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02)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關鍵詞:論語,述而第七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面兩句,『依于仁,游于藝』,先看「依于仁」?!堆┕v要》里面講,「依于仁者。說文:『仁親也,從人二』」。先分析仁這個字,用《說文解字》里頭的說法,仁解釋就是親的意思,它這個字的構型很簡單,從人從二,人字旁一個二字,這就是仁,二人。這二人是誰?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別人,不管別人是什么樣的對象,其實也并不完全光指人,跟我這個人相對的,不屬于我的,那一切跟我這就是二。我跟他,這個他包括我以外的一切人事物,是合二為一了,這就是仁。你看這個字里頭的意思多妙。換句話說,人我一體,物我不二,這就是仁,這是宇宙的本來面目,本來是什么?本來是一體的,沒有二。你要是把他分開了,那是你自己的妄念,你以為這宇宙里面有我有他,這是你的一個妄想,從妄想里面生出的分別。

  這個妄想就屬于無明,無明又沒有覺,「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是什么?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動,波動產生的,也就是念頭在動,那是極微細的妄想。緊接著第二個動,就是轉相和境界相產生。轉相也叫見分,境界相叫相分。見分、相分這是一對,你把這個宇宙分開成見、相兩分,這是分別,分別產生了。你看多快,第一念是妄想,第二念立刻就是分別,這是宇宙的源起、生命的源起產生了。這時候還沒有來得及執著,可是第三念執著就產生了,「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相發生了,六粗相就是執著。見、相兩分還沒有執著,只是有個分別,分別有一個能見的和一個所見的,能、所這是分別。

  再迷下去,這能見的是我,我相出現了,所見的是外面的境界,那是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看《金剛經》里面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立刻就產生了。這個生起來的速度極快,剎那之間就生起來了。在《菩薩處胎經》里面講,一念的速度有多快?彌勒菩薩跟我們講,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乘上一百,再乘上一千,那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這一彈指之間,不到一秒鐘。剎那之間,這么多念頭。而這個妄想分別執著就在頭三個念頭就完成了,你想想這個速度有多快,你根本沒辦法覺察。然后一迷再迷,念頭愈來愈停不下來,念念相續,于是產生了對于我、人、眾生、宇宙幻相堅固的執著。

  執著里面還要生起不好的念頭,那就是私心。執著有我相、人相,你已經是凡人、凡夫了。凡夫里面你做個善人也好,偏偏還要再生起私心,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那就變成惡人了。惡人就得惡報,惡報是什么?你這個還是念頭中產生的境界變得愈來愈惡劣,導致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種天災人禍頻繁。這樣的一個世界當中,那是我們自己念頭所造的,這不能怨天尤人,全是自己念頭變現的。這是什么?仁沒有了,仁愛沒有了,把這一體的宇宙已經割開了,四分五裂了,自己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認為這個身體就是自己,身體以外的全都不是自己,所以要去奪取、要去貪、要去競爭、要損人利己。說老實話,損人利己就是害自己,不能利己的,損人只有害己,只會讓自己愈來愈慘、愈來愈惡,遭受惡報。

  所以這個仁,它是教我們回歸到本性上的一種修學方法,讓我們從存心上愛人如己,仁者愛人,愛人如己。雖然你有二人的分別,但是沒關系,分別里頭你要產生善念,你要愛別人,把自己忘掉。自己忘掉了,純粹為別人著想,漸漸你就回歸到人我一體的境界上來了,讓你回歸本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身體不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整個宇宙,一切眾生是自己,那叫法身。我們要逐漸逐漸,建立這樣的一個意念,這樣的認識。

  我在過去跟我們恩師學習的時候,常常聽恩師講這樣的一些理念。一開始只是聽而已,表面上接受而已,但實際上自己內心里面還是分人我,真正會什么時候能夠把別人看成自己?很少。但是沒關系,多聽,這個理念反復的熏習,常常聽,常常做如是思惟,你習慣了,逐漸逐漸真的你就能夠認同,宇宙真的只是一個自己而已。宇宙以外,就是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一物,自己跟宇宙就是一不是二。然后你這個理念建立了,慢慢你就能夠拓開心量,你幫助別人就可以不講條件了,為什么?幫助別人不就是幫助自己嗎?幫助自己有什么條件可講?左手疼了,右手去撫摸它,很自然。難道右手還跟左手講條件?你要給我多少錢你才去做?沒有的事。所以關鍵是我們要建立這樣的宇宙觀、人生觀,這個是很重要,這個唯有靠學習得來。所以圣賢之道天天學,天天接受它的熏陶,不知不覺你能入境界,這就是古人所謂的變化氣質。

  好,我們再看底下批注?!稄V雅》里面說的:「竺,竹也?!埂?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erya/' target='_blank'>爾雅·釋訓》:「竺,厚也?!埂稜栄?middot;釋訓》里面講竺,天竺的竺,竹字頭一個二,竺字也是竹子的竹,但是加個二,是加厚的意思,「按二為加厚之象」,根據這層意思,二就是加厚的意思?!笍娜硕挥H」,人加親加厚,「從竹二曰厚」,所以有個二就代表親厚?!浮稄V韻》『依,倚也』,倚者,因也」。依于仁的依也就是倚靠的倚,它是因的意思,「有因始有果」?!?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laozi/' target='_blank'>老子:『禍兮福之所倚?!弧估献印?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laozi/' target='_blank'>道德經》里面講說,禍和福之間它有一個相互轉化的關系。當我們有禍的時候,你也不用憂慮,那是你的福所倚的因,禍是因,福是果。這就是孟子所謂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什么?當我們遇到很多的磨難、很多的挫折、很多的不幸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讓我們能夠動心忍性,我們的意氣能夠謙下了,我們的能耐、能力因此而提升,所以這將來就會得大福報。所以我們恩師常常也是勸導我們,對待逆境、惡緣我們要感恩,一般人講逆境、惡緣那是禍,禍還感什么恩?真的要感恩,正因為有絆倒你的人,才會令你堅強;正因為有陷害你的人,才能夠讓你消業障;有侮辱你、毀謗你的人,才能夠令你更加的忍辱負重,你會更加自立。

  所以孟子講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股咸旖o一個人很重要的使命,常常都是什么?給他很多的磨煉,讓他心志很苦,他不能夠得到抒發,他也就是不能夠有得意的時候,常常是失意,遇到種種的挫折,他的身體受到勞累,他的三餐飯都得不到溫飽,物質條件很差,而且很窮,沒有名聞利養,所做的事情都不順利。這都是什么?上天在加給他福,所以「禍兮福所倚」。師父老人家常常這樣提醒我,說走這個弘法的道路不容易。你講課講得好,就會有很多嫉妒、障礙你的人,就會有很多毀謗你的人,來故意找碴的,無事生非。你得忍耐,你得低調,你得謙卑,處處把名利讓給別人,不能夠自己沾絲毫名聞利養。因為別人要的就是名聞利養,你要跟人家也爭名聞利養,那他當然也就要障礙你,要把你打下去。所以師父老人家老提醒我,講課就在攝影棚里講,不要出去外面講,就這樣在我們自己的協會小團體,這里有我們恩師照應著,有我們容身之處。其它的地方你講個一、二場可以,講久了你的名聞利養多了,那你就過不下去了,這都是人之常情。你看我們恩師一生不就是這樣在嫉妒、在人家的障礙當中走過來的嗎?

