就不正。

  所以朱子這里勸誡我們,要使心正,必須要控制自己的這些七情五欲。七情是所謂的喜怒哀樂愛惡欲,這里《大學》用這四種情感來代表。朱子在另外的文章里面說到,「人之一心,湛然虛明,如鑒之空,如衡之平。以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體之本然。而喜怒哀懼隨感而應、妍媸俯仰因物賦形者,亦其用之所不能無者也」。我們看到朱子的解釋,沒有說喜怒憂懼的情感要把它斷除掉,只是你把它要控制得很好,不要讓自己的心失其正就可以了。

  朱子這里講人的心,他講是一心,一心是什么意思?心里沒有妄念、沒有七情五欲的時候,這叫一心。這個時候湛然虛明,湛然是清澈的樣子,心原本是清凈的;虛,里面是空無的,也就是說心中沒有妄念、沒有欲望;明就是覺悟,它是清凈的,它是覺悟的。如鑒之空,如衡之平,就好像一面鏡子,還沒有照物的時候,里面是空的;像秤子、天平,這是衡,沒有放物體在上面的時候,它本來是平的,它沒有偏頗,它沒有污染。這個心,如果能夠保持清凈本然、虛明洞徹、覺悟的這種心,這個心就是明德。用它來做身之主,這是用智慧而不用煩惱(感情是煩惱),這個便是回歸到真體本能,也就是你回歸本性本善。

  可是人不能老是這樣,這是朱子認為,他覺得喜怒憂懼這些情感是會發生的。什么時候發生?如果有境界現前的時候,它就發生了;如果沒有境界,像鏡子它沒有照物的時候,里面是空空洞洞的,天平沒有放東西的時候,它本身是平的。他說人的本心是這樣,可是現在鏡子照物,這一照就有喜怒憂懼隨感而應。照到順境善緣我們就生歡喜心,照到逆境惡緣就生忿懥,有好樂、有忿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可怕的事情,就有憂患、有恐懼,這些七情就會產生。但是朱子沒有主張把這七情斷掉,可以用,只要能夠「隨感而應,妍媸俯仰因物賦形」就行了。這什么意思?就像鏡子照物一樣,照的時候很清楚,善的境界現前你可以生歡喜,可是你不能夠執著在這歡喜里頭,如果那件事情離開,馬上歡喜心也就放下。境界現前,我們可以隨感而應,應是我們七情應出來的;但是境界離開,我們也隨感,隨著這個境界消失而消失。所以看到妍媸俯仰,妍媸是說鏡子所照的各種樣的花草樹木,好的、不好的,這是用妍媸來代表,就是照到百花,生起情感,那是什么?因物賦形,由于物發生了,所以你的情感現前。俯仰是指天平上講,放的物體不同,天平就有俯仰。這些都是屬于心之用,不能沒有的,只是我們不要老住著在這上面而失掉正就行了。也就是朱子這里講的,你要能夠省察,不能夠迷惑在里面不知省察,就隨著七情五欲去了,心就會失去正。

  「有所忿懥而不失其正」,譬如說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夫子贊嘆顏回「不遷怒」,不遷怒不是說他真的一點怒氣都沒有,遇到惡的事情顏回也會有怒的時候,可是他能夠不遷怒。朱子認為這就是有忿懥而不失其正?!赣锌謶侄皇湔?,譬如說我們前面講到一個故事,春秋時候楚國的宰相孫叔敖在年少的時候遇到兩頭蛇,知道自己必死,所以把這蛇殺了之后埋了。那心里有恐懼,他回到家里見到母親,他還有恐懼感,知道自己要死??墒撬诳謶稚鸬臅r候心不失其正,他能想到別人,不希望別人像他那樣遭遇不幸,所以把這兩頭蛇給殺了埋了,不讓牠再貽害眾生。這種心正,他的果報就好,所以埋蛇享宰相之榮?!赣泻脴范皇湔?,宋朝的范仲淹先生,有一次他得到了個風水寶地,要蓋房舍。結果后來聽說這塊寶地將來能出很多賢才,于是范仲淹先生馬上就決定把這土地捐出來蓋學校,為國家培養賢才,他不要為自己。得到這塊土地,當然人都有好樂之心,他會歡喜,可是他不失其正,也就是他不用私心,這心就正,他想到的是天下國家,大公無私?!赣袘n患而不失其正」的例子,像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當時劉備,蜀國的國主駕崩了,諸葛亮跟曹操打仗也是接連受創失敗,他六出祁山都失敗。又遇到自己的后主劉禪,阿斗,根本沒有能力,是個庸才,國家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但是在這種憂患的時候,諸葛亮依然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心不失其正。

