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我們先看朱子的解釋,他講「心有不存,則無以檢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無不修也」。這是講到心不在焉是什么意思,是心有不存的意思。心不在就是講心不存在,所以他就不能夠檢點他的身,心是身的主宰,心都不知哪去了,身怎么能檢點?所以就『視而不見』,看到好像沒看到一樣,聽到好像沒聽到一樣,吃東西都不知道味道,這是什么?能檢點其身的那個心已經不在,這心就不正,所以身也就不修了?!阂暥灰?,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是講身不能修,原因是心不能正。身不修是因為心不正,所以『修身在正其心』。所以君子必定是細密的檢查自己的心在不在,然后把這個心敬以直之,讓心擺在誠敬的地位上,直之就是心正之,這就是正心。這個心能長存,也就是誠敬正直的心長存,那么身一定能修。

  這是朱子對此節經文解釋。連著前面一節經文,朱子判成這是《傳》里面的第七章,是解釋正心修身的。他在批注里面又說到,「此亦承上章以起下章」,所以這節經文是承上啟后,因為下面是講齊家在修身,這里講正心以修身,這是啟下;那么承上,承接上面,所謂正心在誠意,這里正心而后修身。朱子又說,「蓋意誠則真無惡而實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檢其身。然或但知誠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則又無以直內而修身也」。朱子這里說,前面講到的誠意,誠意的效果是什么?做到了無惡而有善,所有的惡、所有的過錯都沒有了,內心里只有善,這個時候是誠意,意念是真誠的,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檢查反省自己有沒有正心。有正心,才能夠檢查我們的身能不能夠修好。朱子認為,先有誠意,再有正心,再有修身。正心的作用,就在于檢查自己的身有沒修好的就把它修好,這是正心的作用。

  他說,如果只知道誠意,而不能夠細密的檢查自己的心正不正、存不存在。這個心就是講到的敬以直之這個敬直的心,沒了這個心,他說光有誠意,也不能夠讓自己的心正直,所以也不能夠修身。從這里意思我們能體會到,朱子是把誠意、正心、修身講成三個,他說誠意以外還有個正,所謂的正心,如果只知道誠意而不能正心,那身也不能修。那就說明誠意之外還有個正心,這分開來了??墒且?,誠意、正心、修身它不能分,它不是說誠意以外還有個正心。能誠意,心就正,心一正,身就修了。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至修身,它是一不是多,在表象上講它有多個方面,一多不二。正心怎么來的?因為你有格物,格除你的物欲,格除你的煩惱妄想;你能致知,你能恢復你的良知,你能有智慧;你的意念真誠,你沒有妄念,你看你的心不就正了嗎,哪里還要從格物致知誠意以外找個正心?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做到,你的身當然也就修好了,哪有說格致誠正之外還要找個修身?這是我們對朱子解釋有個正確的理解。蕅益大師解釋這一段就很圓融,他把正心跟佛法里講到的「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對應來講,所以他講得圓融,他講的道理極其深刻。

  這里講的心,是指我們的第八識心,所以這里是心跟身合起來講,叫心身合釋。上次就「心不在焉」這節經文,我們學習了朱子的解釋。我們再看蕅益大師的批注,「第八識體,本自無所不在,亦無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種,隨彼染法所起現行,為視、為聽、為食。面見聞知之妙性,遂為彼所覆蔽矣」。這是一小段。經文當中這個心是「第八識體」。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第八識體這個心「本自無所不在,亦無所在」。本自就是本來就是這樣的,自是它只有自己一個。這宇宙間萬事萬物可以說都有對立的一面,所謂相對論,就它都有相對的。唯獨第八識體沒有相對,所以稱為本自。無所不在,說明它是遍一切處,整個宇宙、一切時空都是這第八識體變現出來的。所以,宇宙每個角落都有第八識體,就稱為無所不在。