  所以一般人看名聞利養是福,福兮也是禍所依,這福和禍是互為因果的。你享福的時候你就已經在種禍的因了,你在遭受禍的時候你就在種福的因,那這樣怎么辦?你不能兩全,又要有福又要沒禍,不可能。那我們就得選擇了,年輕的時候多一點禍,好事情,不要享福;年輕的時候把福都享完了,剩下的都是禍,晚年有禍那就慘了。年輕的時候多吃苦、多受累,多一點被人障礙、嫉妒、甚至毀謗,也沒什么,可以挺得過去。甚至沒得吃、沒得穿還能夠熬一陣子,到晚年你就有福了。你看我們恩師不就是這樣給我們示現的嗎?所以這講到因果關系?!赣纱怂鹬x。凡是對人親切加厚,即是依于仁」,所以這個仁就是親切的意思,對人親切加厚就是依于仁?!溉手饬x簡說如此」,先簡單的介紹到這,「究其作用,尚須行之有方」,行仁確實要有方法。

  「『雍也篇』孔子答復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弧乖谶@段我們過去學過,是子貢問夫子關于仁的道理。夫子答復子貢,說「夫仁者」,什么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立,立是什么?我們簡單的來講就是立身。你自己能夠立身,你能夠修身,那么你要幫助別人也要立身,也就是我們自己學習圣賢教誨,還要幫助別人也來學習圣賢教誨,大家共同來學圣賢之道?!讣河_」,達就是通達了,你已經成就了,你成就圣賢之道了,也要幫助別人成就圣賢之道。達的標準、境界就比立要高了,立是剛發心,我要去開始實踐了,去修學了,達已經圓滿了。能近取譬這個「譬喻」,譬是譬喻的意思,「能近取譬」就是由近及遠,我們來行仁。行仁,因為我們都是凡人,要有一個階級,階梯式,不能一步登天。仁是講宇宙一體,除非是上根之人他可以一步登天,進這個境界,那我們一般還得循序漸進。

  所以孟子所謂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就是由近及遠,先對父母親。仁怎么修?我先對父母盡孝,這叫親親,親親就是行仁,就是行仁的方法?!溉手健?,方就是方法。先從盡孝開始,先對你父母要有仁愛,那你才能夠對別人有仁愛。自己父母都不愛,你怎么能愛別人?愛父母,慢慢把心量擴展,愛一切人,看一切人都如同看自己父母一樣,對他們孝敬。再擴展愛物,物的范圍比人更大,宇宙萬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還是礦物,乃至山河大地都愛?,F在我們講愛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愛,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們都要愛,愛護環境。不僅愛地球,要愛整個宇宙,你的心量就是盡法界虛空界,那你的仁才做到圓滿。所以依于仁要注意方法,這里講到的是由近及遠的方法。

  底下《孟子·梁惠王篇》說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惯@也是由近及遠,先從自己家里的老人開始,我尊敬自己家老人,叫「老吾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尊老。慢慢心量擴大了,「以及人之老」,一切人的父母我都要愛敬他們?!赣孜嵊住?,這個第一個幼是動詞,愛護,愛護我自己的兒女,自己家的小孩,推及一切人的孩子。也就是《弟子規》講的「凡是人,皆須愛」,你看這就是由近及遠,「能近取譬」,這個意思。這都是行仁的方法,依于仁怎么依?從這里學。首先要學孝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那是基礎,根。學仁先得學孝,學孝道必須要落實《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基礎,小學一年級,我們要學。這就是依于仁。

  「《禮記·大學》曰:『在親民?!弧?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zhongyong/' target='_blank'>中庸》曰:『親親為大?!涣⑷诉_人,皆是親民,親親,老老,幼幼,即能近取譬。是皆行仁之方法。大學『親民』一綱有四目,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由此推展齊家治國平天下。此是仁之事業,必須力行?!埂抖Y記·大學篇》里面講「在親民」,這講了大學之道有三綱,朱子說的三綱,實際上三綱是一、不是三,它是一而三、三而一。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冈谟H民」,這個親民也就是幫助民眾,幫助民眾做什么?就是明明德。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一句,包括自己要明明德,就是自己覺悟,回歸本性,還要幫助別人明明德,也就是佛法里講的自覺覺他,到止于至善這就是覺行圓滿。止于至善,圓滿的境界,圣人了,人也到達了圓滿。怎么修?從親民,從明明德、親民開始,就是明明德是從自己開始,擴展到親民,正己化人。自己沒有明明德,如何能叫別人明明德?自己身沒修好,怎么可能讓人家修?所以一定要從自己做起,這叫由近及遠,能近取譬。所以圣賢之道一定是從自己做起,這個很重要,是以修身為本。修身最重要的就是孝,所以《中庸》曰:「親親為大」。前面還有,「仁者,人也,親親為大?!?/p>

  什么叫仁?仁就是講到人,人里面就是講我對人的關系,愛人,愛誰?先愛父母親,所以親親,第一個親字是動詞,愛父母親,這是大,這是最重要的,這是下手處。然后將我們孝心擴展,「立人達人」都是這個意思,「立人達人」也叫親民,就是讓民眾也明明德,也能立、也能達。立是立身,達是通達了圣賢境界,成圣人了,這叫達?!赣H親、老老、幼幼」這就是能近取譬,這講什么?從這里開始,就是從孝道開始,從自己家里開始,我愛人先從愛家里人開始,不可能家里人不愛去愛別人,那做不到,那是假的,這叫「行仁之方法」。

  《大學》里講親民這一綱有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洞髮W》是朱子分類,是三綱八目。明明德有四目,在什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親民也有四目,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里我們看到順序,你就知道從近及遠,這叫能近取譬。不可能我先要平天下,最后才修身,做不到的。平天下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天下太平,和諧世界。和諧世界要從我做起,從我心做起,所以自天子至庶人,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不管你是什么樣的身分,上至天子、諸侯、達官,我們現在講的達官貴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為本,這是根本。這個修身為本都是講修自己,天子也是修自己為本,以至于天下。庶人,一般平民老百姓也是先修自己為本,以至于天下。

  天子能夠做到修身而后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我們能夠接受,因為他地位高,影響力大,他把自己修好了,能夠影響很大,可以治國平天下,全國的人民、全天下的人民都效仿他,他是天子。一個庶人呢?一個平民老百姓他有這么大的能量?他把身修好了,他就能夠治國平天下?可以。為什么?這個理很深,我們要知道天下哪來的,這天下是誰的天下,你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你就不會有疑問。這天下都是你心所變現的,它不出于你一心。不僅說天下,天上也是,天上、天下整個宇宙都是你一心變現的。所以這天下不是別人的天下,是你自己的天下,你把身修好了,天下也就修好了。

  所以夫子對顏回講「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鼓阋蝗漳軌蚩思簭投Y,你把身修好,那你天下都歸仁了,天下太平。不僅天下歸仁,宇宙歸仁,真的,為什么?宇宙就是你這一心變現,所以你這身跟宇宙是一不是二,你身修好了,宇宙當然也就修好了,同時好的,沒有中間,沒有過程,一好一切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管你是天子也好,你是庶人也好,個個皆以修身為本,個個人把自己的身修好,個個人的宇宙也都好了。個個人都有宇宙,真的,個個人都有宇宙,你的宇宙是跟我的宇宙,我們重迭在一起,但是互不干擾,你是你的宇宙,我是我的宇宙。

