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

作者:南懷瑾 全集:老子道德經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dào)生(shēng)之(zhī),德(dé)畜(xù)之(zhī),

  物(wù)形(xíng)之(zhī),勢(shì)成(chéng)之(zhī)。

  是(shì)以(yǐ)萬(wàn)物(wù)莫(mò)不(bù)尊(zūn)道(dào)而(ér)貴(guì)德(dé)。

  道(dào)之(zhī)尊(zūn),德(dé)之(zhī)貴(guì),

  夫(fū)莫(mò)之(zhī)命(mìng)而(ér)常(cháng)自(zì)然(rán)。

  故(gù)道(dào)生(shēng)之(zhī),

  德(dé)畜(xù)之(zhī);長(cháng)之(zhī)育(yù)之(zhī);

  成(chéng)之(zhī)熟(shú)之(zhī);養(yǎng)之(zhī)覆(fù)之(zhī)。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長(cháng)而(ér)不(bù)宰(zǎi)。是(shì)謂(wèi)玄(xuán)德(dé)。

關鍵詞:老子,道德經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在這一章,老子回過來說明“以其無死地”,而能夠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遠存在的道理。同時這章的說明,也就是上經第二十一章的發揮。

  攝生處世之道 四兩撥千斤“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四個階段,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國道家的思想文化,把這個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學上可以說是形而上的那個本體,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來、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詞。中國文化中的代名有兩種,一種叫道或者叫它天,還有一個用數理的代名叫做易,實際上都是同一個東西。

  “道生之”,道為體,有體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備了這個生命的功能。但必須要加上“德”,“德”是用來保養它、培養它的,即所謂“德畜之”。有“道”沒有“德”來保養,這個“道”就不可能修成。我們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較宗教的書,講到“道”時,都要注重行為的道德;沒有行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換句話說,我們一個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還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為是修道的基礎。子思在《中庸》上說,“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沒有真正的善行,沒有道德的成就,那個“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動力能源。但是這個能源,如果沒有相當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會被浪費掉了。要想把這個能源用得適當,就是“德畜之”。

  體和用兩方面何時起作用呢?“物形之,勢成之”,宇宙萬有的這些物質,是“道”與“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種功用,所以有體有用,然后生出了萬物的形象。形成萬有形象以后,就構成了“勢”,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種生命,完成一個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顆種子,種在泥土里,這是“道生之”,但是必須要得到日光、空氣、水來培養他,這就是“德畜之”。慢慢這顆種子由泥土中抽芽,開花而結果,最后我們可以吃到果實如蘋果、芒果等,是為“物形之”。但是今天種下一顆種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實,必須要有一個力量形成,那就是“勢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長,所以在其用上,“勢”有極重要的地位。”

  老子這一個道理是說明宇宙萬物生存的“勢”,由本體的功能開始,而培養其“德”。在人的行為方面,就是道德成長起來,才會有一個成果;這個成果的構成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力量。

  講到“勢”,中國文化中,講得最好的是《孫子兵法》,主張用“勢”。這個道理,可以說是由道家思想而來,也就是從老子這里發展出來的。多年前跟美國一個海軍將領聊天,因為是朋友談天說笑,他談起《孫子兵法》來,我說現在你們西方各國的軍事思想,只講究力,不懂“勢”的妙用。你們只講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廠,多少鋼鐵,多少物資原料,有幾顆原子彈,都是用力來算計勝負。假如勝負真的只靠這些來決定,那么我們中國就慘了,我們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咸鴨蛋。中國的《孫子兵法》講“勢”,不是比力的,是所謂“四兩撥千斤”。一個四兩重的東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東西轉動、推開。這就是“勢”,以寡擊眾,一個人打垮了幾百萬人!

  《孫子兵法》闡述“勢”的道理很有意思,孫子對于“勢”的形容只有一句話——“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講。孫子的秘訣就是這一句話,轉動一塊圓的石頭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約等于現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現在一萬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塊石頭,重不過五十斤,但方向不定呼呼地轉。這一來,所有下面每一個地方都要發警報,人人都要準備躲起來了,因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轉圓石于千仞之山”是一個“勢”但等到這個石頭一掉到地上,只不過五十斤重,那會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腳來踢它滾一滾,這石頭一點威風也沒有了。但是當這五十斤石頭在半空中一轉,那個勢一旦形成,百千萬人都要跑掉。所以孫子這么一句話,就說明“勢”的道理,四兩可以撥千斤。

  “勢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為“勢”,懂得這個道理才會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勢”,不管打坐、學佛、練工夫;甚至身上氣脈動了的時候,只要把握住那個“勢”,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國的醫學,有時候對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醫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點點微細的“勢”還存在的生命力量,藥下去剛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調動上來,把他救了。醫道到達這個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雖然只是醫學上的一種技術,卻都是高度的智慧,這不是一般讀了幾本醫書的中醫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說,萬物的形象,萬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與“勢”有關系的。因此,把握“勢”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時間也是一種重要的“勢”。

