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第二十七講 心學的淵源 ——從孟子、陸九淵到王陽明

作者:猴哥 國學知識 來源:網絡

  《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

  第二十七講、心學的淵源

  ——從孟子、陸九淵王陽明

  事實上,從這個課程一開始,我一直都在講王陽明,在用王陽明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來學習儒家思想。因為不先講王陽明,后面的都沒法講。比如《大學》的三綱八目,不講王陽明,就講不清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講不清,整個四書都沒法講了。

  但接下來這三講,我會對王陽明的思想專門做一個梳理:

  第一講講心學的淵源,帶你看看心學從何而來;

  第二講講王陽明著名的“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做到對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第三講講拔本塞源論,這個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我認為,把它作為這門課程的壓軸內容,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一講,先講心學淵源。

  一提王陽明,你就會想到“心學”。但心學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來的?很多人說不清楚。

  沒關系,這一講,我就帶你看清它的真容。我的講法是不斷地去對比“理學”這個概念,給你講清楚。因為脫離了理學,你就沒法理解心學。

  其實,心學不是王陽明的獨創,它是孟子、陸九淵、王陽明三個人一脈相承的。“心”字,最早是從孟子開始講的,主要講了四個心:本心、存心、盡心、放心。

  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梢岳斫鉃?,人的本心天然就有,有善惡是非之心,也有羞恥辭讓之心。

  不忘本心,要做到后面這三點:存心、盡心、放心。

  存心,就是把這本心把持住,就是存心養性,滋養你的天性。

  存心之后要盡心。前面我講過,要盡心盡力,不能只說盡力而為,在我看來,盡力而為還是不夠走心。

  盡心之后,還要“放心”。這個放心,我們前面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說,學問之道也沒有別的,就是把自己放失的心找回來,找回自己的本心。我們受外物和利益影響誘惑,難免有跑偏的風險,跑偏了就找回來。

  所以你看,其實孟子講的也是很簡單的道理,一點也不高深,心就是天然存在的,你只需要把持住它就好了。

  但注意,這時候,還沒有心學這個概念。

  到了宋代,出現了程朱理學。朱熹說“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先有理,然后才有宇宙,才有天地和人,才有“心”。他抽象出一個“理”字來,這就有了理學。

  與朱熹同時代的還有一個人,叫陸九淵,他是心學發展中的關鍵。

  他跟朱熹是朋友兼辯友,在江西鵝湖留下了著名的辯論——鵝湖之會,朱熹作為理學代表,陸九淵作為心學代表,進行了兩輪當面辯論和多次的書信辯論。

  當朱熹提出“理”字后,陸九淵站在他的對立面,喊出了三個字:“心即理。”心就是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發。他說“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思是,他的心就是理,就是宇宙。這和朱熹的看法不同。

  所以,所謂心學的誕生,就是針對朱熹的理學而出現的,是站在理學的對立面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什么是心呢?

  先說“理”。孔子、孟子是不講“理”的,不講“道理”的“理”。你翻遍四書,也找不到一句話講這個“理”字,所謂理學,是宋代儒家發展出來的。那孔孟講的“禮”呢,是禮儀的禮,禮,是秩序,是規矩;儀,是儀式,是行為規范。也就是說,讓你守規矩,聽話,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那這個禮,又是誰制定的呢?

  《中庸》里講得很清楚:“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意思是,禮儀是天子定的,是國家定的,不需要你的建議,你守規矩聽話就行。

  張居正講解說,制禮作樂,是國家極大的事體,必是天子在上,既有德,又有位,才可以定一代之典章,齊萬民之心志。但是這些只有天子可以議,其他人不可妄議。宮室車服器用,要有一定的等級,但是只能由天子來制定,其他人不能定。書寫的文字,要有規范,但是只有天子才能制定文字規范,其他人不能定。

  所以你看到了,孔孟所講的“禮”,就是國家給你定規矩,你守規矩。

  宋儒理學的理,是什么呢?朱熹說:“天理在天地之間只是善的,沒有不善的。生物得到了它,名叫性。天地生物間只是這一個理,在天地叫命,在人叫性。”這就是他的“性即理”,性就是理的由來。