  「亦無所在」,這意思就更深。第八識體,這個第八識的體是講我們的自性,自性本自清凈,本來無一物,所以它沒有一個所在的地方。有實體、有形相,才能夠稱為有所在,但是自性沒有。正因為它無所在,才無所不在,假如它有所在,那肯定也有所不在的地方。像我們一個人,如果我們在這里,就不在那里,這是有所在,那肯定就不在那里,就有所不在。自性沒有形相,六根都沒有辦法接觸到,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嗅、舌不能嘗、身不能觸、意也不能想,所以它沒有一個所在的地方,它才能夠做到無所不在,宇宙萬有確實是它變現出來的。

  為什么《大學》經文里面講「心不在焉」?如果這個心是講第八識體,它應該無所不在,為什么又說它不在焉?這里講的不在,不是真的它不在,而是什么?它受染了。蕅益大師說,「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種,隨彼染法所起現行,為視、為聽、為食」。這個受染就是受到污染。實在講,自性本自清凈,不會真的受污染,這里講的受污染,是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產生了識。第八識是屬于識,但是第八識的體是自性,自性是不會有染著,所謂「不垢不凈」,它不可能受污染,因為它本來無一物。有一物,那就是染,受染了就稱為識。所謂八識,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前六識,再加上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受染法的熏習,染法就是分別執著、起心動念。

  由于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在熏習,就成為染法種。這種種子留在第八識里頭,叫阿賴耶識。也就是說,這些種子本身也是虛妄的,也不是實體,第八識也不是實體,也是虛妄,叫妄識。那它怎么來的?因為有念頭,這念頭里頭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統統都稱為念頭,念頭就是識。第八識是說它能夠含藏種子的這個功能,所以持染法種,就是它能含藏。這些種子在阿賴耶識里頭,遇到緣它就會起現行,所以隨彼染法所起現行。這個染法是有內的、有外的,內是屬于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外是境界。內外一交合,這些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產生境界,就有什么?有視、有聽、有食。

  視是看見,用眼根來接觸外面的境界,外面叫色塵,眼接觸色塵,這叫做視。有能視,有所視,能視的是自己的妄識,所視的是妄識所變現的境界。那你就應該明了,統統是妄識作用,這能視所視統統都屬于妄識,所以實在講沒有能所,只有一個識。這是佛法里面唯識宗他們所提出來的宇宙觀,根本就沒有能見的人,也沒有所見的境界,只有識,這叫唯識。唯識所變,那你就知道,境界統統是虛幻。凡夫,這些種子現行的時候,在妄識里面產生能所,能視、所視。而在所視境界里面,又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這個識滅不掉,也就是念頭斷不了,念念在生滅。一念起來、滅了,又一念起來、又滅了,念念相續,沒有間斷。所以,能視、所視都不間斷,就產生我們這個相似相續的宇宙。我們如果在這樣一個境界里面不覺悟,執著有能有所,這叫有視。有聽,聽是講耳,耳能聽。耳根接觸聲塵的境界,耳聞聲,就有聽覺,這個聽覺立刻轉變成妄識里面的耳識,又留下種子,含藏在第八識里頭。下面講的食,食而不知其味的食,這是用六根里的舌頭,舌頭嘗味。如果不能夠覺了,能嘗的舌根與所嘗的食物、食品這些味道是一不是二,在里頭產生分別執著,留下舌的識,又含藏在第八識里做為種子,這些種子將會遇緣又起現行。我們念念都在重復著這些動作,從來沒有斷過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從來沒有斷過能所的這種妄念,總把本來一體的自性分為能所二法,這就是叫染法。

