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

作者:南懷瑾 全集:老子道德經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dào)生(shēng)一(yī),一(yī)生(shēng)二(èr),

  二(èr)生(shēng)三(sān),三(sān)生(shēng)萬(wàn)物(wù)。

  萬(wàn)物(wù)負(fù)陰(yīn)而(ér)抱(bào)陽(yáng),

  沖(chōng)氣(qì)以(yǐ)為(wéi)和(hé)。人(rén)之(zhī)所(suǒ)惡(è),

  唯(wéi)孤(gū)、寡(guǎ)、不(bù)谷(gǔ),

  而(ér)王(wáng)公(gōng)以(yǐ)為(wéi)稱(chēng)。

  故(gù)物(wù)或(huò)損(sǔn)之(zhī)而(ér)益(yì),

  或(huò)益(yì)之(zhī)而(ér)損(sǔn)。人(rén)之(zhī)所(suǒ)教(jiào),

  我(wǒ)亦(yì)教(jiào)之(zhī)。

  強(qiáng)梁(liáng)者(zhě)不(bù)得(dé)其(qí)死(sǐ),

  吾(wú)將(jiāng)以(yǐ)為(wéi)教(jiào)父(fù)。

關鍵詞:老子,道德經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一二三的奧秘這是數字的哲學,數字的基本是三個,即一、二、三,這從人的生理上就可以知道。以前在大學教老莊哲學課的時候,曾說了一個笑話,“道生一”,父母生你一;“一生二”,你討了老婆,或嫁丈夫,一個變兩個;你兩個人又生一個孩子,“二生三”,兩個變三個。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不定你還生五六個孩子呢!不過基本上三個。其實這也不完全是笑話,前面已經說過,“道”即“一”,由一到三,然后八卦、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都是從這個“道即一”衍化出來,而生萬物的。

  如果研究生理學或醫學,人體上的細胞,一個分裂為兩個再分裂為四個,就是這樣的分裂。一個細胞,乃至于形成人身的精蟲的生命,一個可以變成幾億個。

  但是“道”本身就是“一”,“一”就是“道”,所以你不能把它變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結果變成四個“道”,那就不對了。“道生一”是變成兩個,“一生二”,“二生三”,一直到八,所以《易經》的卦成為八個卦。就是這樣的套法,你愛怎么套都可以,也可以套成五行,“五”也是在這個思想上的配合,并不是呆板的。老子講的一點也沒有錯,宇宙道體只有一個。

  一提到“一”,本身就是兩個,也就是正反兩個。正反兩個的代號就是陰陽;陰陽本身就在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變成三個。這并不是說到了三個就停止,“三生萬物”,天地萬物都是三個三個來的,再不能加,加下去就太多了。三個是陽數的階段,所以,《易經》伏羲的先天卦,只三爻,三個階段;后天的六十四卦,變成六爻,六是它的用。先天代表了生成,只有三個階段,這是數理的次序,在這里不多加研究,因為牽涉到《老子》以外的東西太多了。

  萬物的變化有三,一般人每說這和辯證法相同,也等于這個原理產生了辯證法的正反合,由此產生了生生不息。

  自身陰陽須調和萬物的生命,“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負”是背上背著,“抱”是前面懷中抱著。一個東西部分為陰陽兩股力量,人也好,細胞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礦物也好,天地間任何一個東西,都是陰陽兩股力量,“負陰而抱陽”。“道生一”,它又分了陰陽兩股力量的作用。“一生二”另外還有一個東西,光是陰陽兩股力量,沒有一股中間力量去調和是不行的,這個調和的力量叫做“沖氣”,沖也就是所謂的中和,也就是“沖氣”,老子是用“沖氣”表達。所以,密宗、道家講人修持做工夫說到中脈,也叫“沖脈”。