  這叫什么?各有別業,但是我們也有共業,共業是什么?我們相似的,所以我們在一起好像在同一個宇宙當中,實際上不同。我的宇宙跟你的宇宙重迭在一起,但是還是你是你、我是我,只是我們很相似,這叫有共業。共業還是別業,個體的別業都不一樣。所以你修善,你修善修得非常好,你的宇宙就美善、就和諧,你所見到的地球就會是好的,你的環境是好的,你的享受是好的。如果你要是不修善,你造惡,你即使是跟一個善人在一起,你的痛苦還是你的,那個善人代替不了你的痛苦,你的煩惱還是你自己的,這叫做各人因果各人受,各人吃飯各人飽,誰也代替不了誰。

  所以都要以修身為本,不修不行,為什么?全是自作自受,你怎么能不修?沒人幫得了你。所以你要想和諧世界,首先你得要了解和諧世界,這個世界不是別人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世界,要和諧我自己的世界,那我要修我的身,我身修好了,世界就和諧了。古人有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話我們都耳熟能詳了,但是真正的意思,懂的人不一定很多,這話什么意思?表面上好像是勸勉人,天下興亡我們都得負起責任,這個意思,這太淺了。當然這種勸勉,也是很好,但是它的本意我們沒懂,本意是什么?天下不是別人的天下,是我這一個匹夫的天下。匹夫就是庶人,平民老百姓,我是一介匹夫,但是天下興亡我有責任,而且是有完全責任。因為這個天下是我心變現出來的天下,當然是我要負完全責任。它的興亡跟別人沒關,只是跟自己有關。你的心善,你的天下就興;你的心不善,你的天下就亡。

  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話是這樣講的,這個意思解的人不多。你真正能解透了,你就敢去承當,承當什么?承當起治國平天下的大任,這個大任完全是我一個人負起來的責任,不是外人。世界中只要有一個不美好的地方,我的錯,我沒做好,我要自己反求諸己。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做壞事,我的錯,為什么?我沒有好好修德感化他。所以你看,商朝開國的皇帝湯王講過一句話,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萬方是指十方,我們說小一點,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他們有罪,他們犯了過錯,誰的過錯?我的過錯。湯王就有這樣的一個理念,他不會責備別人,他是完全反求諸己,「罪在朕躬」,朕就是皇帝自稱,躬就是身體,罪在我身上,不在別人。有這樣的一分承當,這就是圣人。他只是通過改造自己來改善天下,這就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修身為本,由此推展齊家治國平天下,此是仁之事業」,這是你的事業,「必須力行」。力行是努力的去做,道理我們聽明白了,那去做。怎么做?生活當中一點一滴都在做。譬如說走到馬路上,看到地上有一個易拉罐的罐頭盒,我第一念不是想誰這么缺德,不守社會公德亂丟垃圾,你要生這一念,凡夫,你沒學圣賢,你把罪推到別人身上。真正學圣賢的是什么?這個罐頭,居然還有人扔罐頭、扔垃圾,我做得不夠,我立刻把它撿起來,令看到的人他們也能夠提起一念,地上有垃圾要把它撿起來,那更不能夠在地上扔垃圾。你這一個動作,這叫力行,這就叫行仁。你這個動作既是修身,也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教化人,正己化人。一直撿到有一天街上再沒有人扔垃圾了,你撿垃圾的事業算圓滿了。我舉出一個最簡單的小例子,那么你就從中去領悟、去展開,生活中只要有人行不善,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要做一個善的好樣子、好榜樣,我通過修身來幫助別人斷惡修善,這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行仁之方。

  這中間,這個事業,仁之事業,莫過于教學,身教、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言教也很重要,因為現在光用身教,現在人未必看得懂,要有一點靈氣的人,他心地比較清凈,他能夠看得出來你這個示現?,F在人迷在五欲六塵當中,身心受到極度的污染,可以說都是麻木不仁,你要給他身教,他未必能夠看得懂,那就必須要言教。言教在身教之后最好,就是你做到了你再說,那別人也就心服口服,你沒做到就說,人家不服你。你說的道理雖然他不敢去反駁,你說的是圣賢之理,但是他看你不去做,他也就不可能照做,為什么你不做要我做?他不服。所以必須先自己做,這叫依于仁,修身就是行仁。我們首先做就用《弟子規》,用《太上感應篇》這兩個最好的修身標準。尤其是《太上感應篇》,幫我們修正心地,真正是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心正了,行為就正了;心要是不正,行為做出來的好像是正的,實際上都是假的、虛偽的,那仁就沒有了。仁一定要真誠心去做,不能夠弄虛作假。這里面慎獨是最重要,獨自一人的時候還是本本分分,守住圣賢教誨。哪怕是念頭有一念跟圣賢教誨不相應,立刻就要懺悔,就反省,要改過。改過就是放下,不能再讓這些念頭相續,真正從自己心地上去把那些污染、垃圾掃除干凈,讓仁心愈來愈增長,愈來愈與道德相應,這是回歸本性。

  好,底下我們來看第四句「游于藝者」,《韻會》說的,「藝,才能也」,藝就是講才能,「又術也」,術就是藝術、技能這些都屬于術?!付Y樂射御書數六藝,以及百工技能,皆藝術也?!惯@個六藝是孔子教導門人必須要掌握,學儒的人都必須要懂。禮尤其重要,禮擺在六藝之首,所以不學禮無以立,人一定要學禮。這個禮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孔子推崇《周禮》,周公所制定的禮樂的制度。禮實際上就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何來處理,不僅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有講到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關系。好比是祭禮,祭祀的禮,那就是跟天地鬼神的關系,都要處理好,處理好這叫禮,這要學。所以不學那會處處惹人討厭、得罪人,得罪人又得罪自然界。像現在人得罪了自然界,得罪了地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這些天災,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那就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是因為人沒有處理好自然界的關系。那還有的得罪鬼神的,得罪天地的也會遭到懲罰,所以這些不學怎么行?