  所以,「面見聞知之妙性」,這個妙性是自性的這種作用,自性本來具有見聞覺知的功能。面見聞知這些是指它的見聞覺知的功能,也就是它會有反應,但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自性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它能夠見聞覺知,能夠變現境界。但是因為我們染著境界,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自性的作用就受到障蔽。這里說「遂為彼所覆蔽」,覆蔽就是障蔽住,障礙住。為彼,這個彼是什么?就是染法,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有妄想分別執著,自性的作用就被扭曲。本來是能見,現在稱為視,叫視而不見。所謂見,這個功能是能見盡虛空遍法界。如果落入妄想分別執著里面,就只能叫能視,能視的范圍就小多了。你用眼睛能看到多少范圍?你站在最高處,往最遠的地方看,大概方圓三十里地也就是盡頭,這是你能視的范圍,三十里以外你就見不到。本來你是能見到的,為什么?那是自性本來的作用,因為自性無所不在,遍一切處,它都有見的功能,所以不管在哪里都能見?,F在我們不能見,原因就是為彼染法所覆蔽,好像眼中長了白內障,障住了。

  耳本具聞性,聞性是自性本來的作用,也是無所不在,遍一切處?,F在是聽而不聞,耳朵只能聽。所聽到的,都是你妄識所變現的聲塵,而且聽的也不能很遠,有了障礙。食,是用舌頭去嘗味。本來舌根的功能通自性,自性是能知虛空法界一切處的味道。但是由于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把范圍給縮小了,舌頭所嘗到的味道范圍就很狹窄,一般講苦辣酸甜咸這些味道而已。所以食而不知其味,統統因為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

  所以這里講到的「心不在焉」是什么?迷失了真心,真心也就是自性,就是這里講的第八識體,你迷失了,好像它不在了。其實不是不在,是你迷失了,它不起作用;或者說它的作用本來是妙用無方、盡虛空遍法界的,現在被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縮小到很小的范圍。

  底下,蕅益大師給我們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三個方面,進一步的給我們說明。他說,「蓋其光圓滿,得無憎愛者,名之為見,既有所視,便不名見」。這句話,「其光圓滿,得無憎愛」,是出自于《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稱《圓覺經》。這個經文的意思是什么?「其光圓滿」,光,我們六根里面對光最敏感的是眼根。這里講的光是我們眼根的作用,它所感知的就叫光。其光圓滿是什么意思?因為宇宙一切的光都是我們心性所現,心性是一不是二,所以這個光是圓照的,遍一切處的,一切處都是我們眼根中的見性所遍及的地方。所以這里講的其光圓滿,正說明我們眼根本來的作用,見性是遍一切處?!傅脽o憎愛」,當我們用一心的時候,一心里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它沒有憎愛,憎愛就是愛憎,愛是貪愛,憎是厭惡。有愛憎說明有執著有分別、有起心動念,這就不平等,這就產生二相,你有愛有憎,這是二。本來是不二的,本來只有一心,眼所見,你就能覺知。這見的當下,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像鏡子照物一樣,它不會留下印象,不會留下痕跡,也就是說它不會產生識,不會產生第八識的染法種子。這種見的作用「名之為見」,這是見性見。

  交光大師在批注《楞嚴經》里面告訴我們,應該用根中之性,不要用根中之識。譬如說我們眼根是能見這個作用。那用我們見性見,就是見的當下明明了瞭,照得圓圓滿滿,但是里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用見性見??墒俏覀兎卜蛞灰姷綎|西,第一念是見性,但是速度很快,馬上就會起念頭。先是起妄想,心動了,境界一現前心是動的,這是妄想,這時候分別執著還來不及起來。但是這個速度太快,馬上就起分別,這個第三念就是分別。第一念是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第二念一看到就起心動念,就是妄想;馬上又起第三念,分別來了,這是好的,這是壞的,那個時候只有分別,還沒有執著,也就是還沒有愛憎;到第四念的時候,執著也起來,好的我就愛它,不好看的我就不愛它、厭惡它,這是愛憎。第一念是覺悟,那是自性的作用,可是到了二三四念的時候,就落到識里頭。因此,圣人的能耐就在于保持第一念,他不起第二、第三、第四念,所以他能夠「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他用見性見,不用眼識去見。用眼識見,實際上沒有見到事實真相。外面的這些色塵,實際上我們所見到的,是我們眼識連帶著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和第八識里頭種子的現行混合的作用,產生這個色塵的境界,我們見到是這個。這個時候就不能叫見,就叫視?!讣扔兴?,便不名見」,你有所視,你看到了,這個是假相,你就沒見到真相。