  “沖氣以為和”,就是有一個調和陰陽的作用,生命的功能,就是這么一個現象。許多學佛修道,打坐做工夫的人,懂了這個道理,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去問人。自己用功時,這兩天很清靜,過兩天又不清靜,說不定是更煩;但煩過了,再用功一段時間,又會很清靜,就是反復在那里做周期性的旋轉。這個旋轉的現象,佛家叫做輪回,也就是那樣轉圈圈。修行的人要想把握住,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既不痛苦,也無歡樂,就要知道如何“沖氣以為和”,怎么樣達到中和。所以生命的奧妙,修持的方法,也都在這個地方;心理的調整,做工夫上路,也是在這個地方。這是一個非常奧妙的關鍵。宇宙的法則,就在這里,把這個道理搞通了,所謂學佛修道,以及人事,就都能夠把握在手里了。

  不但“萬物負陰而抱陽”,任何一個人,本身就有陰陽。以道家的標準,是用陽來代表男人,其實男人全身都是陰,陰到了極點,只有一點點陽。女性的代表符號是陰,外表看來似陰,但是女性里頭有一點陽,那才是真陽。男性是假陽,中間有至陰。

  講起來男女本身都有陰陽,每人的生命都是“負陰而抱陽”。自己體會到生命的這項功能,就可以自己把握住永遠不老,永遠不死。理論上這是非常準確的。不過幾千年來,到底哪一個實驗成功了,我們并不知道;也許有人辦到了,但他不來看我們,就跑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老子這一段話,理論上是絕對可能的,而且是一個生命自然的物理科學,并沒有什么稀奇,也不是神秘,問題是如何能把握沖氣的發動,調和好陰陽。

  到了不陰不陽的階段,那就嚴重了。對一個普通人而言,如果一個修成功得“道”的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就是孔子在《易經系傳》上說的:“陰陽不測之謂神”,這人是到了神化的境界了。這是老子講經的方式,他剛剛露了一點苗頭,下面又講到別的方面去了。

  剛才老子告訴我們一個原則,要把握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生生不已。但是如果達不到陰陽二氣之和,則不能生生不已。萬物的本身就有陰陽,不需要向外求,只要把握到“沖氣以為和”,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好惡與損益接下來他轉了方向,“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一般人最討厭的是什么呢?就是最后只剩自己一個人,成為孤寡。兒女、太太乃至丈夫,都不在了,父母也不在了,親人都沒有了。誰愿意成為孤寡啊?“孤寡”還好一點,“不谷”就更討厭了,就是不吃人飯。“不谷”有兩種,第一是死了才不吃人飯;第二除非是神仙,不食人間煙火,或者修神仙修到“休糧絕谷”,五谷這些都不需要了。如果要他吃,等于是給他毒藥,就害了他。所以,“不谷”有好與壞兩種。

  人世間最討厭的事情是“孤寡不谷”,這是最低賤的事。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天下第一人的皇帝,就自稱“寡人”。“孤家”,自稱“不谷”。上古帝王,為什么用人世間最低下的名稱稱呼自己呢?“而王公以為稱”,這是什么道理?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比如,我們中國鄉下的老習慣,家里沒有孩子,一旦生了一個孩子,就當作寶貝一樣,但要替他取一個最低踐的名字,叫“阿貓、阿狗”之類的。再不然抱到廟子上給和尚、尼姑們當“干兒子”,這樣孩子才能養大成人。從這種風俗的傳統,我們看出一個哲學的道理:世界上最高明的,就是最平淡的;最平淡的,也就是最高明的。這不僅是一個哲學的道理,更告訴我們一個物理的道理。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先講這個物理的道理,拿一棵樹來比喻,把這棵樹加以修剪砍鋸,這棵樹便能長成一種新的形態,所以“損之”是利益之,使它成器。我們經常聽到教育孩子的話——“溺愛他就是害他”,對孩子的嚴格管教,目前給孩子吃一點苦,將來他會感激你,他覺得爸爸是個好爸爸,媽媽是個好媽媽。不然孩子長大會怨恨你,這就是“物或損之而益”的道理。又如人生了病,醫生診斷非開刀不可,你不能說醫生可惡,結果他在你身上開刀,你不但不告他,還要謝謝他,這就是“損之而益”。