  樂是音樂,音樂是養心的一種方式,調心,以禮調身,以樂調心,是幫助我們提高我們思想的覺悟境界,讓我們的心能夠得到清凈、祥和、安寧。所以這種樂一定是好的音樂、雅樂,不是現在說的這種流行樂,那個靡靡之音,那個樂是亂人心智。射,這是射箭,君子學射箭也能夠學到做人的道理,這也有一套射禮。御是御車,駕馬車,古代都是駕馬車,現代人都開車了。書就是寫文章,文學類。數這是指數理,推算這方面的。像《周易》的推算,這是高等的數學,學儒的人都要學。乃至百工技能,這些都是藝術,學這些我們最重要的學一門精。精了之后我們再去鉆研第二門,不能夠一起來學。一起學心力分散,你學哪一種都學不好,學的時候掌握一個一門深入的方法。你的這個藝術,如果能夠掌握一門已經很不錯了,關鍵是在那一門上專精,所謂是行行出狀元,不能夠樣樣通、樣樣松,這個不行。

  「孟子曰:是乃仁術也?!顾匀手g,這是行仁我們從哪里入手,就是在哪一個技能上去行仁?哪一個都可以,六藝百工都可以幫助你去行仁,所以說游于藝,你可以在你自己本行業當中,就在你的崗位上你就可以行仁。他并不規定你非要在哪一個方面、哪一個工作上才能行仁,任何的角色都能夠行仁。行仁是講你的心地,你有愛人的心地,你不是自私的,那就是仁。

  底下講「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故術不可不慎也?!鼓鞘侵v在選擇你的事業、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藝術這方面,當然也是要選擇正當的,正業。這里舉出矢人,矢是箭,矢人就是造箭的這種人,造箭的、賣箭的,他們是希望什么?這個箭很鋒利,他怕箭不傷人,他這個念頭不好,為什么?跟仁不相應,他不是仁慈的,它是一種傷人的利器,念念就想到去傷人,這個跟仁相悖。從這里我們看到,制作武器的這些想法,還有做法,那都是不好的。最近聽說美國他們制作出一種遠程殺傷力很高的導彈,可以從他美國本土發射出來,好像每小時三千多公里的飛行速度,不知道每小時還是每分鐘,反正是速度極快,可以射擊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角落。這個武器的發明非常不人道,仁慈的人怎么會想到發明這些,制作這些傷人的武器?仁者只有愛人,仁者沒有敵人,仁者無敵。造武器不就為了打敵人,這就不仁了?,F在舉世的這些核武很多,足以能夠把地球毀滅多次了,這些武器留它來做什么?「函人唯恐傷人」,這個函人,函就是鎧甲,造鎧甲的人他就害怕鎧甲不夠厚、不夠堅實,所以穿的人會被傷到,這是保護人的念頭,這是一種仁。所以你看看,做不同的行業,他就有不同的念頭,所以「術不可不慎」,也就是你選擇行業不可以不慎重,要選擇正當的、利人的行業。那些害人的行業,我們不可以去選擇。這屬于正命,正當的工作,這樣幫助我們養仁心。

  那我現在經我們恩師的鼓勵、勸勉,我原來也是在大學里教書,當時我教的是金融。那我原來學金融,那時候是在大學,也不懂得選擇什么行業,覺得金融最熱門的行業應該是不錯的,所以就選擇這個專業了。當時學傳統文化學得不深,都是從自己考慮,熱門的行業將來自己能夠專業吃香。選擇以后沒辦法,就讀書讀下來了,博士畢業之后教書,教金融。很多人也勸我,你要是到企業界里面,到銀行界,到金融界里面工作,你賺很多錢。當時我和母親學了傳統文化,決定不要這么做,這什么?自己定力不足的話,錢多了不是好事,增長貪心,不如教書,教書比較清凈一點,所以當時就選擇教書的行業,在美國大學教了四年,在澳洲大學教了四年。

  后來想到愈學習傳統文化愈深入,愈覺得要幫助社會、幫助世界,在金融上教學好像利益不大,而且這里頭教的,教人怎么賺錢,增長貪心。后來經過恩師的提攜、指引,我們就放棄了這個工作,把大學教授的職務辭掉,選擇來弘揚傳統圣賢教育。這個工作好,這是仁的事業,教人斷惡修善,教人學圣學賢,這是好事情。這也是一門藝,它是一個專業,你的一個行業,教師的行業,但是它有利于仁,而且我覺得最有利于仁的。幫助自己修身,通過講課,你就得備課,備課你得認真學習,要不然你講課講不出來。你得有心得體會,你才能跟大家分享。認真的備課,就能認真的修學,同時講課也是幫助別人,你看「己欲立而立人」。所以我們選擇這個行業,現在已經三年多了,三年半了,真正不亦悅乎,淺嘗到了一點法喜,那信心就更加的堅定,這一生堅決走這條道路,一生都不改變?,F在今年三十七,虛齡三十八,如果能夠像我們恩師那樣教上五十年,我都八十八了,說不定也有我們恩師的這個成就,縱然達不到,有個一半應該也不錯了,所以前景一片光明。這就是什么?行仁之事業。

  下面說「故一切藝術不離乎仁」,你所做的一切都離不開仁,你要選擇。選擇了這個行業,選定了,鍥而不舍,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就得到精純,對這個行業你是愈做愈精,愈做愈純熟了,最后得心應手,入境界了。入境界了,這叫游于藝,游就是游刃有余的游,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像我們恩師現在講法,那是開口無不是法、無不是真言,不開口則已,一講話那全都是讓人覺悟,真的是得心應手。

  所以底下《爾雅·釋言》說到,「泳,游也?!褂胃斡镜挠问且粯拥??!浮稜栄?middot;釋水》:『潛行為泳?!弧褂斡镜挠臼侵笣撛谒紫?,「潛行、游水底也?!褂蔚剿?,「按水底即深入沉潛之義?!顾状砩钊氤翝撨@個意思?!杆囀切腥手ぞ?。一切藝術技能,至為繁多。已成圣人,是智者,是不惑者,無所不知。學者未成圣人,必須博學,以資推行仁之事業。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為恥。知恥則必勇于學習一切藝能?!埂赣斡谒嚒沟挠?,跟游泳的游,它的意思相彷佛,就是潛入水底,代表深入。

  學一門技藝一定要深入,學完一門再學一門。實際上人本性里頭具足了圓滿的智慧德能,只要你能夠證得本性,你自然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個不用學,一接觸就能夠通達明了。我們現在要學,正是因為我們迷失本性,那怎么辦?我們就專學一門,學了一門再一門,這一門通了,說老實話,你這一通,一切就通,那再學第二門、第三門就很好學了,愈學愈快。這個通要通到自性,沒通到自性就很難一通一切通。但是如果沒通到自性,也就是你沒有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可是你確確實實念頭減少很多,你的心清凈了。清凈心要學習就快了,那你學的東西也能學得很多,那個是什么?自然的,不必要很刻意的學,你就能夠學到,為什么?你有清凈心,有清凈心你就有智慧。

  像李炳老,我們恩師的老師,雪公,我們現在講他的《講要》,他是通達很多學科。你看他對儒,四書、五經、十三經都通達,你看他解釋這些儒典功力之深厚,你就曉得他真是通了。他對佛也是通了,他講《華嚴經》、講《楞嚴經》,講這些大經大論都能通。道也通,醫也通,他是一位很優秀的中醫,很了不起的中醫。所以從這里我們看到,這些技能他怎么能學到?只要心清凈學得就快了。

  那我們現階段初學,先學修清凈心。修清凈心最好是一門深入,同時學兩樣很難清凈得下來。你譬如說我們學儒,專學儒,先從《弟子規》學,把《弟子規》落實,然后我們學《孝經》?!缎⒔洝芬彩切虚T,它比《弟子規》就更深入。中間加一個「朱子治家格言」,這也是修身的格言,我曾經講過。這三個都講過,《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孝經》。這三篇可以說是行門當中概括得很圓滿,《弟子規》修身,「朱子治家格言」齊家,《孝經》就能治國平天下?!缎⒔洝肥侵v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是治國平天下,全都是以修身為本。這三篇修身,這是儒上,儒家選這三部修身的經典。