  這個道理聽起來好像很難懂,我舉個簡單的比喻,大家就好懂。我想現在可能有不少人看過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立體電影的原理實際上很簡單。你進入立體電影院,每個人發一副特殊的眼鏡,這種眼鏡能使平面的影像立體化,你戴在眼睛上,它會變成立體的形相,把二維變成三維。所以你在這個電影院里頭,戴著這個3D的眼鏡去看,結果你看到影片里頭有東西向你襲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真的是向你襲來,你會躲。當看到有人拿個棒子向你砸過來的時候,你真的覺得那個人拿著棒子打到你頭上來,所以你就會躲避、會逃跑、會驚叫。特別是帶些恐怖性質的電影,在里頭你會看到很多觀眾就像丟了魂似的,一會東倒西歪,一會驚狂亂叫。這是什么?他看不到事實真相。假如這時候你把眼鏡摘下來,你看那平面上沒有什么。因為立體的影片在平面上顯示,這個影像是不清晰的,還不如一個一般的平面電影,所以你看到一點東西都沒有。你再看看周圍的這些觀眾,一個個都東倒西歪、驚恐亂叫,你覺得他們好像很好笑。這個時候,把眼鏡摘下來的人,就是一位圣人,你看清楚了事實真相,原來如此,有什么值得我們這么投入?全是假相??墒谴髦坨R的那些人,他們忘了真相,他們迷在境界里頭,他有愛有憎,就有恐懼、有好樂、有忿懥、有憂患,這是迷惑顛倒的人。所以他們是什么?有所視就不能見真相,真相被他的眼鏡擋住,這個眼鏡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沒見到真相。

  我們現在能看見的這個宇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是被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扭曲了的形相。就好像我們戴了這個眼鏡,把外面的真實的景象給扭成我們所感知的那個境界,因此,在這境界里面產生種種的煩惱。七情五欲就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都起來了,《大學》里面講到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起來了,我們前面講到的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也起來了,全是因為迷惑產生的。而這些迷惑還有個很麻煩的事情,它又在自己第八識留下種子,將來又會遇緣起現行,又產生境界,又讓你迷在那個境界當中,所以你永遠出不來。

  如何才能得到解脫?把眼鏡摘下來。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立刻境界就沒有。當你放下識的時候,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境界也就跟著消失。所以,永嘉大師說得好,「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我們講宇宙,哪來的?因為你在迷惑當中,你是在作夢,夢出來的?!副緛頍o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時候,你就能夠入大光明藏,入常寂光土。那個境界里頭就是本來無一物,而隨著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你能夠去應,遍應萬物而保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能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但是因為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不會留下識這個種子。那個時候叫得大自在,所謂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已經跟自性融為一體,你的身就是宇宙,叫法界身。你能夠隨順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去應化,去普度眾生。這就是《法華經》里講,觀世音菩薩能夠應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就現什么身而為說法。這個用功,全是在轉識成智,所謂轉識成智,就是不用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是用智慧。

  這是講到「視而不見」這一條,視而不見是迷的時候的狀態。聽而不聞道理是一樣,這是講耳根,視而不見是講眼根。蕅益大師說,「十方擊鼓,十處齊聞者名之為聞,既有所聽,便不名聞」。這是出自于《楞嚴經》里面的比喻。它原來的經文是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這是講,假如你在安靜的地方,沒有聲音,你耳朵里聽不到東西。忽然之間,十方一齊擊鼓,有鼓聲響起來,你這時候當然明顯聽到有鼓聲。你聽到鼓聲的時候,請問你,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加上、下,這叫十方,是一方一方這個鼓聲按照次序進入你的耳朵,還是你同時聽到的?當然我們是同時聽到的。我們聽到的聲音,不是說先聽到東邊的聲音,再聽東南的聲音,再聽西邊,再聽西南,沒有這樣的次序。十方一齊擊鼓的時候,鼓聲一下子統統進入我們的耳根,叫「十處一時聞」,同時聞到,沒有先后。這就是講,我們耳根里面的聞性是遍十方,所以你才能夠十方的鼓聲一時同時能夠聽到。

