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絡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宋]蘇洵

洵布衣窮居,嘗竊有嘆,以為天下之人,不能皆賢,不能皆不肖,故賢人君子之處于世,合必離,離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為樞密副使,執事與余公、蔡公為諫官,尹公馳騁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時,天下之人,毛發絲粟之才,紛紛然而起,合而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魯無用之身,不足以自奮于其間,退而養其心,幸其道之將成,而可以復見于當世之賢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執事與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勢,奔走于小官。洵時在京師,親見其事,忽忽仰天嘆息,以為斯人之去,而道雖成,不復足以為榮也。既復自思,念往者眾君子之進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間之。今之世無復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憂焉?姑養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傷?

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年,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厲行,以古人自期。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己,則遂以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讀之,始覺其出言用意,與己大異。時復內顧,自思其才,則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盡燒曩時所為文數百篇,取《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圣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于其外,而駭然以驚。及其久也,讀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時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試出而書之,已而再三讀之,渾渾乎覺其來之易矣。然猶未敢以為是也。近所為《洪范論》、《史論》凡七篇,執事觀其如何?嘻,區區而自言,不知者又將以為自譽,以求人之知己也。惟執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北京出版社,有刪改)

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而洵也自度其愚魯無用之身 度:思量

B.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間之 間:離間

C.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己 勝:超過

D.然猶未敢以為是也 是:這樣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能體現蘇洵“讀書益精”的一組是( )(3分)

①姑養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 ②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讀之 ③若人之言固當然者 ④胸中之言日益多 ⑤渾渾乎覺其來之易矣 ⑥惟執事思其十年之心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歐陽修與范公、富公等被貶謫到各地的時候,作者的道德學問還未修成;當他親眼見到這些事情后,就經常神情恍惚地憂愁仰天嘆息,非常失望。

B.作者認為,以前眾多的君子因有好人推薦才被朝廷任用,所以只要世上有好人,自己就可以修好心性,使道德學問有所成就,等待任用,不會有遺憾。

C.作者你年輕的時候,不學無術,一直到二十五歲才讀書;此時,他明白自己年紀大了,于是用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總是認為自己的學問差得太遠。

D.作者在求學過程中,曾經燒光以前寫的幾百篇文章,再取出論語孟子,韓愈等圣人、賢人的文章整天閱讀,時間長了,讀得更加精通,胸中豁然明朗。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尹公馳騁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

(2)如其不然也,吾何憂焉?

(3)不知者又將以為自譽以求人之知己也。

參考答案

4. D(是:正確)

5. B(①是寫自己的愿望;②是寫自己開始讀古人書;⑤是要歐陽修理解自己的苦心)

6. C(后一個分句表述有誤,應該是“沒有用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看到別人不如自己,就認為自己的學問可以了”)

7.(1)尹公在朝廷上上下奔走,在戰場上效力。(得分點:馳騁、兵革、句式)

(2)如果不是這樣,我擔憂什么呢?(得分點:如、然、句式)

(3)不了解內情的人,又會以為我是在自賣自夸,用來求得別人的賞識。(得分點:知、以為、求人、知己)

附【參考譯文】

我本是平民百姓生活貧困,常常私下里感嘆。認為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賢明的,不可能全都是不賢明的。正直的君子活在世上,有聚合就一定有分離,有分離就一定有聚合。以前天子有意把國家治理好的時候,,范公任宰相,富公作樞密副使,您和余公、蔡公當諫官,尹公在朝廷上上下奔走,在戰場上效力。在那個時候,天下的人,哪怕僅有一點才能,也紛紛地起來,聚合在一起為朝廷出力??墒俏夜懒孔约菏且粋€愚鈍魯莽沒有用處的人,不能和他們一道發奮出力,于是就退下來修養身心,希望自己在道德學問方面有所成就,可以使我再次和當是的賢人君子相見。不幸的是道德學問未修成,而范公向就被貶謫到西邊,富公被貶謫到北邊,您和余公、蔡公被貶到各地,而尹公也失去了權勢,為小官的事務奔忙。我當時在京師,親見這個事,神情恍惚地經常仰天嘆息,認為你們已經離開了,即使道德學問有所成也沒有引以為榮的地方。后來又多次自思,想到以前眾多君子能夠被朝廷任用,開始一定有好人推薦;現在,也一定有小人離間他們。當今世上再也沒有好人也就罷了。如果不是這樣,我擔憂什么呢。暫且修好我的心性,使自己道德學問有所成就,等待任用的日子,又有什么妨礙呢?

我少年的時候,不學無術,到了二十五歲才知道讀書,與一些有學問的人交往。年紀一樣大了,又不能做到潛心學習,砥礪自己的德行,用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反而看得與自己一起學習的人,都超不過我,就以為自己的學問可以了。后來,我感到文思越來越窘困,然后拿出古人的文章來讀,才開始覺得他們遣詞立意與自己不同。當時再回頭來看看自己,思量自己有多少才能,就又覺得好像不應該停留在這樣的水平上。因此燒光了以前寫的幾百篇文章,取出《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圣人、賢人的文章,一動不動地端坐在那里,整天閱讀這些文章,就這樣過了七八年。開始的時候,深入鉆研它們的實際內容,感到迷惑煩惱,瀏覽多了那些文章,又令人吃驚。等到時間長了,讀得更加精通,而我的胸中也豁然開朗起來,似乎覺得人的言論本來就應該這樣,然而,就是這樣也還不敢寫出我想要說的話。時間久了,胸中積累的話越來越多,不能自我控制,就試著把它們寫下來。然后反復誦讀古人的書便覺得文思泉涌,寫起來容易多了,然而就是這樣也不敢自以為是。近來所寫的《洪范論》、《史論》總共七篇,您看怎么樣?唉!我一個小人物,這樣自我介紹,不了解內情的人,又會以為我是在自賣自夸,用來求得別人的賞識。我只是希望您理解我多年來的苦心,像我這樣做絕不是偶然的,愿您察明我的心意。

賞析:

該文作于仁宗嘉祐元年,是蘇洵給當時翰林學士歐陽修的一封求見信。史載蘇洵少年不學,二十七歲時才開始發憤讀書。嘉祐元年,他同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一同進京,晉謁翰林學士、文壇領袖歐陽修,希望得到引薦,于是寫了這封信。歐陽修看了他的書信、文章,大加賞識,認為他的文章超過了漢朝賈誼、劉向之文,并把他的二十二篇文章呈獻皇帝。蘇洵之名遂大振。這篇書信是使蘇洵后來置身仕途至為關鍵的一封信。

本文總的寫法,如沈德潛所稱贊的:“從諸賢之或離或合,千回百折,折到歐公身上。極轉換脫卸之妙。以下稱歐公之文,并自道所得,末以一語收拾,通篇何等章法!”(《唐宋八家文讀本》卷十五)細言則文分三段。首段以歐陽修等人的離合為線索,表達作者對他們的“慕望愛悅”之心。其中談到作者學“道”成與未成的情況,把它們和諸公離合的形勢聯系起來,表明他早就對歐陽修等人抱有希望。文章由六人的合說到六人的離,由六人的離說到四人的將要合,又由四人中富公高居相位、余公、蔡公遠在萬里之外,講到獨有歐陽修在朝,可以叫呼攀援。這段文字真是委婉曲折,層層進逼,直說到非要請歐陽修援引不可為止。

關鍵詞: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