  莊子說“颶風起于萍末”,臺風剛剛起來時,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葉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搖動起來,從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個水泡,立刻感到風起來了。最初只是那么一點,然后愈搖愈大,逐漸擴大成臺風,可以把山岳吹垮。臺風的中心也愈轉愈大,臺風中心是空的,叫做臺風眼,里面悶極了,熱極了,沒有風,也沒有雨,是由一個“勢”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這樣,有些人打坐時有了內熱的情形,身體內部的力量起來了,也就是臺風起來的道理。學道學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醫理,不懂這些哲學上的道理,就沒有辦法進步。在修持過程中,每一個境界,每一個情況的出現,都要曉得它的道理,曉得運用那個“勢”,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長生不老的效果;否則,反而修成短命縮年,那就很冤枉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四個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則,也就是攝生之道,同時又是我們為人處世之道、成功事業之道的一個大原則。這四個程序要發揮起來,含義非常深遠,也非常之多,這要我們自己慢慢去體會去了解了。

  道之尊,德之貴,不是鄉愿“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這是老子指出“道”與“德”的重要。當然在老子的時代,對“道德”兩個字的觀念,并不是我們后世現代的觀念?,F代一般人以為,對人對事溫笨笨的態度就是道德;其實那個樣子不是道德,而是鄉愿,是很壞的行為。道德是對善惡是非有正確的認定,而且有所作為,不是一般人所講的中庸。一般所認定的中庸,開不是真正的中庸含義,那只是鄉愿的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孔子說,“鄉愿者德之賊也”,這種所謂鄉愿的人,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道德,實際上為善不能,為惡也不敢,根本談不上道德。一個鄉愿之人,在鄉巴佬眼里看起來,是個濫好人,如此而已??蓢@的是,后世道德的觀念,差不多都屬于鄉愿的范圍。

  把“道”當成道德,也是錯誤的;“道德”的真正解釋,在老子的學說就是四個字,也可以說是六個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謂“道”給人生命,給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夠養育萬物,養育眾生,所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是尊重它的體,“貴德”是注重它的用。這是老子指出來的體與用的重要。

  他又強調:“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說這個“道”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這個“道”是那么高遠,那么偉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發出來的用,又是那樣的寶貴。這一切是誰做主的?上帝嗎?菩薩嗎?還是阿拉嗎?到底哪個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說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間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釋。那是自己本身的一個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然”的。

  千萬要注意,所謂“自然”,不是近一百年來所謂自然科學的那個“自然”,現代自然科學的“自然”,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然”名詞,而叫做“自然科學”。在老子當時,根本沒有什么“自然科學”這些名詞。老子的“自然”,是他所創的一個名詞,含義就是:本身當然如此,也是必然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釋的,就叫做“自然”。所以他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沒有另外一個人做主,沒有另外一個力量,沒有誰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觀察宇宙萬有的現狀,“道生之”,就是一個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剛才我們比方“道”像種子,“德”比為土地肥料等,“長之育之”,讓它生長,好好養育它。“亭之毒之”,“亭”是個形容,站起來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個“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在一個原始森林里去看,那些高大的樹木,遍布山上,進去以后,暗無天日。從開天辟地以來,沒有人修理過,可是樹與樹之間的枝葉,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開不重疊。我要生長,他也要生長,所以兩不妨礙,相互讓路,這個就是“亭之毒之”。

  “養之覆之”,保護他,養育他。天地萬有生下來,自然蓄育了很多東西,一只鳥,一條蟲,都自然地活下去,各有自己的生命功能。不是上帝幫忙,而是那么自然地活下去,也是自然的道理。

  但是最后歸到形而上的道體,我們看這個天地道體,“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個天地宇宙,生了萬有,都沒有將任何一樣東西收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起來,又全部交給天地,并不一定交給我們人類,不過人類自私把它占有了。人類自認為是萬物之靈,豬嘛,該給我們吃的;牛嘛,笨笨的也應該是給我們吃的,所以人類很壞。天地雖生萬有,并沒有想占有任何一點東西。

  “為而不恃”,這個偉大的天地,生長了萬有,那么大的功勞,它沒有傲慢,沒有認為功勞很大,你們都得聽我的;也沒有說,上帝來傳他道,拿把刀對人說信則得救,不信就殺了你。這一套不是天道,雖然天地萬有這么大的功德,自已沒有自恃的心理,沒有自傲的心理。

  “長而不宰”,它只幫助萬物的成長,不做萬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讓你自己生,滅掉死掉也是自滅,它也沒有害你。它希望你能夠生長,可惜的是人找不出自己生命的道理。雖然你自生自滅,以后它又會再把你生出來,永遠這樣生生不息。

  “是謂元德”,這個“元”就是“玄”,原來古書就是“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劉備號叫玄德,就是從老子這句話里來的。古人取名字很費心思的,需要很多書本上的學問。劉備的“備”字,就是取自老子這一篇,意思是萬物俱備,他的別號就取“元德”兩字。取這樣的名字,等于告訴劉備,在這一生中,隨時要了解自然物理“道”與“德”的功效,要時時刻刻自勉自勵,處理自己的人生,同時要自己修身養性,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把握得住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