  你從這里去體會,是不是聞性遍十方?假如說我這聞性只遍東方和南方,不到西方和北方,那十方擊鼓,你只能聽到東方和南方,聽不到西方和北方??墒悄阃瑫r聽到,正說明聞性遍東南西北,遍于十方,遍一切處,叫周遍十方、本自圓滿。這是聞的作用,這我們比較容易體會到。自性的作用就是這樣,不僅是耳根,眼耳鼻舌身都是,這個根中之性遍滿十方。在這里面假如我們動了念頭,本來我們是十處的鼓聲一起聽到,但是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東邊的鼓聲,專門聽那個方向的鼓聲,這就是有所聽,其它方向鼓聲你可能就聽而不聞。你注意力不在那,他的鼓聲敲錯了你也聽不出來,因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東邊的鼓聲。這是什么?因為你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把范圍就縮小了。

  我們常常有這個經驗,假如在一個菜市場里面跟一個朋友聊天,菜市場里面很嘈雜,很多的雜音,其實你是聽到的,因為你的聞性遍滿菜市場,所以你都能聽到??墒悄愀愕呐笥蚜奶?,回來了別人問你,你在菜市場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二十米外可能有個人在大聲講話,你有沒有聽到?你說我聽不到。他很大聲講話。我當時跟我朋友在聊天,我怎么能聽到他講話?你看,這就叫聽而不聞,明白了吧?因為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我的妄想分別執著集中在這個朋友身上,范圍就縮小,把聞性的作用就變成了只對這個聊天的朋友、聽到他的話這個小范圍,所以其它地方都不能聞了。我們自性,這講聞性,是就耳根而言,本身也是遍虛空法界,一切宇宙的眾生的聲音我們都能聽到??墒菫槭裁次覀儸F在聽不到?你能聽到銀河系以外那個星球上的眾生在講話嗎?你聽不到。你的聞性也遍及那個地方,你本來是可以聽到的,可是現在你把妄想分別執著只集中在你現前這個地球周邊的范圍,而且很小的范圍,不要說整個地球,過一條街,隔壁人講話你都聽不到。你看,這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聞性的作用縮小到這么小、這么可憐的范圍。就是因為我們有這種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放下,自性的德能馬上現前。

  下來講「食而不知其味」,道理是相通的?!干喔粍?,淡性常在者名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其味」。這也是出自于《楞嚴經》的解釋?!独銍澜洝方浳恼f到,假如一個人用舌頭舔著自己的嘴唇,舔了很久,你的舌頭就累了。累了以后,如果我們有病,會嘗到苦的味道,如果沒有病,會有微微的甜味。實際上,這個甜味和苦味本身根本不存在,本身是淡味,「淡性常在」??墒且驗槲覀冞@個舌頭舔著唇舔了很久,疲勞了,就產生這種幻覺,味道的幻覺。大家可以自己試驗一下,這個味道的幻覺有甜有苦,那是什么?就是妄識的作用。如果舌頭不動的時候,它有沒有嘗到味?也是嘗到味,嘗到淡味,就是不苦不甜的味,也是一種味,叫淡性常在。所以苦和甜是有味,這是一種幻覺,淡味也是一種幻覺。我們舌頭本身就有能嘗的功能,因為它有知味性,「名為知味」,知味的這個性,就是這個功能。見聞覺知,這是自性本來的功能,舌頭的根中之性也有見聞覺知,它能知味,因為舌頭對味道最敏感,所以講它知味這個性能。

