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h1>
作者:佚名 全集:中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關鍵詞:中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是一個原則。也就是我們需要知道的做人處事,治學、行道,乃至于做事業的一個大原則。同時,由此可以了解《論語》所講的所提到的,過去講《孟子》所提到孔子是“圣之時者”。他說,一個人智慧不夠,學問不夠,“愚而好自用”,越笨的人越有自信,越覺得自己了不起。“愚而好自用”這一句話他是只講一個原則,不過我們由這一句話觀察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假設諸位青年同學加上十年讀書、十年做人,慢慢去體會,社會上接觸多了,才發現許多人都犯了這個錯誤。“愚而好自用”,越是智慧不夠的人,他越認為了不起,而且決心下得也非???,而且辦法也非常多。那些辦法、那些決心、那些思想,都是非常笨的??墒且驗樗?,沒有辦法理解天下事物,非常自用,這就是愚而好自用的結果。

  所以我經常引用《漢書》上批評霍光不學無術,所謂即使霍光漢代的歷史劃了一個時代,拯救了一個時代,創造了另一個時代,在漢朝的歷史上有這樣大的威風,結果史學家同一般人給他的評論還是四個字:不學無術。說他沒有學問。因為沒有學問啊,所以“無術”。術不是手段,處理事情、做人做事沒有方法,不合章法。術就是學術,是個方法。事實上,再研究漢代當時的歷史,霍光并沒有那么差勁,并不是說不學無術。如果說要那個樣子嚴格地研究的話,那么管仲也是不學無術??鬃与m然沒有批評管仲那么差,但是他的話拿到漢代來講的話,也變成不學無術。

  因此我們后世經常批評一個人物,做人處事尤其處理天下國家大事錯誤的,經常引用是這句話——不學無術,這個人學問不夠,所以處理不行。不過我近年以來發現這句話,我說不學無術還好辦,最怕是不學有術,那真難辦!(一笑)這是加上自己做人幾十年接觸到事物的結論。不學無術啊,他倒還老實些,那還是真愚笨,真愚笨好辦,真小人很好辦;偽君子很難對付!真君子當然好辦了;真小人也好辦,真小人表明了我就是小人,很好辦!那大家很清楚。所以,就怕兩樣都不真;那么,“不學”,學問也不夠,腦子很靈光,辦法很多。據我所了解,我們現代二十世紀整個的社會是動亂的,不是某一個地區,不是我們臺北或者臺灣或者只有中國,全世界都到達了不學無術的情況,很嚴重!

  不學無術的情況也就是孔子所說“愚而好自用”。這是,所以,《中庸》所引用這個思想,就是孔子在《易經?系傳》里頭講過的,一個人志大而才疏,理想很高,尤其年輕人容易犯的,志向很高,動不動要濟世救人哦!一學佛,要度眾生啊!自己都度不了,度什么眾生啊!這個志大而才疏,學問、能力一點都沒有,光是吹牛、理想??鬃釉凇兑捉?系傳》上講了好幾條(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那么所以引證,同《中庸》所講的話,的確是孔子的思想一個路線。雖然這本書是他的孫子作,他引證的路線是的確很對。一個人愚而好自用,非常有自信,很不客觀;“賤而好自專”,貧賤,賤就是說自己沒有相當的實際上的權能與力量,居在下位,而個性非常強、主見非常強,好自專。這個“專”字就是包括現在主觀、主見非常強。一個人假設具備了這么一條的個性,已經是這一生注定是失敗。兩條啊,失敗上面加失敗!

  還有,下面還有一大堆:“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在現代的時代,可是拼命想走古代的道路。比如你們同學們有許多學佛修道,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哦!(一笑)那么有許多拼命想做什么,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乎現代的時間,光是懷念歷史上的過去,傳統文化怎么好——不錯;自己對于傳統文化一點基礎都沒有,一點心得都沒有。乃至于我看到許多國文系的同學們,進了國文系以后,到現在白話文決不肯寫,寫的都是最古最古的古文;經常把文章寄來給我看,有許多都是碩士、博士。我打開這種文章就把它退回。當然我看得懂,我不喜歡看。你要玩這一套,我比你玩得還好。我就是告訴他:你寫一篇白話的給我看看好嗎?他永遠寫不出來。那叫做“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F在不是唐宋時代,也不是秦漢時代,你寫得同韓愈、柳宗元一樣的好,都沒有用處。一篇文章寫得好,要使人懂,你寫得使人家不懂了,失去了那一個文章的作用。