  所以能夠駕馭住自己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的情感,不用自己的私念私心,這就是能夠保持他的正心。這朱子所說的確實也有道理,很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感受。你讓他真正把喜怒憂懼全斷掉,這不可能,他是凡人。圣人是可以斷掉的,真的像朱子所說的,他如鏡照像,照出外面的萬物,心沒有動過,他能隨感而應,實際上心依然是保持清凈平等、湛然虛明。對凡人而言,這個境界太高,朱子恐怕自己也沒做到,所以他也沒有要求我們做到,但是佛家要求就高。這里講的是世間法,所以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心不失其正?,F代人講的情緒管理,西方人講的Emotional Quality Management,EQM,就是情緒管理,就是什么?幫助我們正心的?,F在的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大學》。剛才我們講到「以身心合釋」這段,我們再把這經文念一念:「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剛才我們把朱熹朱夫子的批注學習了一下?,F在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批注,「身者,前六識身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即貪瞋癡等根隨煩惱也?,F行熏成種子,故使第八識心不得其正」。蕅益大師在這里批注非常的簡練,但是里頭包含的意思是很深廣的。這里講到身者,就是身有所忿懥、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的這個身,這個身當然不是講我們肉體的身,因為肉體本身怎么可能自己會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是朱熹所說的心的作用,這種作用實際上它是妄心的作用,識心的作用。這個識就是妄識,所謂的八識,《華嚴經》講到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這個識是把心原本的作用給變了。

  這里講的身主要是講前面六識,所謂眼、耳、鼻、舌、身、意,這稱為六識身,相對后面第八識而言,第八識是心。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外面的六塵境界的時候,六塵是指色聲香味觸法,于是會產生七情五欲這些妄識?!洞髮W》經文里面講到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些屬于煩惱,在佛法里面叫貪瞋癡等等這些煩惱。忿懥,就是忿怒,忿怒是瞋;好樂是貪,你有喜歡的,就是起貪愛;恐懼、憂患,這屬于癡。癡是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了有因果,所以他才會生起恐懼憂患;你要真正明白覺悟,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你就會既來之、則安之,恐懼憂患有什么用?不需要恐懼,不需要有憂患。所以《大學》里講到的這四種情感,實際上就是佛法里面稱貪瞋癡這三種煩惱。這三種煩惱屬于根本煩惱,也叫三毒煩惱,這三個是毒。由這貪瞋癡會生起很多的煩惱,所以所有的煩惱用貪瞋癡三個字代表,也就是《大學》里面所講的這四種,代表了一切的煩惱。這里講到「貪瞋癡等,根隨煩惱」,根是根本煩惱,隨是隨煩惱,都屬于我們六識當中的這些作用。

  因此經文里面講到的,身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用這身字來代表六識身。所以不像程朱所說的,這個身應當當作心,這個就沒有分別了,因為后面會講到「心不在焉」,后面是講心,前面是講身。說明什么?二者是有區別的。明朝的李卓吾先生,也是位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研究《大學》,提到這里講到的身字不必改作心字,就是身有所忿懥不用改成心有所忿懥,他不同意程子、朱子的說法。他說在首節里面講到的,身有所忿懥的這一節,就心不得其正,這是講什么?身有關于心。下面一節「心不在焉」,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是講到心之有關于身。

  所以《大學》原文確實一個字都不用改,還是用「身有所忿懥」好。但是李卓吾先生他所說的這個身,意思還不是很明確,蕅益大師把它明確下來。這里的身具體而言不是講六根那個身,六根是肉體的,眼耳鼻舌身這是肉體,加上意,這是意根,它不是講這個身。是講六識的身,由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產生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是這里講的身。這六識里面才會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有了這些貪瞋癡的煩惱,第八識的心就不得其正。所以蕅益大師講,這叫做現行熏成種子,現行是講在第八識心里頭,第八識又稱阿賴耶識,它的作用主要是含藏的作用,人所作的這些業含藏在阿賴耶識里頭,變成種子。遇到緣了種子會現行,就產生果報,或者產生新的業,就造業,所以現行。這些是屬于煩惱,煩惱又結下新的種子,這是什么?造業以后,又留下業習種子在第八識心里頭,在阿賴耶識里面。所以第八識,佛法里稱為妄心,就不得其正。本來第八識的正位在哪里?正位是自性。自性與識是一不是二,迷的時候就稱為識,悟的時候稱為性。性識是一體。這個在青蓮大師解釋《地藏經》,在綸貫里面,也就是《地藏經》的玄義里頭講的,分析得最為清楚,性識是一體的。所以如果悟的時候就得其正,在迷位就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就把它叫做識,要轉識成智,心就得其正了?!洞髮W》里面舉出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四種,也就是講的貪瞋癡三毒,人心里只要有這些煩惱,他就是落在識心當中,他沒有智慧了。這是什么?迷在境界里面,被境界干擾。