  這個正說明什么?甜苦這是有味道,淡性這是沒味道,能嘗有味道和沒味道的這種功能,不是因為有沒有真的食品給你去嘗才存在。給你一塊糖,當然你能嘗到它有甜味,給你吃黃連,你就覺得苦味。這個能嘗味的功能,是遇緣它能顯出來,遇到糖它就顯出你能嘗甜味,遇到黃連你能顯出知苦味??墒菦]有緣它本身也有能嘗的性能,你把舌頭伸到嘴唇上久了,你也能嘗到這個味,那時候沒有糖,也沒有黃連,你怎么會嘗到甜和苦?因為有妄識作用,就生出這種虛妄的味塵,叫妄塵。外面的境界叫塵,這個是講味道的境界,叫味塵。那為什么它有能嘗到甜苦這種性能?就是因為舌頭的能嘗之性、知味之性是遍一切處的,有緣它能顯出來,沒有緣的時候,雖然平時不顯,但是它還存在,不因你吃糖還是吃黃連它才有知味之性,你不吃黃連不吃糖,你也能知甜知苦。這也說明舌的嘗性遍一切處。

  這里講到的用眼、用耳、用舌,這是六根里面的三個,來說明什么?根中之性周邊法界,但是一有分別執著,這個作用范圍馬上受到限制,縮到很小很可憐的范圍。所以既有所食便不知其味。有所食,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有所食,所以你就有所不食,你知味的功能受到障礙,你只能知道你舌頭嘗到的東西那些味道,不知道你嘗不到的那些味道。所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是這樣講法,非常的深刻??偟脑蚓褪且驗槲覀冇型敕謩e執著,所以迷失了真心,這叫心不在焉。

  蕅益大師講,「故前一節,深明現行熏種子之失。此一節,深明種子生現行之失。身心相關若此」。前一節就是「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下來的這一節。這一節是講「現行熏種子」?,F行是什么?煩惱現行,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這是煩惱現行,留下阿賴耶識的種子,這叫熏種子,熏習之后留下的種子,這是一種過失?!复艘还?,深明種子生現行之失」。種子是阿賴耶識里的種子,第八識里的種子現行。所謂現行就是產生境界。產生境界,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是講到身心互相的關系。前面是講身對心的影響,后面這第二節是心對身的影響。這兩節把心和身合起來解釋,再次證明前面第一節「身有所忿懥」這個身不應該換作心。程朱大德他解釋說身就是心,這個倒不如保持原文里的「身」好,這意思更加的圓滿、更加的深刻?,F在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大學》里面「心不在焉」這節經文。蕅益大師為我們說明,這個心是第八識。第八識的體就是自性,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有識的存在。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身體的六根根性作用都受到障礙。本來這個作用是見聞覺知,這種功能是盡法界虛空界遍宇宙的,但是現在被我們妄想分別執著全縮小了、全障礙了、全扭曲了,因此才會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問題出現。

  蕅益大師批注當中繼續說到,「故必格物致知,以誠其意,然后心正而身修也。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誠。不見不聞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這是告訴我們,要想恢復我們自性的作用,必須要格物致知。格物,蕅益大師解釋作唯心識觀,也就是能夠明了整個宇宙就是自己心性變現的,在這里面不能分為二,只有一,一就是自性。即使有妄想分別執著,還是一,這時候不叫唯心所現,叫唯識所變,能變跟所變還是一,根本沒有二。這是告訴我們正確的宇宙人生觀,這叫唯心識觀,這就是格物。也就是說,讓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大學》里用物來作代表,把這些都格掉,格除掉。當然,要格除,從最重的格起。最重的是什么?我們的欲望。

  所以,印光大師將格物直接解釋成格除物欲,這是從最初下手來講起的。格到最后,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格除掉,你真正入唯心識觀,這時候你致知了,致知就是你自性智慧現前。具體而言,你將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你能誠意,誠意是把第七識末那識的執著這種煩惱格掉,那就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然后心正,這是講轉第八識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而身修,身是講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五根里頭原來的五識也轉,轉成成所作智。你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身修統統圓滿,這時候就是你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關鍵問題,我們肯放下,格致誠正修統統圓滿,不肯放下,一樣都不圓滿。