  “益之而損”,這是相反的道理,人越要求好,反而樣樣做不好,做人要想做到面面都好,就完全錯誤了,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面面都好,越是想做到面面都好,結果是面面都糟。一件事情的處理,往往顧了這一面,無法顧那一面,它是相對的,有因果的,所以是“益之而損,損之而益”。也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大白若辱”,你只能顧到一樣,不能顧到兩樣,想一下子面面周到的人,結果是面面都得罪了。

  前面老子說“沖氣以為和”,老子是把老實話告訴我們。他的原則方法,就在這個原理中。所以做工夫也好,修道也好,有時候看到是退步,“進道若退”,實際上,常常是“損之而益”。有時破壞了一點,但過了這一點破壞,下一步發展成長得更快,又向前進了一步。相反的,天天求進步,天天增加,結果“益之而損”,反而不能成功。等于現在有些人,尤其是美國的朋友們,喜歡吃補藥,各種維他命吃得太多了,補多了,病來得更多更快,這就是“益之而損”的道理。

  培養花草也是如此,花草樹木長到某一繁茂情況時,要剪枝去葉,將來花才開得更美,果實才結得更大,這也是“損之而益”。如果不加修剪,拼命加肥料,結果,不但開不出好花,結不了好果,反而因肥料太多,整棵樹都被肥料燒死了,這是“益之而損”。所以要“沖氣以為和”,使陰陽調和,損益適當,才能真正欣欣向榮。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老子說,人類效法什么呢?效法天地,也了解自然的物理。“物或損之而益”,比如秋天,萬物凋零,只剩了一點種子,把這點種子留下來,還用灰土埋起來,在這個時候,這種子好像沒有什么作用,到了春天再種到地下,它自然又生長起來,這就是損益的道理。所以,人類要效法天地物理的法則,把握自己的生命,培養自己的生命,不衰老,要長存,并且不隨現象而變化。如果把握住這個,就是效法天地自然的道理。

  過剛則易折因此,他又明白地說一句,“強梁者不得其死”,一個東西,不能過分的強壯,過分的強壯,不得其好死。水果也好,蔬菜也好,乃至雞、豬家禽家畜,勉強給它打針,加飼料,希望培養到最好,結果反而招致它快一點死亡。所以中國人過去所講的養生之道,知道人不能求無病,一點病痛都沒有的人,有時候死得很快。因為這種人,自己不曉得病的可怕,死的可怕,平常不曉得保養,所以一下就倒了。我們看神仙的傳記,可以研究道家的人;看到那些高僧的傳記,可以研究佛家的人,他們十之七八都是年高、體弱、多病。帶病可以延年,因為本身體弱,所以時常注意保養。他們膽子也小,也研究醫學,后來變成大名醫,不但活得長久,還能夠醫治別人。年輕人身體強壯,希望他研究重視這些養生、醫學之類,他絕對不干,結果“強梁者不得其死”。

  于是,“吾將以為教父”。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就是我們要效法的最高原則。最高的原則就是“損之而益,益之而損”,用之于人生的道理,則是“禍福相倚”。覺得很倒霉時,何嘗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倒霉還可以睡大覺呢!不倒霉連睡覺都沒時間了。所以一件事是好是不好,全在自已的運用。善于運用與否,仍是在于自己個人,這個就是“沖氣以為和”了。

  如何去綜合調整,也是做工夫要注意的。有些修道家的人,天天要打通任督二脈,天天在運轉河車,督脈轉到任脈,任脈轉到督脈。有些修道人說自己奇經八脈都通了,我說,那很好,那等于電力公司,電線都會炸了。也有的說,自己現在河車的運轉如何如何,我說那你要轉到幾時為止呢?如果河車永遠運轉下去,可不要把自己轉昏了頭哦!這是個問題。很多修道的人,最后弄得高血壓、腦充血,平常自己好像夏天不怕冷氣,冬天不怕太陽似的,這種樣子,就是“強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打通氣脈,運轉河車,并不是這個道理。

  這一章與上經第十章配合起來研究,會發現“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就是這個道理的說明,就會明了“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道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