  在宋朝有位大文學家蘇東坡,他也是學佛的一位居士,東坡居士。他考上進士,曾經做過禮部尚書,這是大官,尚書是我們現在講的部長,禮部尚書是教育部長,是很有權力的人。也做過翰林學士,他的文章也寫得好,所以是當時社會一位很著名的人物。他曾經住過鎮江一段時間,聽說金山寺有位佛印禪師,這位禪師在佛法里相當有造詣的,因此他也想親近下這位佛印禪師,接受佛法的學習。但是蘇東坡因為很有才華,而且身居高位,難免就有恃才傲物這種個性,傲慢心。他因為文章寫得好,學了些佛法,有一天寫了首詩,做為他自己學佛的心得,要呈給佛印禪師來看。這首詩這么寫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是喻物抒情,天中天就是講佛,稽首是禮拜,禮拜這位至高無上的佛陀。佛陀眉間毫相光照遍大千世界,這是形容佛的威德相好。底下一句說「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是講佛的形相端坐在紫金蓮臺上,八風吹不動。八風是講什么?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叫八風。也就是境界的風,無論是順境的還是逆境的風吹他,他都不動搖,得到一點點禪定了。這是蘇東坡借著這首詩表達自己學佛的體會,他認為自己也做到八風吹不動了,寫這首詩也有炫耀的意思,把它呈給佛印禪師。他自己不去,叫一個小書童渡過江,因為那個時候金山寺在江中心,也叫江心寺。過去有個《白蛇傳》,講水漫金山,就是講這個地方,這是古代禪宗的第一道場。就遣個小童渡江過去,送給佛印禪師。

  結果佛印禪師看了這個書信以后,知道蘇東坡心里有傲慢、有自夸,拿起筆來在那信上寫了「放屁」兩個字,然后讓書童拿回去給蘇東坡。蘇東坡本來在家里就等著,看看佛印禪師有什么回信,一定是對他大加贊賞。打開信一看,竟然看到「放屁」兩個字,心里就很生氣,面色鐵青,坐不住了,馬上親自渡過江來找佛印禪師論理。他氣沖沖的來到佛印禪師的禪房質問禪師,「佛印,我剛剛寫的這四句詩有什么不妥,你怎么如此藐視本官!」佛印這個時候微笑著對他說,「我只用一個沒有響聲的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你哪是八風吹不動?」后來這也是個佛門的笑話,所謂「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這是什么?東坡居士他心里面有忿懥、有好樂,他心不得其正。

  好樂是什么?他學佛之后,認為自己不錯了,很喜歡顯耀自己,結果一遇到人家很不禮遇的這種回復,他就心里起憤怒,心不得其正。心不正,身何以得修?那么家齊國治天下平也說不上。所以蘇東坡學佛,他確實成為了一位佛學家。過去我們師長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告訴我們,說學佛,古人不要學蘇東坡,今人不要學梁啟超。他們兩人都是很著名的佛學家,搞佛學研究的,但是自己的煩惱沒斷。所以我們師長教我們要學佛,不是僅僅搞佛學。學佛跟佛學兩個字一樣,倒過來這就不同,學佛是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學什么?斷煩惱、生智慧,這是真正學佛;搞佛學的是鉆研這些經教,道理能講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天花亂墜,但是自己還是沒有斷煩惱,甚至連貪瞋癡這些根本煩惱都沒能夠控制得住,這就不是真學佛。那么學儒跟儒學的道理也是一樣,搞儒學的,可能你能夠把十三經也講得天花亂墜,但是這里所說的,我們如果還有忿懥、還有恐懼、還有好樂、還有憂患,那我們的心也不得其正。心不正則身不修、家不齊、國不治、天下不能太平,這個搞儒學沒有成就。所以學儒要向孔子學習,學做圣人,要知行合一,把所學到的這些圣賢道理用到自己行為、心態當中,這叫學儒。