  解門我們用四書足夠了。真正把四書搞通了,你這儒就通。儒通了,真正通了是通達自性叫通,那你就學習其它的典籍,學習十三經也好,甚至學習其它的教派,道家的、佛家的,乃至其它宗教典籍都能通。像我們恩師,他從佛家入手,佛通了,儒也通了,道也通了,其它宗教的典籍你看他都能講,講得讓其它宗教的這些長老們聽了都稱贊、都佩服,這叫觸類旁通。這觸類旁通境界不算很高,只要心能清凈了,就能觸類旁通,到了一通一切通了,這就是境界很高了。

  所以「一切藝術技能,至為繁多」,已經成就的圣人他「是智者,是不惑者」,也就是說他「無所不知」,所以學者沒有成圣人,他要博學。那博學我們要了解,這個階段之前有基礎,那是專精,你要先專精再博學,一門通了你就求一切通,這樣也就是由近及遠,由一而多,這是能近取譬的意思?!敢再Y推行仁之事業」。為什么要學這么多門?為什么要博學?不是為自己,那是為了推行仁的事業,幫助別人。要幫助自己學一門就夠了,要想幫助別人那你得學很多門,為什么?眾生的根性不一樣,對不同的人你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教他,所以你都得通,這就是菩薩四弘誓愿里面講到的「法門無量誓愿學」,這博學。但是前面要有「煩惱無盡誓愿斷」,你真正斷了煩惱,心清凈了,你才到博學。

  底下說「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如果我們有一事還不知道,這就是恥辱,所以真正的圣賢君子永遠好學,學無止境。到什么境界才是無所不知,沒有一事不知?真正到大圣人的境界了,他完全通達了自性。通達自性不僅是己達了,自己通達了,也達人了,讓人也通達了,自度度他都圓滿了。這是《大學》里講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都圓滿,那才能夠做到,沒做到這還是恥。所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為恥?!惯@個惑是疑惑、是煩惱,有煩惱、有迷惑這就是恥辱。知恥近乎勇,能夠知恥必定勇于學習一切技能,這種勇來源于恥心,這種恥正是顯示他的仁慈,他慈悲。我為什么要學習這些藝能?我要幫助那些人,他們還是在迷惑顛倒當中,沒有覺悟,我要幫助他們覺悟。我現在還不能幫助,這是我的恥辱,所以知恥近乎勇,他就勇于學習。菩薩為什么勇猛精進學一切法門?這是因為他有恥心,有慈悲,勇于學習,幫助一切眾生。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前面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他斷了煩惱,也就是他無我了,這是最起碼的。

  「中庸云:『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此為知行三要。治國平天下,即是行道,須憑智仁勇。無智仁勇,不能治國平天下?!埂吨杏埂防锩嬷v到的智、仁、勇,這是三達德。所謂達德,達是通達,你已經圓滿了,圓滿什么?圣人的境界你都通達圓滿。那在我們這種學位上的人,還在修學當中,沒圓滿,怎么入手?《中庸》里教我們好學、力行、知恥。

  人能好學,這就跟智相近了,雖然現在沒到達圓滿的智慧,但是能好學,你能接近。那什么叫好學?夫子稱贊顏回好學,講了兩條,一個是「不遷怒」,一個是「不貳過」。不遷怒,普通的講法,我對這個人發了脾氣,我不能轉移到另外一個人,不能把我的怒氣轉移,這個講法太淺了。真正的講法應該是怎么講?因為這個不遷怒是講顏回的,顏回哪里只是這樣一個境界?夫子講唯有顏回才叫好學,他三千弟子里面沒有一個比得上顏回,只做到不遷怒,不轉移他的怒氣,這有何難?不遷怒不是這么講。這個遷,轉移、遷移,怒就是煩惱,我這一念起了煩惱,我不能把煩惱遷移到第二念,前念剛起煩惱后念就把它滅掉,這叫不遷怒。煩惱念頭一動,馬上覺悟,一覺悟立刻放下,回歸到沒有煩惱的狀態,你看看我們這樣的學,才叫好學,起心動念,念念覺照。萬一真的犯了,怎么辦?不貳過。這個煩惱起現行了,不能馬上控制,我們覺悟了,我們懺悔,懺悔了以后再不犯。這還了得!煩惱只起一次,第二次都不再起來,這個進步太快了,好學,所以顏回能成圣人。這個智是智覺、覺悟,覺悟什么?覺悟你起煩惱?!覆艅蛹从X,覺之即無」,這叫好學,這真修行。

  力行就是你真干,我們聽了圣賢教誨回去真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癡慢,真放下。真正像顏回簞食瓢飲陋巷,不改其樂;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最佒畼纺阃ㄟ^力行才能得到,得不到這是恥。知恥很重要?!睹献印防锩嬷v「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舜是圣人,圣人為什么做得到,我做不到?這是我的恥辱。我們本性上跟圣人一樣,為什么現在淪落到這般地步,恥了。知恥你就勇于改過自新。這是知行三要。治國平天下就是行道,要憑智、仁、勇這三達德,沒有智仁勇你就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依于仁,游于藝」,這個很重要。

  底下「雍也篇」當中,「子曰」,這說到孔子有這么一句話,「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惯@個文是文學,包括一切圣賢道理,我們要博學,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六藝、百工?!干纤乃性徊?,而須約之以禮者,禮為道德仁義之后,又為六藝之首,道德仁義暨諸藝術,待禮而成?!谷寮抑v的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其次是德,德沒有了就要講仁,仁沒有了要講義,義沒有了要講禮,禮都沒有了,天下大亂。所以最高的以道治國,這是上古時代,德都不用講,什么「父慈子孝」,這是講德,那時候都不用講,無為而治,最高境界。道都沒有了,那得講德,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么時候講德?《道德經》上說到,「六親不和,有孝慈」,到六親不和了,就得講孝、講慈,道沒有了。六親和的時候是道,那是五倫是道,和為貴,和合是原來的樣子,自然的樣子,那是道。到六親不和了,人與人之間關系不和了,那得講孝、講慈,這是講德。德也沒有了,你看孔子那時候講仁。上古時代講道,文武周公時期講德,孔子時代講仁,孟子講義,你看看,這個民風愈來愈墜落,講求的也就愈來愈下降。道德仁義,最后要講禮,禮,孔子也講禮,周公也講禮,貫穿下來一直到現在都要講禮。一個社會沒有禮,那就完了,禮是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最低標準,這個一定要講求。

  有人講不需要用禮治,可以用法治。法治,如果沒有禮、沒有道、沒有德、沒有仁、沒有義,這個法治什么?你只能是用嚴刑去震服人、去嚇唬人,讓大家不敢犯罪,但是他沒有恥心,他自己不可能會遵照禮法進行,去生活,他一旦找到空子他就鉆你的空子,鉆法律漏洞。那人要是不講道德仁義禮了,你再健全的法律,他都能找到漏洞,他心思用得比你還厲害。你去寫這些法律條文,他立刻就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這個社會怎么能夠治理得好?法治充其量是輔助,應該講禮治,還要什么?講求以德治國、以仁義治國,這是王道。這重要的就是教育,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必須通過教育來創造和諧。