  經常我告訴有些同學們出去當老師,上課上得好,我很佩服,真是比我上得好!一上來,引證了許多資料,黑板一寫,那就是滿腹經綸都出來了。那么一下一個鐘頭、兩個鐘頭,完了!那么你自己是什么?不知道。同學們也拼命抄?,F在同學們比我們當年讀書很乖,專抄資料。像我們以前讀大學時候就站出來請老師:這個資料請你講一下哪一部書、哪一節就好了,我自己回去會查;把你的意見講出來?,F在不然哪!抄了,大家也很喜歡了、懶得聽,聽完了以后,五十分鐘,兩次黑板一寫,鈴子一按,下臺一鞠躬,都可以回去了。譬如這些道理、做法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在座的青年同學們還要注意,不要認為“我是沒有”,個個都有,為什么?生在現在的社會上,謀生的技能、做人處事的本事、現代知識,一點都不會。同我一樣,冷氣機壞了、電燈壞了,怎么修理?只好站在那里??匆婋娋€著火:哎喲!怎么得了!依舊也不曉得打。這都是同樣的,這是落伍。書讀壞了?,F在很多,大家要反省,不要認為我是沒有反古的思想就對了;也等于是 “生乎今之世”,不能做現代一個人,不能活在現代一個社會,就是“反古之道”。違背了現代的潮流,而想走舊路子。

  那么歷史上反古之道,我們看兩個讀書人,一個是漢朝的王莽,王莽篡漢。在座同學們對歷史要多注意啊!讀歷史讀到大學,讀一部《古史概論》那是不夠的呀!那只能說你曉得歷史是這么一件事了,有一個架子,等于蓋房子打了一個圖樣給你看。那個歷史的課本等等不是概論,那個房子的圖樣不是房子啊!必須要真正去研究歷史。

  我們經常說中國有好幾部歷史概論,譬如說《綱鑒易知錄》,《鳳州綱鑒》等等。甚至于說清朝乾隆所下命令編撰的《歷代通鑒御覽》,這是很好的書。照我們舊的教育,像我個人的經驗,十二歲到十三歲之間,《綱鑒易知錄》已經圈了兩次了。以前讀書的時候是舊書本買來,沒有圈點的呦!不像現在,有白話注解呀,有一個新式標點;那個時候沒有。那么,我們家長們、老師們給我們準備三種顏色的東西:一種是白粉,拿著毛筆,那個時候也沒有,鉛筆都很少了。第一道自己看下來,拿白粉點,這個句子念對了;你句子點不下去,你意思沒有懂。這個書讀不懂,這個句子點不下去的啊!點了以后,晚上,給爸爸前面一交、或者老師前面一交。翻開以后,“錯了,這個地方錯了,改點過。”也不告訴你錯在哪里,有時候偶然告訴你這個觀念不是這個意思、這個解釋。那么再回來用綠色的或者藍色的點,重點過,因為這兩種顏色不要緊。最后確定,第三道再用紅筆點下來,這一部書算是點完了,那么這一部書你真讀過了。那個時候已經自己把二十四史的基礎打好了。那個時候清朝三百年的《清鑒》還沒有出來呢,剛剛出來。清朝加上去二十五史;現在加上民國現在史——二十六史。這二十六史堆積如山,你怎么去念?所以呀,最好念《綱鑒》。所謂《綱鑒》,就是每一代歷史的綱要。

  現在我們學校里所謂講“概論”,是這些綱要里頭抽出來的,概論的概論。等于吃了飯,剩下來的渣子的渣子了。而且每一個專家,文學也好、歷史也好、哲學也好、科學也好,每一個人寫概論的時候(加了)他的觀念,他的觀念究竟對了沒有?還是問題。所以跟著亂跑,自己沒有學問的眼光,是很嚴重的、很危險的。危險的,很嚴重!

  為什么講這個道理?因為剛才提歷史上兩個人物,譬如王莽,大家念過歷史都知道,“王莽篡漢”,四個字解決了。為什么篡漢呢?造反,想當皇帝。那么王莽的思想呢?王莽的作為呢?不知道。王莽就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他是個書生,當然,想當皇帝是另外一個欲望。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是商周、上古的理想,在國家經濟返回到四書五經所講周代的那個井田制度,一切用周代的政治制度、思想,想來復古。這是一個理想哦!不要笑他。因為他理想一個人類的社會,要某一種政治的理想使它達到最高的境界。結果王莽失敗了。

  宋朝王安石的改制,也是走王莽的路子,差不多的路線,也是提倡井田制度。這個井田制度就是公有財產,譬如中國周朝上古是公有財產,但是不是共產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同西方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完全兩回事。那么到了秦朝的先代、秦始皇的上輩,商鞅廢了公有財產制度,提倡了私有財產制度,所謂商鞅變法。幾年當中使秦國就富強起來??墒俏覀兩瞎艓浊甓际枪胸敭a制度,搞慣了,到了商鞅一變法,“民曰不便”。歷史上只四個字啊,這四個字就代表當時的老百姓意見的反映,討厭這個政治制度不方便、不習慣。所以商鞅沒有幾年,自己創法的,五馬分尸而死??墒俏覀儙浊晗聛?,中國這個法制的精神還是商鞅的這個精神開始。所以到了漢朝,王莽想變了私有財產制,變成公有財產,所以王莽失敗了。歷史上四個字:“民曰不便”。這四個字很嚴重哦!

