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第五十九渙卦,坎下巽上——治“渙”必須有力

作者:佚名 全集:周易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第五十九渙卦,坎下巽上——治“渙”必須有力

[卦辭闡幽]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大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這一卦,下卦“坎”是水,上卦“巽”是風,風吹水上,形成水波離散的現象,所以稱做渙卦,象征喜悅使郁悶渙散。

“九二”剛爻得中,“六三”與“六四”,兩個陰爻同心同德,所以亨通。當天下離散時,君王應以至誠,到宗廟祈禱,獲得神的保佑,使人們看到君王的誠意,因而感化,再重新聚結。所以也有挽救渙散的含意。又,上卦“巽”是木,下卦“坎”是水,木舟在水上行,也象征有利于渡河,但必須堅守正道。渙:水融解破裂,離散。假:至。

渙卦卦義是立足于揭示散與聚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展開論述的。拯治渙散,由散至聚,并不是一蹴而就即可大功告成的,而是要采取切實的措施才能成就渙而求聚的大功。君王通過宗廟祭祀以聚合神靈之佑,同時也以此喚起人們的宗族意識乃至國家意識,凝聚萬眾之心,拯救渙散,渡過難關。

[爻辭解意]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初六”陰爻,在下卦的最下位,又是一卦的開始,意味著人心渙散的開始,但跡象還不很嚴重,相對而言,拯救也比較容易,但此時宜速不宜遲,時間拖得越長就越渙散。“初六”雖是柔爻,但充分體會到了眼下的形勢,就像乘著健壯的馬去拯救渙散,這樣的精神,足以堪當重任,轉危為安,獲得吉祥。“象傳”說,“順也”,是說“初六”能及早體察到渙散的形勢,又能迅速地適應這種形勢。

這一爻是說,拯救渙散,最好在開始時就積極行動,防止渙散之勢的擴大。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愿也。

初六為渙散之初,可借用壯馬來拯救,此是當救而救。九二則處于渙散己形成之時,與其救而無功,莫如急速離開危境到安穩的地方去。所以爻辭說九二“渙奔其機”。不過初六由于處在渙散之初,又有九二剛中幫助,故可得“吉”。而九二己處于渙散之中,且依靠初六陰柔相助,故僅得“悔亡”。

其實散與聚是相對而言的。九二處渙散之時無可挽救而急就于初六,反而得以實現陰陽相聚的愿望,體現了散而能聚的渙卦卦義。

這一爻是說,另辟蹊徑以求聚亨。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六三是陰柔之質,且不中不正,有私己之念,本該有悔,但他居于陽位,應于上九,有散其私心、忘身徇上之象,故能渙散自身,以忘身無私的精神去濟渙,從而消除了導致后悔的錯誤,故爻辭曰-“渙其躬,無悔。”

象傳說六三“志在外也”,于渙散之時能夠忘身以濟渙,雖不能完全濟天下之渙,但卻與上九之志相合,并得陰陽相聚,也體現了渙卦聚散相互依存的意義。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六四作為一個公正無私的君子,不僅能夠解散自己的朋黨,使國家得到大吉,而且還能解除各種有礙統一的小群割據勢力,渙散小群而重新聚合如山丘般的大群——一個完整統一而強大的國家。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這不僅要求六四自身素質要好,能大公無私,還要求六四具有政治家的抱負,擁有卓越的政治遠見。這些都不是平常人思慮所能達到的,所以爻辭說六四的行為是“匪夷所思”象傳說:“渙其群元吉,光大也。”是對六四光明正大的思想行為的贊美。

這一爻是說,解除割據,有利于國家統一。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

“汗”,在這里是形容疾病。“大號”,是君王的命令。

“九五”陽剛中正,身為天下的君主,面對人心渙散的局面,憂急如焚。但經過“六四”等人的努力,終于人心聚合,天下歸一。這樣,君王身出大汗,喻意疾病己經痊愈,號令又可以重新通行了,總算沒有大的災難。“象傳”說:“正位也”,意思是,人心渙散時,身居王位,也無異于無位,等到人心重新聚合,天下歸一,而后居正位,才能“無咎”。

這一爻說明人心渙散會造成政令不行的惡果,只有人心聚合,才有利于統一行動。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血”,即傷害。“逖”,即遠離。

