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蘇軾《三槐堂銘并》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絡

蘇軾《三槐堂銘并》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善者以怠,惡者以肆。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至于子孫,則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國之將興,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后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顯于漢、周之際(1),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時。蓋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國文正公(2),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于身,責報于天,取必于數十年之后,如持左契(3),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見魏公,而見其子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皇帝,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馀年,位不滿其德。天將復興王氏也歟!何其子孫之多賢也?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其雄才直氣,真不相上下。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4),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觀之,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鞏與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銘之。銘曰:

“嗚呼休哉(5)!魏公之業,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陰滿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6)?庶幾僥幸,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嗚呼休哉!

注釋:

(1)漢、周之際:指五代的后漢、后周。

(2)魏國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國公,謚文正。

(3)左契: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左契憑以索償。

(4)李吉甫、李德裕:均唐代賢相。

(5)休:美。

(6)皇:通“遑”,閑暇。

(7)有:通“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二者將安取衷哉 衷:中心

B、以直諫事仁宗皇帝 事:侍奉

C、蓋未艾也 艾:停止

D、皇恤厥德 皇:同“遑”,閑遐

【答案A(衷:正確)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皆不待其定而求之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動

B.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責報于天 而刀刃其新發于硎

D.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 處涸轍以猶歡

6.B(A前表承接連詞,后者表轉折;B均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都是介詞,前者可譯為“對、向”,后者可譯為“從”;D前者為介詞,把,將;后者為連詞,相當于“而”。)

7.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仁者必有后”,從天命有常立論,既肯定了善善惡惡的因果報應,同時又歌頌了王佑的品德和功業。

B.作者以三槐堂的由來和淵源變化為論據,證明“善惡之報,至于子孫,則其定也久矣”的中心論點。

C.作者認為是因為世俗在報應問題上的浮淺和短見,才導致出現“盜跖之壽,孔、顏之厄”的反常怪異現象。

D.銘文不僅僅是對王氏歌功頌德,而且對現世的小人進行了針砭,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心。

7.C(作者認為出現“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是因為“此皆天之未定者也”,并非因世人短見。)

8.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3分)

參考答案:我根據所見所聞的事實考察,天理必然會展現出來,這是明白無疑的。

評分細則:3分,采分點:“以”(根據)、“考”(考察、推究)、“審”(清楚、明白),各1分。

(2)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時。(4分)

參考答案: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終因為性情正直而不為當世所容。

評分細則:4分,采分點:“為相”(擔任宰相)、“卒”(最終)、“直道”(性情\品行正直)“容于時”(被動句式),各1分。

(3)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3分)

參考答案:今天把東西存在別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

評分細則:3分,采分點:“寓”(存放)、“明日”(第二天)、”否”(與得相對),各1分.

參考譯文

上天一定會展現他的意愿嗎?但為什么賢德的人不一定富貴,仁愛的人不一定長壽?難道上天不一定會展現他的意愿嗎?但行善仁愛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是對的呢?我聽申包胥曾經說過:“人為的因素可以改變天命,天命勝于人為因素。”世上議論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現出來就去責求,因此認為天是茫茫無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惡的人因此而放肆。盜跖可以長壽,孔子、顏回卻遭受困厄,這都是上天還沒有表現出來他的真實意愿的緣故。松柏生長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圍困,遭牛羊踐踏,但最終還是四季長青,經千年而不凋零,這就是上天賜予它的天性。關于對人的善惡報應,有的要一直到子孫后代才能表現出來,這也是上天確定已久的。我根據所見所聞來驗證,上天的意愿一定會展現的,這是明白無疑的。

國家將要興盛時,必定有世代積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沒有得到福報,但此后他的子孫卻能夠與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祿。已故的兵部侍郎晉國公王佑,顯赫于后漢、后周之間,先后在太祖、太宗兩朝任職,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為當世所容。他曾親手在庭院里種植了三棵槐樹,說:“我的后世子孫將來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來他的兒子魏國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間做了宰相,當時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祿榮耀十八年。

現在如果把東西寄存在別人處,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晉國公自身修養德行,以求上天的福報,在幾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報。如同手持契約,親手交接一樣。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會展現的。

我沒來得及見到魏國公(王旦),卻見到了他的兒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時直言敢諫,出外帶兵、入內侍從三十多年,這種爵位還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稱。上天將再一次使王氏興盛嗎?為什么他的子孫有這么多的賢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晉國公(王佑)與李棲筠(唐代賢相)相比,他們兩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氣節,確實不相上下。而李棲筠的兒子李吉甫,孫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貴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則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見,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懿敏公的兒子王鞏,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詩文,以此繼承了他的家風,我因此把他記了下來。銘曰:

“啊,多么美好??!魏公的家業,跟槐樹一起萌興。辛勞的培植,一定要經過一代才能長成。他輔佐真宗、天下太平,回鄉探家,槐蔭籠庭。我輩小人,一天從早到晚,只知窺察時機求取名利,哪有空閑修養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僥幸,不種植就能收獲。如果沒有君子,國家又怎能成為一個國家?京城的東面,是晉國公的住所,郁郁蔥蔥的三棵槐樹,象征著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

賞析:

本文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在湖州任上為學生王鞏家中“三槐堂”提寫的銘詞。三槐堂,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樹于庭而得名。古代傳說,三槐象征朝廷官吏中職位最高的三公。而王佑正是王鞏的曾祖父。

文章主題在于歌頌王佑的品德和功業,分五段進行。第一二兩段,從天命的有常立論,肯定了善善惡惡的因果報應,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觀點,為全文的理論基礎。第三四五層,記敘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經過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孫后代多有仁德賢能者的事實,說明王佑仁愛厚施、積善成德,因此才子孫多賢,福祚綿綿不絕,從而論證了觀點,突出了主旨。

全文貫穿著天命有常、因果報應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認為“善惡之報,至于子孫”,顯然帶有懲創人心、引為鑒誡的良苦用心。文章敘議兼行,揮灑如意。文字簡潔,自然流暢。

關鍵詞:三槐堂銘并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蘇軾《三槐堂銘并》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