  禮是做為道德仁義之后,又做為六藝之首,剛才講的禮樂射御書數,第一個是禮,道德仁義和藝術都要由禮來成就,所以禮是很重要的?!競惓?、政治、軍備、祭祀、婚喪、教法,非禮皆亂?!苟Y是一個正常的秩序,沒有正常的秩序社會就大亂,所以「禮運篇云」,這是《禮記·禮運篇》,「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埂付Y運篇」里講得好,圣人教化大眾,教什么?治人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感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沒有感情,但是感情又不能夠太濃烈,要理智強過感情,這才對,不能感情用事,要用理智。所以情要調治,不能任情。調治最重要的修十義,十義是五倫關系當中我們應該承擔的義務。五倫是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十義就講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或者稱兄良弟悌;夫義婦聽,我們現在講女德教育,這專門就講到這方面,很重要,女德這是如何處理好夫婦的關系,講求道義、恩義、情義;還有君仁臣忠;長惠幼順。五倫當中要修十義。講求信用,和睦,這是和諧小區,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推尚辭讓,處處讓人,不爭奪,不搞競爭,要禮讓,這當中就是要提倡禮教?!干岫Y何以治之」,這個治,治人也好,治國也好,都要用禮。

  我們恩師過去師從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先生。方老曾經講過,說《周禮》可以說是最好的憲法,這里面講到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中各種秩序、各種做法,那都講到了最完備。方老說,可惜周朝后代的子孫沒有依《周禮》而行,如果依《周禮》而行,沒有改變,那到現在還是周朝。所以,恢復禮治,我們應該參考《周禮》來進行恢復?,F在要治國平天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舍禮何以治之」?

  《雪公講要》底下又說「故學道德仁藝,必自學禮始。學禮必以學習敦倫修睦辭讓為根基?!惯@個講到道德仁藝,這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講到此章,怎么落實?從學禮開始做起,這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下手處,教我們怎么學,學禮從哪開始?學《弟子規》開始,所以志道、據德、依仁、游藝這是整個儒學的總綱領,落到實處,那就是學習《弟子規》。

  所以我們恩師常講《弟子規》是儒之根,這下我們終于明白了,真的是儒之根?!兜茏右帯方涛覀兪裁?這底下講的「必以學習敦倫修睦辭讓為根基」,就教我們敦倫、修睦、辭讓。敦倫是敦睦倫常,五倫的關系我們要處理好,這叫敦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義務,這叫敦倫盡分,這《弟子規》教你的。修睦,講信修睦,就是和諧。你把你的義務都盡到了,你能夠敦睦倫常,你自然就和諧家庭,由一家而推及一個社會,就是和諧社會,再推及到天下就是和諧世界。而禮以辭讓為貴,禮何為貴?「禮者,敬而已矣」,敬的表現就是辭、讓,內心是謙虛、謙卑,外表是恭敬,這是禮的核心。所以《弟子規》真正能幫助我們落實這一章學儒的總綱領。我們學了這么多,解了也不少,關鍵是力行,力行近乎仁?;厝ヒ嬲凇兜茏右帯飞舷鹿Ψ?,拿《弟子規》做功過格,天天反省對照,那你就是在落實此章,「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我們看蕅益大師他的批注,「卓吾云:『學問階級?!环酵馐吩唬骸弘m有階級,不是漸次,可謂六而常即?!弧?,蕅益大師在這里他批注非常的簡單,而又是精要。他老人家沒有直接說自己的意思,而是引用了兩位大德的批注,他引用的也代表他自己本人的意思。第一位大德是李卓吾先生,他講的是「學問階級」,四個字概括全章。蕅益大師在這里他說的角度跟雪公有不一樣的地方,當然也注得非常的好?!堆┕v要》里面講志道、據德、依仁、游藝,是講體相用這個角度。道是體,德是相,仁、藝是用,這個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換句話說,這個是沒有講階級這方面。階級就是階梯,學問的階梯。蕅益大師他的批注是從我們該怎么學,循序漸進的、逐漸的提升我們的境界,從這個階級上面來講,所以把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做為階級來講,也很好。第一步是道,道是講的最低的,道是當作道路講,就是你要上這條路;然后據德就你已經得了,德這是當作得道的得,道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德已經到達目的地;到仁就是你要保持這樣的境界,得到這個境界不能失去,要保持;保持再提升那就變成藝,這個藝就是已經出神入化,所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完全已經爐火純青的這樣的一個境界,這是講到學問階級。

  蕅益大師又引第二位大德「方外史曰:雖有階級,不是漸次」,雖說的是學問的階級,你按照這個階梯走,但是又不是漸次,這個又有點很難領會了,階級當然是要循序漸進、漸次來提升,那為什么又說不是漸次?這里就是佛法里華嚴宗講究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階級,我們的學習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到三年級,不斷的往上提升。但是每一階級又是圓融的,這在一般學校的教學里面不可能做到。你譬如說一年級里,一年級只能學一年級的課程,不能夠學二年級、三年級的課程。但是在圣賢學問里面,一年級里面已經涵蓋了全部年級的課程,一直涵蓋了你到博士畢業為止所有課程,博士的課程在一年級也有教,只是所教的因為對一年級學生來講只有他領會的淺深程度上有不一樣。在佛法里面的教學就是如此。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在每次的講法,在座的聽眾里面各種程度,各種根器的人都有,有大乘根器、有小乘根器、有凡夫、有羅漢、有菩薩。菩薩里面那個階級也是很多種,《華嚴經》里面講的五十二個階級。大家一起來聽佛說法,各自所領會的不一樣,一年級的程度的人他領會的就是得到一年級的這個學問,二年級的人這個程度他就領會到二年級的學問,博士班的這個程度他領會的就是博士課程的學問,正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教學的最高善巧。

  那我們說為什么能夠這樣做到?實際上佛他所謂的「應機說法」,應眾生心而為說法。眾生他有什么樣的疑問,佛的回答,他所聽到的正好就是回答他的疑問,這是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那在佛菩薩那邊,他的心沒有動過,絕對沒有想著我要給你怎么回答。如果我想著我要給你回答,那我就把我所回答的局限了,只能對你了,其它人聽了就不是他的程度,程度淺的聽不懂,程度深的他就覺得你講的太淺了,他不想來聽。所以諸佛菩薩講經說法他不用心,就不用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什么?自性中自然流露,他講還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好像我們叩鐘一樣,叩這個鐘,鐘就響,不叩鐘就不響。叩一下,聲音傳出來了,每個人聽到的聲音又不一樣,為什么?個人的聽力有區別,耳朵好的聽得很大聲,耳朵背的也能聽到,聽到小聲,舉這個例子。所以圣人講法他不用意識心,因此講一法就是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在經上用天下大雨的這個比喻,天下大雨了,它下的雨水一定是均勻分布在這個下雨的地區,大樹它的根很粗,它所吸收的雨水量就多;小草它的根淺,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但是對于天來講,它下雨有沒有特別多照顧那個大樹,對于小草就少照顧一點?它沒有,如果有這個心,這叫分別執著,這就不平等了。圣人講法就好像天普降甘露,每個人所得到的不一樣,這是個人根器不一樣,不是老師講課、講經不平等,是眾生他的程度不平等,根器不平等,所以接受的多少就不平等。從眾生接受多少,我們來分學問階級。從這里我們就曉得,我們現在是什么個階級,我們希不希望我們的階級高一些?那怎么樣才能高一些?這完全是看各人學習的那分誠敬心,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們現在講課,也是慢慢對這個教學的方式能理解了。過去我在大學里面教書,教這一個班,我一般都是教碩士班,或者博士班,大家的(學生的)程度相當,都是經歷過一定的本科的學習,然后進到這個班來,所以好教,大家程度相當,我們教的是金融專業課??墒乾F在我們不在大學教了,我們每天對著網絡來上課,講這些圣賢的經典,聽眾那是參差不齊,各種根器的人都有,各種程度的人都有,各種學歷的人都有,上至博士,這些很有文化的,也有文化程度不高的,甚至可能,或許我猜想也有不認識字的,老人家過去未必讀過書的,或許他們也來聽。