  「有所忿懥等」,這個「忿懥等」就是有這些煩惱,有分別執著,原因是什么?「只是不能格物」,不能放下這些煩惱、格除這些煩惱,意就不誠。這些煩惱都是執著里頭的現象,所以意不誠,有執著意就不誠?!覆灰姴宦劦?,只是不能致知」。為什么不見?因為有所視,視而不見。有所視,這是什么?見的時候起了分別,你挑你想見的見,不想見的就見不到,這是分別。耳本來能聞,聞性遍一切處,可是現在聽而不聞,因為你有所聽,所以就有所不聽。這就不見不聞了,只有能視和能聽。這是因為有分別,分別是不能致知,有分別你用的是意識,不是用妙觀察智,所以你不能致知。不能致知,前面講,又不能格物,意就不誠,有分別有執著,這些會留下業習種子。分別執著產生業,在阿賴耶識第八識里頭落印象,本來是大圓鏡智,現在成為阿賴耶識,心就不正。所以眼耳鼻舌身統統不正,這就身不修,完全迷失事實真相,眼所見的、耳所聞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身所觸的,全不是本來的樣子。宇宙本來的樣子是什么?叫一真法界,現在我們見不到、接觸不到,我們落到十法界里頭,甚至落到六道里面,總在身不修、心不正、知不至、意不誠、物未格。

  底下蕅益大師用個設問來回答,「問曰:前云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樂,皆不得正,前后不相違耶?」這個問得也很好。前面經文里面明確的告訴我們,我們要「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如惡惡臭就是像討厭難聞的臭味一樣,這種討厭屬不屬于忿懥?如好好色,是說像喜愛美色一樣,這屬不屬于好樂?前面講的這是講誠意,為什么好像說成了有忿懥、有好樂?明明是說「有所忿懥,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這前后不是互相矛盾了?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這里回答,「答曰:如惡惡臭,斷我法二執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觀也。二觀成就,方能無忿懥等。自無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所以,這里講的如惡惡臭,他不是講的忿懥,這是用比喻來講,對我執、法執這兩種執著要去舍離,好像舍離難聞的臭味一樣,比喻我們當下要把它斷除。如好好色是講修二空妙觀,我空、法空,這屬于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修這兩種觀,就像喜好美色一樣,比喻我們要不斷用功追求。這不是講的貪婪或者瞋恚,它不是煩惱。為什么?因為二觀成就,你能觀人我空,你能觀法我空,這時候煩惱就斷除,所以才能夠無忿懥等煩惱。忿懥、好樂、恐懼、憂患,統統都是煩惱,煩惱就是因為有我法二執。把二執斷除掉,就沒有忿懥等私了。這個私是自私自利,這是我執。有我執,只想到我,不能想到眾生,所以就不能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這兩句是《大學》后面提到的經文。

  「民之所好好之」,就是眾生喜歡的,我們就能夠幫助眾生得到。如果眾生厭惡的,我們就幫助他去除?!?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dizigui/' target='_blank'>弟子規》講的,「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這個親,如果擴大到當作民眾來講,就是這句話,「民所好,力為具,民所惡,謹為去」。說明什么?自己沒有好惡,為什么?沒有自己,眾生跟我是一體,只有眾生,所以才能夠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這里回答了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跟忿懥、好樂并不矛盾。有忿懥好樂是因為有私,把私心斷除,然后我們才能夠誠其意、正其心。所以下面說,「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別無誠意正心之功」。把私心放下就是格物,沒有分別,平等了,用自性的明德來應事、應物、待人,這是致知,這就是誠意,這就是正心。格致誠正不能分開講,它是同時的,完全是修行的同一個境界。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