  那么王莽失敗了,事隔一千多年,王安石又想變法——變法就是一種革命思想,政治革命——也想恢復公有制度,“民曰不便”,王安石也失敗了。

  所以,這些道理,就是說明歷史上“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一個人這樣,“災及其身者也”,災難、痛苦、失敗,他本人一定遭受到。如果一個人連起來有“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災必及乎身,災難就來了。再我們看歷史,譬如經常我們提到楚漢之爭,項羽就是愚而好自用。當然,他沒有成功以前也很專權。這些是個性上犯了最大的錯誤。

  不過話說回來,下面兩句話,“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照連帶的這個文章下來,是反對人復古的。但是我們可以(說)在文字上還有個意義,“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并不是叫你放棄了傳統文化,絕對不要。不注重反古,但是必須要知古。上面已經提到過在《論語》《中庸》再三提到過孔子的話,必須要“溫故而知新”。一個人不曉得傳統歷史的文化,而想了解未來的時代,那可以說犯了一個基本的錯誤:“愚而好自用”。那就錯了。

  要想知道未來,必須了解過去。所以呀,“溫故而知新”。所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們可以做另一個解釋:“違背了傳統古代的一貫下來的原則。”可以做這樣的解釋。為什么如此呢?因為假設說這個反古之道、反古的觀念就是現在所講復古,那在古文的用法不會用這個字,一定加一個走之旁:“生乎今之世,返古之道”。它所有歷代這個字沒有加一個走之旁,也就是說,生乎今之世要想知道未來,叫你必須要知道過去。所以傳統文化的歷史不能忘記。不知道過去的來根,要發展未來,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對這兩句書,剛才也是照過去一般的解釋,是順這個路線來講。但是在我個人的意見,在這兩句這個“反”字不一定是指這樣。你違反了傳統的“古之道”,也是錯誤的。

  這就是我們小的時候,剛才我給諸位青年同學們介紹,我們小的時候(比你們還小),在你們讀小學的一二三年級的時候,大家都要讀個課外讀本,《三字經》啊、《千字文》啊,還有一個呢,所謂《增廣昔時賢文》,就是古代這些格言。這個是集中了中國很多年的這些民間所用的格言很多。例如它中間(我們小的時候背的,雖然是課外讀本,要背的):“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這些都是《昔時賢文》上,我們小的時候的課外讀物。因為課外不像你們現在,古代讀書啊,沒有那么好玩的。我們那個時候要玩具?拿泥巴、玩泥巴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有像你們那么多玩具。所以課外讀物就是“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要觀察現在的時代,或者了解未來的時代,必須要了解、懂得歷史。因為任何一個時代的演變,所謂演變,演變也好、前進也好,前進你有個立足點撒!我們今天站在這里,再跨一步,才叫做前進;你先要了解自己現在的立足點。所以說過去這一條路是怎么來的,那么才可以判斷未來所走的方向。所以“觀今”觀察現在要“鑒古”,要知道過去。“無古不成今”,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當然也沒有未來。宇宙是一個循環性的,歷史是一個循環性的。

  所以我們剛才說,講了、順他的文字意義說明以外,單獨對于這“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個人的見解同古人的見解有不同的意見。并不一定說非要那么現代化;是要現代化,比現代化還要新。新啊,譬如青年同學們大家都曉得,國父孫中山先生講過一句話,要“迎頭趕上”,四個字。什么叫迎頭趕上?就是說你在跑步一樣,一個東西正在跑,我們在后面這樣趕上,趕不上去的。要迎頭,曉得他跑步下一分鐘要跑到這里,我先站到這里來,迎頭等著他;他來,已經遲了。這叫迎頭趕上。站在時代的尖端;尖端還不夠,尖端已經很落伍了,要超過了尖端,就是“迎頭趕上”。這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這兩句話的意見,另外不同的看法。

  那么這里引用了一連串,“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本身一定是失敗的,蒙受災難。下面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慕忉尫g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