  如何讓這么多不同類型的人都能聽到有受用?那這個確實是個大難題,所以這個屬于大講堂。大講堂是聽眾的各種程度的人都有,他都能聽得有利益,那就需要什么?講課的人本身不能夠有分別執著,純粹要用一個仁愛、慈悲的心來講授這個課程。雖然我們平時也要備課,這些引用的經典、引用的批注我們都要去準備,包括字幕我們事先要給攝影棚同修他們來事先上好,這些預備的課程,預備的這些工作一定要先做,那要很認真的做。但是光這么做不夠,上了臺講課,有時候就未必是依你原來準備的來講。你所準備的是用你意識心去思考、去籌劃,上了臺了,最重要的是要以一個愛心、一個慈悲的心來講。這是我們恩師常常提醒我們,講課的老師講得好不好,重要的是這一點,這就是你的心地,你為什么要來這里講,是圖名嗎?是圖利嗎?是博得大家的掌聲、贊嘆嗎?還是說真正希望聽眾能夠有所覺悟,純粹是一顆利人之心,沒有一絲毫想到自己,以這樣的心態才能夠把課講好,而聽眾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這個真的不像大學里授課,大學授課你是傳授知識,而且對象是固定的,但是現在是對象不固定,像我們這《論語》課,講到今天第四十九集了,將近一百個小時,五十集就是一百小時。真正從頭到尾聽下來的人我估計不多,很多人是中途插入,聽個幾段,然后中間又離開。如何讓人能夠聽個兩小時,甚至可能他聽個十分鐘,他也能得到利益?這個關鍵就在于我們自己,都是反求諸己,我們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修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夠有一點感應,這個感應就是別人能聽到他得到利益。這是對講者而言。

  那對聽者而言,我如何能從這個課程里面得到利益?那也是誠敬心,我對這個課程,我為什么來這學,我以什么心態來學的,我是來增加點儒學常識嗎?《論語》,聽人說這是儒家里面最重要的一部經典,我沒聽過,好像也不太好意思,還得去聽一聽,抱著這樣的心態能學到多少?很有限,聽到的只是皮毛。也許也有的人說,我來聽聽鍾老師講得怎么樣,人人都說鍾老師講得不錯,我來看看他是不是到底講得不錯,來找找他有什么毛病。你看他講了這個講錯了,你看那個講錯了,專門來挑毛病。挑毛病我是很感恩,我希望大家多挑毛病,好讓我提升,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抱著這樣的一個心態來學,那也學不到什么東西。這種挑毛病,誰有資格挑毛病?老師。老師是挑毛病,對學生嚴格的要求。當然我講課那是以學生對老師的心態,在座的諸位都是我的老師,所以我這樣講不是說不讓大家挑毛病,請大家多挑毛病,但是我也不能夠不告訴你,你要真想學到圣賢心法,你要必須以十足誠敬的心來學。如果我只為跟大家得到些好處,大家挑我毛病我就提升了,我還是自私自利,我也得把實話告訴你。我們真要學,那總是以最謙卑、最恭敬、最真誠的態度,那聽一句都是收獲。甚至聽了一句,念頭一轉,可能就能轉凡成圣,從凡夫位轉到圣位了。

  你看你說是階級,它沒有漸次,因為凡圣之間就一念之差,凡人的念頭只想到自己,圣人念頭是無我。那我們講《論語》,貫穿著儒釋道的思想,說來說去沒別的,都是勸我們放下而已。首先第一個就是放下我執,放下我執、自私,那你就證果了,佛法里講你證得阿羅漢果。執著,這是第一關,突破了以后第二關是放分別,把分別放下了,你就成菩薩果。最后把起心動念都放下,你就是大圣人,佛果。所以夫子教我們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可以說是學問階級,但是又是圓融。像顏回這樣根器利的人,聽夫子講一句克己復禮,立刻就入境界了,聽懂了,聽懂了就放下自己了,放下自己那些毛病習氣,本性本善現前了。放下自己叫克己,回歸本性本善叫復禮,克己復禮他就轉凡成圣。根性差一些的可能要聽好多遍,甚至聽好多年,甚至聽一輩子,到最后他放下,最后就轉凡成圣。聽一輩子都不肯放下的,那這一生又是白過,沒有成就了。所以我們自己思量,我們到底是什么樣的根性,我們應該怎么做。根性也是變化的,它不是一成不變。這里講的「可謂六而常即」,這是講佛法里面講六即佛,這是佛家天臺宗教義里面說的。蕅益大師對《論語》的解釋都是用佛法,顯示出儒佛相通,用佛法來理解夫子講的話,那我們理解得更深刻。

  下面江謙補注里頭講的,他把「六而常即」詳細解釋出來了,他說「六而常即者,謂眾生即佛,而漸次分之,則有六種階級。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我們先看到這?!噶<础惯@個意思,是講的眾生即佛,眾生是我們,沒有成佛的人,就是沒有成為圣人這些凡人,那我們就是。不要說別人,就說我,我現在是眾生、是凡人。不斷的往上提升,就是不斷的回歸自己本性,有一個漸次,這是講到階級了,有六個階級。

  第一個是理即,這個理即它不屬于階級,這個理是講的理體,本性上來講,每一個人本來是佛,本來成圣人,跟堯舜這樣的大圣人無二無別,跟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大圣人無二無別,本性上講這是理即佛、理即圣。在本性上講,雖然我們都是一樣的,可是確確實實現在在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能力、我們的受用上完全不一樣。佛就是佛,我們就是凡夫,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德行,很多的都是煩惱,怎么辦?到底怎么回事?儒家《三字經》的開頭就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意思講得很明白了,我們本性上雖然一樣,但是習性上不一樣。我們是煩惱的習性,而佛和圣人已經沒有這些煩惱習性,他只是本性的作用,那就是本善、本覺,所以他回歸了本性,就是已成的圣人。

  那我們現在明白這一點,就得立志要去做圣人,剛想立志,志于道,志雖然立了,還沒成就,還沒開始,這叫第二個,就是名字即,這是什么?有名無實,還不是真的,我現在剛立了志愿,發心了,要去成圣人,邁開步要走上這條路了,這志于道。剛開始還是很多煩惱習氣,而且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我就是這樣感覺到,剛開始學的時候好像煩惱更多了,妄想分別執著似乎更重了。原來沒學圣賢教誨之前還挺好的,好像沒什么煩惱,自己以為沒什么煩惱,學了之后才發現自己怎么煩惱這么多,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學了才會這么多,不是。所以有時候我們也聽到有人向我們恩師請教,說我們念佛,不念的時候還沒什么妄想,一念妄想怎么這么多,是不是念佛把妄想帶出來了?這個是我們感覺上有偏差。

