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里經文引用諺語里面的話,這是古代民間的俗語,叫諺語。諺語說,人不知道自己兒女的過惡。為什么?因為太愛他,有所親愛就產生偏頗。不知道其苗之碩,自己田里的苗長得很大了,他還看不出來。為什么?因為有貪心,希望它愈大愈好,還不夠大,長得還不夠高,果實還不夠豐滿。所以這就是心不正,因而身不修,就不可以齊家了。

  朱子解釋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是則偏之為害,而家之所以不齊也」。因為溺愛自己的兒女,也就不明,不明是喪失了智慧,只看到自己兒女好的一面,看不到自己兒女不好的一面。我們對所有的人都要有這種警戒心,當我們喜愛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產生溺愛的心?溺愛就看不到他的過失。這就是前面講的,「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你喜歡他,但是你要知道他的惡、他的過錯;你討厭他,也要知道他的優點。這種人,天下比較少,說明什么?心正的人少。這里又講到,不知苗之碩,就是因為貪得無厭,所以心也就不正,落入偏私里面。這都是偏私之為害,人一有偏私,就沒辦法齊家。特別是古代,家里都是大家庭,可能是幾百口人,五、六代同堂,假如我們有偏私、有不公,就沒辦法帶領好這個家。

  蕅益大師這里的批注比較簡單,但是點出里頭的深意。他說,「五個辟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齊家之處,何止為身不修耶?莫知子惡,莫知苗碩,亦是為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后一反結,最為有力,正顯修身為本」。這五個辟字,就是說人對于他所親愛的、所賤惡的、所畏敬的、所哀矜的、所敖惰的,都會有辟,辟就是偏私。這是因為什么?不能格物,不能把自己的私心格除掉,不能把煩惱格除掉,才產生這種現象。所以,不能格物也不能致知,沒有智慧,這個就是不能齊家的原因。為什么不能齊家?因為身沒有修好。所以,修身在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不知道自己兒女的過惡,不知道自己田里苗的豐滿,這是因為有所親愛,有所貪婪,這也是為物(自己的物欲)所蒙蔽,所以就不能夠致其知,沒有智慧,心就不正。

  最后的一句,「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這句是小結。這個小結用反過來這個方式來講,身修才能齊家,所以身不修就不能齊家。講得鏗鏘有力,正顯修身為本,齊家必須要修身為本。而修身便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第二個小段,「以身家合釋」,我們就講解圓滿。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