  蕅益大師有提到「根隨煩惱」,這是屬于佛學的名相,根隨煩惱所講到的內容,比《大學》里面講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更為詳細。所以佛家對于我們心理的作用分析得極為透徹,對它有所了解,非常有好處,更能夠體會如何降伏我們自心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有很好的好處。

  我們來看江謙先生,民國的教育家,他為蕅益大師《四書解》做了個補注,把這根隨煩惱名相也列出來。他說,「唯識家分根本煩惱為六,曰:貪、瞋、癡、慢、疑、惡見。分隨煩惱為小中大共二十」。所以講到根隨煩惱,這個根是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癡、慢、疑、惡見。貪是貪婪,就是《大學》里講的好樂,這是煩惱的根本。人因為有貪才會有瞋,才會有癡、慢、疑、惡見,貪而不得就是瞋,后面的這些煩惱都是因貪而起。講到最根本的那種貪,是在境界里面起執著,要知道境界本身不是真的,它是幻相,我們如果迷失了這個真相之后,以為境界是真的,而在里面起執著,貪心就起來,這是最細微的那個貪念,然后慢慢演變成諸多煩惱。瞋是瞋恚,愛發脾氣,心里面會有怨恨、有不平、有嫉妒等等,這是屬于瞋的范圍。癡就是愚癡,范圍也非常的廣泛。慢是傲慢,這里講的范圍都是很廣泛,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展開來講。疑是懷疑、疑心,而這里最重大的疑的煩惱,是對圣賢教育的懷疑。還有惡見,種種邪惡的知見。

  隨煩惱分為小中大三大類,總共是二十個,其中小隨煩惱是十個,哪十個?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中隨煩惱有兩個,無慚、無愧。慚、愧是善的心所,如果無慚、無愧,這就是惡,就是煩惱。大隨煩惱分為八個,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和不正知。這些名相我們也有必要簡單的講一講,對我們省察克制自己的煩惱有好處。

  先從小隨煩惱講起。隨煩惱為什么把它分成小中大?所謂隨,就是隨著六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所以它也叫枝末煩惱,都屬于惡性心所,令我們的心神不寧,令我們造業。小隨煩惱就是指范圍小的,但是它是很粗重、很猛烈的,它是各別生起的煩惱,它范圍比較小,叫小隨;中隨煩惱范圍比小隨寬大,佛法里講是遍于所有的惡性心所,也就是說凡是做惡事都含有中隨煩惱里面的無慚、無愧這兩種心,他才能做惡事,但是它的范圍并沒有遍及整個妄識的染心,它只是遍及惡心,染心里有善有惡,它遍及惡心,沒有遍及善的部分;大隨煩惱范圍就最大,它是遍及整個染心,要知道有善的執著,這嚴格來講都屬于煩惱,大隨煩惱里面它范圍很大。所以小中大三大類的隨煩惱,是這么個分法。

  小隨煩惱有十種。第一叫忿,就是忿怒,遇到不順意的事情、遇到憎恨的人就會忿怒,甚至會罵人、會打人,這都是忿這個煩惱產生;第二個是恨,恨是懷恨在心,有怨恨,不能夠舍離心里的這些怨氣,這是講到事情發生以后還懷恨在心;第三個叫覆,覆是指覆藏,自己做了壞事,包藏在內心里面,隱瞞不肯懺悔,這就是《大學》前面講的叫「自欺」,「小人閑居為不善」,他就覆藏在內心里,這是一種煩惱;第四種是惱,惱是惱亂、惱害,自己內心如果有疑惑就會起惱亂,或者是起忿恨,想要惱害別人;第五種小隨煩惱叫嫉,就是嫉妒,嫉妒別人的才能,嫉妒別人的德行、別人的名聞利養、別人的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自己擾亂自己,也會擾亂別人;第六種是屬于慳,慳吝,不肯施舍,一般講吝嗇、小氣,這根本在于貪,貪吝;第七種叫誑,所謂虛誑不實,譬如說自己本來沒有道德,故意詐現出來有道德的樣子,這叫偽君子,其目的是騙取別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屬于誑,這是講到身的誑業,口里的誑業是造妄語、虛誑語、口是心非的這些言語;第八種叫諂,諂媚,為了求得自己的利養、功名富貴,假意順承別人,阿諛奉承,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這種人不是仁人,他沒有仁心;第九是害,害是居心不良,想要損害別人的名譽、財富甚至是生命,這是惡心所;第十是憍,憍是驕傲自大,自己有比別人好的這方面的能力,或者是天賦,或者是容貌,或者是才華,這就傲慢,貢高我慢。這總共十個小隨煩惱,它的惡性極大,范圍很小,但是惡性很大,我們一定要把它戒除掉,這樣身心才能得其正。