  今天我在寮房里沒事掃掃地,突然悟明白這個道理。房間里的地面本來也挺干凈的,看不到有什么臟的東西,拿掃把掃、掃,真的掃出來不少塵土,我就明白了。我們學道,你要是沒認識道之前,你還感覺到挺好、挺干凈的,結果現在要掃了,一掃把垃圾全掃出來,那你不能說掃出來這些垃圾,是因為學道才有這個垃圾,不是,是原來就有這些垃圾,只是你沒掃,你看不出來。你把它掃在一起了,你就發現原來還真的不少這些塵土,那就要把它擦干凈。掃除這些污染,才能夠把本自清凈的本性顯露出來。所以我們學道一開始肯定有這個狀態,不學則已,一學怎么覺得更煩惱了?不是,是你覺察到有煩惱,原來你還沒覺察到,你還覺得挺美的,你這一學發現渾身都是不是處,毛病習氣也一大堆。你跟人講人家也不相信,人家說你挺好的,你怎么老是自責?不是自責,真的是自己毛病習氣一大堆,自己現在明白了。

  這個就要開始修了,有毛病習氣就得修。你能夠覺察到你有毛病、習氣,這叫開悟,悟后起修,起修就到了第三,觀行即。你觀就是覺察,覺察到自己行為造作,起心動念,原來這么多毛病,這么多不對。覺察了是開悟,這叫觀;行就是修行,行為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不斷的修,就是不斷的把灰塵擦干凈、掃干凈。

  然后,慢慢慢慢,掃得差不多了,到了相似即。相似是什么?你跟圣人很像。其實本來我們跟圣人是一模一樣,只是什么?現在我們外面有著一層障礙,把這障礙掃除掉,里面透出來的愈來愈多,雖然還沒有完全顯露,很像,愈來愈像圣人,這是什么?別人看到你的。你自己不是有這種感覺,你只是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毛病習氣一大堆,愈改它愈有,行為上沒有了,念頭中還有,不斷的在調伏自己的習氣,不敢放松。絕對不會以為是「你看我現在好像是圣人了」,你有這一念,完了,馬上墮落,功夫立刻退轉,這是傲慢心起來了。這一退轉,不僅不像,可能是原來剛發心的時候那種狀態都不如了,一退就退到谷底,后來慢慢再懺悔,才能夠慢慢恢復。不過人在修學的過程中肯定有這些起伏的,不可能是一下到底。悟可以是頓悟,但是修一定是漸修,不可能頓修。頓修恐怕只有六祖惠能大師一個人,頓悟、頓修,一下一步登天就成佛了。那只有他一個人,其它人都要有一個過程。相似是他有圣人的智慧,他的能力、他的福報、他的德行真的跟圣人差不多了,但是還沒有完全證得。

  我們舉一個例子,假如說我們晚上看月亮,月亮因為晚上下雨,云層太厚了,月亮根本擋住了,根本看不到有月亮,一點月光都沒有,那我們原來還不知道天上有月亮,那時候是十足的凡人。后來有人告訴你說天上有個月亮。是嗎,天上有月亮嗎?是的。告訴你天上有月亮這個人他是位圣人,他看到有月亮,他曾經看過,那你就相信他,這時候你一發心,好,我要去看天上的月亮,這是名字即位,你是知道有,但是根本沒得到。然后,慢慢慢慢,云就淡了,不下雨了,天晴朗了,可是天上還有不少云,還是擋住月亮,可是有月光透了出來,你感覺到是天上應該有月亮,但是你沒看到月亮,你于是繼續修,那是從名字位到觀行位。然后從觀行位繼續修相似位了,那個云彩已經很淡很淡,像一層輕紗一樣的,擋住了月亮,但是你已經看到月亮的輪廓,你透過薄云看到月亮,只是看到它的輪廓,還沒真正見到月亮,但是你知道它肯定有,云層后面那個月亮相似。最后把云彩撥開了,你就看到真月亮,這是第五個層次分證即,你證得了。但是你雖然證得了,你證得的不圓滿,因為這個不是十五的月亮,可能現在只是初一的月亮,那只是個小月牙,但是你真的看到它,那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就成圣人了。但是圣人也有他的階梯,不一樣,那個階級不同,《華嚴經》里講的,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的法身大士有四十二個階級,從初住到妙覺,這四十二個階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二個位次,每一個人都看到真的月亮,這叫分證位。但是最初的初住菩薩只能看到初一的月牙,一直到妙覺位,他看到的是十五的月亮??吹降脑铝炼际钦娴?,但是分證位不一樣,到最后到十五的月亮了就是究竟即,第六個就是究竟即,究竟圓滿,那是圓圓滿滿的滿月,你成為一個圓滿的圣人。

  這是講到六即,套《論語》里面這一章怎么個說法?江謙補注里說「道德仁藝,只是仁耳。行之謂之道,得之謂之德,守之謂之仁, 取之左右逢源,著于事物,謂之藝」。這里講的道、德、仁、藝這四個方面,只是一個仁字,是仁的四個階級。仁就是圣人的境界,我們講得很多,仁者愛人,仁雖然是二人,但是二人是一體的,代表什么?人我不二,宇宙一體。到這個境界,圓滿證得這個境界,這就是大圣人。

  那什么叫道、什么叫德、什么叫仁、什么叫藝,這四個階級?「行之謂之道」也就是你發心立志了,志于道,立志了,你就上道、上路了,道就是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傅弥^之德」,一直努力到你能夠得道了,得道什么?圣人的受用,你有體驗,你能證明,這就有德,所謂行道有得于心,這叫德。觀行、相似都是會有行道有得于心,得的不一樣,就我們講心得。如果沒有去修,你光是名字位,就是你只懂個道理,你沒有去真做,沒真干,你不會有心得,你不會有體驗。到有體驗了,這是有得。像夫子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這一講你馬上能明白,真的是不亦悅乎,因為什么?我嘗到了,那就不是空談。沒嘗到只是解釋文辭,那叫儒學。真正去做了,嘗到滋味了,這叫學儒,這是有得。那「守之謂之仁」,得到了你得守住它,不能夠松懈,不能放棄,鍥而不舍,勇猛精進,一直學下去,一直干下去,這是守,守到什么時候為止?《論語》里面講「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你守住仁,一直守到死為止,都不能放松,你才能夠到仁這個境界。再功夫提升就到了藝了,藝是講取之,取是用。你已經得到仁之體,要用起來,不管你是做什么行業,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哪一類人,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左右逢源,著于事物,你都用得上,這叫藝,這是藝術。所以學習圣賢之道要懂得用,活學活用。首先你得學明白,然后你要去用,用在你的生活當中,天天你會有悟處,天天你都有心得,然后你愈學愈快樂,真是不亦悅乎,境界不斷提升,終有一日你能夠成為圣人。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德:舊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藝:藝指孔子教授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都是日常所用。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02)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