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猴哥帶你一起學習曾國藩智慧第二十講:逆來順受,曾國藩值得學習的處世之道

作者:猴哥 國學知識 來源:網絡

  《猴哥帶你一起學習曾國藩智慧》

  第二十講、逆來順受,曾國藩值得學習的處世之道

  每天記住一條曾國藩家訓箴言(第二十天):曾國藩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曾國藩不僅于社稷有功,其立身、立言真正做到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個對聯曾如此概括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毛澤東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一個獨字,道盡曾國藩在毛澤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要知道,在他眼中,唐宗宋祖不是略輸文采就是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只識彎弓射大雕而已。那么他有哪些過人的值得學習的處世之道呢?

  一、多化解 少拒絕

  在工作生活中,人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甚至還會遇到別人的故意刁難陷害,那么當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曾國藩在他的家訓里頭,教育子女的時候,特別強調面臨困難的時候,甚至是面臨別人的刁難的時候,如何運用這個行動的智慧?比如說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時,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他認為逆來順受之法可以總結為六個字“多化解少拒絕”。

  首先,簡單的拒絕,往往會對一個系統造成破壞。曾國藩說,“大凡辦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處,一竊不通,則處處綁窒矣。”就是說辦事的時候,這里頭有許多環節他是一個整體,這里頭就是一個矛盾匯集的地方,這個地方一處不通,一地方解決不好,滿盤皆輸,這個地方特別講究做事的智慧方法得講方法,不可憑意氣,不能簡單的拒絕了事。

  其次,簡單的拒絕激化矛盾。不僅不會解決矛盾,很多時候還會激化矛盾,現在我們生活里頭,很多人推崇一句話,要敢于說不,要敢于拒絕,很多人推崇這句話,但往往過猶不及。

  第三,逆來順受不是屈從,是化解。四兩撥千斤的智慧。“大約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爭圓融,行得通也。”一個聰明人要有志向,能達就是做事的智慧,圓融,像打太極一樣。講究四兩撥千斤,踢皮球不解決問題,但太極卻能解決問題。太極劃動四兩撥千斤,是化勁。這不是避讓,退縮,為困局境界的智慧。

  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喜歡安靜,孩子在門前吵,一天老人說太感謝你們了,你們熱鬧,讓我覺得年輕了,為了感謝,每人一毛錢。第二天來得更多了,老人又出來了,今天每人只能五分錢了。第三天,只給一分錢了,小孩子們氣噴了,再也不來給他制造熱鬧了。

  再講一個嵇康與鐘會之間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而鐘會則是三國時期的魏國大將,他們之間有什么關聯呢,估計知道的人就少了,今天分享他們之間的一些趣事。先大概了解一下兩位吧。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三國時期曹魏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如果當官時間長的話,應該還是一位政治家。嵇康為曹操的曾孫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司馬家族掌權后,辭官隱居。正史上記載,據說長的也一表人才,有鳳儀,土木形骸,不自藻飾,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

  鐘會,魏國大書法家鐘繇之子,少年得志,十九歲入仕,為秘書郎。司馬氏上臺后,即俯首依附,成為司馬集團的重要人物,《三國演義》里的戲份還是不少的。雖說出身高貴,官位顯赫,可在文學才情方面,對于僅比他長兩歲的嵇康敬佩有加,早些年可能到了自慚形穢的地步。

  為了讓故事看起來更有趣一些,我們試著用當代的語言去講述一下故事的經過。

  故事是這樣子的,鐘會一直對玄學頗有研究,年輕時專門還寫了一本書,叫《四本論》,估計是嘔心瀝血,頗有一些得意之情。很多并沒有太多才華的人寫了點東西后,總以為進步很大,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知道(嗯,好像是在說我自己),和嵇康相比,鐘會大概就是這樣子的。

  鐘會肯定是很想讓自己的偶像點評一番啊,于是就到嵇康家里拜會。到了嵇康家后,看到嵇康在院子里的樹下光著膀子打鐵,沒錯,嵇康喜歡打鐵。鐘會就早門外猶豫要不要進去,嵇康手起錘落,乒乒乓乓,就當沒看見鐘會似的。鐘會很忐忑啊,緊張壞了,進去也不是,一走了之又不甘,于是在院子外面把書直接扔到院子,掉頭就跑,就像當年的中學生給初戀同學手里塞情書一樣?!?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shishuoxinyu/' target='_blank'>世說新語》的原文記載是“于戶外遙擲,便回怠走”。

  鐘會后來做了高官之后就想著再次造訪嵇康,也不知道上次從墻外扔進去的那本《四本論》嵇康先生看過沒。不同的是這次他比較自信了,備上貴禮,坐下寶馬,而且帶了很多文化圈的名仕和隨從。到嵇康家后,發現嵇康又在打鐵,和上次不一樣了,這次還外加另一個“竹林七賢”給他在拉風箱。話說估計嵇康是真的靠打鐵謀生,這些竹林七賢怕是也入了伙的。