  第二種所說的中隨煩惱,有兩種,第一是無慚,第二是無愧。無慚就是自己沒有慚恥之心,這是對自己而言,做了惡事、虧心事,自己居然沒有慚愧懺悔。這是什么?沒有恥心,對自己沒有自尊自重,人而無恥,則近于禽獸;能夠知恥,這人有救,「知恥近乎勇」,他能勇于改過。所以無慚是個很嚴重的煩惱。無愧對別人講的,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沒有愧意,他不怕別人對他責罵或者是批評,他對這個無所謂,他心里無愧,這也是不知恥。所以無慚是對自己,無愧是對外面的人,外面人對他批評,他不在乎,這種人也是沒救。所以有慚有愧,這個人有善根,這是善。你看民國時代印光大師,自己稱自己是「常慚愧僧」,他常常有慚愧心,所以他能夠不斷的改過自新、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斷煩惱,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這是他慚愧心使然。所以我們學習圣教,明白道理之后,用圣賢的標準要求自己。我們不要跟一般人比,一般人他不學習圣賢,當然他肯定很多地方比不上你,你要跟他們比,那你怎么能進步?你得跟圣賢人比、跟古人比,一比就慚愧了。所以深入圣賢經教,目的是什么?把我們的慚愧心提起來,然后我們就能夠修心。

  第三類屬于大隨煩惱,八種。第一是掉舉,掉舉是什么?心往外境攀緣,定不下來,內心是浮動的、浮躁的,這是什么?《大學》里講「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他是沒有定、沒有靜、沒有安,心不定、心不靜、心不安,障礙自己智慧,所以就不能慮,就沒有智慧,也障礙自己進步,成就圣賢的境界就不能得。所以修道,《大學》開頭就說,知止而后有定。人能夠知止就能夠修定,掉舉的煩惱他就能控制。第二個大隨煩惱叫昏,昏沉,心不調暢,昏昧,就是頭腦不清楚,昏昏沉沉。通常表現在讀書的時候,一讀經就打瞌睡,不讀經的時候很精神,一讀經就打瞌睡,這是最普遍的一種現象。這障礙我們致知,致知是用智慧,我們現在昏沉就不能致知。第三個大隨煩惱叫不信,這是對于圣賢的教育、對于倫理道德因果、對于善法不相信,這也是個很嚴重的煩惱。第四個是懈怠,懶散、懈怠,沒有進取心,每天因循茍且度日,所以惡法不能夠斷,善法不能生。湯王講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這一懈怠就不能自新了。

  第五個大隨煩惱叫放逸,放蕩、縱逸,就是任性妄為,他不能夠謹慎,不能夠自己克制煩惱、克制自己的情欲,而做出很多惡事。第六個大隨煩惱叫失念,失念是聽到很多邪知邪見的說法,譬如說看了很多邪書,特別是現在言論自由,誰都能夠發表意見,網絡上意見很多,各人有各人的知見,你要是去看了,受他們的邪知邪見的影響,這就是失正念,這叫失念。失念就會生起對圣賢教誨的疑惑,后果必然是有不信、有懈怠、有放逸。第七種大隨煩惱叫散亂,心不專一,精神分散,特別在讀經的時候,你會發現怎么這么多妄念,經是讀得很熟,可是自己好像不知道自己在讀什么,這是心散亂。聽課的時候也不集中精神,散亂不定,聽完課之后,老師問他,今天你聽到什么?他也說不出個四五六。說明他身是坐在課室里面聽課,但是心猿意馬,散亂,所以學不到東西,做事也就做不成功,因為散亂他就很難成功。第八種大隨煩惱叫不正知,知見不正,對于因果的道理,對于是非、邪正甚至利害都辨別不清楚,迷惑顛倒,所以會造惡業。這是屬于八種大隨煩惱。這是江謙先生為蕅益大師批注提到的根隨煩惱的名相做的個補充。我們再來看下一節的經文。

  下一節經文是跟前面一節相呼應,前面一節主要講因為身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所以心不得其正。下一節是講因為心不得其正,所以身也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它也不正,心身合起來解釋,心和身是互相關聯的。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