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南鄰

唐代 / 杜甫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robinhoodcdfi.com]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里,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

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呵呵的,鳥雀也常常在臺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

秋天錦江里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兩三個人。

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里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注釋解釋

南鄰:指杜甫草堂南鄰朱山人。

錦里:錦里:指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頭巾。

芋粟:芋頭,板栗。

賓客:一作“門戶”。

階除:指臺階和門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小船。一作“艇”。

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對:一作“送”。柴門:一作“籬南”。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時期。在成都,作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里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寫了這首《南鄰》詩。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南鄰》是用兩幅面組成的一道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前半篇展現出來的是一幅山莊訪隱圖。

杜甫到人家作客,詩先寫這家人家給予杜甫的印象。詩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進門是個園子,園里種了不少的芋頭;栗子也都熟了。說“未全貧”,則這家境況并不富裕??墒菑纳饺撕腿业挠淇毂砬橹?,可以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之士,很滿足于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說起山人,人們總會聯想到隱士的許多怪脾氣,但這位山人卻不是這樣。進了庭院,兒童笑語相迎。原來這家時常有人來往,連孩子們都很好客。階除上啄食的鳥雀,看人來也不驚飛,因為平時并沒有人去驚擾、傷害它們。這氣氛是和諧、寧靜的。三、四兩句是具體的畫圖,是一幅形神兼備的絕妙的寫意畫,連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誠懇而又熱情的性格都給畫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下半篇又換了另一幅江村送別圖?!鞍咨场?、“翠竹”,明凈無塵,在新月掩映下,意境顯得特別清幽。這就是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縱橫,“柴門”外便是一條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鄉村過渡小船,所謂‘一葦杭之’者,故‘恰受兩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這“野航”;來時,他也是從這兒擺渡的。

從“慣看賓客兒童喜”到“相送柴門月色新”,不難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間“具雞黍”、“話桑麻”這類事情,都略而不寫。這是詩人的剪裁,也是畫家的選景。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杜甫 : 杜甫(拼音:fǔ)(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詳細]

杜甫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南鄰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杜甫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