  見面后,嵇康依然對鐘會不理不睬,專心致志打鐵。話說鐘會這個時候還是比較有誠意的,據說對于嵇康的漠視也是不以為然,垂手默立一旁。兩小時后,鐘會估計也有點無聊了,起身準備打道回府。就在這時,嵇康默默的說了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大致的意思是“真是好笑,你是來看我打鐵的,看滿意這就走了?”。鐘會又不傻,立馬聽出了其中的冷嘲熱諷,回了一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拂袖而去,大致意思估計是“對,就是看你打鐵來的,嗯,鐵打的還不錯”。

  這次在眾目睽睽之下,鐘會的臉算是丟大了,嵇康算是徹底激怒了鐘會。正是由這次的仇恨,鐘會在后來找到了一個機會,誣陷嵇康言論放肆,妄談政治。嵇康的政治立場是擁曹的,司馬昭自然不會放過嵇康。

  公元262年,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愿,請求朝廷赦免他,但并未改變司馬昭之心。嵇康淡然自若,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一曲終了,長嘆一聲:“《廣陵散》于今絕矣!”,慷慨赴死,四海莫不痛惜。

  二、戒多言 不糾纏 少爭論

  一代大儒曾國藩,有個非常有趣的外號,叫“曾三戒”,是因為他人生有三戒,其中第一戒,就是“戒多言”。曾國藩 “戒多言”就是碰到矛盾時,不糾纏少爭論。“欲以口舌勝人,轉而為人所不服也。”

  碰到矛盾不糾纏少爭論,理由有三:一是爭論下去往往導致意氣之爭,沒有是非可言,只能全輸。像夫妻吵架,總喜歡爭對錯,但是有對錯嗎?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到這種地步,沒有是非可言。全錯。二是爭論的本質就是糾纏,是內耗,也沒必要。曾國藩在家信中教訓兒子,團隊中爭論也是內耗,“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喜歡爭論的人,總會抑郁,總會埋怨,也傷自己。你能有好運氣嗎?對外爭論更沒必要。第三,這里的不糾纏是指意氣之爭,像方案與方法這種技術性的爭論有必要,而因為利益之爭是最沒必要的。張英當年在京城當官,收到家書,說家建房子,圍墻與鄰居起了爭執,互相吵,老家人單勢孤,寫信讓張英擺平鄰居。張英回信就四句: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曾家世代銘記:不與人爭利益之短長,專與己爭品隆之長短。中國人常說三個和尚沒水吃,其中的智慧就是不爭論,莫糾纏,腳踏實地把事干。

  三、先曉事 后辦事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天都在處理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會不會辦事”就成為評價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標準。那么怎么做才能把一件事情辦好呢?家訓中,曾國藩講了做事的智慧:“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知人誠不易學,曉事則可以閱歷,雖勉得之。曉事則無論同己異己,均可徐徐開晤,以冀和衷,不曉事,則扶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原固謬,狂娟亦謬,則終古相背而馳,絕非和協之理。”這是他人生寶貴的經驗總結。兩點最重要,一是知人,二是曉事。知人好理解,他早有這種觀念,曾國藩也說,不容易學,做起來難。而曉事,可以靠著總結,用心就可以學會。如果連曉事都做不到的話,無論出于公心出于私心是君子還是小人,做出的事都錯。所以,他的重要人生智慧就是先曉事,后做事。先曉事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要有判斷。曾國藩曾說過:“在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明有二:日高明日精明,獨見其遠,乘城者獨覺其曠,此高明之說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權衡之審,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確,此精明之說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退趨于平實,頗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這是說做事時第一要義是明,明智。明事就是曉事,明事,分為兩層,一個叫高明,一個叫精明。高明像站在山頂的人看得遠,這是高明;精明是能把握細節,能精準的判斷力。高明要慢慢來,精明可以快速學會。由精明到高明,再到曉事,就能成就大事業。他識鑒人才時非??粗厝伺R事時的判斷力,他特別重視這個。

  第二,是要有原則。做人做官都有原則,他對曾紀澤說,“讀書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對曾國潢說,“勿與官衙往來”。道理簡單,白己在外做大官,在家與官府交往,就會造成利益勾結,他平常不與老家的官員有什么交住,更何況去管湖南的地方事。

  第三,要有靈話。曾國藩自己總結時說過,“做事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則氣充而心不散漫”。許多人做事不堪重負,這不行。做事要心有余力,就得有靈活。尾生抱柱的故事,最早見于《莊子》與《史記》。尾生與女子約會,在干涸的河道下約會,結果到點了,姑娘沒來,供水來了,河水漲了起來,尾生要守信守義,抱著柱子,后來大水漲起來,淹死了他。尾生被儒家推崇為講信義的典范。曾國藩卻不這樣認為,人應懂得靈活。

  四、高不成,先低就

  民間俗語“高不成低不就”說的是一種狀態,很多人志存高遠卻始終郁郁不得志,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沒有放低姿態,犯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大忌。