“上九”陽交,處于渙卦的極點。這一卦的下卦坎卦的三爻,都是處于渙散的危險中,而上卦巽的三爻,是形勢己經好轉。“上九”本來己經面對人心渙散有了好轉的局面,但是與“六三”相
應,因此,為了避免再次陷入渙散的危險中,遠離“六三”,以免受到傷害,沒有什么過失。“六三”與“上九”相應,能得“無悔”,“上九”應“六三”,反而有害,就在于所處的地位不同,一個是險中,一個是險外。

這一爻是說防止再受渙散之害,不失為明智。

[渙卦點悟]

救渙須先除弊

渙卦闡釋挽救渙散的原則。人心若渙散,可致離心離德,重私利而忘公益,使風氣敗壞,破壞團結,必須及時拯救。因而,當顯露渙散的跡象時,就應當以強有力的對策,及時挽救。首先應順應民情,先求安定;并且消滅派系,抑制私利,革除弊端,為公眾造福。惟有及時行動才能促成團結,重新獲得安定。

[渙卦例解]

漢景帝平叛統天下

渙散如果不及時有力地加以控制和消除,勢必會導致大亂。惟有盡早采取行動,并且果斷有力,才能消除渙散的割據狀態,使國家安定。

漢初劉邦在翦除異姓王時,又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為王,他們是齊王劉肥、楚王劉交、吳王劉濞、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梁王劉恢、趙王劉如意、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企圖以宗族血緣關系來維持朝廷的最高統治地位。漢初同姓諸侯王國的封地共有39郡,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占漢朝整個疆土的大半,皇帝直轄的政區不過15郡。

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后,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前往迎擊,派酈寄率兵擊趙,欒布領兵擊膠西、膠東等齊地叛國,并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兩地兵事。曾任吳國相的大臣袁盎,為泄私憤,建議景帝殺死晁錯,恢復王國故地,請求七國罷兵。景帝因變起倉猝,又對晁錯請他率軍親征平叛不滿,便接受建議,處死晁錯,向吳王求和。而吳王認為自己居于優勢,己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吳楚久攻睢陽不下,屢受損失,西進關中的計劃無法實現,退路又受到威脅,便調轉兵力進攻下邑,尋求與漢軍主力決戰。周亞夫深溝高壘,堅壁不出。吳楚聯軍求戰不得,派部分兵力佯攻漢軍營壘的東南角,轉移其注意力,再以主力強攻西北角。這一企圖被周亞夫及時識破,加強了營壘西北角的防御,粉碎了敵軍的偷襲陰在齊地,膠西、膠東、川、濟南四王的軍隊圍攻齊都臨淄,吳楚聯軍西進無望,求戰不能,又被漢兵斷絕糧道,給養不至。在糧盡兵疲、士卒大量叛逃的情況下,只得引兵退走。周亞夫乘勢追擊,大破敵軍,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丟掉大軍,僅率數千人退保江南丹徒(江蘇鎮江),還想依托東越作最后掙扎。而東越王在漢軍的威懾和重金利誘下,殺死了劉濞。吳楚起兵,歷時三月,至此完全失敗。

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救援來到,叛軍兵疲意沮,全被擊敗,膠西王劉卬自殺,其余各王也被殺。趙王劉遂起兵后,集結力量,暗中聯絡匈奴,擬待吳、楚破梁以后,再西攻長安,坐享其成。當酈寄領兵向趙國進攻時,趙軍立刻退保邯鄲,堅守達七月之久。匈奴單于聽說吳楚己敗,不肯發兵救趙,致使欒布在平定齊地之后,得以從容回師,與酈寄合力攻趙,引水灌壞邯鄲城,趙王遂于城破后自殺。至此,吳楚七國之亂結束。

吳楚七國之亂的平定,使地方割據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同姓諸侯王所引起的政治矛盾。景帝乘勢“抑損諸侯,減黜其國”,使他們的權力大大削弱,為后來漢武帝頒行“推恩令”,徹底結束漢初以來諸侯“渙散”割據的狀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漢景帝的平叛,實質上就是一次挽救渙散局面,使之重歸統一的行動。要“聚合”就必須消除導致渙散的力量,在強力打擊這種阻力的同時,也必須以自身的精誠正道來形成一種向心力,使之向“中央”歸附,從而達到聚合的目的。

關鍵詞:渙卦智慧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第五十九渙卦,坎下巽上——治“渙”必須有力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