  結合《中庸》第一句,之前我講過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熹講的天理,就是天命、天性。他甚至想要把天地萬物的物“理”全搞清楚,要發展出科學來。當然,最后并沒有。

  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其實并不存在一個什么“理學”??梢哉f,程朱理學,或者再把范圍放大一點,稱為宋明理學,只是這幾代儒學的一個代名詞,并沒有一個定義明確、框架清晰、邊界清楚的理學。所以,你再去深究它是什么,也沒有什么意義了。關于理學,就那幾句話。

  那么,什么是心學呢?朱熹說“性即理”,陸九淵說,不對,心即理。他說:“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情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

  他還說:“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這話聽起來,有點像后來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可以稱為“心理合一”。

  但是,這些大圣人,不管他說什么,他就是不給你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一直到了王陽明,他說:“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視聽,手足之痛癢,此知覺便是心也。”

  這終于有點定義的意思了,心,就是人的感官知覺。這有點跟西方唯心主義哲學接軌了。

  現在學者講王陽明,喜歡對比康德,就是在這兒有聯系的。但是,康德和陸九淵、王陽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因為西方哲學的習慣是建立嚴密的體系,靠邏輯推理去運轉的,不像中國的哲學往往只是一些微言大義。

  康德說,人通過感官知覺去認識世界,處理信息,再轉化為經驗,形成知識。所以,可以說沒有什么世界,有的只是感官而已。

  我們現在也有這樣的體會。網上經常有一些自測的圖片,動態的或者靜態的,問圖中的小人是在向左轉還是在向右轉,是綠色還是紅色。

  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左轉,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右轉;有的人看到的是綠色,有的人看到的是紅色。那么問題來了,這不是物質決定意識,是意識決定物質了。

  心學和唯心主義的聯系就這么一點,因為并沒有繼續往前發展。

  我們回過頭去繼續講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心學,陸九淵的核心觀點就一句話:“心即理。”

  王陽明比陸九淵走得更遠。王陽明說心就是宇宙萬物之主,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當然,他這種觀點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挑戰。

  其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講深山里的花。王陽明和朋友一起游玩,看到懸崖的一棵花樹,朋友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關?這花是在我心內還是心外呢?”先生回答說:“你未看這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這花不在你心外。”

  再比如,森林中的一棵樹倒下了,如果沒有人在場,請問,這棵樹的倒下有沒有聲音?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沒有。沒有聲音有什么呢?有聲波。因為聲音是由感知創造的,如果沒有人在場,就沒有感官,就等同于沒有聲音。

  我們如果用西方哲學的體系往前推,你會發現,這里有兩個詞:聲音和聲波。實際上,我們是通過詞語的命名來討論問題,就像維特根斯坦說的,哲學討論來討論去,不就是靠詞語和語言來推進的嗎?如果沒有語言,你們所說的一切都沒有。

  《道德經》也有一句話,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命名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沒有命名,就沒有事物。海德格爾說,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

  扯遠了,說這么多,我是想表達什么呢?

  我想說的是,所謂理學和心學,都不是一個定義清晰、論證嚴密、體系完備、邊界明確的學問,朱熹也沒有說他是理學,王陽明也沒有說他是心學。只是他們分別在強調理和心,后來者這樣去命名他們的學問罷了。

  朱熹講“理”,他的格物窮理,并沒有像笛卡爾和培根那樣,發展出現代科學方法論;王陽明講“心”,也沒有發展出像康德那樣的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所以,我平時也不太愛講“陽明心學”,只講王陽明思想,只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只講和實踐有關的、可以被檢驗的內容。因為咱們的目標是做儒家思想的實戰派。

  下一講,我就講王陽明思想的真正精華:知行合一。

關鍵詞:儒家思想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第二十七講 心學的淵源 ——從孟子、陸九淵到王陽明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