  其實,高不成時的低就不僅是一種策略、智慧也是一種積累,之中之于成功的積累。其實在人才擇業的過程中,只要走進職場,不少人都是抱著“高就”的念頭。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只要用人單位能夠用己所長,無論是高走或是低就,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對技術和知識結構比較欠缺的擇業者來說,攀高還不如低走。試想,一個單位的人才結構總是呈金字塔形,不可能人人都坐上高職位。通過競爭憑自身的過硬本領求得高職位,固然值得慶賀,但假若一時難以獲得機會,求高不成,就應該低就一級,那樣自己也能有個更為寬闊的空間和能量積累機會。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時也是一種低調求生存,為自己增長才能創造良好機會的保證。下面這個故事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一家汽車制造公司招聘,一個名牌大學汽車制造專業的幾名畢業生前去應聘,結果一個個失敗而歸,而一個自學成才的修理工卻競聘成功,當場簽約。原因很簡單,大學生們只想坐辦公室,而這名工人則是自愿到生產一線上去。他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初進這種現代化大公司,誰都得先去一線見習,與其被動下放鍛煉,不如主動去當工人;二是自信比其他工人更具理論基礎和發展潛力,在現代化管理的人才選拔機制下,相信自己早晚會被提拔。正是這種要想高成必先低就的心態使他獲得了相對于那些名牌大學生都未獲得的工作職位,而且這種心態還將繼續支持他走向未來的“高成”。而在低就基礎上的高成往往來得更持久、更穩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關人才市場擇業流向的資料統計表明,愿意低就的人還是很少的一部分。有些人在擇業過程中明明有許多選擇,卻非高職位不就,這雖是有志向的表現,但也有失偏頗。特別是有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大學生,時常忽視自己缺乏實踐經驗和尚未經受社會環境考驗的弱點,他們應聘時信心十足,開口談工資、閉口談工作條件,結果往往失望而歸。如果把自信心和奮斗精神建立在“持久戰”基礎上,退一步進兩步,結果往往不一樣。這就是低就的智慧和成果,古往今來有多少人都是“低就”的典范,并最后成就可“高成”的成功者,曾國藩就是其中的一位。

  曾國藩從小雖出身農家,但是胸有大志,素有報國安民的報復和野心。他出身寒門,正是其為人處世、修身治家的德行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他一生都注重從小事做起,踏實苦干,注重從小事培養人的品德,從小事磨練人的品行。在他教育后代的“八本”中就可以看出,即“讀古書要以訓詁為本,作詩文要以聲調為本,養親要以得歡心為本,養生要以少惱怒為本,立身要以不妄語為本,治家要以不晚起為本,居官要以不要錢為本,行軍要以不擾民為本”。說起這“八本”就不能不強調曾國藩對家庭教育的核心:以八本為經,以八寶為緯,以四字要訣(勤儉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八本”如上,八寶即:書、蔬、魚、豬、早、掃、考、寶;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醫藥;四字訣:勤儉孝友(勤勞儉樸持家,孝敬父母長輩,友好兄弟姐妹,團結左右鄰居)。在曾國藩的這套教育理論中,我們并不能看出這是一個官位顯赫之家的家訓與其他平常人家的教育有什么不同。他所強調的每一點都是一個最基本最不起眼的小事,但成就是的確都是人生的大事。這也是曾國藩一生中凡事從小事做起,并最終高就的寫照。也正是這些從基礎開始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曾氏后代,也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縱觀曾國藩的成功之路,無處不包含了“低就”的理念和做法。將鏡頭轉換到今天,男婚女嫁,總會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慨嘆;擇業求職,總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希望。男怕入錯行,是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受了委屈,視為低就了;女怕嫁錯郎,是怕自己以高成的心,卻低就了命。蕓蕓眾生,只高成不低就的,一輩子背負的只是失望,不會有成功的喜悅、滿足的快樂,并且身上的擔子會越背越沉,耿耿于懷,只會使自己永遠也高成不了。而且放棄了“低就”的過程,就相當于放棄了為自己的人生大廈奠定基礎的過程,一旦某天你發現自己已經到達了足夠“高”的位置,但地基卻岌岌可危,豈不悲哀!

  高高在上是每個人都希望的理想狀態,但是“高處不勝寒”也是千古真理。如果能夠真正做到激流勇退,海闊天空,也許就能成就實現的機會??傊?,佛能成佛,是因為佛深知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人不能脫俗,是因為執迷于一事。執迷就難以徹悟,如果真的能從執迷中稍作放棄,便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簡單和快樂,也許一下了就會有“他就是我要嫁的人”“這種職業最適合我”的釋然與輕松??傊?,有了這份釋然與輕松,才能以今天的“低就”換取明天的“高成”。作業:每天記住一條曾國藩家訓箴言(第二十天):曾國藩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歡迎在微群分享討論你的想法

關鍵詞:曾國藩智慧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猴哥帶你一起學習曾國藩智慧第二十講:逆來順受,曾國藩值得學習的處世之道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